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礦產,植物,動物,水能,人口,人口源流,人口分布,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民俗文化,教育,國小教育,中學教育,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石泉歷史悠久,早在
新石器時代,先民於漢江沿岸勞動、生息、繁衍,被歷史學家劃為“仰韶文化”區域。
春秋時,庸國被夾於楚、巴、秦3個大國之間。春秋魯文公十六年(前611),楚、巴、秦滅庸,石泉歸屬楚國。秦更元十三年(前312),秦敗楚于丹陽,取漢中,石泉成為秦楚爭奪的交鋒之地。後石泉歸屬秦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劃漢水中、上游為漢中郡,轄西城等6縣。石泉屬西城縣。
漢代沿襲秦的政區劃分,設漢中郡,並在今
安康地區分設5縣:即安陽、平利、旬陽、錫縣和西城縣。安陽縣所轄,即今石泉、漢陰、紫陽3縣。三國時期,魏、蜀、吳爭雄。初期石泉先屬魏,後屬蜀。孟達叛蜀,魏奪蜀地,石泉又復屬於魏。晉代,魏興郡隸屬荊州;並在石泉境增設晉昌郡,下轄長樂、新興、吉陽、東關4縣。晉昌郡治設在今石泉境內。
南北朝時期,中國呈分裂局面,郡、縣朝設夕廢,統屬複雜。南朝宋初(約420),改晉昌郡為新興郡,後又改名魏興郡。石泉東南部屬安康縣,西北部置長樂縣,屬魏興郡所轄。北魏時,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在原梁州東部,分設東梁州,治所設在金城(今池河鎮)。下設直城縣(今石泉東北部,縣治在池河老街)、安康縣(今石泉東南部)、永樂縣(原長樂縣,今石泉西北部)。西魏時,廢帝元年(552)因永樂縣城南有石泉數眼,泉水清冽,四時不涸,因將永樂(今石泉西北境地)改名石泉。石泉南部屬魏寧縣,縣城在梅湖(今喜河街);東北部屬直城縣;東南部屬安康郡的寧都縣。隋代初,撤銷直城縣,轄地併入石泉。當時石泉縣,轄今石泉、漢陰2縣北部。寧都縣於隋大業三年(607)改稱安康縣。
唐代聖曆元年(698),將石泉縣改名武安縣。神龍元年(705)復名石泉。大曆元年(771)撤銷石泉縣,轄地併入漢陰縣,永貞元年(805)復置石泉縣。北宋時,石泉境內仍為石泉和漢陰2縣,屬京西南路所轄。南宋紹興二年(1132)漢陰縣治所遷至新店,即今漢陰縣城。石泉縣(即今石泉縣全境及寧陝南部)歸屬利州東路。
元代,金州為散州(散州下不設縣)。石泉改設巡檢司,轄地劃屬金州,歸興元路總管府所轄。明代,洪武二年(1369)恢復石泉縣建置。十年(1377)六月,撤銷漢陰縣,轄地併入石泉。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屬漢中府;萬曆十一年(1583)改金州為興安州後,石泉歸屬興安州。清代,嘉慶年間石泉縣屬漢中府,後屬陝安道興安府。
民國初,石泉縣歸屬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撤銷道制,後在省以下設定行政督察區。石泉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今安康地區)所轄。
1949年11月30日,石泉解放,建立縣人民政府,屬陝南行署安康專署。
1958年12月,石泉、漢陰、寧陝3縣合併為1縣,稱石泉縣。石泉縣人民委員會駐石泉城關鎮。
1961年10月,恢復原來的石泉、漢陰、寧陝3縣建制。
行政區劃
區域 | 管轄 | 城鎮社區名及村名 |
---|
城關鎮 | 29個村民委員會 12個城鎮社區居委會
| 北街、向陽、老城、西街、二里、城西、江南、七里、堡子、古堰、黃荊壩社區居委會,將原來的紅岩、上壩村合併更名為楊柳社區居委會 白樂、珍珠河、楓樹、沙河、新橋、雙橋、元嶺、紅星、太陽、雙龍、井崗、農光、紅二、雙喜、太平、五三、東風、水磨、紙坊、白火石灣、八面坡、新柳、磚房、龍堰、雙樟、新民、新聯、絲銀壩、雷興村
|
| 16個村民委員會 | 水田坪、齊心、沙壩、南溝、雙河、秋樹壩、奮家溝、官田、雲陽村,銀橋鄉板橋、丁家壩、板溝、一心、銅錢峽、銀杏壩、松樹溝村 |
曾溪鎮 | 13個村民委員會 | 莊房、四新、聯盟、油房灣、瓦窯、興隆、十里溝、小溝、大溝、立新、印石、高坎、同慶村 |
中池鎮 | 16個村民委員會 | 東沙河、軍民、山岔、群心、五坪、茨坪、中心、茶里、高益、大堰、夾豐、老灣、青泥澗、民主、裕民、雙益村 |
| 17個村民委員會 1個集鎮社區居委會
| 後柳鎮集鎮社區居委會 群英、牛石川、瓦屋、磨石、一心、永紅、新元、鯉魚、黑溝河、前鋒、柏橋、中壩、漢陰溝、金齊、長安、長興、黃村壩村
|
| 21個村民委員會 1個集鎮社區居委會
