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村(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下轄村)

安山村(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下轄村)

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安山村

安山村地處洪塘最北面,東與保國寺靈山接壤,南接慈江大河、高速公路,西靠蓀湖村及農業都市園區,北倚馬鞍山與鎮海汶汘交界。全村共有15個自然村,農業戶口525戶1163人,流動人口735人,以從事第三產業為主。村現余耕地面積1122畝,山林面積1979畝,以種植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
  • 地理位置:地處洪塘最北面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保國寺,小靈峰寺
地理位置,經濟狀況,風景名勝,保國寺,小靈峰寺,傳說,

地理位置

安上村
洪塘街道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區西北部,南臨姚江,北靠馬鞍山。2004年7月1日撤鎮建街道。街道轄區面積3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萬,共有洪塘、裘市、洋市、振興4社區,28個村。
安山村,東與保國寺靈山接壤,南接慈江大河、高速公路,西靠蓀湖村及農業都市園區,北倚馬鞍山與鎮海汶汘交界。全村共有15個自然村,農業戶口525戶1163人,流動人口735人,以從事第三產業為主。村現余耕地面積1122畝,山林面積1979畝,以種植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為主。

經濟狀況

村級經濟方面,到2007年底,村級可用資金174.7萬元,比上年增加15.01%;村民人均收入8423元,比上年增加4.94%,處於街道中游水平。截至2007年,全村共有6家轄區內企業。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到2007年底為止,我村主幹道路的硬化率為70%,小路硬化率不足25%;自來水入戶率為100%;電網覆蓋率為100%;電話普及率為95%;在其他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全村共有公廁16所,定點垃圾桶55個,衛生所1個。
安山村2011年以前缺少系統規劃,村莊沒有醒目入口標緻景觀,主幹道道路等級低,兩側建築外觀破舊,景觀單調;雖然村莊靠山面水,農田包圍,但多位雜草雜木,河岸環境尤為髒亂,缺少公共綠化空間;沒有污水市政管道,導致河道水質較差,垃圾漂浮。不能適應村莊建設發展需要。
2011年4月出台的安山村美麗鄉村建設方案以“布局最佳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為重點,借鑑各地經驗,結合安山村實際,提出該村發展戰略。方案內容豐富,包括入口景觀、景觀大道、農俗公園、生態河道、沿街景牆、房屋立面、生態停車場、三江口景觀、村綜合大樓等多項改造的規劃設計。

風景名勝

保國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波市區北部江北區洪塘鎮安山村靈山山腰。相傳創建於東漢,原名靈山寺。唐會昌五年(845)滅法,寺毀;廣明元年(880)重建,改名保國寺。現建築群由山門、經幢、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及鐘鼓樓、齋房、僧房、偏殿等組成。主體建築大殿重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距今已有980餘年,是中國古建築中的瑰寶。大殿的平面進深大於面闊,前槽安裝有3個鏤空藻井,斗拱古樸粗壯,為七鋪作單拱雙杪雙下昂偷心造。柱子的設計,別具一格,以小拼大"四段合"的做法為全國現存木構建築中的孤例,斗的做法也各不一樣,海棠斗、靴角斗等在現存的木構中也極為罕見。大殿的外觀原為三開間單檐歇山式,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增建了下檐,現為重檐歇山式。保國寺大殿反映了當時高超的建築藝術,前人題贊"山岙藏得古招提,宮殿巋然結構奇"。寺內還藏有珍貴的唐代經幢兩座。寺四周層巒聳翠,流水潺潺,亭台樓閣點綴其間,是寧波市內著名的旅遊勝地。
安山村
保國寺是我國江南倖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至今已有970多年歷史。保國寺大殿在中國建築史上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整個大殿不用一枚鐵釘而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被稱為“無梁殿”。無梁殿除建築風格獨特外,還有蟲不蛀,鳥不入,蜘蛛不結網,灰塵不上樑之奇。

小靈峰寺

小靈峰寺,位於江北區洪塘街道安山村,此寺創建於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初名馬鞍山龍王經堂,是山下鄉民祈雨之所,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易名為會龍庵,後因此寺建在小靈峰,故得名小靈峰寺。該寺東鄰茂半山,南接鳳凰山,西距蓀湖水庫0.7公里,築在小靈峰上,寺內有三大殿,二十九間房屋,寺前有一龍潭,二隻涼亭,於公社化後被拆毀,現尚存四間小屋。
小靈峰寺小靈峰寺
通往小靈峰寺有一條古道,見一牌樓上書“小靈峰寺”,牌樓邊是一座觀音殿。古道開鑿年代至少不會晚於元代。是過去當地村民通往鎮海汶溪的必經之路。路面由卵石的鋪設,鋪石規整,中間有排分脊石,兩邊的卵石組成一幅幅圈形圖案。古道蜿蜒伸展,路邊是樹木,若是冬季,鮮少青翠的綠色,或是綠到深墨,或已褪成棕紅,茂林修竹,山林的顏色層層疊疊,風景甚是美麗。古道設有3座亭分別取名“六如”“六和”“六瑞”供香客休憩,沿途還有小橋溪水 ,土地廟,財神殿;鳥語相伴翠竹掩映甚是愜意。古道近頂端處,就是小靈峰寺了。沿著階梯而上,照壁上寫有“佛道名山 ”主要建築是天王殿,大雄寶殿 ,葛仙殿,三聖殿。
大雄寶殿前有一小橋,橋下是九龜潭,久旱不枯,據說是葛洪煉丹時挖掘的,不深,壁用粗瓦壘砌。井水水質不錯,清澈中帶著點甘醇。葛仙殿在大雄寶殿的東面,供奉的是道家葛洪。

傳說

靈峰寺有一座葛仙殿,葛仙殿供奉的是葛洪的塑像,西大殿供奉釋迦牟尼佛。東晉鹹和二年(327年),方士葛洪來到這裡煉丹,葛洪,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在他隱居靈峰山的時候,瘟疫流行,葛洪廣采草藥,製藥布施,使眾多百姓起死回生。每年陰曆初一到初十是靈峰寺香火最旺的日子,因為傳說中初十是葛仙翁的生日,人們紛紛來到這裡紀念這位懸壺濟世的先人。
寺院有一口井,據說是葛洪煉丹時挖掘的井,井不深,井壁用粗瓦壘砌。井水水質不錯,清澈中帶著點甘醇。
葛仙翁挖掘的水潭葛仙翁挖掘的水潭
寺門口一方水池,名為九龜神龍窟的,旁邊有一通道光乙酉年的僧人墓碑。寺院兩側的竹林深處,有一段“風水牆”的殘垣。寺院廂壁嵌著的兩通石碑,一通為老碑新刻,為清代文學家慈谿人裘璉撰文的《重興九龜潭會龍庵記》,由當今寧波文化界著名人士王介堂先生書寫;另一通,為介堂先生撰並書的《重興小靈峰記》。
李文國說,由此可以推斷,這條翻越小靈峰到達汶溪的古道,開鑿年代至少不會晚於元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