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屆民間雜技藝術節

安徽首屆民間雜技藝術節由安徽省文化廳和阜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阜陽市文化局和臨泉縣委、縣政府共同承辦的安徽省首屆民間雜技藝術節於2009年9月上旬在臨泉縣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首屆民間雜技藝術節
  • 時間:2009年9月上旬
  • 地點臨泉縣
  • 承辦:臨泉縣委、縣政府
節日簡介,主要活動,背景資料,

節日簡介

安徽首屆民間雜技藝術節由安徽省文化廳和阜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阜陽市文化局和臨泉縣委、縣政府共同承辦的安徽省首屆民間雜技藝術節於2009年9月上旬在臨泉縣舉行。 作為“安徽省民間藝術之鄉”、“國家級民間藝術之鄉”的臨泉縣,雜技團隊占全省半數以上,呈現原生態、民眾性、市場化的特點。臨泉縣32個鄉鎮共有各類民間文藝表演團隊1180個,其中雜技、魔術馬戲團隊就有890多個,直接從業人員近2萬人,演出30萬場,全年收入超3億元。
首屆民間藝術節以“薈萃雜技藝術,展示魅力臨泉”為主題,為期共5天,從9月8日開始至9月12日結束。
舉辦形式採取室內表演與室外表演相結合,屆時將有踩街巡遊、綜藝晚會、雜技表演、公益專場、民間藝術發展論壇、農產品展銷會、招商引資項目對接會、書法美術攝影大展、山羊斗羊大會等12場專題活動開展。
本屆藝術節將以發掘臨泉民間文化藝術的深厚底蘊,培育“臨泉雜技”的區域特色文化品牌為特色,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臨泉作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雜技馬戲之鄉”的地位和影響,做大做強“臨泉雜技”文化品牌,促進該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主要活動

【安徽首屆民間雜技藝術節主要活動】
一、踩街巡遊;二、開幕式暨綜藝演出;三、雜技比賽演出;四、公益專場演出;五、民營雜技藝術發展論壇;六、中國臨泉優質農產品展銷會;七、中國臨泉09金秋招商引資項目對接會;八、“我的祖國我的家”書法美術攝影大展;九、臨泉山羊斗羊大會;十、迎“三節”城鄉環境集中整治;十一、姜子牙文化研討會及姜子牙雕像揭幕典禮;十二、閉幕式暨頒獎綜藝晚會。

背景資料

臨泉民間雜技的悠久歷史和現狀
臨泉地處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之間,是多樣文化的匯集地,中原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在這裡融匯集聚,風情獨特,古樸典雅。縣內文化事業繁榮興旺,多項民間文化技藝在全國、全省均享有一定知名度,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雜技、馬戲)”,肘閣、抬閣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勤勞智慧的臨泉人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雜技就是其中的一朵耀眼奇葩。臨泉雜技誕生於西周,盛行於漢代,在明朝時就有了深遠影響的雜技班組,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現了井噴式發展,各個民間雜技藝術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成長發展,紛紛到全國各地巡演,活躍在除西藏以外的全國各個省區市,並在安徽省第二、第三屆雜技大賽中摘金奪銀,享譽省內外,還應邀參加了《紅姑寨恩仇記》等多部影視劇拍攝,被《人民日報》海外版、《紅旗》雜誌、《農民畫報》、《雜技與魔術》等報刊及北京電視台等十幾家新聞媒體報導演出盛況和發展情況,多次走出國門,到加拿大、泰國、菲律賓等國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全縣擁有各類雜技團隊890多個,遍及全縣各個鄉鎮,湧現了龐營鄉耿莊、王閆莊、韓楊寨和韋寨鎮韋小莊、張營鄉馬樓、黃嶺鎮彭小廟等十幾個專業村,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年創收入逾3億元,占據全省民營藝術表演的半壁江山,成為臨泉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臨泉雜技被列入文化部和安徽省重點扶植的區域文化品牌。 為做大做強臨泉民間雜技藝術,使其以原生態、民眾性、市場化的鮮明特點成為民間文化大觀園中的奇葩,先後出台多項措施扶持民間雜技藝術健康發展。2015年8月份,在國家、省出台扶持民間雜技藝術發展政策後,臨泉縣再次出台九項扶持優惠政策,同時積極聯合省文化廳、阜陽市政府、阜陽市文化局舉辦主題為“薈萃雜技藝術、展示魅力臨泉”的首屆安徽省民間雜技藝術節,希望通過雜技節這一平台,全力打造臨泉“淮北糧倉、生態家園、豫皖商都、美食之城、姜尚故里、雜技之鄉”六張名片,通過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促進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樹立臨泉新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