| 喜河鎮集鎮社區居委會 團結、中心、晨光、新喜、擋山、樹林、大雁、洞溝、蔡河、民強、喜河、盤龍、長陽、福星、雙村、雙溝、千佛、同心、奎星、田心、長順村
|
| 19個村民委員會 | 柏安、桂花、力建、合一、良田、譚家灣、河心、青山、踴躍、五艾、新棉、雙營、順風、草廟、大陽、明星、雙紅、碾盤、新興村 |
| 12個村民委員會 | 迎豐街、火石溝、三灣、香爐溝、弓箭溝、紅花坪、三官廟、梧桐、高澗、廟梁、新莊、雙良村 |
| 15個村民委員會 | 長嶺、沙灣、劉家灣、齊建、瓦子溝、金星、雙坪、茨林、先聯、松樹、高興、布里、麥坪、板長、中河村 |
| 16個村民委員會 | 中心、新春、迎河、三義、艾心、童關、高原、金盆、簡場、柏木、斬龍、龍王、共和、興坪、火地溝、雙河村 |
| 19個村民委員會 | 勝利、浦溪、金星、饒峰、五一、新華、光明、幸福、齊心、紅星、合心、新場、黃家莊、三岔河、紅聯、大灣、大壩、三合、廟壩村 |
註:行政區劃的參考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石泉縣地處陝西省安康市的西部(東經108°01′08″~108°28′42″、北緯32°45′57″~33°19′56″之間),北依
秦嶺,南接
巴山,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自西向東穿境而過,縣境內全長58.5公里,流域面積1051.8平方公里,地形呈“兩山夾一川”之勢。石泉縣總面積1525平方公里,東西直距42.75公里,南北直距63.05公里。
地形地貌
縣境內地形複雜,山巒疊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懸殊大。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由西向東橫貫石泉縣,南北重巒疊嶂,中部河流縱橫,呈“兩山夾一川”之勢,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部秦嶺山高坡陡,南部巴山山勢稍緩,多呈渾圓狀山脊,中部沿漢江兩岸及池河下游,系在第三紀斷陷基礎上發育起來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俗稱“壩子”。山勢北高南低,多呈“V”型和“U”型峽谷,一般海拔400~1400米,坡度30°~50°。最高為北部雲霧山(2008.9米),最低為南部石泉嘴(332.8米),相對落差1676.1米。
氣候特徵
石泉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氣候較溫和,夏季氣溫較高,秋季濕潤多雨。主要氣象資料為:年平均氣溫14.5℃,年極端最高氣溫41.4℃,年極端最低氣溫-10.8℃,年平均氣溫14.6℃,氣溫年較差25℃,年平均氣溫日較差10℃,年平均相對濕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mm,最大凍土深度8cm,常年主導風向為
東南風。
自然條件具有南北過渡色彩,而以南方特色為主,又兼有垂直差異明顯的特徵。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熱量充足,溫和濕潤,災害性天氣頻繁。在時間分配上,季節差異大,配比不協調。春季升溫快,不穩定,冷暖變化大,常有寒潮、霜凍、大風和浮塵天氣。冬季受蒙古高壓和極地變性大陸氣團影響,天氣較冷,降雨量少,多乾旱;春季暖氣團逐漸增強,氣溫漸高,晚春多陰雨;夏季受蒙古低壓和太平洋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降水集中,局部洪澇,常有伏旱和夏旱發生;秋季冷暖氣團交替發生,陰雨連綿,常伴隨低溫,10月份後,氣溫迅速降低,降水量減少。
自然資源
礦產
石泉縣礦藏種類繁多,分布比較零散。金屬礦產中,主要有赤鐵、磁鐵、褐鐵、猛、銅、鋁、銻、釩、鈦;非金屬礦中,主要有石英石、白雲母、磷礦、長石、石棉、大理石、石灰岩;能源礦產有廠炭、泥炭、少量無煙煤。礦產中,以非金屬礦產最豐富,儲量較大,有近期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產為石英石、釩鈦磁鐵、石煤、大理石、石灰石。
植物
石泉縣有樹種共51科,87屬,134種。其中用材林樹種68種,經濟林樹種35種,觀賞樹種7種,其它24種,針葉林樹種12種,闊葉林樹種98種。
動物
石泉屬
秦巴山地的動物區系,在動物地理位置上,又屬東洋界動物區系,因縣境處於東洋界的北部邊緣地帶,在動物區系的組成上,有一部分與北界動物滲入,使得區系物種豐富,結構複雜多樣。其中野獸類有熊、鹿、獐、麂、野豬等20多種;野禽類有金雞、石雞、雉、布穀鳥、杜鵑等46餘種;另外還有水生物、昆蟲及其它100多種。
水能
一、水資源概況
