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必知的外國文化知識讀本:學生必知的古希臘文明

學生必知的外國文化知識讀本:學生必知的古希臘文明

《學生必知的外國文化知識讀本:學生必知的古希臘文明》以古希臘文明大事年代為主線,以史實為依據,從不同角度,包括文明的歷史興衰變遷、文明的內涵外延(政治制度、經濟、軍事、考古學、宗教神話,哲學史學、文學藝術、造型藝術、科學技術、社會生活、親職教育)等諸方面,來全面系統地展現古希臘自愛琴文明到公元476年古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文明史的全貌,特別是凸現貫穿於其中的文明精神。在這段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古希臘經歷了前後兩次斷層、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之後又經歷了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第一次斷層出現在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800年的“黑暗時期”,持續400年。公元476年隨著羅馬帝國的覆滅,西方社會進入中世紀,古希臘文明出現了第二次斷層。這一次持續近千年,直至文藝復興。

基本介紹

  • 書名:學生必知的外國文化知識讀本:學生必知的古希臘文明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16
  • 作者:晏立農 馬淑芹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27.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學生必知的外國文化知識讀本:學生必知的古希臘文明》文字敘述生動、規範,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內容則注重富有情趣,具有靈動的時代色彩,希望能夠集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和時代性於一體;選題則努力契合社會公眾所關注的問題,幫助讀者更為真切地貼近歷史,讓青少年接觸和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多文化的世界文明。

圖書目錄

前言
愛琴破曉 開啟西方文明
按圖索驥 尋覓特洛伊
考古再現 邁錫尼文明
神話變現實 米諾斯之謎
解線形文字 破文明之謎
希臘城邦 自由民主根基
崇尚武力 築就“人牆之邦”
文明搖籃 全希臘的學校
海外殖民 傳播民族文化
希波之戰 文明的轉折點
伯里克利 開創黃金時代
伯羅奔尼撒戰爭 改變希臘世界
詩王荷馬 教化古希臘
時代巨變 薩福抒發情懷
文學之巔 古希臘悲喜劇
群星璀璨 展演說家風采
史學之父 辟史記之先河
將軍棄武 書寫戰爭歷史
繼承開拓 色諾芬書遠征
好奇童年 追溯萬物本源
巨人時代 確立世界軸心—
流衍變異 為基督教鋪路
宗教神話 與神的契約
眾神崇拜 奧林匹斯神系
神人結合 凸顯英雄本色
“數”與“形”的神奇妙用
經天緯地 天文地理之大成
生命探幽 制定醫德誓言
和諧之美 靈與肉的依存
神明的靜 穆理性的光輝
為神造像 巨匠菲狄亞斯
巧奪天工 希臘化時期雕塑
凝凍的音樂 石質的史書
柱式建築 再現希臘精神
建築奇蹟 帕特農神廟
沁人心脾 古希臘音樂魅力
古代奧運 傳承文明精神
傳神寫照 壁畫彩繪互映
家庭婚姻 婦女地位面面觀
天之驕子 亞歷山大大帝
交流融合 希臘化時代
文化軸心 亞歷山大里亞

文摘

著作權頁:



所有這一切,就連那些對《荷馬史詩》持最懷疑態度的人都無法加以否定。施里曼此時自然對荷馬的描述更加深信不疑,當他打開第五號墓穴時,他熱切希望找到的東西呈現在他面前:墓穴里躺著三具男屍,身旁擺放著鑲金嵌銀的武器,胸前覆蓋著黃金鎧甲,臉上罩著金面具。第一具和第二具男屍揭開金面具時,發現頭蓋骨已經破碎了,但第三個金面具被揭開時,一張面部肌肉保存完好的男子臉孔出現在施里曼眼前。
這張臉由於黃金面具的重壓,呈扁圓形,口張得很大,露出32顆牙齒。經鑑定,死者死去時年齡還不到35歲,這不正與阿伽門農死亡之時的年齡相符合嗎?欣喜若狂的施里曼當天晚上就給希臘國王發了一封電報:我凝視著阿伽門農的臉,許久許久!這個訊息震驚了文明世界,學者們半信半疑,而施里曼則深信自己找到了荷馬的世界。
阿伽門農的墳墓找到了,阿伽門農的王宮又在哪裡呢?這位生性浪漫執著的德國人馬上動手尋找阿伽門農的王宮。根據邁錫尼城堡依山而建的情形,施里曼認為山岡的最高處可能是王宮的遺址。果然不出所料,邁錫尼王宮正是位於這個山岡上。
有兩條通道通向王官:一條是從城堡西北通過獅子門,順著石頭鋪成的大道向上;另一條則是從南面沿著一個大階梯向上。這個寬闊的階梯還保存有22級階梯,依稀可見當年風采。階梯一直通往王宮前院,在前院與王宮的主要庭院之間有一座大門。王宮庭院的牆壁和地板都塗上了彩色顏料,這裡的壁畫和地板保存得不好,但仍能依稀看到由紅、黃、藍色的線條構成的圖案。

