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

2009年11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9〕119號印發《關於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重點支持領域、相關政策措施、工作要求4部分。

重點支持領域是:太陽能領域、生物質能領域、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節能環保技術和裝備領域、循環經濟領域、再利用領域、節能產品消費領域、清潔煤技術套用領域、生態環保和污染治理領域、核能及風能領域、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服務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09〕119號
  • 印發時間:2009年11月13日
基本信息,意見,

基本信息

2009年11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

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
皖政〔2009〕11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取得長足發展。據統計,全省現有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78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9.7億元,但產業規模仍然偏小,產業化程度較低,競爭力還不夠強。為切實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切實加大財政投入,從生產、流通、建設、消費各個環節加以引導,從研發、示範、產業化全過程給予扶持,吸引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向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集聚,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支撐、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產業化、規模化、集聚化,推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解放思想,創新發展。以解放思想促進發展觀念轉變,進一步創新思維,乘勢而上,為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推動。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加大對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投入,強化政策引導,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堅持科技先導,人才支撐。推進產學研結合,實施人才開發與培養工程,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堅持集聚發展,產業帶動。加快培育優勢產品,培植龍頭企業,打造產業基地,促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三)目標任務。
1.新能源產業。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新能源利用量達到全省能源消費總量6%以上;培育一批大企業集團,其中1家企業銷售收入超100億元,10家以上企業銷售收入超10億元;建設6個省級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
2.節能環保產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200億元。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其中20家以上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1—2家企業銷售收入超50億元;建設5個省級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二、重點支持領域
充分發揮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既有優勢,對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吸收就業多、綜合效益好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給予重點支持。
(一)太陽能領域。積極支持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項目建設,支持光伏發電關鍵技術和產品產業化發展。重點發展晶矽和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控制系統、太陽能燈具等產品的本地化生產。積極推進太陽能利用,重點發展太陽能熱水器和光熱發電系統及配套產品開發生產,對太陽能、地源熱能等在建築物中的推廣套用,“太陽能屋頂計畫”、光伏幕牆等光電建築一體化示範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二)生物質能領域。重點扶持秸稈能源化綜合利用,對秸稈成型燃料、秸稈生物質制氣、秸稈制沼氣、秸稈乾餾、秸稈發電等給予重點支持。支持農村秸稈綜合利用、戶用沼氣等示範項目建設;支持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設備的本地化研製和生產。
(三)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支持江汽、奇瑞等汽車生產企業研發節能環保、混合動力、純電動等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支持汽車節能和新能源裝備及配套設備製造。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鼓勵各地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領域運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做大市場規模。
(四)節能環保技術和裝備領域。大力發展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和設備。支持富營養化污水防治、污水回收利用技術,研發和生產污水成套設備。支持研發和生產空氣防治和淨化設備。支持企業研發、生產和使用節能節水、環保先進技術和裝備產品。推進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低溫、餘熱鍋爐及特種、環保節能型鍋爐,新型節能牆體材料,建築節能成套技術和部品部件等產業化進程。
(五)循環經濟領域。積極鼓勵工業餘能回收利用,重點支持煤層氣(瓦斯)開發利用、水泥餘熱利用技術的研發和設備生產。擴大煤矸石、粉煤灰、冶煉廢渣等大宗工業廢渣的綜合利用。鼓勵建立城市垃圾發電廠。
(六)再利用領域。加快發展報廢汽車、廢舊輪胎、電子儀表、廢舊家電、廢舊塑膠、廢舊金屬的綜合利用和再製造技術。對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等給予重點支持。
(七)節能產品消費領域。積極擴大節能環保產品的使用和消費,重點支持“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綠色照明工程”和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節能。對空調、冰櫃、平板電視、洗衣機、電機等產品研發推廣高效節能產品給予扶持。
(八)清潔煤技術套用領域。積極支持利用先進的煤氣化、煤液化技術生產煤基燃料。重點推進“兩淮”水煤漿技術產業化,支持水煤漿出口,搶占國際市場。
(九)生態環保和污染治理領域。支持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對流域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和工業污水深度處理、飲用水源地保護等給予重點支持。對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歷史遺留農村工礦污染治理等給予重點支持。
(十)核能及風能領域。支持蕪湖核電項目儘快開工建設,支持池州、安慶核電項目列入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發利用風能,建設2個大型風電場。加快風電裝備製造業發展,支持風電整機的本地化製造。
(十一)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服務領域。支持建立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中介服務體系,重點發展技術推廣服務、工程諮詢、契約能源中介服務、信息服務、人才培訓等中介服務。
三、相關政策措施
(一)大力促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
深入推進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創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基地、科技產業基地,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攻關課題,力爭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中介服務機構和企業聯合,形成多方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合作機制。鼓勵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快開發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或國內空白、急需的技術和產品,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產品。
(二)積極落實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相關政策。
