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作者四下礦區,歷時一年多調研,提示了礦工的生存狀況,研究了礦難的真實根源。透過安源礦工,把握歷史脈搏,反思時代巨變,思考中國工人階級的前途命運!
本書選擇江西安源礦工為個案,通過對萍鄉礦業集團所屬高坑煤礦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結合相關文獻,研究1949年以後礦工生產生活的變遷,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產業工人的變遷過程,揭示工作在日常生活變遷中體現的特性。作者採取主位與客位的研究視角,通過對安源礦工的工作、謀生、家庭婚姻、子女教育、社區鄰里、閒暇娛樂、信仰、亞文化特徵及礦區利益衝突的個案研究,展現了企業社區的形成和逐漸解體過程中礦工的職業分化與流動,農民工加入工人隊伍及礦工政治、勞動、社區三重屬性的演變。安源礦工是中國人階級的縮影。《安源礦工——轉型期的變遷研究》是為數不多的關於我國當前劇烈遷過程中工人狀況的過會人類學著兒。
作者簡介
梅方權,湖南寧鄉人,生於1977年11月。1995年就讀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1999年作為志願者赴青海民和支教一年,2005年6月獲中山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都市人類學和發展人類學研究,先後參與各類課題10多項,在廣東、江西、雲南、等地從事過較長時間的田野調查,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
目錄
總序
序言
導論
第一節研究問題與目標
第二節研究範疇和領域
第三節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
第四節敘述結構
第一章調查點的基本情況
第一節“綠色的萍鄉”
第二節“紅色的安源”
第三節“激情2004”
第二章工作與礦工構成的變遷
第一節“三個一萬”與“兩千”
第二節“舊社會”做工情況
第三節下井與不願意下井
第四節農民工
本章小結
第三章礦區勞動力從業狀況
第一節悶棍
第二節萍礦集團內部消化
第三節四面出擊
第四節亦工亦農
本章小結
第四章礦工的家庭婚姻
第一節何處為家
第二節家庭結構
第三節婚姻
本章小結
第五章子女教育
第一節家庭的濡化
第二節學校教育
第三節社會氛圍
本章小結
第六章社區及鄰里
第一節社區成立
第二節義與利:日常交往圈
第三節老表
本章小結
第七章閒暇和娛樂
第一節再造氛圍
第二節光榮傳統
本章小結
第八章礦工的精神世界和亞文化特徵
第一節政治信仰
第二節民間信仰
第三節礦工的亞文化特徵
本章小結
第九章利益衝突與調適
第一節“呷個低保要後門”
第二節“吵鬧要”
第三節小煤窯
本章小結
第十章產業工人的知識化
第一節攜著礦工們的手奔小康!
第二節未來之路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結論
附錄
附錄一20世紀40年代出生的礦工子弟
附錄二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礦工子弟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