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有物混成》出自老子的《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宇宙生成論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的《老子》中已有出現“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早在先秦時古人就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先秦道家的《老子》和《莊子》等著作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道家思想不斷分化、傳播,特別是以《管子》四篇(《心術》上、下、《白心》、《內業》)為代表的翟下道家的“精氣”說將老子的宇宙論思想向縱深度發展,翟下道家不僅講“水本原”、“精氣”說,還講“靜因之道”的反映論。另外,在《太一生水》中也表現了道家的宇宙論思想。從而演化出具有強烈道家色彩的宣夜說、混天說。
我國古代討論宇宙結構的三大學派—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中,只有宣夜說以鮮明的立場闡述了宇宙的無限性,但是由於儒家的阻撓,這個學說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宣夜說是我國歷史最有卓見的宇宙無限論思想。與渾天說、蓋天說的西方古代的地心說、哥白尼的日心說將天體看作一個堅硬的球殼部不同,宣夜說認為大道演化的宇宙是無限的,宇宙中充滿著氣體,所有天體都在氣體中漂浮運動。日月星辰的運動規律是由它們各自的特性決定的,絕沒有堅硬的天球或本輪來束縛它們。宣夜說打破了固體天球的觀念,創造了天體漂浮於氣體中的理論,並且進一步認為連天體自身、包括遙遠的恆星和銀河都是由氣體組成的。這些看法與現代天文學的結論有著驚人的相似,這是非常難得的。此說相傳出自殷代。
《長廬子》認為日月星辰也是由氣組成的,只不過是發光的氣。《列子天瑞》云:“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人們熟知的道家成語故事“杞人憂天”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據《列子·天瑞》篇記載,有位杞國人聽說日月星辰是在天空飄浮的,便“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廢寢食者。”勸杞人的人,提出了“日月星辰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即不但天空充滿氣體,連日月星辰也是氣體,只不過是發光的氣體。後來的宣夜說學者還提出地體會壞,天地也會壞,但是用不著擔憂。可知宣夜說認為地球本身與日月星辰一樣,都是太空中的天體。
戰國時期的《莊子·逍遙遊》論述得比較有代表性:“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有至極邪?”即天空中的深青色,難道是其真正的顏色嗎?它的廣闊遙遠難道沒有極限嗎?用提問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宇宙無限的認知。莊子還用湯與棘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宇宙無限的認定:“湯問棘曰:‘上下四方有極乎?棘曰:‘無極之外,復無極也。’”即上下四方有極限嗎?沒有極限之外還是沒有極限。
戰國時代的宋鈃、尹文學派也是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氣”或“精氣”構成的,如《管子·內業》所說:“凡物之精,比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是故名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屺。”即宇宙萬物的本原為“氣”。陰氣陽氣相互作用,在地化生五穀,在天為日月星辰。陰氣陽氣充塞於天地之間,稱之為鬼神;懂得陰氣陽氣運行規律的人,稱之為聖人。氣有時光輝照耀,好象升騰在天;有時隱而不現,好象沒入深淵;有時滋潤柔和,好象潛伏入海;有時高不可攀,似在峻岭重山。宣夜說認為,氣無處不在,是化生天地萬物的本原。日月星辰包括地體自身,都漂浮在氣中。
我們從《黃帝內經》中也可以看到宣夜說的某些思想痕跡。例如,《六微旨大論篇》雲:“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這裡對天的看法,比作”迎浮雲’‘,’‘視深淵”,又說是“莫知其極”。這些說法與郝萌所傳的宣夜說頗相近。又如《五運行大論篇》載:黃帝問:地是最下的嗎?岐伯說:地只是在人的下面,在太虛的中間。黃帝又問:太虛是空的,地是怎么停在中間的呢?岐伯說:‘“大氣舉之也。”〔‘太虛充滿大氣甲大地浮在其中,可想而知,日月星也只能飄浮在其中。這種觀點與宣夜說觀點相一致。
《晉書·天文志》記載了:“宣夜之書亡,惟漢秘書郎郄萌記先師相傳云:‘天了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精絕,故蒼蒼然也。譬之旁望遠道之黃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體也。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順或逆,伏見無常,進退不同,由乎無所根系,故各異也。辰極常居其所,而北斗不與眾星西沒也。攝提、鎮星皆東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遲疾任情,其無所系著可知矣。若綴附天體,不得爾也。’”即天沒有形質,仰頭觀望,又高又遠沒有極限,眼睛艨瞀而無法看清楚,故天蒼蒼。比如向四圍遠望之黃山而全都是青色,俯察千仞之深谷而都是黑色,青非真色,而黑也沒有實體。日月眾星,自然浮生在虛空之中,其運行其留止全都須氣來維繫。