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鏡朗先生(1901~1974),名銘勛,字鏡朗,以字行。1963年,由山東省濟寧市政府確認為濟寧四大名醫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鏡朗
- 別名:名銘勛,字鏡朗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74
- 主要成就:創辦“鏡朗國藥小室”等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孫鏡朗先生出生於一個手工業家庭,其祖父益太公,曾參加太平天國起義軍。清·同治年間流落蘇州,開設濟源公鏢局,終因英年早逝,家道中落。父士章公以繅絲為業,慘澹經營,積勞成疾。年幼的先生,每日為父親延請醫生,出入藥肆,受盡坤士醫家的百般刁難,從此他立下志願,發奮學醫,“受盡十年寒窗苦,不為良相,當為良醫”。他憑著十年苦學奠定的文化基礎,於17歲初覽醫籍,系統地閱覽了歷代醫學經典著作,潛心六載,有所心得。繼而又負笈南京,拜金陵名醫石芸軒先生為師。1929年,舊國民政府第一次中央衛生會議召開,反動學術權威余雲岫拋出了當時轟動全國的“廢止中醫案”,斯時,先生正客居上海,毅然以山東代表的身份參加了抵制“廢止中醫案”的聲討大會。他用實際行動捍衛了祖國醫學的尊嚴,同時也奠定了他在名醫薈萃的金陵大都市從事醫業的堅實基礎。5年後他在濟南參加考試被錄取的基礎上,赴南京參加了國民政府中央國醫館考試,以優異的成績獲“國醫”資格,被授予由葉楚傖先生題寫的“國醫孫鏡朗”銅質匾額一面,隨後先生在南京行醫。其間國民黨元老,進步人士于右任,國術館館長張之江,民族英雄范築先,名伶奚嘯伯等社會名流常向先生垂詢健康之道,他們更樂於跟這位飽讀詩書年輕沉穩的文人國醫縱論古今,點評時弊,賦詩抒懷,鑑賞書畫,品茗對弈,正所謂“長嘯歌罷大江東,幾許詩朋酒侶,恍如名山春夢,知己幾人逢,別久殷殷問,瀟灑意更濃”。
主要成就
因曾高祖患病,先生於1936年返濟寧行醫,創辦“鏡朗國藥小室”。新中國成立後,他獻身於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春天,參加了中醫學會,任衛生工作者協會分會主任委員,濟寧市中醫學會名譽會長,他將珍藏多年的稀世珍本,《禇氏遺書》《醫經小字》《心印紺珠經》等文獻毅然獻出,刊行於世,為發掘祖國醫學遺產做出了貢獻。1956年,先生加入中華醫學總會。先後在濟寧市立醫院,濟寧中醫研究所工作。生前曾擔任山東省中醫學會名譽會長,濟寧中醫第七聯合診所所長,濟寧市政協委員。
孫鏡朗先生醫學思想豐富而精深,高超醫術聞名鄉里,作為孫氏醫家的創始人,他的醫療體系自成特色。其主要著作及學術論文有《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註解》、《治療傳染性B型肝炎的體會》和《治痢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