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是安徽省高校中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院系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省立安徽大學建校時就設立的物理系。此後,幾經分合重組,直至2000年3月,在原物理系的基礎上成立了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近八十年來,經過幾代人的艱辛探索和開拓創業,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渠道不斷拓展,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和自動化等五個本科專業的理工類綜合性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簡稱:物電學院
- 創辦時間:1928年
- 類別:學院
- 知名校友:杜宜謹、陸同興等
- 所屬地區:安徽師範大學
- 主要院系:物理、光學等
- 院長:崔執鳳
- 黨委書記:李娟
學院簡介
人才培養方案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是一個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較寬口徑專業.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套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範圍。
2.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的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套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套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電磁場理論,自動控制原理,感測技術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計算機上機訓練,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於30周。主要專業實驗:至少完成本專業某一方向專業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於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通信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通信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專業知識,經過電子與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套用和集成電子設備、通信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通信工程的工作要求;
2.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路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設計理論與方法,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通信設備及通信網路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套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套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通信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了解電子設備、通信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系統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國家四級水平,能熟練閱讀外文書刊。
主要課程:
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高頻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 C 語言程式設計、微機原理及套用、接口技術、數位訊號處理、現代通信原理、電磁場理論、微波技術、計算機通信網路、擴頻通信及套用、移動通信、單片機原理、電視原理、電子測量原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驗,計算機上機訓練,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於 30 周。主要專業實驗:至少完成本專業某一方向專業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於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電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