所以七曜或者流逝或止住,或者順行或者逆行,伏藏與顯現沒有常規,進與退不走相同的路徑,是因為沒有根系,所以各不一樣。北極常居其所,北斗不與眾星向西隱沒。攝提、鎮星全都向東運行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遲緩與迅疾任隨其性,其沒有根系明顯地可以知道。如果被綴附於天體,則不能夠如此。也就是說,浮游在太空中的日月星辰,其行其止全都由氣統攝著。如果綴附在天殼上,則不能如此遊動。《晉書·天文志》還記載了東晉虞喜《安天論》所說:“言天體者三家,渾、蓋之術具存,而宣夜之法絕滅,有意續之而未遑也。”即論述天體的有三家,渾、蓋之學術都存在,而宣夜學說卻絕滅了,有心補遺接續這一學說卻沒有閒暇做到。虞喜還說:“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數,其術兼之,故曰宣夜。”宣,是明;夜,是幽。幽明之數,其學術兼而有之,故稱“宣夜”。楊泉在《物理論》中進一步指出:“夫天,元氣也,皓然而已,無他物焉。”還認為銀河也是氣,並從中生出恆星來,“氣發而升,精華上浮,宛轉隨流,名之曰天河,一曰云漢,眾星出焉。”雖然宣夜說是一種十分先進的宇宙學說,但沒有數學模型,實用價值不大。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種宇宙模型,一種是蓋天說,一種是混天說。道家屬於混天說,儒家屬於蓋天說。而“蓋天說”就是天圓地方,所以所有的皇宮都按照這種結構來建造的。《靈憲》認為,大道演化的宇宙最初是一派無形無色的陰的精氣,幽清寂寞。這是一個很長的階段,稱為“溟滓”。這一階段乃是道之根。從道根產生道乾,氣也有了顏色。但是,“渾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狀,也量不出它的運動速度。這種氣叫做“太素”。這又是個很長的階段,稱為“龐鴻”。有了道乾以後,開始產生物體。這時,“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地配合,產生萬物。這一階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實。《靈憲》把宇宙演化三階段稱之為道根、道乾、道實。在解釋有渾沌不分的太素氣時引了《道德經》里的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些都說明了《靈憲》的宇宙起源思想,其淵源是老子的道家哲學。
總之,張衡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認為宇宙並非生來就是如此,而是有個產生和演化的過程。張衡所代表的思想傳統與西方古代認為宇宙結構亘古不變的思想傳統大異其趣,卻和現代宇宙演化學說的精神有所相通。
前言
史蒂芬·霍金曾經在《時間簡史》第一章中說到:“一套完整的統一理論的發現可能對我們種族的存活無助,甚至也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然而自從文明開始,人們即不甘心於將事件看作互不相關而不可理解的。他們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
今天我們仍然渴望知道,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人類求知的最深切的意願足以為我們所從事的不斷的探索提供正當的理由。而我們的目標恰恰正是對於我們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完整的描述。” 但是,說是這么說,而我還是懷疑,沒有一種現實意義,即使是“一套完整的統一理論”,那人們究竟有多少可能性去興趣它呢?即,人們是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但是,如果在不知道我們自然統一論的現實意義的情況下,現實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夠以求知的、最深切的意願,來為“我們所從事的不斷的探索提供正當的理由”?何況,我相信的是,一切科學理論的根本性本質,可能只在於它的現實性意義,而不是在於它的真理性如何。
敘述
黃帝學說是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文化起始,有一以貫之的統一的邏輯體系。其後的<易經>是研究和預知宇宙萬物周期規律變化的學問。因而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 的自然規律;“陰陽不測之謂神”的測不準原理。量子力學大家玻爾提出的“互補”性理論曾受到《周易》的啟示也絕非偶然。這在〈黃帝經〉中明白不過的立論:“亘先之初,道同大(太)虛,虛同為一,亘一而止。茫茫昧昧,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必熙。故未有以,萬物莫以”。說明是“道”的一切顯示都產生於“陰陽象數(正負)”差異消長“中態位移”的原動力,是現代自然系統所揭示出的“同化異構”或“同構異化”體制,並從這種體制中找到人們不易顯見的常在要素,如陰陽、有無、正負、虛實、盈虧、漲落、消長、剛柔、禍福、體用、巨觀與微觀、精神與物質、過程狀態與結構實體,功形於上與功形於下等的偶聯互補和諧承制關係,其關係的根本實在落腳點是“道物的相互作用”,這些都是唯物論無法完整揭示而出的課題,也是唯道論難以理解的癥結所在。因此,對“黃、周、老”的優選思想的“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但是,“道”既可指定於個例事物、又不可固定於那個具體事物的那個“道”;也是說可以在具體的事物之中或也可在具體事物之外而變動不居。要常從“無”的過程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是時空的功信過程流; “有”是事物本體。是真正的智慧理性、邏輯的一種體驗方式,只有通過得“道”的方法才能悟到“道”。另外還有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橢圓形軌道等, 這些都是“道物一體”性的協同互補承制的相互生化作用的自我調控,這是《老子》和《莊子》其實說了而又不願明說的“道”, 而黃帝在〈黃帝經〉中早已言過:“故無有形,大同有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載”。可以說《周易》講的卦爻變易與交易,是陽正陰負在多維網路立體時空層次的事物互易(正易負、負易正) “有無”過程的作用,也即是天地陰陽造化萬物的過程。