水資源總體評價:資源豐富,水質較好。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877.1毫米,總水量為13.52億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自產水資源總量6.56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為5.587億立方米,地下徑流量為0.98億立方米,另有過境客水14.175億立方米(不含漢江)。全縣人均占有自產水3576 m3,超過全國和全省的人均水平,畝均287m3,若將過境客水加上,我縣人均占有水量約1.2萬立方米,屬多水縣。同時水力資源也很豐富,開發利用潛力較大,是我縣優勢之一。儘管我縣還擁有相當豐富的過境客水,但受地下條件(山高水底)、生產水平、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的等的制約,現有各類水利設施可控制水量4460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156萬立方米,地下水270萬立方米,總計僅占自產總徑流量的6.79%,客水利用占0.074%(不含漢江)。另外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水資源涵蘊能力不足,降雨多形成地表徑流,夾帶著大量泥沙以洪水的形式流走。
二、漢江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在漢江石泉水庫建設有縣城供水工程一處,具有日產1萬噸的供水規模。
漢江流域石泉段分別建有石泉水力發電廠和喜河水力發電廠。石泉水電廠位於漢江上游石泉縣城西1KM峽谷出口處,是陝西第一座中型水力發電廠,目前總裝機22.5萬千瓦。電站壩高65米,壩寬16米,壩長353米,設計年平均發電量6億Kwh,水庫正常高水位410米,設計庫容3.98億立方米。喜河水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航運、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電站位於漢江上游陝西省石泉縣喜河鎮下游10公里的黃瓜架壩址,是漢江上游幹流河段規劃中的第三個梯級電站,壩址上、下游分別為已建成的石泉水電站和安康水電站。電站正常蓄水位362米,總庫容2.29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4.92億Kwh。
石泉河流屬
長江流域漢江水系。境內大小河流共456條,總長1700公里,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1.14公里。其中,流域面積0.5~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34條。注入漢江一級支流22條,較大的有北岸的
子午河、饒峰河、
池河,南岸的中壩河,富水河。石泉河流眾多,落差較大,多年平均水能理論蘊藏量為8.898萬千瓦(不含漢江)可開發利用量為3.178萬千瓦,利用係數為0.357,現有在漢江幹流上開發的兩座水電站(石泉水電站、喜河水電站)和支流上已建成的6座水電站。
人口
人口源流
石泉地處子午道南口,置縣較早,人口聚居較為稠密。但因戰亂頻繁,民無定居,戶口統計亦乏資料,故明代以前人口狀況不詳。明天順、嘉靖、隆慶時,石泉縣有110戶,1170人。
明代中、後期,石泉稍安。過往商客、逃荒人口不斷湧進,人口漸繁。崇禎九年(1636),有15000戶,43000人。明末清初,石泉“七經兵燹,疊經殺擄”。52年間,亡、逃人口4萬人有餘。康熙二十六年(1687),僅存551戶,2098人。
戰亂平息後,康、雍、乾、嘉4朝,統治者為發展生產,增殖人口,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攤丁入畝”,“強迫移民”等措施,於乾隆三十七、八年間(1772~1773),川、鄂、贛、皖、豫等省窮民就食來陝,使石泉縣人口驟增數倍。雖屢遭嚴重旱澇災害,如道光十二年(1832),“陰雨傷稼,大凶,人相食”(民國《石泉縣誌》),人口仍增長較快。乾隆四十八年(1783),石泉疆界改動,分出五郎關置寧陝廳。據乾隆五十二年(1787)統計,城內尚有5295戶,29794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達11657戶、74103人。
