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971.2 畝(其中:田4296.6 畝,地 3674.6 畝),人均耕地 1.57 畝,主要種植 稻穀、甘蔗、蔬菜、紅花、棉花、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4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4 畝,主要種植 龍眼、柑桔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6 畝,其中養殖面積 6 畝;草地 0 畝;荒山荒地 33622.8 畝,其他面積 0 畝。有 金沙 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 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76 戶通自來水,有 1341 戶飲用井水,有 45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3。07%)。有1462戶通電,有 123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311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 84。5%和 8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910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564 戶(分別占總數的 62。2 %和38。6 %)。
全村有 14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14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14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14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0 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 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9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41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125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47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995.15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590.81 萬元,占總收入的59。4 %;畜牧業收入 195.2 萬元,占總收入的19。6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874 頭,肉牛 96 頭,肉羊 795 頭);漁業收入 9.9 萬元,占總收入的 1 %;林業收入 3.54 萬元,占總收入的0。36 %;第二、三產業收入 195.7 萬元,占總收入的19。7 %;工資性收入 20.15 萬元,占總收入的2。02 %。農民人均純收入 1521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20.15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431 人(占勞動力的18.9 %),在省內務工 286 人,到省外務工 145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稻穀、甘蔗、蔬菜、紅花、棉花、玉米 ,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740.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4.4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稻穀、甘蔗、蔬菜、紅花、棉花、玉米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 產業。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0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1462 戶,共鄉村人口 5188 人,其中男性 2586 人,女性 2602 人。其中農業人口 5086 人,勞動力 2281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0 人,占人口總數的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4558 人,參合率89.6 %;享受低保 0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48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4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3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0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1297 戶,占農戶總數的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4 所,校舍建築面積 16526 平方米,擁有教師 32 人,在校學生 1294 人,距離 鎮中學2.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94 人,其中小學生453 人,中學生841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462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7971.2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0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 0 元(勞均 0 元)。年末集體總收入 0 萬元,有固定資產 0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 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公開政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1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7 人,少數民族黨員 0 人,其中男黨員 65 人、女黨員 1`2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普子、新莊、冷東等 14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0 個,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697 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目前存在的問題:基礎設施差;農產品銷售渠道窄;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發展的重點:規模發展經濟作物;拓寬銷售渠道;加大勞務輸出。
地圖信息
地址:麗江市永勝縣安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