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提頓號航空母艦
- 前型/級:CV-36
- 服役時間:1945年初
- 國家:美國
- 退役時間:1963年退役
- 滿載排水量:36,380噸
基本資料,建造與配置改裝,服役,二戰與國共內戰,韓戰,改裝斜角飛行甲板,大西洋艦隊服役,退役與榮譽,
基本資料
安提頓號1944年下水,並在1945年初服役,但仍未趕上參與二戰。稍後則參與了韓戰。韓戰後安提頓號主要在大西洋一帶與北約艦隊進行演習訓練,並在1963年退役,於1974年出售拆解。
標準排水量 | 一般:27,500噸 作戰:33,400噸 |
36,380噸 | |
全長 | 整體:888呎 水線:820呎 |
全寬 | 整體:147呎6吋 水線:93呎 |
吃水 | 戰時:近26呎 滿載:近27.5呎 |
8座鍋爐 4座1,25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4軸 | |
功率 | 150,000軸馬力 試航:154,054軸馬力 |
最高速度 | 33節 試航:32.93節 |
續航距離 | 20,000海哩/15節 服役:15,440海哩/15節 |
乘員 | 268名軍官 2,36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其它 |
除CV-36外,安提頓號亦曾被賦予CVA-36及CVS-36艦身編號。
建造與配置改裝
安提頓號的龍骨在1943年5月15日於費城造船廠(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置放。她是第一艘在該處建造的埃塞克斯級。1944年8月20日,安提頓號下水,並在1945年1月28日服役。
安提頓號的原飛行甲板長876呎,稍短於艦身長度。而新斜角飛行甲板則長525呎,偏離中軸8度9分。左弦的外部升降台移到斜角甲板末端,離艦34呎。升降台設計後來亦套用到佛瑞斯塔級上,但因效率差而鮮有使用,到小鷹級才將升降台移到艦尾。降落甲板的著艦勾減速索重置,但原計畫的攔截網則未有加裝。海軍後來建議將斜角飛行甲板加大至偏離中軸10.5度,SCB-125的埃塞克斯級采此方案。而安提頓號重畫軸線,未有再作改建。
艦載機方面,韓戰時安提頓號以F4U、F9F、A-1甚至F2H為主。A-4、F-8與E-1預警機則在越戰前後加入。
服役
二戰與國共內戰
安提頓號留在夏威夷水域進行訓練,未有到日本本土作戰。直到8月12日,安提頓號才被派到西太平洋,但日本在3日後投降,戰爭結束,安提頓號無緣參與戰鬥。19日安提頓號抵達埃尼威托克,在21日與卡伯特號前往日本。由於內部機件損壞,安提頓號到關島檢修,改為訪問中國。30日安提頓號抵達沖繩島,並在9月2日進入上海海域,稍後則返回美國。
安提頓號稍後再被派到西太平洋執勤,並在國共內戰時期進行警備至1949年調回美國,並在同年6月12日退役。
韓戰
9月8日,安提頓號離開阿拉米達,並經珍珠港等地,於10月11日離開橫須賀,前往會合美國艦隊,同時迴避颱風路德(Typhoon Ruth)。15日安提頓號與艦隊會合,開始戰鬥。颱風則在同日登入日本,並貫穿九州、四國及本州,吹襲佐世保市軍港,多處嚴重破壞。安提頓號主要進行偵察及攻擊補給線。濃霧曾令艦隊減少或中止飛行數日。
11月4日,安提頓號先後發生兩次飛行意外。清晨5時,1架A-1因左弦彈射器故障而墮海,但未有傷亡。事實上安提頓號的彈射器因過勞令充壓過慢甚至不足,往往延誤作業甚至釀成意外。上午9時45分,1架F9F降落失敗,尾勾未能接上攔截索。機師強行再作降落,將前輪壓向甲板,機輪隨即報銷。機身在甲板高速滑行,避過所有攔截網,最後撞入飛機停泊區。機師與另外3人死亡,10人受傷,7架飛機受損。當日安提頓號被迫暫停戰鬥。14日安提頓號到橫須賀休整,由埃塞克斯號接替。此行安提頓號共進行1,418次戰鬥,但由於任務性質不合,當中只有616場由噴射機執行。艦長更建議減少噴射機數量。
11月28日,安提頓號恢復戰鬥,並攻擊元山市等地。彈射器部件在一次補給時用上一日更換,意外及故障率大幅降低。12月11日安提頓號與埃塞克斯號聯合攻擊北韓多處補給線,共切斷937段鐵路。天氣良好亦有利飛行作業,只有26與27日因暴風雪而暫停。12月28日安提頓號到橫須賀船廠修理,水兵順道休假。此行安提頓號共執行1,651次戰鬥,噴射機占803次,比上次較多。
1952年1月16日,安提頓號離開橫須賀,並在兩日後恢復戰鬥,攻擊北韓補給線。寒冷天氣令飛行升降困難。27日,安提頓號在日內切斷114段路軌,當中68段由12架飛機在一波攻擊完成。2月6日安提頓號再到橫須賀。此行安提頓號進行1,017次戰鬥。
改裝斜角飛行甲板
安提頓號返國後加入後備艦隊,稍後則經巴拿馬運河前往東岸,加入大西洋艦隊。
改建後安提頓號在東海岸測試飛機升降。
1953年6月11日至7月21日,安提頓號離開近岸,在北大西洋進行適航測試。安提頓號前後共錄得1,738次降落,與2,369次著地後即時起飛,當中包括夜間飛行。
8月8日,安提頓號再被重編為反潛航母(CVS),開始進行相應訓練。
大西洋艦隊服役
1955年1月5日,安提頓號前往地中海巡邏,進行反潛任務,於3月15日返回美國。
1956年10月11日,安提頓號最後一次作遠洋巡航,到大西洋與北約艦隊演習,並訪問西歐與北歐多個港口。期間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安提頓號縮短在荷蘭訪問,離開鹿特丹,前往地中海警備,併到亞歷山大港撤走美國僑民。12月22日 安提頓號返回美國。
1957年起,安提頓號在東海岸用作訓練艦,包括考核海軍軍校學生及飛行員,並進行飛行測試。主要訓練地點雖在彭薩科拉,但因港口水淺而無法進入。直到1958年海軍挖深海床後,安提頓號才在1959年1月將母港設在彭薩科拉。
1961年5月4日,馬爾康·羅斯(Malcolm Ross)與維克托·普羅澤 (Victor Prather),在安提頓號甲板上乘坐氦氣球平流層實驗室五號(Strato-Lab V),測試水星計畫的太空衣。氣球上升至34,668米,打破載人氣球飛行最高紀錄,並保持至今。9小時54分鐘後氣球在墨西哥灣濺落,直升機升往救援。羅斯雖然滑倒,但成功扣緊吊索。而普羅澤則未能扣緊,在直升機起飛時跌入大海,並因太空衣入水而淹死。
退役與榮譽
韓戰期間,安提頓號獲得2顆戰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