如此,“哲學是以邏輯學同時又關聯到了辯證法二者協同互補上對自然和社會課題的說理”,我們都可以納入廣義上的“道物辯證法”思想之中,以“理”構成謀事成功的先決性前提為條件,是名之“道與物”的關聯作功。如是,這就產生了相互統一的“效應場作用”,是“事物相互生化作用的控制中心”,為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長河滔滔不息的歷史源頭,作為一般系統性的“自然生態哲學”的基礎非常的可靠。在“道和物”於一元化的狀態中,表達複合體可被理解為多種有機生成部分(巨觀與微觀、正陽與負陰等)的關聯。只有在“事物相互作用”的作功過程狀態中才能得到顯見。同樣,巨觀與微觀之間、主觀與客觀之間、心與物之間、正陽與負陰之間、結構和功能之間、形態與生理之間的“偶聯協同”是基於有機體的“活態”,可以把生物的自我調控現象,看作是通過對有機體“中態有序”的維持“公約度量”,從而獲得個體獨立性自穩自約與周圍環境連續性適應變化“換能”與“互通有無”的強力保證。表現型是通過隱在基因所攜帶的密碼的相互作用以及其自身所遇到的相關條件從基因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拉茲洛就說:“生物系統中的等級組織……例如,如果社會學家聲稱他們的模型具有相互依賴和自我維持的特性,那么他們必定意味著模型解釋的人類關係網路顯示了這些特性”。
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越來越重視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不斷召開有關《周易》和《老子》等傳統文化的國際學術會議,中國的先哲所著的《黃帝經》、《周易》與《老子》也成為世界上哲學家們研究的熱點。歸根結底,功形於上與功形於下、主觀與客觀、有與無、唯心與唯物、陰與陽、正能態與負能態、正離子與負離子等都統一為“道物論”,是無須人為地明確剝離的彼此。莊周十分明確地認識到空間與時間的無限性,“道”的永恆性。《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偶聯”, 是“鍋補與補鍋”性的擇優供需應位,即為宇宙本原 “有” [正陽“+1n”]和“無” [負陰“-1n”]的互補互通過程中維持在0位上下左右的中態(-1n—0—+1n)標量規範穩態有序公約度閾值的象數;0道上下左右的馳緩出入升降中態(-1n—0—+1n)標量公約度閾值的象數,是正陽負陰“和諧互補、偶聯承制”不顯性的穩態有序的宇宙自然常數,正是“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而為和”的原理。所以“哲學的真義”就是“外察內審性踐行”的象數方法學結論,“哲學的意義”也許不是體現在“過餘思辯”或“可控條件”為前提上的人為立論,更主要的是體現在“道物論”的“協同互補、和諧承制、關聯一體”的“有機複合體”上。
所以李約瑟就說:“中國人的思想和傳統哲學在許多方面都比基督教徒的世界觀更和現代科學合拍”。早在1930年科爾沃講演《東方和西方》中,薩頓就明確斷言,“新的啟示可能會,並且一定會來自東方”。但是在長期的科學人文環境的探索中,人們卻很少論及東方的先秦文化,而許多國人大家還是跟著人家的屁股後面,總是證論著既往過時的或糾纏不清的西方文化。當代新文化觀的人們在重新解讀著古代先秦的哲學思想,並由現代科學重新揭示出來的世界觀。黎凱旋與科學家經十多年的討論總結出《易經》所蘊涵的若干“宇宙最高原理”:對稱原理、協同原理、層次原理、互補原理、循環原理、穩態原理、秩序原理、承制原理等等,這些用現代語言表述的原理在歷史上先秦道家的著作中,曾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闡發過。而在當代學者的著作中又通過重新評價,使這些古人的睿智煥發出新的光輝。
盧約瑟和他的學生們就說過:“原子是縮小了的太陽系,電子不停地圍繞著那個很小很重的核心在運轉,最小的原子竟然同龐然大物太陽系的構造原理一致”。既然公認“原子與太陽系構造原理一致”,那么是“一元本體”的法則無疑了,總的政策方針已經有了,在困難的“功形於中”面前就存在著容易,容易的方面是“功形於上”與“功形於下”的構造原理一致,人們應該在有機整合“功形於中”方面多做文章,把整合做到位。是物得沒得道的問題,有道的物就動了,有道的文章也受用,一塊原礦不經煅煉就制不成有道的物,火箭飛船有道才起到騰空萬里的作用。能夠是這樣,表現簡單的事物也就存在著不簡單了,那時的人也就是“神”了。從簡單方面來看問題是“法於自然、和於術數;法於陰陽、和於數理”的法則原理。
E-靳特西說:“我們站在一個新的偉大綜合的開端上,相應的狀態結構不是主題,而許多層次的相互關聯的自組織動力學才是主題。現在,我們有可能把進化看成是物質能量、信息、複雜意識和自我反思一樣的集合體”。而科學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中拋棄了整體論的觀念,採用了還原論的觀點,科學是進步了,卻給予人們一個不夠全面、完善、真實的自然圖景,於局部是明晰到了一定需要的程度,但在整體上是散亂無彰的。為此,愛因斯坦如是說:“不能在邏輯上進一步簡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設組成理論的根本部份,它們不是理性所觸動的,一切理論的崇高目標,就在於使這些不能簡化的元素儘可能的簡單……”。
