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0年9月,安徽農學院農學系增設植物保護專業。
1973年3月9日,植物保護專業從農學系分出,成立植保系。5月18日,院革委會決定植物保護專業改為3年,並向省報告。
1982年1月12日,國務院批准植物保護專業可授予學士學位。
1986年7月2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昆蟲學、植物病理欠希學等為第三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
1993年12月23日,經院長辦公會議研究同意成立植保系昆蟲資源開發利用等6個研究所。
1994年7月21日,經省教工委研究同意,撤銷植保系黨總支、農學院黨總支、園藝系黨總支,成立農業學院黨總支。
1995年,增設農業環保專業。
1996年3月5日,植物病理學等6個學科被批准為首批省級重點學科。
1998年,農藥學專業被批准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10月19日,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會議研究決定成立植保系黨淚才歸朽總支。
1999年,增設環境工程專業。
2000年,環境工程專業被批准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
2003年,增設生態學專業。
2004年7月26日,成立資源與環境學院,將原植物保護系的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生態學三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農藥學三個碩士點,劃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將植物保護系更名為植物保護學院。
2005年,設立植物保護學(一級學科)、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碩士學位點,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博士學位點。
2006年,植物病理學與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共建成為省級重點學科。
2012年,植物保護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植物病理學系、昆蟲學系和生物安全系三個系,開辦植物保護、動植物檢疫2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省級重點學科:植物鴉簽謎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共建)
一級學科博士點:植物保護
二級學科博士點: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作物安全生產(共建)、農業微生物學(共建)
一級學科碩士點:植物保護
二級學科碩士點: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學、農藥學(共建)
師資力量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57人,教學科研人員4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博士學歷教師45人、博士生導師7人,有省級“115”產業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教學團隊1個、安徽省學術及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人、安徽省產業技術體系崗位4人、安徽省“皖江學者計畫”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教學名師3人、安徽省教壇新秀2人、享受省政府津貼1人、省委領導聯繫專家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1人、省模範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
全國模範教師:李桂亭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高智謀
安徽省學術及技術帶頭人:檀根甲
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唐慶峰、操海群
安徽省教學名師:檀根甲、高智謀、操海群
安徽省教壇新秀:齊永霞、操海群
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操海群
安徽省模範教師:檀根甲
安徽省優秀教師:檀根甲
教學建設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安徽省一流專業、1個安徽省綜合改革示範專業、1個安徽省實驗實訓示範中心、1個安徽省技術培訓中心,、1門省級精品課程。
國家特色專業:植物保護
安徽省一流專業:植物保護
安徽省綜合改革示範專業:動植物檢疫
安徽省實驗實訓示範中心:植物保護實驗實訓示範中頁連嫌心
安徽省技術培訓中心:安徽省植保技術培訓中心
安徽省精品課程:農業昆蟲學
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植保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2005)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套用微生物、昆蟲資源、農藥3個研究所,擁有農業農村部農作物品種審定特性鑑定站、農業農村部安徽省遷飛性害蟲雷達監測站、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病性研究與鑑定中心,有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鑽煮兆照2個、安徽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農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共建)
安徽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植物病蟲害生物幾坑船學與綠色良戒海防控安徽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研究成果
截至2012年5月,學院在植物病原真菌學研究方向,先後承擔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十五”攻關項目等科研項目10餘項,獲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省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1項;參與編著專著1本(副主編),在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
在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糧食作物、蔬菜、果樹等病蟲害的分布、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和綜合治理辦法,致力於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在棉鈴蟲的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展,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在農藥環境毒理學研究方向,承擔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子項目“食品安全關鍵技術”和“農藥殘留標準方法制定”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在植病流行學研究方向,承擔國家及省級攻關項目4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在昆蟲分類與生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涉及昆蟲分類鑑定、農林作物重大害蟲的種群動態和災變規律,昆蟲(節肢動物)群落的結構、多樣性和演替規律,生物多樣性及其對害蟲和天敵的影響等;主持安徽省科技廳、安徽省教育廳等科研項目5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項目名稱 | 獲獎名稱 | 獲獎年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水果農藥殘留全鏈溯源關鍵技術 及兩源融合溯源體系與套用 | | |
| | |
文化傳統
安康天下、崇學事農。
截至2019年5月,院學生會設有創新創業中心、素質拓展中心、志願服務中心、新聞媒體中心等學生組織,圍繞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活、學習、素質拓展、文藝、體育、志願服務、社會公益、心理健康等開展學生活動。
現任領導
一級學科碩士點:植物保護
二級學科碩士點: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學、農藥學(共建)
師資力量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57人,教學科研人員4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博士學歷教師45人、博士生導師7人,有省級“115”產業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教學團隊1個、安徽省學術及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人、安徽省產業技術體系崗位4人、安徽省“皖江學者計畫”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教學名師3人、安徽省教壇新秀2人、享受省政府津貼1人、省委領導聯繫專家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1人、省模範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
全國模範教師:李桂亭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高智謀
安徽省學術及技術帶頭人:檀根甲
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唐慶峰、操海群
安徽省教學名師:檀根甲、高智謀、操海群
安徽省教壇新秀:齊永霞、操海群
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操海群
安徽省模範教師:檀根甲
安徽省優秀教師:檀根甲
教學建設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安徽省一流專業、1個安徽省綜合改革示範專業、1個安徽省實驗實訓示範中心、1個安徽省技術培訓中心,、1門省級精品課程。
國家特色專業:植物保護
安徽省一流專業:植物保護
安徽省綜合改革示範專業:動植物檢疫
安徽省實驗實訓示範中心:植物保護實驗實訓示範中心
安徽省技術培訓中心:安徽省植保技術培訓中心
安徽省精品課程:農業昆蟲學
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植保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2005)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套用微生物、昆蟲資源、農藥3個研究所,擁有農業農村部農作物品種審定特性鑑定站、農業農村部安徽省遷飛性害蟲雷達監測站、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病性研究與鑑定中心,有安徽省重點實驗室2個、安徽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農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共建)
安徽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植物病蟲害生物學與綠色防控安徽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研究成果
截至2012年5月,學院在植物病原真菌學研究方向,先後承擔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十五”攻關項目等科研項目10餘項,獲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省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1項;參與編著專著1本(副主編),在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
在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糧食作物、蔬菜、果樹等病蟲害的分布、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和綜合治理辦法,致力於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在棉鈴蟲的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展,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在農藥環境毒理學研究方向,承擔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子項目“食品安全關鍵技術”和“農藥殘留標準方法制定”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在植病流行學研究方向,承擔國家及省級攻關項目4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在昆蟲分類與生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涉及昆蟲分類鑑定、農林作物重大害蟲的種群動態和災變規律,昆蟲(節肢動物)群落的結構、多樣性和演替規律,生物多樣性及其對害蟲和天敵的影響等;主持安徽省科技廳、安徽省教育廳等科研項目5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項目名稱 | 獲獎名稱 | 獲獎年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水果農藥殘留全鏈溯源關鍵技術 及兩源融合溯源體系與套用 | | |
| | |
文化傳統
安康天下、崇學事農。
截至2019年5月,院學生會設有創新創業中心、素質拓展中心、志願服務中心、新聞媒體中心等學生組織,圍繞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活、學習、素質拓展、文藝、體育、志願服務、社會公益、心理健康等開展學生活動。
現任領導
地圖信息
地址:長江西路130號安徽農業大學第三教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