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年9月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9〕97號印發《安徽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該《規劃》分我省輕工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調整和振興重點、政策措施4部分。

調整和振興重點是:建設國內一流區域性菸酒研發生產基地;建設區域性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區域性塑膠加工產業基地;打造國際一流家電研發、製造中心;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09〕97號
  • 成文時期:2009年9月1日
通知,規劃,附屬檔案,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
皖政〔2009〕97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安徽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九年九月一日

規劃

安徽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輕工業是我省傳統優勢產業,受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正面臨著出口受阻、融資困難和減員增加等嚴峻形勢。振興輕工業,對於保障民生、擴大就業、服務“三農”具有重要意義。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確保我省輕工業穩定發展和產業升級,根據國家《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結合我省實際,在已經省政府同意發布的安徽省八大支柱產業規劃的基礎上,特編制《安徽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期為2009—2011年,遠期到2020年。
一、我省輕工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一)產業現狀。
“十五”以來,我省輕工業快速發展,企業規模與實力明顯提高,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吸納就業和惠農作用明顯。“十一五”前3年,我省輕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達28.4%,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8年,全省輕工業完成產值超過2000億元,達2610億元,比上年增長36.7%;實現工業增加值804億元,增長21.7%;實現利稅231億元,增長16.1%。生產冰櫃1131萬台,洗衣機695萬台,空調器658萬台,白酒29萬噸,啤酒139萬噸,捲菸125萬箱,塑膠製品134.1萬噸,人造板385萬噸,機製紙及紙板185萬噸,混合飼料337.2萬噸。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省輕工業湧現了一批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為輕工業的調整振興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海螺型材產量位居全球第1位,國風塑業聚丙烯消光膜產量居亞洲第1位;聯合利華在合肥建立了家庭、個人護理和茶葉等產值近百億元的生產基地,有望成為其全球生產中心;隨著國內外知名家電企業集團競相在合肥、滁州、蕪湖三地投資,我省冰櫃、洗衣機、空調器產量已分別位居全國第1位、第2位和第3位,安徽正成為全國家電製造中心;安徽中煙工業公司著力打造“黃山”品牌捲菸,2008年銷量達125萬箱,居全國第8位,實現利稅109億元;安利、黃山永新、國通管業、合肥華泰、古井、迎駕、口子、山鷹紙業等一批優勢骨幹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輕工行業擁有9個上市公司,49個省級以上技術開發中心,3個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
(二)面臨的形勢。
當前,影響我省輕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行業中體量最大的農產品總量偏小,加工增值轉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二是大宗農產品初加工比重過大,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高端產品相對較少,不能滿足消費日益升級的市場需求。三是產業集中度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少,龍頭骨幹企業輻射能力差,帶動性不強。四是部分行業節能減排的壓力大。
