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學一點心理學》: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基本的教育學基礎。但因我國師範院校課程設定和當前教師實際學歷狀況,教師的心理學知識少得可憐。本書將採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形式,將一些重要的心理學知識,包括心理學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進行改寫,讓教師在輕鬆的閱讀中了解心理學發展的基本狀況和心理學基本常識,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學習心理
一、有壓力就一定有動力嗎
二、不感興趣怎么辦
三、學習偏科是怎么回事
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五、作業磨蹭怎么辦
六、他的記憶力真的不好嗎
七、為什麼要及時複習
八、是偏聽、偏看、還是偏動手
九、學習時間如何管理
十、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高原反應”嗎
十一、什麼是書寫障礙
第二章 人際交往
一、如何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
三、教師如何指導異性同學交往
四、辛辛苦苦教學生,卻不被學生理解, 該怎么辦
五、怎樣對待嫉妒別人的學生
六、如何指導學生之間的交往
七、怎樣對待學生中出現的“同性戀”
第三章 情緒情感
一、自信心能夠培養出來嗎
二、青春期的戀情為什麼澆不滅
三、怎樣調節情緒
四、如何對待孩子的焦慮
五、孩子不敢一個人在家怎么辦
六、我們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嗎
第四章 家庭關係
一、父母為孩子做到事無巨細真的是愛嗎
二、父母過度約束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三、對孩子盲目欣賞有益嗎
四、漠視對孩子構成怎樣的威脅
五、過度體罰孩子就能達到預期效果嗎
六、親子矛盾很難逾越嗎
七、父親角色缺席,可以嗎
八、隔代教養真的讓父母放心嗎
九、夫妻大戰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什麼
十、當父母離婚時,我們能為孩子做點什麼
十一、重組家庭的父母如何愛孩子
十二、被領養的她不接受媽媽怎么辦
第五章 行為問題
一、他是真的生病發燒了嗎
二、孩子撒謊是為了什麼
三、逃學都是孩子的錯嗎
四、孩子偷東西怎么辦
五、該如何對待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
六、為什
第一章 學習心理
一、有壓力就一定有動力嗎
案例引入:
小明曾是一個學習優秀、樂觀開朗的中學生。但最近,他有些委靡不振、沉默寡言,學習成績一路下滑。班主任非常納悶,問了他幾次,但每次都被他支支吾吾給搪塞過去了。後來,還是他的好朋友向班主任“泄的密”,原來小明的家長要求他每次考試成績必須排在班裡前三名,否則就要受到嚴厲批評。小明雖然很努力,但總是達不到這個目標,非常焦慮,甚至產生了牴觸情緒,越來越怕學習和考試了。
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小明的故事卻引起了我們的思考:有壓力就一定有動力嗎?
分析建議:
一般而言,要想壓力產生動力,關鍵是要科學設定學習目標,因為目標是壓力產生的根源。
第一,依據“最近發展區”,設定“高而可攀”的目標。因為目標的難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只有“高而可攀”、“切實可行”的目標才能提高學生的
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傾向和學習動力,所以指導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必須遵循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如果學習目標在第一發展水平之下,學生就能輕易地完成,但由於目標缺乏挑戰性,學生勢必感受不到較大的喜悅和成就感。如果學習目標過高,大大超過第二發展水平,這樣一來,即使學生加倍努力,依然不能實現預定目標,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挫折感和焦慮感,視目標為“水中月”、“鏡中花”,最終放棄目標,動力將無從談起。對於小明而言,應依據他的第一發展水平,適當降低目標難度,這樣才可能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第二,尊重主體,由學生自主設定個性目標。有些老師和家長,習慣把自己的個人意願強加給晚輩,包括學什麼、不學什麼、學習目標、學習習慣等。然而,在“望子(生)成龍”、“望女(生)成鳳”傳統思想的支配之下,他們的意願通常都會或多或少地脫離學生現狀,結果使學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遠大”目標的面前不時遭遇挫折,導致焦慮沮喪,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研究表明,自主設定的目標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動力,使學生形成自覺學習的行為習慣。因為自主設定目標的過程,就是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充分挖掘自身潛能的過程,學生一般會對自主設定的目標產生最大的認同感,從而自覺地去實現這一目標,表現出積極的行動。
對於小明,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他的主體性,由他自主設計個性目標,我們要做的是幫他客觀分析自己,並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第三,將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有機結合。要想產生積極的動力,既需要設定長期目標,還需要設定短期目標,二者缺一不可。實踐表明,與只設定長期目標的學生相比,設定短期目標的學生往往有更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中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還不是很強,過於遠大的目標會使學生覺得難以實現,產生畏難情緒和焦慮感,導致放棄目標、失去動力;另一方面,長期目標也難以使學生產生對目標實現的緊迫感,難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動力。與長期目標相比,短期目標往往比較容易實現,能夠使學生儘快地看到效果和成就,增強自我效能感,學習動力也會越來越強。
知識連結: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20世紀30年代初,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首先將“最近發展區”這一概念引入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學應走在發展前面”的著名論斷,並指出,教學的著眼點就是要看到兒童的明天,即“判明兒童發展的動力狀態”。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如兒童已經完全掌握了的某些概念和規則;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其不易發展到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維果茨基主要研究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維與言語、教學與發展的關係問題。他對心理的種系發展和個體發展都做了深入研究,特別對關於人類心理的社會起源學說,關於兒童心理發展對教育、教學的依賴關係的學說,做了細緻的探討。
首先,他創立了“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用以解釋人類心理本質上與動物不同的那些高級的心理機能。
維果茨基認為,工具的使用使人產生了新的適應方式,即物質生產的間接的方式,而不像動物一樣是以身體的直接方式來適應自然。在人的工具生產中凝結著人類的間接經驗,即社會文化知識經驗,這就使人類的心理發展規律不再受生物進化規律的制約,而受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制約。
當然,工具本身並不屬於心理的領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結構,但這種間接的“物質生產的工具”,導致在人類的心理上出現了“精神生產的工具”,即人類社會所特有的語言和符號。生產工具和語言符號的類似性就在於它們使間接的心理活動得以產生和發展。所不同的是,生產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體的變化,符號指向內部,不引起客體的變化,而影響人的行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為是相互聯繫的,因為人在改造自然時也改變著人自身的性質。
其次,他探討了“發展”的實質,提出文化—歷史的發展觀。維果茨基認為,就心理學家看來,發展是指心理的發展。所謂心理的發展就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從出生到成年),是在環境與教育影響下,從低級的心理機能逐漸向高級的心理機能轉化的過程。
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標誌是什麼?維果茨基歸納為四個方面的表現:心理活動的隨意機能;心理活動的抽象—概括機能,也就是說各種機能由於思維(主要是指
抽象邏輯思維)的參與而高級化;各種心理機能之間的關係不斷地變化、組合,形成間接的、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心理結構;心理活動的個性化。
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