李政道教授在《科學與藝術》一書中說過:“自然在其本身定律中具有自我展示美的設計,也就是物理定律的對稱性與和諧性,有著樸素簡單的樸素美”。按拉茲洛的說法是“只有一種實體的實在,那就是潛能量”。在太陽系的實在,以作者的認知就是地球繞著太陽運動的橢圓形軌道,從物質上看是地球與太陽等的相互作用,由於相互作用之後而產生的橢圓形軌道,才產生了時空距離的差異,有了差異就有了漲幅與落差的消長因素,也就有了地球上的萬物,這是統一力的“同構”,消長互動作用的異化向上是“同構”,向下為“異化”,概括起來是橢圓形軌道的盈虧消長的“同化”才表現自然上的“異構”的特徵,其用同化的原理所開展的複製是異構、所以“異構則展示紛繁”;其異構的向高層次上的有機整合是同化,為此“同化則顯見簡單”。這種特徵具有明顯的既簡單而又複雜的一致有序性,是一種因果關係。由於因果關係的逐級出現,當前處於統領地位的人們僅見其複雜性的層面,而忽視了其一致有序性和簡單性的關鍵作為,也是因為其簡單性不予深究,一直把其當成唯心論和形上學的“課題”對待,而去窮研形而下學的唯物論,遇到了缺乏背景性的碰壁,只得抬頭遼觀背景的為實奇妙,沒想到真因為其簡單而隱幽著妙不可言的潛機。也就人為地從背景為起始把其分解為不同層次的結構,此結構是次序排列著,那就把其定為系統的層級結構或是等級結構更為確切,這個結構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類社會的,無所不有。
自然在設計和加工物質,是自然系統程式意識的存在,存在也決定了意識的程式,這是人們如何以縱攬全局的視野解決存在的問題,由於當代科學的發展,大多數的物質按其道的原理可以人為地仿生加工完善,簡單的例子是房子是按照人們的需求任務目的而建造的,首先是由需要才由思想意識的判斷為出發點決定而產生的意識,由思想本體與工具本體的相輔相成的有無互補才解決的需求。
法天道以立人道,以人道印證天道。現今的自然科學者們都共同呼籲:“只要完整地認知了人的生成發育機制,也就能真正地認識宇宙自然的生成原理。”這同中國古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相符合的。人類進化史就鑄就在我們的身體裡,人本身就含有大邏輯的智慧。所以有時人的下意識,本能反應,自然狀態,情緒表現,生理功能,還有好些我們稱之為低級的東西,比科學比人所談到的大道理更具有真理性,更令人深思,耐人尋味。解讀人類自己,是與太空研究同等重要的任務,我們對自己了解得這么少,使我們取得的那些成績僅僅算是一些皮毛的知識積累。人之所以是人,我們不能僅僅到未來去找答案吧?我們必需要將過去與未來重疊起來研究吧。可以說:我們把對過去的研究延伸多遠,我們對未來的獲取就有多長。我們一般總是讓未來檢驗我們的認識產品,這使我們交了不少學費,其實我們何不也用過去來檢驗?它與未來本屬同一邏輯。我不僅相信造物者沒有偷懶,我還相信進化不拖泥帶水。我們所忽略的所謂感性層面的東西,所謂低級的我們力圖摒棄的東西很可能是極其重要的東西。本能反應代替理智做出的擇決有時是更明智的抉擇。
中華文化是一個完美的仿生體系。而其他民族文化是單極文化。由於中華文化重視系統之間的協調,所以一直處於不顯眼的均衡發展中。而其他民族的文化由於單極的獨特性,不存在系統之間的限制,顯示了很大的自由性,所以比較顯眼,但終歸象無根之木。中國古代的聖哲已經告訴我們“天人合一”的道理。當今科學在不斷探索自然與生物有關相為一致的生態終極目標。自然中的生物是從無機到有機的逐漸演化而成,由低級至高級性的生而出生是整體孕育而出生,只有完全地了解了生命的規律秩序,才能真正的理解宇宙自然,生命的意義可以追溯到無生命之中,這樣宇宙自然就不排除潛在的生命高級協調依賴化生的精神意志基礎,這是因為生命是尾隨宇宙自然自身的因果目的塑造的所有無形與有形性的功信和物質的綜合體。因此,生命同他賴以生存的自然世界之間就不能人為地於以割裂,而是建構在以“道法自然與自然法於自然”的傳遞基礎功信和物質的自生化、自組織、自擇優、自穩定、自控制性的系統整體層次有序等方面的整合結果,是隨著宇宙自然時空對稱性約束自穩和開放性自動破缺臨界位點調控漲落互換功信與物質性的轉運代謝生化,以“天地授天地為虛、天地授生命以虛”的正負熵激活臨界位點同周圍環境、多方位的換能易物予以互補排納功用,形成信息自反饋、能量自催化、物質換有無性的自約有序度自功發生,生命遺傳科學也已揭示了DNA的螺旋結構。所以,根據天人合一理論,宇宙的結構也是多維網路層次有序的螺旋互補承制的自我參照、自我引導、自我更新、自我反饋的功信結構!這同霍伊爾的大環境的內穩態體系的逐漸生化相吻合。
為此,不要認為發現了原子就有大爆炸毀滅自然的病態錯誤次要的一面,從而忽視了生成和造福自然性的常態正確的重要的方面。其病態錯誤次要的一面的出發點是從唯物質論證解出自然的無機性得到產生的屍體,從而拋開了自然中“道的精神”性有機活體的重大意義, 這是把常態自然的形式邏輯顛倒為失常病態錯誤概念的偽論。而不是比利時人勒梅特於1948年提出的在美國人伽莫夫發展而來的十分荒唐可笑的大爆炸理論!勒梅特和伽莫夫真的以為上帝這個“道”如同小孩在玩鞭炮呢?一不小心就爆炸崩出了宇宙?既然有紅移現象就能證明宇宙在膨脹?那為什麼不用藍移現象解釋和避而不談呢?有引力作用為什麼就避而不談斥力的互補承製作用呢?但在同年,英國科學家邦迪(Bondi)、高爾第(Gold)和惠勒(Hoyle)提出穩恆態宇宙模型非常的藕合於國之古人之道學和當代生物進化論。宇宙是多維網路層次反饋弧的弦,也不是單純不斷膨脹的氣球!也有時空的自我約束。因為宇漲和宇約按統一場原理是對稱偶聯、互補協調、和諧承制性的宇胞姐弟之情。多少年來,人們認為奇點是由引力模型過分理想化的人為產物,以奇點產生的事物只能產生一個無功信結構和無穩態秩序的宇宙自然,而宇宙自然是有條理和自組織的結果。霍金提出所謂“無知原理”之說的奇點最終不可知和完全無功信。為此,奇點是非常的混沌,並且同視界、弧弦性、磁單極等理論無法並接與關聯,如宇宙怎能在極短時間內達到均勻態?為何在極早期就如此弧弦?顯然理論同預言不一致。
宇宙是類似DNA螺旋立體結構的不斷上升與不斷自約性沒有終點的自生化、自組織、自擇優的自動控制。宇宙中的星系圍繞螺旋結構的中心沿時空軸心在運轉,離開了原來的點,所以會有紅移現象,同時另一側也有同步的藍移現象,有引力作用的同時也相應有斥力的互補承製作用的超統一場效應的生態規則。
DNA螺旋結構是宇宙的構成形式,很好地解釋了宇宙為什麼會誕生人,因為人就是宇宙的核心,宇宙的生命,宇宙的主宰!
