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宇宙生物學》是國內第一本關於宇宙生物學的論著,全書共分8章,第1章以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來研究所有生命的共同特點,以及形成生命的元素和生物分子在宇宙中的形成。第2章從化石記錄和分子生物學記錄來研究地球上生命的歷史、第3章研究輻射與生命,宇宙輻射的生物學效應,第4章研究對內太陽系特別是火星的生命探索、第5章研究對外太陽系和更遙遠處,特別是土衛六和木衛二的生命探索、第6章討論生命在太陽系內和太陽系外可能的自然傳輸、第7章討論在空間探索中為避免去向污染和返回污染而制定的行星保護法、第8章研究載人航天對宇宙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影響,以及長期空間飛行對航天員健康的影響及其對抗措施。《宇宙生物學》可以作為宇宙生物學教科書,也可作為對空間探索有興趣的廣大科研人員和高等院校師生一本很好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格爾達·霍內克(Gerda Horneck) 莊逢源
格爾達·霍內克(GerdaHorneck),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前德國航天醫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前輻射生物學部主任,現任歐洲宇宙生物學聯盟主席。長期從事輻射生物學和宇宙生物學研究工作,長期擔任與空間科學相關的德國及國際組織的顧問。曾獲得歐洲空間局(ESA)、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德國航天局(DLR)的多個獎項及國際宇宙生物學會和國際宇航科學院的多次獎勵。
莊逢源,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工程系首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力學與空間生命科學。現任國際宇航科學院理事,國際宇航科學院出版與交流常設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中國地區秘書。任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空間生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空間生命起源與進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獲國際宇航科學院生命科學獎。
圖書目錄
第1章 生命的歷程
1.1 概述
1.2 宇宙生物學導論
1.3 生命形式的共同特點
1.4 在宇宙進化的框架下生命發展的歷程
1.4.3 生物分子的形成
1.5 小結
7.2 行星保護的歷史和基本概念
7.2.1 去向污染的防止
7.2.2 返回污染的防止
7.2.3 聯合國公約
7.3 行星保護指導方針
7.3.1 第一類任務和目標天體
7.3.2 第二類任務和目標天體
7.3.3 第三類任務和目標天體
7.3.4 第四類任務和目標天體
7.3.5 第五類任務和目標天體
7.4 行星保護指導方針
7.4.1 生物載荷測量
7.4.2 減少生物載荷
7.5 載人行星任務的保護
參考文獻
第8章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宇宙生物學
8.1 概述
8.2 人類的探索歷程
8.2.1 地球上的探索
8.2.2 對空間的探索
8.3 載人航天飛行對宇宙生物學的促進
8.3.1 空間探索的驅動者
8.3.2 載人空間探索對於發展宇宙生物學的有利因素
8.3.3 載人空間探索對於發展宇宙生物學的不利因素
8.4 載人航天面對的環境應激
8.4.1 微重力和人體健康
8.4.2 宇宙輻射和人體健康
8.4.3 載人火星探索涉及航天員健康的關鍵問題
8.5 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生命保障系統
8.6 人類空間探索路線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