民國前期,軍閥混戰,民無寧日。十七年(1928),國民黨張維璽師移防陝南,設“租石捐”及“四倍加征”諸名稱,征科盛極一時。苛政猛於虎,民眾外逃不計其數。十九年(1930),川軍為搶地盤,數次圍困石泉城,城內損失慘重,民窮財盡。後來連年旱災,所存人口,土著寥寥。“四方商旅聚而成族”,總計12566戶、70060人。二十八年(1939)統計,石泉縣有人口11864戶,82244人。二十九年(1940),石泉縣霍亂流行甚速,由陝南防疫專員派巡迴衛生隊、防疫隊駐石泉,實行防疫及傳染病管理。據統計,患者2140人,死亡621人。
1949年底統計,石泉縣人口共20107戶,94700人。建國後,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出生率逐年上升,出現了1954年、1962~1974年兩次生育高峰。1952年人口超過10萬。1955年起過11萬。1959年加上水電工程隊遷進人員,達12.9萬。1968年超過14萬。1970年超過15萬。1971年受大量工程人員遷進的影響,人口總數超過17萬。
2012年,石泉縣出生人口1656人,死亡1535人。年末戶籍總人口181417人,其中:男97935人,女83482人,性比例為117.31;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29583人,農業人口151834人(公安年報數)。2012年常住人口171448人,出生率11.54‰,死亡率13.32‰,自然增長率1.78‰。
人口分布
石泉縣人口分布,受高山、河谷不同地形及水源、農田等自然因素和交通、經濟等社會因素影響,形成川道河谷串珠式和沿交通線分布的特點;由於歷史上戰爭頻發、苛捐繁重造成的大量遷徙人口,還形成了以省籍聯片居住,呈區城分布的特點。
長安壩、馬嶺壩古村落遺址,證明在秦漢時期,人們已沿河谷地帶聚居。漢江早在西周就通航。湖北等地商旅沿江而行,早期定居石泉,多居於今縣城及饒峰河交通幹線一帶。乾隆年間,外省窮民就食來陝,四川籍翻越巴山,就近在石泉熨斗、後柳一帶定居;贛湘籍順漢江入石泉,沿馬池河一帶定居。遷進較晚的窮民,則棲谷依岩,開墾度日。迨至道光年間,人口分布基本形成省籍聯片、同族聚居和單丁獨戶分布的局面。民國時期,農民鄭克斗在後柳率眾起義,慘遭鎮壓。南區人口有所減少,北區有所增加。民國二十五年(1936),漢白公路通車後,沿線人口密度加大。
經濟
綜述
2017年,石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0.96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超市考任務1.2個百分點,位列循環經濟發展縣第一。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6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52.64億元,增長14.7%;第三產業21.06億元,增長8.3%。一、二、三產占GDP比重為9:65:26。
2017年,石泉縣財政總收入完成4.6074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9.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104億元,完成縣級下達全年調整任務的100.36%,較上年同口徑增長3.51%。其中:稅收完成8664萬元, 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比重57.36%,較上年增加1606萬元,增長22.75%;非稅收入完成6440萬元,同比減少1506萬元,下降18.95%,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比重42.64%。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47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同比增加2.77億元,增長17.65%。
第一產業
民國二十八年(1939),“石泉縣農作物,業經豐收。本年實收數量約計稻穀五萬石,每石重二百五十斤,價值十五元至十八元。至於麥子、雜糧均收無幾,約計不過兩萬石”。三十年(1941),“石泉縣主要農作物以大米、玉米為大宗,小麥次之,其他雜糧又次之。大米年產六萬市石,玉米四萬市石,小麥六百石”。