宇宙不是大爆炸而形成,人類和宇宙也不會滅亡,宇宙是永恆的,不斷沿著時空軸和螺旋曲線前進。不斷進步,沒有終點!宇宙列車會永遠前進,人類就是駕駛員,這同國人的道學:“道無始終、命有死生”非常的吻合。在此,必須在這裡更正一下人們存在的認知方法論的課題:陰陽之道的根本是“零軸”的陰陽摩盪之態,好似人們在盪鞦韆的“中態公約度”擺動過程。在道的過程與進程中,體現為“流動”,元氣論的基本範疇是氣。氣既是功信,又是物質,不能分割,即道物一體。其內涵就是純粹的轉運作功,即超越有形的、顯性的、實在的純粹物質層面的功信流,或者言為“動量”。這是因為一氣貫穿三分,“流動”貫穿一切過程與進程的轉運的處於無屬性狀態。而道的功信流趨陽為“+1”;趨“陰”為“-1”;趨中態為“0”。如同水的有三態皆是“水”變化的態勢:“氣”、“水”、“冰”三態只不過是水處於不同特殊演化階段的特定形態,但是“水”的性質核心永恆不變,水在陽光下蒸發為氣體可以擺脫地球引力而升散,遇到高空0度以下的陰寒環境結冰下降成雲化雨(水)的周而復始的循環轉運成為滋養事物的活態。所以“陰”沖“陽”與“陽”沖“陰”的不斷運動,其實都是“零”基的特殊演化階段的特定形態。用老子《道德經》的原話來講就是:“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和”。即“生而開始死,有而受之無”。通常人們的思維都是“基1無限累加”的無機死態之和,而不是道學所崇尚的“零基左右上下逢緣”的有機活態非加和,為此該式不是等號,只能用“槓”(—)表示則為:+1n—0—1n,基“+1n”以“有”為至大,基“-1n”以“無”為至小,形成多維網路性相互作用效應場的控制中心。所以持這樣觀點的人會自然認為:泰山為大,毫末為小,殤子為瞬,百年為壽。所以新的量子力學是基於“粒子統一場效應原理”的基本觀念,就是以+1n為基礎的看到“道有”的物質的這個此面,而又明確地認知到-1n與“0基”性“道無”的始終不滅恆用的非常關鍵的彼面。所以道以“無”為至重和至大!以持這種觀念對待事物的認知,會透徹確認:泰山其小,毫末其大,殤子為恆,百年為瞬,在天一日,其地一年的“神話”,因為距太陽越近的星球上的生物其生命代謝率高,所以生命周期就短,對偶之就顯見其長。其實質是高級精神思維意念力之道在創造物質的原始動力,也就是預設的宇宙秩序;形成物質其後的功信條件在前,即為《老子》的“象帝之先”的“道”先於其前而事物其後的決定因素,是同當代人們的正確思維意向在不斷創造新的生活資料一致。可以這么言參加的條件與議論的方式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物質的相互作用不單純是組成物質的性質和數量的相加,而是多種綜合功信和物質性態的相互作用的表現方式,能量從高能區向低能區位移性授能、低能區向高能區位移性授信,其授信授能的速率是產生各種作用力的源泉,差越大其產生位移的速度就越大,否則就小,在0基左右升降閾值有度逢緣中就能維持事物的穩態秩序,受到周圍的環境擾動也少,處於人們無法覺察作功狀態的掩幽過程狀態之中。以上同克卜勒的三個定律相符合,從中同樣得出了同克卜勒一致的結論:知識不能單從經驗中得出,而只能從智慧的發現同觀察到的事實兩者的比較中得出。那么,道無時空,又處在時空之中,“時空”是從人們的思維的過程中抽象而出的仄性標量規範度量秩序語言,是為了更好地表達研究對應事物的層次秩序位置。
道物學與科學,元氣論虛體說與原子論本體說,在現代的量子學說發現中找到了溝通的橋樑與對話的渠道。有時候我真心的感謝量子學說的橫空出世,每每竊喜,這是新時代為迎接道物學復興鋪下的紅地毯。“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壽莫於殤子,而彭祖為夭。”至大(+1n)其實是與至小(-1n)是無間的,要透徹地看本質。其實秋毫也可以是宇宙;泰山之大(形式之巨與秋毫內宇宙相較)也可以是毫末。也就是說不要把數學意義上的“+1”與思辯層面上“+1n與-1n”混淆了層次。數值層面的“億”(大+1n),並不一定就比思辯層面的“一”(小1)更大。因為大一與小一也是無間的,也就是說所有的一都是源於同一個整體(的流動)。零是最大值;零是最小值;零是基本值。壹是零的旋駐暫存;零是負壹與正壹的核心坐標。動時為零,止時為正壹與負壹的標量規範中態(-1n—0—+1n)閾值上限和下限度量。(-1n—0—+1n)三位一體,零軸體系完成。歸根結底就是這句話:有我,我即塵埃;無我,我即宇宙。道者既仗於“力”道;又憑於“勢”規。所以:秋毫之顯神威;無限象數示巨一。
基礎於既往“原子本體論”假說的既往西方宇宙學,時間觀。始終不能擺脫(+1)思想領域的對思維束縛!如果說:西方整個思想都是基礎於(+1)的應該沒有人反對吧!不相信,就深入地去看整個西方思想體系,都是源於一個(+1);或者說“有”;或者說“原子”;或者說“物質”;或者說“實存在”。總之其核心,就是由(+1)而展開的。所以其宇宙論時間觀,都有著深刻的“基+1”現象。這裡的(+1)不是完全數學意義上的(+1)考量,而是哲學意義上的(-1與+1n)。區別在於此哲學意義上的(+1n)就有規範中態(-1n—0—+1n)閾值上限和下限度的考量,只有存在“有”、“無”的所指。反之數學上的(1),是一個精確的衡量單位。而哲學意義上的(1)可以是包含(無限大與無限小)(-1—0—+1)的三位一體,直白地說,就是可以是一億,也可以是負一億。有人說:“在數學上可允許的數學模型有:時間坐標可取從零到無窮大的值的模型,時間局限於一個有限區間的模型,以及時間可取從負無窮到正無窮的所有值的模型 ( 金吾倫選編:《自然觀與科學觀》;知識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頁)”。