但從總體上看,我省輕工業擁有一批優勢企業和在國內外市場占據較大份額的優勢產品,隨著國家《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我省輕工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必將得到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消費市場為導向,擴大煙、酒、家電等產業優勢,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品牌知名度;強力推進農產品轉化增值,把農產品加工業培育成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成長點;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推動資源型產業技術升級。重點發展和加快構建菸酒、農產品加工、塑膠加工、家電等4大產業基地,做大做強工藝美術及旅遊產品、皮革製品、造紙、印刷、家具及竹藤棕草製品、玻璃和陶瓷製品及照明、日化等7大優勢特色產業,著力培育形成農產品加工業9大精深加工產品鏈,發揮我省農業大省、輕工資源大省的優勢,努力建設輕工大省。
(二)基本原則。
1. 培育龍頭企業,增強帶動能力。選擇拉動消費作用明顯、產業關聯度較高、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具備較強發展潛力的行業作為調整和振興的重點,支持骨幹企業提高生產集中度,實現初級加工區域化、精深加工集約化、工農聯合一體化,鼓勵重點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形成規模經濟效益。
2. 承接產業轉移,構築集聚平台。依託合肥、蕪湖、滁州等地現有家電產業優勢,構築家電生產要素平台,吸引國內外家電製造企業和配套企業集聚,形成由科研、生產、經營、檢測、信息交流與人才培育等方面有機組成的完整工業體系,並形成家電產品配套、生產、物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3. 加快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抓住對輕工行業科技進步推動作用大的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大規模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照明電器、洗滌和農產品深加工等行業的技術改造。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後工藝和產能。
4. 扶持中小企業,促進勞動就業。採取積極的金融信貸、信用擔保等政策,支持業績良好、有發展潛質的中小企業發展,大力發展稟賦農產品、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縣域經濟,培育產業集群、加工園區和特色基地。
5. 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品競爭力。依託龍頭骨幹企業,整合省內白酒、塑膠等產業,實施品牌推進戰略、規模擴展戰略,確立品牌的競爭優勢,逐步打破同質化無序競爭格局。
6. 強化食品安全,保障產品質量。重點關注食品安全指標,以糧肉製品、食用油、乳品、食品添加劑、飲料、釀酒等行業為重點,加強質量監管,強化產品和原料中的農殘、藥殘、重金屬的監控和分析,大力推廣原料基地建設。
(三)調整和振興目標。
1. 規模總量明顯擴大。到2011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20億元,年均增長15%;利稅總額360億元,年均增長16%;出口交貨值248億元,年均增長10%。到2020年,工業增加值達到4500億元,年均增長16%。
2. 技術進步顯著提高。到2011年,全行業投入852億元,實施1800個建設項目。新產品產值達到880億元。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提高到80%以上,食品工業的比重提高到55%左右,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達1900個。大力實施高檔酒釀造勾兌技術、特殊紙生產技術、新型高效節能電光源製造技術、捲菸降焦減害技術、日用玻璃高品質化技術、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國家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力爭達到8個。
3. 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企業重組取得進展,到2011年,形成7個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15個年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的大型輕工企業集團;省級名牌產品達到400個,中國名牌產品達到20個。
4. 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取得明顯成效。到2011年,主要行業COD排放減少5000噸,降低19%;廢水排放減少4000萬噸,降低40%;單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
三、調整和振興重點
(一)建設國內一流區域性菸酒研發生產基地。