1950~1958年,為第一時段,為恢復和穩步發展時期。1952年,石泉縣分期分批進行土地改革,實現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對農村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糧食生產較快地得到恢復。1953年糧食總產33470噸,較1949年26790噸增加6680噸。1954~1958年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政府進一步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並採取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開展愛國主義生產競賽和民眾性的農業技術活動,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生產技術逐步提高,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穩步增長。1958年糧食總產達到35445噸,比1953年增加1975噸。
1959~1963年,為第二時段,為糧食產量下降時期。這個時期,“共產風”、“浮誇風”、“瞎指揮風”盛行。中共石泉縣委、石泉縣人民委員會發出緊急通知,要求1959年小麥畝產保證達到2500斤(1250公斤),力爭3000斤(1500公斤),豐產地小麥占總面積的20%,畝產在5000斤(2500公斤)以上。農業技術措施上,對深翻、密植及施肥量等提出“衛星田”、“豐產田”,翻得越深越好,種得越密越好,施肥越多越好。接著又片面強調生產關係變革,搞“一平二調”、“一大二公”,侵犯人民公社以生產隊為基礎的三級集體所有制,違反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加上連續幾年的農業自然災害,如1960年秋季連陰雨和3次暴雨災害,導致大秋作物“秋封”晚熟;1961年的連續兩次連陰雨和1次暴雨,造成糧食歉收;1962年10月下旬,到1963年3月7日僅降雨5.5毫米,乾旱持續70天;尤其是正當作物揚花灌漿時,遭受陰雨侵襲,洋芋晚疫病、豌豆蚜蟲也因之蔓延流行。夏季受災面積達110786畝,秋季作物有5000餘畝玉米荒草無收,高山區2.2萬畝玉米溜桿青封,同時秋田病蟲發生蔓延,僅稻包蟲、玉米螟蟲害1.2萬畝,棉紅蜘蛛蟲害7000餘畝。1963年,石泉縣受災面積達276727畝,占播種面積的64%,總計減產糧食6250噸,總產比1958年下降26.6%。
1964~1965年,為第三時段,這是農業生產恢復期。各級政府採取一系列加強糧食生產的措施,糧食產量回升。1965年,糧食總產達到41000噸,比1963年增加15005噸。
1966~1976年,為第四時段,糧食生產徘徊階段。由於10年文革動亂,糧食生產剛剛恢復的勢頭遭到挫折,糧食產量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1977~1987年,為第五時段,糧食發展較快。農業科學技術受到廣泛重視,農業科技成果在生產中得到推廣套用,糧食作物由建國初期的一年一熟、兩年三熟制,普遍改為一年兩熟和套種兩熟制,複種指數由50年代的130%,提高到了160%多,良種的普及,“兩雜”的擴大,栽培技術上的兩段育秧、玉米營養缽矮化育苗,科學施肥,豐產方活動以及植保上的綜合防治,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進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加之此時段基本上是在一個風調雨順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因而出現了糧食生產的穩步增長。1987年,糧食生產在耕地比1950年減少41927畝的情況下,總產達到53650噸,比1950年增長95.55%,是繼1978、1982、1984、1985、1986年之後,第六個糧食總產突破5萬噸大關的年份。
1987年,花生播種面積0.37萬畝,畝產68公斤,總產253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2.7倍、35%和3.96倍。主要分布於兩河、池河、中池鄉(鎮)的一些村。芝麻播種面積0.15萬畝,畝產31公斤,總產47噸,分別較1949年減少34.78%,11.43%和41.61%。
2016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2億元,增長4.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1億元,增長4.1%。全年糧食產量7.1萬噸,全年油料產量1.5萬噸。全縣累計完成各類造林綠化5.3萬畝,完成計畫任務的106%。
2017年,石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0.96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超市考任務1.2個百分點,位列循環經濟發展縣第一。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6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52.64億元,增長14.7%;第三產業21.06億元,增長8.3%。一、二、三產占GDP比重為9:65:26。