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必須由一個“奇點”開始,到一個“奇點”終結。這個假說本身就很荒謬。我們都知道,地心說,曾經是真理,但是被日心說推翻;我們都知道,日心說曾經是真理,但是最終為宇宙無中心說推翻。試問宇宙需要一個“奇點”(中心)嗎?我認為不需要。因為東方的道學體系認為世界是由“空”而來的。我們的世界觀是與西方恰恰相反的,我們的思想體系是“基0”的。西方幼稚的宇宙學,笨拙地解釋著世界,竟然還有那么多人深信不疑。其笨拙在那裡呢?就在西方有缺陷的存在觀之上。西方的“基+1”世界觀,認為“實有”才算真有,而“無有”、“隱有”卻不在其視野之中。這樣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也就導致了宇宙大爆炸學說立論基礎的動搖。
因為太易為太虛,虛之極為太空,太易未見氣而生初陰初陽,太初為氣之始,氣之始有了成陰成陽,太始形之始,太素質之始,成陰成陽相互交感,才有了形質的始生。“氣形質”在太空寒凝條件下的聚合為萬物,宇宙中的小行星就是由冰所凝集初生的實體,氣形質俱才萌生。是老子稱謂的有物有信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除了載功信於整個的宇宙空間外,還載功信於各個不同的多維網路層次的事物本體之中,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東可西、可南可北也可居中,互應關聯著呢!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這是最高層次和最為原始性的物質形成的作用機制,但物要有化,那就需要太陽的溫煦作用的參與,太陽系如果沒有太陽的溫煦作用,生命所寄託的溫度、空氣和水這三大要素無從談起。太陽是宇宙自然賦予地球上物質存在生命力活動的福希,“陽氣若天如日、陰者藏而起亟也”。空氣和水在太陽照射溫度的作用下進行液氣轉化,“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而氣么樣出地、雲么樣出天,內經中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沒有說出液氣互轉的過程和環節,在這裡則是太陽的溫度作用把地球中的水,蒸發為氣體搬運到太空,氣體在高空中遇到寒冷凝集的作用後成為雲,雲的集合成形下降到地面的過程為雨。為此“水”是“氣與冰”的要素,也是物質存生的至關因素。水屬陰、陰成形,是在太陽和太空的“陰陽互根協調和諧承制的統一”作用下產生的信息能量把“水與氣”製造成為有了生命力的活態。是“陽施正氣萬物乃生、陰為主持群形乃立”的法則作用。這既是自然易理中道物陰陽水火寒熱的正泰氣交,也是人體內心腎水火“陰昇陽降與陽升陰降”往復運動、周而復始的既濟機制,此機制是自然的漲落(消長)引發的有無自動互補交易才表現的中態有度換能,難道見到的是平衡嗎?也就是經典所說的“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始也”。陰陽是由一道太極而產生的二,二曰陰陽,陰陽是統括自然屬性的水火等表征機制。那么這個天地的物質轉化是至高層次的相互作用,是道物水火陰陽產生的宇宙大氣,宇宙自然大氣(道--功信)作用是至高層次性的統領其下所有事物的機制,是最為原始的原動力機制。真因為有了太陽:“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按理說自然應該是先有道存、再有陰陽水火,再有土地、繼而木性植物植被的先決條件後(五行排序與一元相生必須改造之理),才有土地的氤氳,植物的落葉和種子的落地發酵才能化醇,從無機到有機,自然賦予天干地支(RNA與DNA)的遺傳信息,有機給予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類等的化合後不斷的成形,於天地道物陰陽的“氣交”之中(有此機制的星球才有生命,否則是枉然)的周而復始循環地“有無互易轉運化生”,所以人就是自然之子,人體也就是一個小宇宙。人類從出生及到整個生命過程、無不刻錄著“天地道物陰陽程式系統”的遺傳基因的密碼,同時也受到“天干”與“地支”網路周期時空距離差異“統一場效應”的制控作用,才從原生質——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以物組道、用道(呼吸道、消化道、血循道、神經經絡道、泌尿道等)組物性的有機生物與人體。
我們在這裡簡略地論述了宇宙的初生的機制,說明了有機人體生髮的過程,具有系統科學者認同的“天人相應”原理,那么“宇宙的生成論”就成立了。
《易理學》認為:
客觀現象生成論(作者:張延朋)
客觀現象是一切真實存在的客觀事物的集合。大到星系,小到質子、中子乃至夸克皆屬於客觀現象的範疇。客觀現象的產生就是一切事物之本的產生,由此探究生成萬物的客觀規律也就彰顯了。
一、客觀現象的生成
客觀現象的生成過程描述了客觀現象是由整體性為一的無數個單元虛體,生成無數個單元實體,再由單元實體向單元虛體轉化的一個周期性的封閉式過程。或者說,客觀現象的生成過程就是單元體的自身聚合和膨脹相互轉化的過程。單元體,或稱絕對個體,是指構成客觀現象最小的基本單元,所有的客觀現象由其組合變化產生,不能再分割的唯一性基本個體。
客觀現象的生成過程歷經四個時期,成為一個完整的周期性變化,由此不斷循環,永無止境的延續發展。