序言

古代希臘文化是世界古典文明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古希臘民族在文學、藝術、哲學、史學、科學技術等方面創造的輝煌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西方文化的源頭,更與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一道成為直接奠基著近現代文明產生和發展的文明基石。
古希臘這個國家可以說是一個謎,一個令後世驚訝的國度,一個值得認真研究其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產的國度。希臘地處愛琴海和地中海之畔,大部分國土貧瘠而多山,這些不太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古希臘人養成了克服困難、艱苦奮鬥的堅強性格。古希臘的疆土由許多島嶼組成,航海是最主要的運輸、交流途徑,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海上民族。海上活動鍛鍊了古希臘人,海上的生活不但需要健康的體魄,還要有很高的應變能力,海上的環境使人們不得不對氣象、機械等有更多的了解而加深對自然界的認識。另一方面,它又助長了人們幻想的能力。希臘山地眾多,城邦林立,長期以來沒有統一的強權統治,城邦之間相互競爭又相互促進,城邦追求的自由、自治和自給自足的目標,公民同本邦利益休戚相關的意識,是西方文化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的基礎。
希臘人愛好自由、追求理想、崇尚智慧、富有創造精神,推崇“人”為宇宙間萬物之靈,並拒絕接受教士或專制君主的支配,甚至在活躍的神話與多神宗教信仰之中,也不願在神前貶抑自己;他們的態度是以世俗與理l生為主的;他們崇尚自由研究的精神,並認為知識高於信仰。人文主義精神在希臘的悲劇中展露無疑,同時也成為日後歐洲文化發展的中心價值。
“輝煌屬於希臘”。近現代的西方人,似乎對古希臘文明懷著無法釋懷的感念,儘管古希臘文明已消失,人們卻奉它為西方文明之根。古希臘文明與世界絕大多數古代文明不同.它以商業為經濟之本,以城邦民主制為政治之本,以奴隸制為社會之本,以抽象理性為思維之本,以描摹真實、反映人生為文學藝術之本,以人格神崇拜為宗教之本,以純學科研究為科學技術之本。在諸多方面奠定了西方現代文明的基礎。
本書以古希臘文明大事年代為主線,以史實為依據,從不同角度,包括文明的歷史興衰變遷、文明的內涵外延(政治制度、經濟、軍事、考古學、宗教神話,哲學史學、文學藝術、造型藝術、科學技術、社會生活、親職教育)等諸方面,來全面系統地展現古希臘自愛琴文明到公元476年古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文明史的全貌,特別是凸現貫穿於其中的文明精神。在這段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古希臘經歷了前後兩次斷層、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之後又經歷了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第一次斷層出現在公元前1200年一公元前800年的“黑暗時期”,持續400年。公元476年隨著羅馬帝國的覆滅,西方社會進入中世紀,古希臘文明出現了第二次斷層。這一次持續近千年,直至文藝復興。
本書在編撰的過程中,參考、採用、輯錄了一些外文原著、專著、譯著和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網際網路中的文章和資料,因所查及書目較多,限於體例與篇幅,恕不一一註明。特向原作者和出版者深表謝忱,並致誠摯的敬意!
限於學術水平,書中舛誤之處在所難免,誠祈海內外方家不吝賜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