第二產業
清代,有鐵業、木業、石業、竹藤棕草編織、繅絲、紡織、榨油、利用水為動力碾米、磨麵、軋花、彈花和造紙。
民國時期工業行業增多,有栲膠、造紙、竹工、木工、鐵工、紡織、印刷、印染、淘金、油漆、石業、食品、榨油、釀造、鞭炮、縫紉、磚瓦、石灰、豆類加工、五金、繅絲等30多種行業,但大多以手工操作為主。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4年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由個體走向集體經營,同行業自願組合,成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1956年,成立縣手工業聯營社。1957年底,共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33個,職工749人,個體手工業者96戶,189人。
1958年“大躍進”時,分別將合作社(組)過渡為全民企業,改社為廠。工業生產中追求“高、大、精、尖”,提出短期內實現機械化半機械化。由於這些做法脫離實際,浪費了人力、財力和物力。
1962年後,部分國營企業停辦,恢復原合作社(組)。1969年後,縣辦工業再度興起,有農機、印刷、機磚、水泥、橡膠、油漆、電機、氮肥等廠。氮肥廠後因設備不配套,供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資金困難,雖已出產化肥,因虧損而停辦。電機廠因缺乏原料技術及資金而停辦。
1978年以後,進行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整頓,新建了繅絲廠、大理石廠、紙箱、紙袋、纖維板、印鐵制罐、製鞋、水泥及酒廠等,形成初具規模的工業群體。現有化工、建材、機械、繅絲、造紙、印刷、金屬製品、食品加工、電力、採金、車船修理等18個門類,54個工業行業。
1989年,石泉縣工業總產值3693萬元(不含縣內中央和省屬企業)。共有職工3821人,其中工程師21人,助理工程師12人,技術員12人,經濟師6人,助理經濟師1人,會計師3人,助理會計師15人,會計員38人,助理統計師2人,統計員6人。
2012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目標任務增速30%,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54.4億元,增長39%,其中:中省企業31593.6萬元,增長-19%,縣屬企業506430.8萬元,增長45.9%。全縣工業完成增加值22.1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0.83億元,增速33.6%,超計畫3.6個百分點。
2016年,全縣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363388萬元(含農電),比上年同期增長23.7%。其中:縣屬企業1329787.8萬元,增長27.9%,中省企業33600.2萬元,下降4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9843萬元(含農電),重工業總量占比大,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70%。
第三產業
2017年,石泉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1億元,同比增長15.3%。高於全市0.9個百分點。零售市場發展步伐平穩向好。全縣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2016年同期減少5.4個百分點。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13.1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速比2016年同期加快0.8個百分點,領先鄉村5.9個百分點。商品零售11.7億元,同比增長14.2%;餐飲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19.2%,比2016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增速高於商品零售5個百分點。