把握國家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特點,加強煙、酒特殊行業巨觀調控,發揮現有優勢,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煙、酒質量品位,創造更高的品牌價值,通過行銷創新,提高回響服務、滿足市場的能力和水平。在未來3年內,進一步做大做強煙、酒行業,力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1. 菸草。按照“嚴格規範、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要求,以“提升黃山品牌質量品位,增強安徽中煙整體競爭實力”為發展目標,以科技創新、品牌創新為手段,全面提升安徽菸草工業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到2011年進入全國“20+10”重點骨幹品牌前8位。力求品牌建設實現新突破。努力使核心品牌“黃山”在“雙百工程”基礎上實現銷量、結構雙提升。通過黃山(新視界)、黃山(新概念)等高端規格產品的開發投放,進一步豐富黃山品牌價位體系,有力提升黃山品牌形象。穩步發展“都寶”和雪茄菸“王冠”,紮實推進捲菸進出口,通過境外辦廠、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使捲菸出口取得突破性進展。力求科技研發實現新突破。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開展減害降焦等科研項目攻關,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專利,力爭用3—5年的時間取得1—2個在菸草行業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真正提高我省捲菸產品的科技含量。鞏固強化原料基礎。大力加強菸葉基地建設,加強與相關產區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注重菸葉基地的成果集成和成果創新,努力創建優質菸葉基地,推進基地建設再上新台階。
2. 白酒。依託重點龍頭骨幹企業,大力實施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和行銷創新,整合區域內有影響力的白酒企業,組建強勢企業集團,提升品牌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打造中東部地區領軍企業和領軍品牌,增加總量,做強品牌,形成健康有序的白酒產業格局。在繼續大力發展高端產品的同時,適時調整產品結構,抓好中低檔產品市場。到2011年,白酒行業綜合指標力爭進入全國前5位。
3. 啤酒。支持華潤雪花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等優勢品牌企業走差異化發展路線,加快整合被收購企業的品牌、內部資源和促銷渠道,開發優質高檔啤酒,加大對市場的投入力度,著力打造全國性的品牌,加速在中部地區的擴張和發展。到2011年,啤酒產量由目前第13位躍居全國前10位。
4. 黃酒。鼓勵海神、古南豐、越宜等黃酒骨幹企業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繼續抓好佐料酒和飲用酒的同時,採用現代生物發酵技術,加快開發高檔次乾型、半乾型黃酒,低酒精度清爽型黃酒,功能型、保健型黃酒。加快建設郎溪萬畝原料生產基地,為黃酒生產提供優質的糯米原料。
(二)建設區域性農產品加工基地。
充分發揮我省專用小麥、油菜籽、生豬、家禽、牛羊、水產品養殖等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優勢,形成小麥、大米、油料、肉類、水產品、乳製品、茶葉、果蔬、藥材等9大精深加工產品鏈,重點發展糧油、禽業、奶業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依託大平工貿、稼仙、合肥伊利等骨幹企業,構建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區域性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中心。
1. 小麥。以皖王、新錦豐等骨幹企業為龍頭,圍繞小麥—專用麵粉—麵製品深加工產品鏈,開發食品專用粉、谷朊粉、營養強化掛麵、速凍麵團、冷凍面、鮮切面、調理快餐面等產品。研究小麥加工副產物的納米化加工等新技術,提升麥胚、麩皮和系列植物蛋白的開發利用程度,生產胚芽油、膳食纖維等保健食品。加快皖北優質專用小麥基地建設,形成以皖王麵粉、新錦豐、良夫等為龍頭的麵粉加工密集區。
2. 大米。圍繞稻穀—大米—米製品精深加工產品鏈,大力發展配製米、營養米和小包裝米生產。加快研究發展營養米粉及方便米制食品、專用米制食品、米制速食麵、糖尿病人專用米(粥)系列產品等健康方便食品,研究利用碎米、米糠開發功能性澱粉、脂肪替代物、功能性多肽、米糠油等食品、醫藥和化妝品原料。重點支持安徽慶發、合肥金潤、宏宇、佳益、槐祥、家樂等精米改造項目。加快建設稼仙米業50萬畝綠色稻穀種植基地。
3. 油料。依託豐原油脂、大平工貿等龍頭企業,延伸油料—油脂—油脂精深加工產品鏈,加快發展山茶油、米糠油、胚芽油等特色食用油,擴大精煉油和專用油的比重,開發利用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質等產品。加強油脂製品科技創新和油腳、餅粕副產品的綜合利用,開發油脂植物蛋白、脂肪酸、脂肪醇、皂甙、甘油、卵磷脂等精細化工產品。重點實施大平工貿、豐大等精煉油建設項目。重點建設巢湖國家級優質植物油料基地,滿足區域內食用油料加工企業需求。
