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內村

宅內村

宅內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南部,晉江市西北部,磁灶鎮區東南部,屬於晉江市磁灶鎮人民政府管轄,距離泉州市區20公里,離晉江市區8公里。距磁灶鎮政府6公里。東鄰西園街道官前社區,西連本鎮太昌村、杏田村,南靠內坑鎮前宅村,北通東山水庫。宅內村四周環山,東有鳳凰展翼山與西園街道官前社區相鄰,南鄰靈源山,另有進財山、高州山、石壁山、石刀山、母仔山、加蓮山、大棚山、仙塔山、九益山、大林山等。政府駐地磁灶鎮延澤路。

宅內行政村總面積有4平方公里 ,由兩個自然村組成,分別為宅內村和南倉村。截止2008年,設有九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83戶,人口2460人。隨著人口的增多及區域地擴大,東山、龍林、上厝、後洋,逐漸從東星大隊獨立出去,到目前為止宅內行政村委會實際包含兩個自然村:宅內村和南倉村。宅內行政村包含:莊、王、張、陳、姚等幾大姓。其中又以莊氏為多,占總人口70%。宅內莊氏開基始祖為履泰公,乃青陽思齊公五世孫,已有600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宅內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南部
  • 人口:2460人 (2008年)
  • 屬於:山區
歷史沿革,社區容貌,氣候與經濟,交通與運輸,名勝古蹟,基礎設施,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1944年宅內村(當時稱雲霞鄉),歸屬晉江五都管轄。1951-1956年下設六個自然村,分別為宅內村、前宅村、後洋村、上厝村、南倉村、土垵村等。1956年至1957年成立雙宅鄉委會,屬內坑區公所管轄。區公所駐地設在內坑。1958年成立磁灶人民公社,各鄉重新劃分,宅內村歸屬磁灶人民公社管轄。宅內行政村委會組成,稱為東星大隊,包括東山、後洋、上厝、南倉、龍林。1984年成立磁灶鎮人民政府時,稱宅內村委會。

社區容貌

宅內行政村屬於革命老區,在村委會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下,帶領村幹部民眾,認真學習、貫徹和執行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改革創新,認真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狠抓經濟建設年年都上一個新台階。在抓緊經濟建設的同時,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屏棄陳規舊俗,弘揚科學,樹立文明新風,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村規民約,樹立文明新風,從而走上一個講文明禮貌,樹新風氣的和諧村。同時,結合上級精神,狠抓環境污染的整治。村治安方面,近幾年來緊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放鬆,實行群防群治,配備有六人組成的專職巡邏隊伍,晝夜巡邏在村的各角落。村社會治安工作安定,社會秩序穩定,社會和諧,人民民眾過著歡樂平和、安居樂業的生活。徵兵工作方面,村兩委堅決貫徹、宣傳、執行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徵兵命令,每年都按時按質按量超額完成徵兵任務,把最優秀的青年送到部隊去,多次榮獲“晉江市徵兵先進單位”的嘉獎。村兩委關心民眾的疾苦,把人民民眾、特別病、困居民都銘記在心中,對病災戶、貧困戶都深入家中進行訪貧問苦,在精神和經濟上給予一定支持。村委會辦公駐地於村中央,新大樓共五層,於2004年落成。

氣候與經濟

宅內村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宜人,雨水充沛,四季如春的自然氣候。小家坊是宅內村的經濟支柱。以廢塑膠加工為主,衍生了一系列相關配套服務。有數據顯示,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曾達到八千元,過著基本小康生活。

交通與運輸

宅內村四周環山,水泥路從西園街道官前社區經宅內,通內坑鎮前宅村,延伸到陶英中學,全長4000多米。村間道路基本為水泥路。離晉江機場僅有十幾公里,交通便捷。

名勝古蹟

宅內行政村下的南倉自然村是有名的革命老區。至今在南倉村仍存有紀念室一處,全稱:閩浙贛人民游擊隊閩中支隊泉州團隊部舊址紀念館。1949年6-7月間,在許集美與朱義斌的直接領導下,泉州團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展游擊戰爭。1993年在晉江市黨史辦、老區辦的支持資助下,帶領村民集資建立此紀念室。紀念室為二層石頭結構混凝土建築,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二樓陳列地下鬥爭史及革命烈士事跡手冊。1996年7月1日,由泉州市授牌成立,成為晉江市村級第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屬晉江市文保局。

基礎設施

宅內村委會有計畫生育協會、老年人協會、老年人活動中心、南音社等等。村兩委對文體活動非常重視,每逢過年過節都舉行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如:籃球、猜燈迷、拔河等等。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衛生方面經註冊登記的衛生所二所。
該村有“東星國小”一所,建立於1995年;“東星幼稚園”一所,亦建立於1995年。學校本著“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勤奮、樸實、友愛、進取”的校風,以“敬業、愛生、敏思、篤學”教風和“勤奮、自主、合作、創新”的學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重視教學研究,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理想搖籃。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晉江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