認真落實國家扶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對各類投資主體研製開發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項目實行鼓勵政策,加快項目核准、備案。將技術先進、優勢明顯、帶動和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納入省“861”行動計畫,優先給予用地、信貸等支持。最佳化產業結構,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鼓勵發展科技含量高、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注重生態保護,對符合產業政策的環境友好型項目開闢“綠色通道”。
(三)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
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補助資金和國債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高技術產業化專項、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專項、裝備製造業發展專項及各類專項補助(補貼)資金。啟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增加對流域地區財政轉移支付。鼓勵符合條件的市、縣申報全國可再生能源建設套用示範市、縣。
加大對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通過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重點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技術研發、示範工程建設。整合現有省級專項資金,加大對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扶持力度。
落實國家和省已出台稅費減免政策,加快將符合條件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引導企業用好國家相關減免稅政策。
(四)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
積極支持符合產業調整和振興方向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在境內外上市,鼓勵企業利用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進行融資。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溝通協調機制,搭建政銀企溝通合作平台,推動各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引導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機構和基金,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發展。積極探索和創新外資利用方式,加強與世行、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合作,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五)打造優勢企業和產業園區。
鼓勵和引導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向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集聚。建設一批有特色的新能源產業園區和節能環保產業園區,以園區建設促進產業發展,以基地建設帶動產業集聚。實施大企業集團帶動戰略,篩選一批產業特色突出、帶動能力強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通過兼併、聯合、重組等形式,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主導產品優勢突出的大型企業集團。鼓勵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之間組成戰略聯盟,實施優勢互補,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積極發展上下游配套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產業鏈和經濟成長點。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發揮我省教育資源優勢,支持省內有實力的高校和職業院校加強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學科專業的建設力度,培養複合型人才。鼓勵科研機構、企業與高校聯合建立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完善企業員工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管理和技術水平。支持海外留學人員到我省投資創業。支持省內外優秀人才承擔產業化項目,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氛圍。
(七)創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支持產業基地定期舉辦產業發展研討會、論壇、博覽會等,搭建產業交流和市場平台,進一步提升影響力。按照有利於新能源開發利用和經濟合理的原則,儘快研究出台我省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電價管理辦法。加快建立節能環保技術標準及產品體系,構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監管機制。儘快完善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監管體系,促進企業規範運作,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嚴格環保執法,促進環保產業市場加快發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加快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是落實中央擴大內需政策、實現“三保”目標的重要保證,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明確提出把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先導產業和未來發展的支柱產業。各級各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細化分解工作目標和任務,建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部署,親自推進,親自協調,保證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二)勇於探索,創新機制。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加快建立以利益為導向、市場為手段的長效機制,擴大有效投入,促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合作,利用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歷史性機遇,加快吸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項目落地,努力建設一批特色園區。
(三)協同推進,形成合力。省政府建立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負責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和重大決策落實,協調解決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相關部門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加強協作,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研究制定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協調新能源科技裝備研發工作;省財政廳負責研究落實支持產業發展的資金和財稅政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工業節能、綜合利用及節能環保裝備研發、製造的組織和協調工作;省科技廳負責組織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制定促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土地政策;省農委負責新產品和新技術在小城鎮和農村的推廣套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推進太陽能和地熱能在建築中的開發利用;省環保廳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環保產業技術標準,參與制定環保產業政策工作;其他相關部門要結合部門職能落實好相關工作。同時,要充分利用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社會中介機構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動新能源和環保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支持新能源和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多種媒體和渠道廣泛宣傳,及時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各市政府和省政府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配套政策和工作計畫,及時報送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