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楊頭村全稱河南楊頭村 ,隸屬經濟開發區管轄,南靠風景秀麗的盟旺山和區管委辦公大樓,東鄰河東楊頭村,西鄰前鋪下村、宅子頭村,北鄰河北楊頭村。轄區總面積266公頃,現均為工業區、別墅、民用住宅占用。青煙一級公路在村西縱貫南北,青威一級公路在村北橫穿東西,城北四路、五路、埠惜路依村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楊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位於即墨市政府駐地東北5公里處
- 人口數量:1868人
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福利,地圖信息,
政區人口
2003年,全村共有538戶,總人數1868人,其中男916人,女952人。現有趙、邵、王、藍、韓、孫、於等37姓,其中趙姓最多,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方面,1949年,村有耕地1715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糧食畝產78公斤,農業總收入5.7萬元,畜牧業收入1萬元。1973年開始,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利用三個冬、春,男女老幼齊上陣,共改造山嶺薄地1100畝,打機井3眼,建平塘4座,修水渠1200米,攔河壩1座,農田灌溉面積1600畝,糧食產量428公斤,農業收入87萬元。到1982年糧食畝產達到513公斤,農業收入123萬元,畜牧業收入24萬元,全村集體農業機械動力達到650馬力。從1987年開始,由於國家徵用土地,內外資企業用地,村民建房用地等原因,全村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第一產業萎縮。到2002年底,全村基本沒有農業用地,村民主要從事二、三產業。
第槳剃提危二產業方面,1956年成立第一個村辦企業——南楊頭鍛造廠,之後,擴建廠房,擴大規模,擁有職工282人,年產值42萬元,利稅4.8萬元,1983年停工。自1988年開始,先後陸續建立了向陽索具廠、順發索具廠、雙城銅鋁加工廠等私營企業。其中,1988年成立了向陽索具廠,建廠初期僅有4間小廠房、6名工人。現在已發展到占地5.5畝,標準廠房1000平方米,擁有職工80名,加主厚精工生遙備產卸扣、花纜等20多個品種,產品銷往沿海城市。現在該企業有衝壓設備10部,車床4部,鋁磨床8部,汽車2部,固定資產達到120萬元(不含廠房),年產值280萬元,利稅30萬元。
該村從2002年開始,共建工業園區2處,已初具規模,引進伊道工藝加工廠、色理石廠、日豪包裝廠、日豪彩印廠、瑞豐門窗廠等8個內外資企業落戶。其禁少舉中,占地15畝,廠房2700平方米的韓國伊道工藝品廠主要生產工藝首飾品,煉鞏屑烏有職工150人,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利稅80萬元。
第三產業方面,1964年,該村辦起了糧食加工廠(磨坊)。1978年後,陸續辦起了豆腐坊、小賣部等小手工作坊,部分村民從事座椅加工、針織加工,主要銷售至東北、新疆和周邊地區,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到2002年底,全村共有個體經商戶126戶,從業人員350人。全村共有各種機動車輛126台,有32戶村民常年從事客貨運輸。村民坐車不出門,購物不出村,美容美髮、洗澡不出村,家電維修不出村。2003年村經濟總收入達2530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方面,1949年前,該村絕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人數的66%。新中國建立後,在原有初小的基礎上,與臨村聯合辦起了南楊頭國小,有教室40間。1968年又擴建校舍36間,辦起了南楊頭聯辦中學,1989年撤併到段村中心中學。1983年辦起了幼稚園,有教室8間,幼兒入園率達到100%。1989年全村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到2003年,全村共有102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2000年,建起了青年之家、老年活動室和村民娛樂室。購置了鑼、鼓、樂器等,成立了小型文藝演出隊,重大節日對村民進行演出和參加區、市文藝匯演。
醫療衛生方面,1949年前,該村沒有診所,霍亂、天花等傳染性疾病經常爆發。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預防接種疫苗,各種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到2002年底,全村共有衛生室2處,醫護人員4人,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明顯提高。
人民生活方面,194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55元,年人均占有糧食100公斤,大部分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人舉記應均收入320元,人均占有糧食280公斤。到2003年人均收入4860元,全村擁有機動車120輛,彩電400餘台,電話400餘部,冰櫃400餘台,洗衣機200餘台。
村莊建設方面,1949年前,村民住房多為土牆草屋,人均住房面積6平方米。1980年開始,全村房屋都以磚、石、混凝結構建成,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平方米。從1991年開始到2002年底,先後投資160萬元對村內7條主幹街道進行整修,共修路面3?6萬平方米,漿砌排水溝5000米,全村主幹街道實現了亮化、美化、硬化,村容村貌有背罪您了較大改觀。
社會福利
1994年開始,村集體每年出資2~3萬元,為獨生子女交納保險金。1999年開始,對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每人獎勵1000元。2003年開始,每月對60歲以上的老人補助60元,80歲以上的老人補助100元,老人節給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補助300元。2000年開始,每年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款。2002年開始,為村民每人每季度發放生活補助費60元。
2000年,建起了青年之家、老年活動室和村民娛樂室。購置了鑼、鼓、樂器等,成立了小型文藝演出隊,重大節日對村民進行演出和參加區、市文藝匯演。
醫療衛生方面,1949年前,該村沒有診所,霍亂、天花等傳染性疾病經常爆發。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預防接種疫苗,各種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到2002年底,全村共有衛生室2處,醫護人員4人,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明顯提高。
人民生活方面,194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55元,年人均占有糧食100公斤,大部分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人均收入320元,人均占有糧食280公斤。到2003年人均收入4860元,全村擁有機動車120輛,彩電400餘台,電話400餘部,冰櫃400餘台,洗衣機200餘台。
村莊建設方面,1949年前,村民住房多為土牆草屋,人均住房面積6平方米。1980年開始,全村房屋都以磚、石、混凝結構建成,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平方米。從1991年開始到2002年底,先後投資160萬元對村內7條主幹街道進行整修,共修路面3?6萬平方米,漿砌排水溝5000米,全村主幹街道實現了亮化、美化、硬化,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
社會福利
1994年開始,村集體每年出資2~3萬元,為獨生子女交納保險金。1999年開始,對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每人獎勵1000元。2003年開始,每月對60歲以上的老人補助60元,80歲以上的老人補助100元,老人節給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補助300元。2000年開始,每年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款。2002年開始,為村民每人每季度發放生活補助費60元。
地圖信息
地址:青島市即墨區遼河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