(一)原始期。客觀現象原始期是一個類似於膨脹到極至的氣球體,我們稱之為虛球體,但虛球體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氣球體。是由總量有限的無數個唯一性元素單元體層疊構成。單元體之間除了里外間距不同外,其形體、大小、相鄰零間距、屬性等所有特徵完全一致。單元體的體性以其最虛形態存在,體形以其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而是常態中性形態存在,並且此時期的所有單元體為絕對靜止狀態。我們把這一時期的唯一性元素構成的單元體稱之為物源,或虛物,意即物質之源。由於單元體之間的同一性,決定了客觀現象原始期體現整體為一的特性。單元體之間唯一的區別是位居虛球體裡(中心點)的單元體與位居虛球體最外層的單元體之間的距離遠近不同。虛球體中心點的物源離虛球體邊緣的物源距離最長。
原始期的基本特徵:一是客觀現象整體是一個充滿了虛物的球體,構成總量的虛物是有限的,並且是一個不分彼此的統一體。二是客觀現象整體為絕對的靜止狀態,沒有任何運動的軌跡,時間和空間凝固為一體。這一時期的客觀現象是一個恆靜狀態的事實現象。三是構成虛球體的元素為單一性,不存在兩種及以上的元素,且個體體性為最虛,體型狀態為中常態。
(二)聚合期。聚合期是單元虛體向自我中心聚合收縮,致使整體唯一的客觀現象轉變為層次分明、單元體相鄰之間改變了零間距的過程。這一過程既包含收縮形成單元體體形最小狀態過程,又包含體形由最小狀態發展為中常態的轉變過程。同時,單元體體性發生改變,由自身虛體生成實體。當單元體自身體性由最虛生成最實時,單元體停止聚合運動,處於靜止狀態,此時單元實體的體形亦是以其常態中性存在。聚合期打破了靜止的原始期虛物狀態,轉變結果為靜止的聚合期實物狀態。
聚合期的基本特徵:一是客觀現象是一個單元體自身聚合變化時期,即單元虛體的自身聚合成單元實物。二是客觀現象單元體是一個由靜止變化為運動,又由運動演變為靜止的動靜互換期,這一時期的運動方向以單元體中心為基點的運動變化。三是客觀現象是一個形態變化期,單元虛體以中常態體積存在的原始期是一個為一的整體現象向單元體以中常態體積存在的層次分明、互不粘連的個體現象轉變,且在轉變過程中產生了體形最小狀態。
(三)膨脹期。膨脹期是單元實體因自身內聚運動停止,致使單元實體中心點不再受到來自相鄰面的壓力而逐漸向外膨脹,使自身體積逐漸放大,構成單元實體變為單元虛體的生成過程。這一過程同樣包含膨脹形成單元體體形最大狀態的過程和體形由最大狀態轉變為中常態的過程。
膨脹期的基本特徵:一是單元體由聚合能性轉變為膨脹能性,同時,外壓力遺痕逐漸消失,單元實體由靜止狀態轉變為向單元虛體生成的運動狀態。二是單元體的體性由靜止時的最實體性演變為最虛體性,在演變過程中,單元體由中常態體形產生了最大體形,又由最大體形發展為最虛的中常態體形。
(四)還原期。還原期是一個單元體膨脹為極至的虛體,因外向膨脹力漸漸失去後續力並處於停止狀態的時期。此時期生成的產物與原始期的單元虛體一致,體性以最虛和靜止狀態存在。
還原期的基本特徵:一是膨脹力停止,單元體處於靜止狀態。二是虛球體恢復至原始期狀態。單元虛體之間還原至同一性。
還原期實質上與原始期為一個時期點,所不同的是原始期是聚合期發展的始點,還原期是膨脹期發展的終點,但始點和終點位於同一點。
總之,客觀現象的生成是萬物的開端,是客觀現象最低級的階段,也是必經過程。單元體自身聚散變化的運動過程,自始至終都貫穿於以後的客觀現象發展的任一階段中。單元體自身變化過程類似於呼吸運動,聚合為吸,膨脹為呼,客觀現象生成期的連貫過程就是單元體一吸一呼的完整過程。這個呼吸系統與人的心臟呼吸功能一致,所不同的是人的心臟肉實體構成了呼吸功能的容器。而客觀現象單元體的容器是虛物凝縮後騰出的空間,我們稱之為單元真空。
另外,客觀現象生成期的物源所發展的實體不是物質,物質是由兩種及其以上的元素構成。單一元素自身的變化,只是客觀現象必須的簡單的聚合和膨脹過程,它還不具備生成物質的條件。
二、客觀現象的特性
(一)能性。單元體的聚合和膨脹是客觀現象特有的功能。
能性是單元體與生具有的,這兩種能性相互動現,顯性的功能為動態,隱性的功能為靜態。當兩個功能在交替的點相遇時,且此時雙方相互作用的能性為零,兩者都處於絕對的靜止狀態。交替點過後,則一方隱藏,另一方顯現。原始期和還原期的靜止單元虛體,以及聚合期的靜止單元實體就是兩個功能交替點的產物,能性為零。聚合期和膨脹期的動態產物是兩個功能的獨立體現。
(二)體性。剛性和柔性是客觀現象特有的形體特性。原始期的單元體和還原期的單元體以最虛形態存在時,密度最為稀疏,故稱之為虛物,體性為柔性。由虛物聚合而成的單元體以體性最實狀態存在,密度最為緊密,我們稱之為實體。體性為剛性。單元體的實則剛、虛則柔,就是客觀現象特有的物體特性。
客觀現象生成期中,聚合期的單元體是由柔變剛的發展,最終發展為以靜止狀態存在的單元實體,體性為至剛。膨脹期單元體則是由剛轉柔的發展,到還原期以靜止狀態存在的單元虛體,體性是至柔。
體性和體形是有區別的。體性是客觀現象事物體的物體屬性,即密度,實和虛是體體性之間的轉化關係。體形是客觀現象事物體的體態,即體積,大和小是體形之間的轉化關係。體性最實,其體形並不是最小,體性最虛也不是體形最大狀態,這兩種體形都是中性常態。體性為中時,體形為最小或最大狀態。
(三)態性。態性,即狀態特性。客觀現象單元體的狀態特性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動則行,靜則恆。