4. 肉類。以雨潤、和威等骨幹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牛羊肉、禽肉製品,大力發展冷卻肉、分割肉和熟肉製品,擴大低溫肉製品、功能性肉製品和中式肉製品,以及安徽地方傳統風味的雞、鴨、鵝等食品。開展畜禽血液、骨組織、臟器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研究,開發生產各種生物製品。重點實施福潤、迪寶、和威等企業高檔西式低溫肉製品、肉雞等深加工建設項目。建設阜陽、淮北、合肥、宣城等地畜禽養殖和加工基地。
5. 水產品。支持永言、霞珍、富煌三珍等水產品龍頭企業,加大魚、蝦、蟹深加工製品的開發力度。生產冷凍調理、單體速凍、保鮮凍乾製品以及鹽制、乾制、熏制、糟制和罐頭食品等。利用副產物生產甲殼素、殼聚糖和工藝品。加快明光國家級河蟹原種苗基地、五河沱湖商品蟹生產基地和桐城霞珍水禽養殖示範場建設;充分利用巢湖淡水湖資源,在國家級無公害水產品標準化示範區,大力發展良種繁育、養殖和加工。
6. 乳製品。擴大馬鞍山蒙牛、合肥伊利、淮南益益等龍頭企業生產規模,重點發展巴氏殺菌乳、發酵乳、滅菌乳、功能乳等液體乳製品,大力發展配方乳粉、脫脂乳粉,適當發展乾酪、乳清和奶油等乳製品。研究開發花式奶、強化奶、果汁奶、冰激凌、高蛋白乳飲料。重點實施馬鞍山蒙牛乳製品、合肥伊利液態奶、益益乳業奶粉生產線等項目建設,加快合肥、淮南、馬鞍山等優質奶源基地建設。
7. 茶葉。依託聯合利華、黃山汪滿田、六安瓜片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無公害茶、生態茶和有機茶等名優茶。積極發展速溶茶、罐裝茶水、調製茶和保健茶。利用分離、純化、發酵等現代技術,開展茶葉類黃酮化合物、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茶皂素等天然產物的提取與利用,開發食品添加劑、維生素和抗腐劑產品。大力建設六安、黃山等茶葉良種育苗、有機茶無公害種植基地和茶葉產業加工密集區,加快組建農墾茶葉產業集團,做強做大“立頓”、“徽六”等著名品牌。重點實施天方茶業年產萬噸生態茶、聯合利華年產2萬噸茶系列產品、國潤茶業年產萬噸紅茶系列產品等13個項目。
8. 果蔬。積極發展有機蔬菜產品和綠色蔬菜產品加工,重點發展低溫脫水蔬菜、冷凍或速凍菜、食用菌等,開發多維蔬菜汁、天然蔬菜粉、微波淨菜食品。利用蕭縣、碭山等地水果資源,重點開發濃縮果汁及果汁飲料、天然果肉原汁、罐頭等產品。重點實施熙可食品桃梨罐頭、黃池蔬菜深加工、碭山匯源果汁、碭山科技食品果蔬速凍罐頭深加工等項目。加快碭山國家級萬畝黃桃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
9. 藥材。支持藥材資源地發展現代中藥產業,建設以華佗國藥、九方製藥、濟人藥業、亳州同仁堂、滬譙飲片等為龍頭的亳州現代中藥產業集群,形成藥材種植—飲片加工提取—中成藥產業鏈。鼓勵開發小包裝飲片、配方顆粒、浸膏和高純度提取物,利用地道藥材開發新藥及保健品和藥膳、藥浴、藥物化妝品等。重點實施國家中藥二類新藥九方葛酮通絡膠囊產業化項目、天康國家中藥三類新藥銀花解毒顆粒產業化項目。建設國家級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成藥生產、研發中心,把亳州培育成現代中藥產業基地。
(三)建設區域性塑膠加工產業基地。
緊緊抓住國家大規模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鄉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塑膠產業結構調整重組和產業升級,在塑膠工程材料、精密包裝材料和隔離膜材料等重點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的突破,建設中部地區最大的聚丙烯薄膜、塑膠管材和型材、塑膠包裝材料、汽車和家電配套產品生產基地。
1. 塑膠薄膜。依託國風塑業和寧國雙津等骨幹企業,在穩定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雙向拉伸聚酯薄膜、流延薄膜等主導產品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研發高附加值塗覆膜、熱封膜、消光膜、白色膜、可降解薄膜、醫用薄膜和電子保護膜等系列產品。不斷改進和提升技術水平,擴大非PVC多層共擠輸液用膜、多層共擠流延薄膜等軟塑材料產品在醫療、食品、日化用品領域的使用範圍。突破鋰電池隔離膜、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採用聚丙烯、單層微孔膜,以及由聚丙烯和聚乙烯複合的多層微孔膜作為鋰離子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隔離膜,擴大塑膠薄膜套用空間,實現制膜企業的產業升級。重點發展新型環保專用農用膜。
2. 塑膠包裝。以黃山永新、桐城雙永等骨幹包裝企業為龍頭,研究開發高阻隔複合材料、熱灌裝材料、多功能保鮮材料、無菌包裝和防霉防蟲等新型包裝材料,提高塑膠包裝材料的高機能性、多功能性和環保適應性、耐熱性、易開封性。大力發展真空鍍鋁膜、雷射全息防偽塑膠、彩包裝複合膜直鍍、轉移鐳射和噴鋁紙,重點發展水溶性包裝薄膜和納米複合膜等綠色環保包裝材料,為食品、菸酒、洗滌品、農藥、飲料、日化、醫藥、建材、糧食儲運、航海用品等行業生產各類優質包裝產品。