交通
石泉縣位於安康和漢中之間,陽安鐵路橫貫東西。國道210和國道316公路交匯於石泉縣城。東接襄渝、西連寶成、北抵關中、南達巴蜀,以及十天高速公路的建設、西漢和西康高速公路的建設建成通車,使得石泉縣成為陝川鄂三省間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漢江水運縱橫全境,石泉縣溝通南北聯繫八方,鐵路、公路、水運三種運輸方式,構成石泉縣縣的大交通優勢,石泉至西安、石泉至漢中的“半日經濟圈”已形成。
2012年,石泉縣公路總里程達1667公里,其中:國省道137.2公里(2條),縣道151.2公里(5條),鄉道280.5公里(15條),村道1098公里(208條)。到“十一五”末石泉縣新改建農村公路1500餘公里,先後建成通村水泥路、產業路1200餘公里,新改建通鄉油路350餘公里(11條),建設大中橋樑15座(3000餘延米),修、建便民橋200餘座,新建農村五級客運站6個,招呼站6個,建成6處航運碼頭,完成8處渡口改造、10處侯船亭,縣城成功開通公交線路。
截至2017年末,石泉縣公路總里程達1896.44公里,其中:國省道3條144.48公里,縣道5條126.84公里,鄉道18條292.53公里,村道694條1304.59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產業路1200餘公里,改建通鄉油路11條350餘公里,建設大中橋樑15座3000餘延米,修建便民橋200餘座,新建農村五級客運站6個、招呼站6個,建成6處航運碼頭,完成8處渡口改造、10處侯船亭,實現了100%的鎮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98%的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鎮通班車、91%的行政村通客車,開通縣城至池河,縣城至饒峰、兩河,縣城至曾溪3條城鄉公交專線,開通城區1、2號公交專線。
民俗文化
石泉縣傳統文化積澱深厚,民間飲食獨具特色。早在五千年前,便有先民在秦巴山間、漢江兩岸繁衍生息。漢水文化、鬼谷子文化、移民文化、古子午道、川楚、秦川古商道文化與秦巴邊緣交匯於石泉。
民歌
石泉民歌,小調曲調優美,蘊藏量巨大,民歌分有
山歌、小調、花鼓子、八岔、船公號子、過山號子、勞動號子、孝歌、新民歌等。且腔調多,有高腔、平腔、撒花調、花鼓調等,韻律優美、動聽,極富情趣,耐人尋味。
民舞
在石泉縣的民舞有舞獅子、舞龍燈、彩蓮船、踩高蹺、打連響等。其中火獅表演集舞蹈、雜技於一體,聚勇氣、智慧於一身。
民間美術
石泉的傳統民間美術豐富,主要有:剪紙、
刺繡、編織、石雕、木雕、根雕、紙紮、印染、古陶製作等。其中石泉的根雕在陝西省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不僅注重外部造形,更注重內在神韻。其種類大到人物、飛天、菩薩、桌椅、花架,小到花、鳥、魚、蟲都神形兼備,頗具玩味。
教育
國小教育
光緒三十一年(1905),石泉縣改石城書院(又名銀屏書院)為高等國小堂。初國小制5年,高國小制4年,春季始業。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縣內原來7所義學為初等國小堂,新建了武昌、黃州、山陝和河南4所會館初等國小堂。宣統元年(1909)創辦女子初級國小1所。民國元年(1912),石泉縣共有13所高、初等國小堂。
民國十二年(1923),原前池文昌宮初等國小堂改為兩級國小,為石泉縣立第二高級國小校。十七年(1928)改石泉縣私塾為公辦初級國小校。初級國小校(簡稱初小)總計44所。石泉縣有高級國小校2所:即縣立第一高級國小校(設縣城內)和縣立第二高級國小校(設東區前池河)。
1949年底,石泉縣各校癱瘓。1950年複課的學校有22所,在校學生1756名,教職工77人。
1952年土地改革後,農民子女入學率大大提高。石泉縣國小恢復到108所,在校學生急劇增加到7652名,教職工增加到260人。從1953年貫徹中央關於文教工作“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的16字方針以後,石泉國小逐年增加。1958年“大躍進”時,石泉縣國小猛增到214所,在校學生15110名,教職工498名。石泉、漢陰、寧陝3縣合併時期,國小602所,在校學生43215名。
1961年精減教師,並校、停辦,清理超齡學生,到1962年石泉縣國小下降到134所,在校學生減少到7926名,教職工只剩348人。1965年,國小增至207所,在校學生15239名,教職工425名(公辦301名、民辦124名)。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石泉縣教育處於半癱瘓狀態。“停課鬧革命”,中學停止招生達4年之久。1968年起,各公社國小開始戴帽子開辦國中班,“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學制縮短為5年,改為春季始業。到1971年,有27個公社33所國小辦成七年制學校。取消文化考試,實行推薦入學。學校猛增到583所,在校學生20706名,教職工1085人,教育質量下降。
