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子頭村

宅子頭村

宅子頭村位於大同街東北3公里處。該村西部原稱修三鋪,系清初修姓從東關遷來立村。因宅子頭屬海潤鄉盟旺社,而此處與東關同屬城廂三鋪,故名,今已很少稱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宅子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大同街東北3公里處
  • 人口:2629人
村莊由來,政區人口,大事記,經濟發展,發展歷史,三大產業,社會事業,社會福利,

村莊由來

據傳:明洪武年間(1368-1398),趙姓、鄭姓先後來此地定居,未有村名,僅稱宅子。後張、孫等姓相繼遷來,取名宅子頭。《即墨縣鄉土志》標有此名。
清同治時(1862—1874)東關修姓遷至宅子頭東北1公里處看塋,形成村落。因地臨一條稱為乾河子的溝溪,而名村為乾河子,但對外稱宅子頭。

政區人口

該村位於即墨市城區東北部,南鄰車家溝村,北臨前鋪下村,西臨辛戈莊村,東臨南楊頭村,現隸屬於即墨經濟開發區。全村轄區總面積131公頃,現均為工業、商業和居民用地,其中工業用地100公頃,商業用地1公頃,居民用地30公頃。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745戶,總人口2629人,現有修、王、孫、張等32個姓氏,均為漢族。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51年秋洪水沖開河堤,沖毀了糧田、村莊。全村半數農戶家裡進水,損失嚴重。
1953年以本村為主,幾個村聯合成立起東村區唯一的鐵業社,主要生產農用工具。後改名“五·七”修配廠,為方圓集團之前身。
1980年修建起占地面積450平方米的大口井,灌溉面積數十公頃。
1986年建起麵粉廠、飯店。
2002年投資6萬元,全村用上自來水。
1991年在村東修建起一座大橋,解決了村民過河難的問題。
1995年投資4萬元,重修了東河大橋。

經濟發展

發展歷史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萬元,1978年30萬元,2003年達到7990萬元,人均收入4867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03∶86.59∶13.38,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4180萬元。
1949年該村有耕地1120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糧食畝產105公斤,農業收入3.15萬元,畜牧飼養業收入1.12萬元。1951年實行了土地改革,全村耕地增加到1992畝。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可耕地調整為1620畝。1950年冬成立互助組。1953年冬辦起了初級社,參加農戶11戶。1956年秋,全村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全村農戶全部入社。合作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糧食畝產達到185公斤。1960年,全國自然災害產量停滯不前。1972—1975年回響毛主席“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對村莊300畝山嶺薄地、溝及零碎地深翻整平、整方,使原來300餘畝非耕地變成可耕地。1974年冬進行河道改造,使可耕地增加50畝,又改變了村莊環境,大大增加了農產量,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農業生產走上正規。到1981年,全村先後建機井4眼,修建大坪塘4個,灌溉渠道9條,有效灌溉農田面積760畝,修機耕路9條,購置20馬力拖拉機1部,大型抽水機4部,小型抽水機4部,播種機2部,脫穀機7部,農業生產總動力達280馬力,基本上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糧食畝產達500公斤,比建國初期增長了5倍。農業收入為25萬元,集體固定資產從1956年的7萬元增加到40萬元。1981年秋土地下放。1985年隨著村辦工業的發展,陸續建廠房占地110畝,修建學校占地4畝,擴建公路街道用地60畝,村民建房占地260畝。因村位於即墨經濟開發區中心,到2001年,大部分耕地被國家徵用。隨著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第一產業逐漸萎縮,到2002年已沒有農業用地。村民主要從事二、三產業。
1956年建立第一個集體企業——宅子頭村木業組,當時入廠職工28人,由於生產能力低下,設備落後,年產值僅為5000元。1967年建起宅子頭村鑄造廠,當時入廠職工60人,年產值20萬元。改革開放後,村辦企業發展很快,辦起即墨東發服裝廠,即墨永昌盛服裝廠,入廠職工達300人,主要生產襯衣,年產量50000餘件,年產值65萬元。在兩廠的帶動下,又辦起了即墨大發索具廠,即墨市康利農機有限公司等企業。村莊企業年產值135萬元,上繳集體利潤達56?3萬元。1990年後,集體企業逐漸改制為私營企業。
1992年原即墨東發服裝廠改制,更名為青島東發製衣有限公司。公司在原有基礎上,又建起2000平方米的車間一處。生產規模擴大,產品銷售擴大到俄羅斯、西歐等國家。年產量達45萬件,年產值67.5萬元,職工達500人。公司被即墨市評為先進私營企業。1993年,即墨永昌盛服裝廠改制,更名為青島永昌盛製衣有限公司。公司在原有基礎上又建起1500平方米的車間一處,擴大了生產規模,產品銷往國外。年產量達30萬件,年產值達45萬元,職工達350人。在兩企業帶動下,到2000年私營企業達18家,年產值6035萬元。
1967年生產大隊陸續辦起了豆腐坊、磨坊。1984年又投入2萬元辦起了第一個綜合商店。同年56戶村民從事鐵椅子製作。到1986年村民經濟收入有了明顯提高。1990年後由於各類市場的興建,本村的第三產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服裝製作個體戶達115戶,產品銷往國內各地,成為遠近聞名的服裝村。市場的不斷擴大,經濟收入猛增,僅此一項年產值達360萬元。1996年該村充分利用地靠各類市場的優勢,實施以商興村的策略,個體經商的村民達340餘戶,經營服裝150戶,小百貨57戶,理髮12戶,餐飲37戶,機動車出租46戶,針織類38戶等。到2002年,個體經商的村民達460戶,經營服裝的185戶,小百貨75戶,理髮18戶,餐飲46戶,機動車出租64戶,針織類72戶,年產值達932.6萬元。