3. 塑膠管材。依託國通管業、歐波管業等骨幹企業,重點發展市政、電力通信、高速公路、煤礦井下、水利灌溉用大口徑雙壁波紋管、燃氣輸送管、自來水輸送管、絕緣電工套管和多孔管等系列產品,積極開發套用保溫節能、耐高壓、抗腐蝕、無毒的綠色環保產品,提高其在污水處理、供暖、城市非開挖施工等行業的套用比例。加大PVC樹脂和PVC管道創新技術的套用研究,生產高強度、高韌性、高抗沖、抗疲勞的新型PVC管材。
4. 型材板材。塑造中國塑膠型材行業第一品牌,支持蕪湖海螺、國風集團設計開發多樣化、人性化的塑膠門窗、彩色塗膜、雙色共擠及全色、仿木紋型材塑膠門窗等異形材,積極發展塑膠地板、牆體內裝飾產品,重點發展高分子模板、防水材料、外牆支撐件、外牆保溫板、塑膠加強磚等新型綠色塑膠板材。鼓勵發展高分子材料與混凝土複合牆體、屋面、門窗、外裝飾材料、庭院構件等集成化房屋材料。
5. 工程塑膠。依託合肥傑事傑、天大集團等工程塑膠骨幹企業,研究開發改性工程塑膠、新型複合材料和精密塑膠模具,突破改性工程塑膠領域在技術、認證等方面的瓶頸,擴大汽車內裝飾材料的套用範圍,使其在我省汽車工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玻纖增強材料、高抗沖改性材料在家用電器零部件的套用,為打造國際一流家電產業基地提供優質家電配套產品。採用納米材料技術,提高塑膠模具生產加工的自動化水平和產品質量。重點發展汽車、家用電器、電子、交通、郵電通訊、辦公設備、文體健身器材以及國防工業套用的各種通用塑膠及工程塑膠配件。
完善蕪湖、合肥、黃山、滁州等市塑膠工業生產布局,實施國風年產60萬噸木塑新材料深加工及聚酯薄膜生產線、安徽皖西新型複合抗菌塑膠建材管道、淮北永達抗燃、抗靜電礦用聚乙烯管道和安徽雄峰塑鋼型材等重點項目。
(四)打造國際一流家電研發、製造中心。
依託產業基礎良好和區位交通、科技實力等方面的優勢,圍繞實施名牌戰略,加快家用電器由“安徽製造”向“安徽創造”的轉變,加速家電行業技術升級和產品換代,建設國際一流的家電研發、製造中心,加快發展家電關鍵配套件產業,形成較強的集成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1. 冰櫃。積極支持博西華、美菱、華凌等骨幹企業研究開發外觀設計時尚、符合人性化需求的高附加值冰櫃產品。採用超級節能、變頻、風直冷、製冷三循環系統等先進制造技術,向節能型、超低溫、靜音型方向發展,逐步增加多門冰櫃、對開門冰櫃、風冷冰櫃、變頻冰櫃、電腦溫控冰櫃等中高檔冰櫃產品比重。開發生產大容量、不鏽鋼、多溫區、抽屜式、可視化(LCD顯示屏)冰櫃,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2. 空調。依託格力、美的、揚子等空調龍頭企業,順應健康、節能、時尚的發展主流,套用變頻控制技術、節能環保技術、智慧型化技術、空氣淨化技術、正負離子群殺菌技術等,積極開發環保和節能型家用、商用和工業用中央空調等產品。發展變頻節能空調、雙系統全能空調和廚房專用空調,研發和生產以水地源熱泵技術為支撐的多聯式家用中央空調、高靜壓風管式商用中央空調、變風量空調機組等產品。
3. 洗衣機。以三洋、榮事達、海爾等品牌為重點,提高波輪及滾筒全自動洗衣機檔次,大力發展智慧型化程度高、具有新型水流技術的靜音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攪拌式洗衣機和滾筒式洗衣機,積極發展模糊控制、電解水、超音波等國際水平的高新技術全自動洗衣機,擴大蒸汽洗、空氣洗等新技術新概念的高科技滾筒洗衣機產量和出口。適應新農村建設和家電下鄉需要,積極開發面向三、四級市場的雙桶洗衣機和實用經濟型全自動洗衣機等產品。
4. 小家電。積極跟蹤國內小家電產品發展趨勢,依託揚子空調、安康電器,培育小家電品牌,重點發展廚房小家電、醫療保健電器,大力發展廚衛電器產品、居室電器產品、辦公電器等產品,加速微波爐、排油煙機、燃氣灶具、空氣淨化器、電火鍋、取暖器、暖風機等小家電產品的市場開拓和升級換代。
著力培育合肥市以海爾、美的、美菱、榮事達、華凌、三洋、長虹等品牌為核心的集群化生產基地。著力支持滁州市以博西華、康佳、揚子等企業為重點,採用數字、環保、節能等新技術加速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壯大冰櫃、空調等主要產品的規模優勢。著力支持蕪湖市發揮家電生產配套能力強、物流成本低、人員素質高的優勢,發展環保、健康的綠色家電產品。
支持省內家電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開拓中東、俄羅斯、非洲等新興市場。重點建設合肥長虹、美的、三洋、華凌工業園,加快建設格力電器合肥基地、美的空調器蕪湖基地和滁州家電產業基地,打造中國最大的人工智慧模糊控制洗衣機和無轉盤微波爐生產基地。
到2011年,全省家電產能達到5850萬台(不含小家電),力爭實現家電產能全國第一,其中,家用電冰櫃2300萬台,家用洗衣機1450萬台,家用空調2100萬台。
(五)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
1. 工藝美術及旅遊產品業。以中國宣紙集團為龍頭,進一步壯大和提升“文房四寶”產業,提高國際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積極扶持洪濱絲畫、鐵畫、玉雕等傳統工藝品和旅遊產品發展,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以長興工藝玩具集團等為龍頭,生產暢銷歐美的長絨玩具、塑膠玩具等,帶動玩具產業進一步發展。