1980年,石泉縣國小337所,在校學生26039名。後又貫徹黨中央的“調整、改革、整頓、提高”8字方針,全部摘掉七年制學校的帽子,恢復為中心國小。1985年,石泉縣國小先後改五年一貫制為六年學制。1988年,有全日制國小308所,村村有國小,在校學生19384名,教職工1114人(其中公辦教師664人,民辦教師450人)。
2012年,石泉縣擁有國小45所,在校學生10111人,國小專任教師84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國小輟學率為0。
中學教育
民國二十九年(1940)春,創辦縣立初級中學。翌年秋,始招收國中新生。三十一年(1942),石泉中學附設簡易師範班1個。從三十五年(1946)開始,每年招收1個班。1956年,後柳中學創立。1958年,池河中學創立。1962年經濟困難時期,後柳、池河兩個國中停辦。石泉縣在校學生由1961年的901名減少到451名。1963年2月,後柳中學復校。1964年秋,池河中學復校,改為農業中學。
1956年,在喜河鄉建立1所中學,招收國中新生,1957年校址遷至後柳。
1958年,在池河區建立1所初級中學,校址設在螞蟥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高中連續4年停止招收新生。
1968年,有11所完全國小,1969年有15所完全國小“戴帽子”招收國中新生,改為七年制學校。高、國中學制各為2年。實行新生推薦入學開卷考試。自此以後,一哄而起,大辦中學。1972年,石泉縣兩鎮、26個公社的33所完全國小,都改為七年制學校;後柳中學、池河中學和兩河七年制學校招收了高中新生。
1976年,在迎豐區的紅衛公社、熨斗區的佛坪嶺,分別創辦“五七”中學(高中)。1977年初撤銷。學生分別轉入迎豐、熨斗新開設的高級中學。古堰七年制學校轉為完全中學。至此,石泉縣高級中學增至8所(包括地質七隊子校),七年制學校24所。
1978年,改中學學制為五年(國中三年、高中二年)。
1981,縣城中學招收三年制高中新生。1981~1982年,先後撤銷12所國中,改兩河、迎豐和熨斗3所完全中學為初級中學。
1983年,撤銷國中3所,改古堰完全中學為柳城區初級中學。城關鎮初級中學建立。至此,石泉縣有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11所。1985年,改後柳完全中學為初級中學。至1988年底,石泉縣有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2所,在校學生6472名,教職工為505人。
2012年,高考成績在2011年首次突破400人大關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高考報考人數1178人,二本上線人數471人,同比淨增37人,二本上線率40%。其中文科考生453名,二本上線人數181人,上線率40%;理科考生501名,二本上線人244人,上線率48.7%;藝術體育考生224人,二本上線人數46人,上線率20.5%。文、理科600分以上共46人。全縣擁有普通中學11所,在校學生9198人。職業教育中心學校1所,在校學生2051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697人。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3.4%。普通國中輟學率為1.88%。
風景名勝
後柳水鄉
後柳水鄉即後柳古鎮所在地,位於石泉縣南部,
漢江西岸,距縣城22公里,後柳因為當地漢江河岸大片柳樹而得名,其地勢三面環水,呈半島狀,故稱水鄉。是由喜河水電站庫區蓄水倒灌與中壩河水回流而形成的500多畝港灣,與後柳古鎮唇齒相依。
中壩大峽谷
中壩大峽谷位於石泉縣境內的漢江南側,距縣城20公里,距西安-漢中高速公路60公里,距安康市100公里。峽谷方圓10多公里,峽谷內山奇峰險,河溝縱橫。公路直通景區,是一個原生態自然風光旅遊項目。
子午銀灘
子午銀灘景區坐落在漢江最大支流
子午河與汶水河交匯處,由汶水河畔六片形態各異的沙灘串聯而成,汶水河是漢江主要支流之一,子午銀灘是河水常年沖刷砂石回流堆積而成,東西綿延數公里,號稱“千畝沙灘”。同時也是石泉最富有特色的旅遊產品,被讚譽為“西北第一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