三大產業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只有160公斤,總產18.8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88公斤,總產33.98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80公斤,總產55.66萬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605公斤,總產達71.39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60公斤,總產20.7萬公斤。 1987年,黨支部書記高清南帶領民眾栽植蘋果、板栗,全村蘋果園發展到20公頃,乾果面積2公頃,總收入達48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333.3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68萬元,林業收入0.3萬元,畜牧業收入153萬元,漁業收入2萬元,其它收入10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紅爐等小手工業,從業人員只有3人。解放後,大隊集體建麵粉廠,成立鐵業社,從業人員達80多人。改革開放後,村建起了麵粉廠、鐵業加工廠等,常年收入10萬餘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50人,收入160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20萬元,建築業收入40萬元。
第三產業解放後,先後辦起了粉坊、油坊,規模不大。1987年來,先後發展起理髮、電氣焊、汽車修理和商店、飯店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48人,收入191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30萬元,服務業收入11萬元,商飲業收入150萬元。

社會事業

1976年開始進行村莊規劃建設。1984-2002年投資100萬元共整修大街6條。1992-2002年投資52萬元修排水溝1290米,地下污水管道4990米。2000年12月全村投資50萬元為村民拉上了自來水,解決了多年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2002年全村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和路通、水通、電通、迅通,使村莊環境整潔優美。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該村民眾文化落後,全村只有一個一至四年級國小複式班,共有學生30人,絕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總人數的80%。新中國建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村在原有的基礎上於1951年建立了一至二年級和三至四年級2個複式班,適齡兒童入學率明顯提高。1953年,建起宅子頭國小,共有教室15間,有教學班2個,學生70人。1973年村投資4萬元重建宅子頭村國小,占地2171平方米,共有教室30間,有教學班6個,學生240人,告別了土台子黑屋子的歷史。1993年又投資2萬元和東障、藍家溝、泉頭、十畝地5村共建起城東國小,1994年五、六年級學生遷入城東國小上學。1995年全村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到2002年為止,全村歷年來共有70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村辦企業的技術、管理人員中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15人。2002年該村成立了老年健身隊,隊員32人,在重大節日期間進行演出,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1949年下半年起,即墨縣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預防接種各種疫苗,有效的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1966年該村建立醫療站,共有“赤腳醫生”2名,村民醫療保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村民年人均占有糧食僅100公斤,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人均收入不足30元。建國後,通過土地改革,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口糧180公斤。1978年,人均口糧260公斤,人均收入18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3年人均收入4867元,戶均存款達1.8萬元。隨著經濟發展,村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1949年人均住房面積4平方米,1978年村民住房多為磚混結構,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2002年村民住房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全村170戶村民住進了二層獨院樓房,人均住房面積為35平方米。2002年全村擁有機動車輛400輛(轎車11輛,麵包車15輛,大、小貨車20輛,機車350輛)。彩電600台,電視普及率達100%。電話普及率達90%以上,手機26%,空調1.8%,電腦1.6%,冰櫃30%。

社會福利

1995年開始,每年由村集體出資為獨生子女交納投保備用金。1998年起每年由村集體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費。2000年、2001年為村60-69歲老人每人每年發放120元生活補貼,為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發放200元生活補貼。從2002年開始,為村60-69歲老人每人每年發放200元生活補貼,為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發放240元生活補貼。“九月九”老人節為老人(60歲以上)每人發放補助80元,總計2?6萬元。從2000年開始為村民每人每年按期發放生活補貼260元,總計60餘萬元。從2002年起,凡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每人補助6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