2. 皮革製品業。以安徽安利集團為龍頭,依託中國聚氨脂合成革創新研發基地,大力發展生態革,提升鞋類、皮具、皮裝、沙發等產品品質,滿足現代生活需求。以金龍製革、汝集製革等企業為龍頭,帶動阜陽、亳州等地皮革製造業快速發展。
3. 造紙業。以山鷹集團為龍頭,做大做強高檔包裝紙。充分利用沿江地區、黃淮海平原地區林木資源優勢,積極實施林、漿、紙一體化工程,加快安慶、宿州等地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速度,實現生產規模大型化、技術裝備現代化、產品高檔化、生產清潔化。
4. 印刷業。按照印刷行業“印前數字網路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後多樣自動化,器材高質系列化”的發展方向,依託新華印刷集團等骨幹企業,延伸印刷產業鏈,加大商業印刷力度,發展個性化印刷。
5. 家具及竹藤棕草製品業。以皖寶、合肥藍天等骨幹企業為龍頭,提升家具行業整體裝備水平,提高家具產品質量,擴大家具品牌知名度,推動全省家具行業又好又快發展。以華菱西廚等企業為重點,大力發展廚衛家具。以慶發集團、阜南振華等企業為龍頭,大力發展柳編、草蓆、竹木家具等特色產品。
6. 玻璃、陶瓷製品業及照明。依託鳳陽德力、含山民生等骨幹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降低能源消耗,重點發展高檔玻璃包裝容器、日用陶瓷製品及太陽能熱水器產品。依託世林照明、乾正光電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照明產品。
7. 日化產業。以聯合利華、安慶南風、安徽全力等企業為龍頭,重點支持洗理用品、合成洗滌劑、香料等產業進一步發展。支持表面活性劑行業推廣套用綠色表面活性劑,實現綠色功能性產品產業化。積極培育高檔化妝品產業發展。
四、政策措施
(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抓住國家擴大“家電下鄉”產品範圍的政策機遇,把我省優勢產品推向農村市場。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組建行銷戰略聯盟,在我國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農村鄉鎮建立聯合銷售和維修服務網路,擴大我省輕工產品銷售網點的覆蓋面。鼓勵和支持區域性的輕工產品流通市場建設。
(二)加大輕工產品出口支持力度。省財政預算安排的企業出口信用險保費補貼、出口存量和增量獎勵、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等政策,優先支持輕工企業。
(三)高起點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3年內實施技改項目1800項,總投資852億元,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加大對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的協調和調度力度。
(四)推動省產輕工產品銷售。在不違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各級政府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省產菸酒、家電等產品。鼓勵商場、超市、酒店和賓館優先採購、使用省產冰櫃、空調、家具、農產品等各類輕工產品。
(五)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加強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和農副產品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確保我省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六)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努力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同類產品中具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對新獲得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安徽省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給予獎勵。
(七)推進企業聯合兼併重組。按照市場化原則,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支持龍頭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優勢重點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擴大品牌效應。
