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詒讓故居

孫詒讓故居

孫詒讓故居,位於瑞安市錦湖街道硯下村。始建於1861年,正房碩大,通面闊9間共34米,進深14架共14米多,三樓式的台門、翹檐灰瓦,門台高聳,為瑞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詒讓故居
  • 地理位置:瑞安市錦湖街道硯下村
  • 始建年代:1861年
  • 修繕時間:2013年
1861年建成介堂,1952年成故居人家,1989年老宅不能拆,2014年重現太史第,地圖信息,

1861年建成介堂

孫氏世居此地,以耕讀傳家。據《孫氏總譜》記載,瑞安孫氏的始祖叫孫惟睦,於五代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從福建長溪,遷入瑞安二十五都盤谷(即現在的硯下村),世稱“盤谷孫氏”,被譽為“三百年樸學之殿”的一代大儒孫詒讓就出生在這裡。
故居圍牆上的雕刻故居圍牆上的雕刻
孫詒讓故居始建於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這一年,金錢會自平陽渡過飛雲江,時事頗亂,孫詒讓隨雙親避居溫州,奔走流離。而硯下村剛剛蓋起不久的新屋,被大火燒毀,僅台門保留了下來。
現存建築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孫詒讓父輩重建,這一年孫詒讓17歲,他隨父南歸,被火燒毀的房子已建成新屋。這段時間,他常在溫州、瑞安一帶遊學,時常會住到新房裡。元大德本《白虎通德論》、阮校刻本《薛尚功鐘鼎款識》、舊抄本《水心別集》等書籍都在這一年收藏,並開始了鑑藏善本與治金文之學。
原主屋7間,1864年重建後的主屋為9間。稱為‘介堂’,介堂後面就是介堂山。

1952年成故居人家

從大門前的轎廳進入故居。轎廳4間,不高,只一層。所謂轎廳就是出入的主人賓客停轎、下轎的地方,也是供轎夫喝茶休息處。村裡的老人說,原先的轎廳與正堂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樣,主賓坐在正屋裡談話,外面轎廳里休息的轎夫既看不到也聽不清屋裡的情形。
1950年到1952年,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轎廳曾作為村裡的會計室使用。之後,就改成了老人協會。走出轎廳,眼前一亮。一條“丁”字形的條石主道,將我們引到主屋的中軸線上,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條石主道的西南角,村民稱之為“桃兒園”。“‘桃兒園’對面的東廂房原有7間,也已經徵收過來,修建好了6間。”孫傳周帶領著我們從主道上邊走邊介紹說,以前條石路上還有旗桿和“旗桿夾”。
進入門台後,我們見到這裡的9間主屋、3間東廂房、3間西廂房共15間房屋,及隔火牆都已修繕完好。土地改革時,這15間房屋分給了9戶人,他們大都是孫氏人家。此後,9戶人世代居住,人口多時,‘故居人家’有近百人。
上世紀70年代之前,村里沒有通電,村民都過著“農耕生活”,故居里約500平方米的道坦就成了村民們聚集的地方。 

1989年老宅不能拆

在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初期,是孫詒讓故居遭受破壞最嚴重的時期。文革中,圍牆上的青山白雲、飛泉幽澗、山林瀑布、飛禽走獸、戲劇人物等雕刻一一遭到破壞,門台上的題字也被抹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部分隔火牆也因妨礙“人居環境”遭到拆除,隔火牆下的幾口大水缸也被砸壞。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社會的發展,村民建房的結構早就從原先的木質結構改為鋼筋水泥結構。居住在這裡近百人的“故居人家”也對這座老宅動起了主意,想“改頭換面”,擴建重建。
1987年,故居里3間西廂房首先被拆除,蓋起了新屋。此後,住在這裡的居民也跟著動起了拆老宅建新屋的念頭,想改變擁擠、雜亂的居住環境。
在1989年管理部門就下了檔案,說這裡的老宅都不能拆除。

2014年重現太史第

1999年,政府出了10萬元,村里出了1萬多元,住戶都搬出來了。到了2000年,故居算是正式回歸,受到了保護。2004年,市舊城辦會同原市文物館、市規劃建設局等有關職能部門到故居進行調查專訪,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和協調會,研究討論保護歷史建築的方針和措施。
孫詒讓故居門台“太史第”孫詒讓故居門台“太史第”
2005年,《硯下村孫詒讓故居保護規劃》審批、測繪工作完成,出台安置補償政策,妥善處理安置用地徵收遺留問題。2007年,完成故居修復工程招投標工作,出台征地拆遷政策處理實施辦法。
2013年5月15日,故居修繕工程正式啟動,總投資約1700萬元。故居第一期及徵收安置已近千萬元,接下來計畫700萬元用於第二期的維修工程。
原3間被拆建的西廂房也已按東廂房模樣重建。故居的主屋、廂房、隔火牆等主體,已全部修繕復原。重要的是,在文革中被破壞的圍牆雕刻也一一修復,門台上曾被抹去的題字“太史第”已經重現。孫詒讓故居修繕後將開闢為紀念展覽館,展出孫詒讓的生平事跡,使之成為市民感受文化靈魂、傳承孫氏精神的重要載體。

地圖信息

地址: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安義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