在單元體自身的動態變化中,包含著中心點向外拓展和最外層向中心點收縮這兩種力向變化。由中心點向外層擴展產生的力性變化稱之為上行力性;未能托起自身體向外移動的上行力性稱之為內部上行力性;由於內部上行力性的慣性作用產生單元體整體向外移動的力性稱之為外部上行力性。由單元體最外層向中心點收縮產生的力性變化稱之為下行力性變化;未能帶動自身體向外移動的下行力性稱之為內部下行力性;由於內部下行力性的慣性作用產生單元體整體向外移動產生的力性稱之為外部下行力性。由於外部力性是內部力性的作用結果慣性力,也就是說,內部力性先於外部力性,由此,內外力性之間相互作用產生四種關係,即外部與內部力性相同為上行或下行,外部為下行力性而內部為上行力性,外部為上行力性而內部為下行力性四種。
我們把內部為上行力性的動態特性稱之為陽性,外部為下行力性而內部為上行力性的相互作用力性稱之為潛陽特性,內外皆為上行力性的作用力性稱之為陽起特性。內部為下行力性的動態特性稱之為陰性,內部為上行力性而外部為下行力性的作用力性稱之為潛陰特性,內外皆為下行力性的作用力性稱之為陰入特性。由此得知,陰陽兩性是單元體特有的動態屬性。
動態有聚合能性的剛動和膨脹能性的柔動兩種。在聚合能性的剛動過程中,單元體自身內部聚合能性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單元體自身收縮達到極致,形成最低點(體形最小),再聚合時,內部下行力性轉折向上,轉折向上的力性與聚合能性產生的外部下行力性逐漸抵消,內部上行力性使聚合的剛性不斷由中心點的最低點累積向上覆蓋中心低點(最里點位置),當內部累積向上的力性與聚合能性產生的外部下行力性相互作用為零時,聚合能性處於終止期,此時單元體發展為絕對靜止的至剛實體期。同樣,在膨脹能性的柔動過程中,單元體自身內部膨脹能性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單元體自身膨脹達到極致,形成最高點即最外層(體形最大),再膨脹時,內部上行力性轉折向下,內部轉折向下的力性與膨脹能性產生的外部上行力性逐漸抵消,內部下行力性使膨脹的柔性不斷由最外層累積向下剝離高點,當內部累積向下的力性與膨脹能性產生的外部上行力性相互作用為零時,膨脹能性處於終止期,單元體發展為絕對靜止的至柔虛體期。由此,剛動過程就是聚合能性發展過程,包含陰入運動和潛陽運動。柔動過程就是膨脹能性過程,包含陽起運動和潛陰運動。
靜止這一恆靜為一的狀態,是動態上行和下行兩力性的均衡作用產物。陰入力性是純粹單一的內外部下行力性作用。潛陽力性是內部上行力性和外部下行力性的互相作用結果,內部上行力性蔓延外部下行力性,兩者均衡時產生了靜止。陽起特性是純粹單一的內外部上行力性。潛陰力性是外部上行力性和內部下行力性的互相作用,內部下行力性滲透外部上行力性,上下力性均衡時,產生靜止。同樣,動態特性反映到體性結果上,則有柔靜和剛靜兩類,剛靜是柔生剛的發展結果,即單元體自身外部下行力性被內部上行力性蔓延的均衡點;柔靜是剛生柔的發展結果,即單元體自身外部上行力性被內部下行力性浸透的均衡點。或者說,單元虛體的靜是柔靜,單元實體的靜是剛靜。單元體柔靜至剛靜的發展過程是外部下行力性強於內部上行力性的發展過程,我們稱之為聚合能性發展過程。剛靜至柔靜發展的過程則是單元體外部上行力性強於內部下行力性的發展過程,我們稱之為為膨脹能性發展過程。
剛動和柔動反映了聚合膨脹兩能性的對立關係,剛靜和柔靜反映了兩能性的統一關係。
(四)能性、體性和態性的相互關係。能性是體性和態性發展的前提,態性是能性變化的反映,是體性變化的動力,體性是能性和態性變化的載體及落腳點。
聚合和膨脹能性的客觀現象必然是動態特性的體現,其體性必然是由剛生柔或柔生剛。當性能為零時,其態性必然是靜態,其體性必然是純剛或純柔。或者說靜態特性必然是性能為零,動態特性必然是性能為聚合或膨脹。體性為純剛或純柔,則性能必然為零,態性必然為靜性,體性為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則性能必然為聚合或膨脹,態性為動態。
展開的說,能性是單元體自身內部和外部態性的綜合作用力。聚合能性具有收縮特性,既包含內外部皆為下行力性的陰入特性期又包含外部為下行力性的潛陽特性期。膨脹能性具有膨脹特性,包含內外部皆陽的陽起特性期和外部為陽性的潛陰特性期。聚合能性的終止是內部陽性與外部陰性相互均衡作用的結果,此時期的態性是靜止。膨脹能性的終止是內部陰性和外部陽性相互均衡作用結果,此時期的態性也是靜止。動態特性的陰入力性向上轉折點是聚合能性最強點,動態特性的陽起特性向下轉折點是膨脹能性最強點。
聚合能性的動態特性就是剛動,即聚合收縮成實體發展過程;膨脹能性的動態特性是柔動,即膨脹散開成虛體的發展過程。單元體剛性最盛期是聚合能性終止期,即為靜態的陰陽力性平衡點;柔性最盛期是膨脹能性終止期,即亦是靜態的陰陽力性平衡點。單元體自身體內部力性都是陽性時期,即潛陽特性期和陽起特性期,稱之為大的發展,即陽性使單元體自身膨脹壯大,但剛性還處於有形的強盛期;單元體自身體內部力性都是陰性時期,即潛陰期和陰入期,稱之為小的發展,即陰性使單元體自身收縮聚小,單元體體性逐漸發展為無形的柔盛期。大和小都是針對單元體的形體無形與有形之間的變化而言。
總之,靜態期的單元體剛性是實體有形的最強點和聚合能性的終止點,但不是單元體體型最大期,聚合能性的最強點和陽起特性轉折點是單元體體型最大期,但不是剛性最強點;靜態期的柔性是虛體無形的強盛點和膨脹能性的終止點,但不是單元體體型最小期,聚合能性最強點和陰入特性轉折點是單元體體型最小期,但不是柔性最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