(八)建立技術和人才支撐體系。支持和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創新中心,開展產學研合作,促進高層次開發人才培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交易平台建設,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切實加強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提高產品研發、經營管理、生產加工等方面人才的整體素質。
(九)加強規劃引導。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本地輕工業發展的領導,強化統籌、規劃、協調和服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產業發展、標準制定、行業準入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輕工業經濟運行及預測預警信息平台。
五、規劃實施
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劃》的工作分工,加強溝通協商,密切配合,儘快制訂和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實現輕工業調整和振興目標。要建立部門聯合發布信息制度,適時向社會發布產業調整和振興的有關信息。各有關部門要適時開展《規劃》的後評價工作,及時提出評價意見。
各市、縣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訂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取得實效。各市、縣要將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報送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附屬檔案: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附屬檔案

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序號
工作任務
牽頭單位
參加單位
實施時間
1
解決涉農產品收儲問題
省財政廳
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農委、省商務廳、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監局
2009年
2
加強產業政策引導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安徽銀監局
2009年
3
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2009年
4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安徽銀監局
省財政廳、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2009年
5
大力扶持中小企業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
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質監局
2009年
6
做好家電下鄉工作
省財政廳
省商務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
2009年起
7
推進企業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產能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
省環保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009年
8
制訂、修訂輕工業產品和技術等標準
省質監局
省環保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2009年
9
加強品牌建設,穩定和開拓國際市場
省商務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省財政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合肥海關
2009年
10
推動產業有序轉移
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省科技廳、省環保廳
2009-2011年
11
整頓食品加工企業
省質監局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環保廳、省衛生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2009年
12
清理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
省衛生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商務廳
2009年
13
調整加工貿易目錄
省商務廳
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合肥海關、省國稅局
200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