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氣氛

學校氣氛亦稱“學校社會氣氛”、“校風”。校領導、師生共同構建的學校心理、情感和文化氛圍。教育社會學中有時還界說為校內所有的非正式人際關係。學校的差別性特徵之一。對學校成員的行為方式、精神面貌有重要影響。主要內容:(1)校領導與教師期望;(2)校長的領導方式;(3)校內非正式人際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校氣氛
  • 出處:教育大辭典
有四種主要研究模式:(1)20世紀 60年代首次進行系統分析的美國學者哈爾平和克羅夫特所發展的組織氣氛研究(簡稱 OCDR)。(2)利克特約於 20世紀 60年代進行的組織管理研究。(3)根據教師和校長控制學生的主要形式進行研究。學校領導對學生觀念的控制,反映他們對學生的看法,可用於區分不同的學校氣氛類型。威洛爾等美國學者 20世紀 60年代中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發起的研究工作,為這種觀點提供了基礎。他們設計出從監管型到人本主義型的學生控制連續體,編制了“學生控制觀念形態表”。(4)斯坦和斯坦霍夫的“需要-壓力模式”。編制了由 30個變數構成的“組織氣氛指標”(簡稱 OCI)來解釋行為。1965年,布朗提出改變學校氣氛的兩個總策略:診斷性策略和發展-中心策略。前者重點分析學校中各亞團體之間關係的性質。後者關心學校中個人發展的性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