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履歷,求學經歷,工作經歷,任免信息,人物名言,個人榮譽,解讀事件,幕後故事,足球教練,嚴格裁判,
人物履歷
求學經歷
1977年高考恢復,孫葆潔1982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那屆北體大足球專業全國只招了11個學生,畢業時個個都搶手,當時孫葆潔並沒想留在北京。“考大學是為了改變生活,但畢業了就想回山西工作,想吃我媽做的面”。但因為父親的堅持,孫葆潔留在了清華。孫葆潔的父母是天津人,後來到了山西榆次,姐弟幾人,他的學歷最低。大姐孫葆麗是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弟弟孫葆剛是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現在中國桌球協會任職。“可能自己從小就沒有過太高的追求,不求上進,再加上沒有時間,所以從沒有考研的想法。”孫葆潔打趣說。 孫葆潔走路的速度像正常人在跑。“除了看新聞,我幾乎沒有時間看電視,沒有時間做個人的事情,也沒什麼調劑,弦上得太緊了。”七點跑完步,孫葆潔蹬上平時帶孩子的二六腳踏車,趕回家吃飯,這套位於清華大學西北小區內的教師宿舍只是56平米的小兩居,孫葆潔已住了9年,為了多放東西,臥室客廳擺滿了盛雜物的收納箱,地上堆放著孩子的玩具和幾大包速食麵。除了奧運會時新買的電視,所有家具、家電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樣式。廚房櫥櫃的抽屜已經掉了門板,兩口小鍋擺在灶台上。“我喜歡吃麵,我妻子不愛吃。”孫葆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工作經歷
1997年被國際足聯批准為國際級足球裁判員
1986年到清華大學任教。
2004年入選亞洲精英裁判,在執法的近千場比賽中,擔任國際比賽裁判約160場,甲A,中超聯賽裁判約350場,甲B聯賽裁判約180場,曾經執法的重要比賽還有:2000年11月執法亞青賽揭幕戰
2001年6月執法世青賽揭幕戰
2001年擔任亞洲區世界盃外圍賽十強賽裁判
2003年8月執法中國龍之隊與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的比賽
2005年2月執法東亞A3冠軍聯賽揭幕戰
2005年8月份執法北京現代與英超曼聯隊的比賽
2010年南非世界盃期間,作為央視特邀評論,參加《豪門盛宴》節目
2019年8月,中國足協第十一屆執委會成員。
任免信息
2019年8月22日,中國足協第十一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河北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召開,當選中國足協第十一屆執委會成員。
人物名言
"如果我有錢,我不這么穿,如果我有錢,我住大房子,如果我有錢,我肯定過更好的日子……但是,我不羨慕別人!"這是孫葆潔在一次面對記者採訪時說出的一段肺腑之言。
個人榮譽
中國最後一個乾淨的足球裁判!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歷史成績
孫葆潔1965年出生於山西晉中一個體育世家
1984年大學二年級起開始裁判工作
1986年到清華大學體育部任教,,被譽為金哨獲2001年甲A聯賽最佳裁判
獲2003年甲A聯賽最佳裁判
獲2004年中超聯賽最佳裁判
獲2005年中超聯賽最佳裁判
獲2006年中超聯賽最佳裁判
獲2007年中超聯賽最佳裁判
獲2008年中超聯賽最佳裁判
獲2009年中超聯賽最佳裁判
獲2010年中超聯賽最佳裁判
獲中國足協頒發的終身最佳裁判獎
2011年4月 孫葆潔榮升亞足聯裁委會委員
終身成就獎
2010年11月11日19:30,2010賽季中超聯賽頒獎典禮在江蘇常熟進行。孫葆潔第九次獲得金哨的稱號。組委會用“他在捍衛綠茵場上公平和公正的同時,也在保持著自己任何的高潔”來形容孫葆潔。本賽季結束後,年滿45歲的孫葆潔將退休。為此,中國足協特意給他頒發了“終身優秀裁判員獎”。 第九次當選金哨,這也將是他最後一次。在獲獎感言中,孫葆潔用七個感謝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感恩是我今天最想說的,感謝祖國的培養,感謝中國足協領導對我的支持和幫助,感謝我們清華大學領導對我的培育,每次獲獎後他們都對我說繼續努力,公平執法。感謝俱樂部、球員和球迷對我的理解支持,感謝我的老師,感謝媒體朋友,也感謝我的家人。”
中國正義人物
2010年度中國正義人物評選活動26日在京揭曉。該活動於2010年6月啟動,經過專家評審推選、網路投票等多道嚴格程式。評選首先由知名專家學者、媒介精英共同組成的評選專家提名候選人,確定15人為正式候選人。然後是網路投票環節。最後經過評選專家和網民投票的再次推選,選票名列前十的候選人正式獲得“2010年度中國正義人物”殊榮。中國足球“金哨”、國際級裁判孫葆潔位列其中。
當選“正義人物”的孫葆潔表示,他心中的“正義”是“遵守社會法治和道德的要求,勇於承擔,完成給予的任務和責任”。自2009年開始的“中國正義人物”評選活動旨在通過該活動弘揚社會正氣,彰顯公平正義,表彰道德楷模,為和諧社會的公德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榮升亞足聯裁委會委員
台北時間4月22日來自亞足聯內部的訊息稱,中國金哨孫葆潔已經正式成為亞足聯裁判委員會的增補委員。這意味著亞洲足球裁判的最高機構終於迎來中國面孔,這對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及其在亞洲的地位無疑是一喜訊。
亞足聯裁委會由10人組成,一名主席和一名執行主席,另有8名委員。據介紹,這次與孫葆潔共同榮升為委員的還有一名來自卡達的裁判。兩人在是上月13日的亞足聯內部會議上確認成為亞足聯裁委會增補委員的。
作為亞洲裁判級別最高的組織機構,亞足聯裁委會擔負著年輕裁判培養和使用、重大比賽判罰評判、裁判技術引導等重要任務,進入亞足聯裁委會也是所有足球裁判最光榮的目標。
解讀事件
揭秘世界盃首戰裁判
伊爾馬托夫只有33歲,這一年齡在裁判界是非常年輕的。如此年紀輕輕卻能執法世界盃的揭幕戰,這相當令人震驚。對此孫葆潔認為執法水平與年紀是不能劃等號的:“雖然伊爾馬托夫只有33歲,但是他此前拿過兩屆亞足聯的金哨獎而且是一名技藝高超的裁判,踢球非常不錯。”
現代足球節奏越來越快,這就需要裁判員具備良好的體能。而伊爾馬托夫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體能優勢,孫葆潔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多次和伊爾馬托夫交流,他的體能非常地棒,如果足球場沒有邊線,他可能會跑到觀眾席上去。另外,他的執法非常地準確,非常地專業,是一名嚴格尊重規則的裁判。”
參加世界盃的32支球隊共說17種語言,這就要求裁判在比賽中需要耐心的聆聽運動員的言語,而對於出口不遜的運動員如何判罰,孫葆潔說道:“那些全世界都聽得懂的語言必須處罰,而且如果是粗口,必須要給紅牌。”
解讀2011中超首輪判罰
台北時間2011年4月5日訊息,中超首輪比賽在剛剛過去周末如火如荼,聯賽的整體秩序也有明顯的好轉。在廣州完成了自己的告別演出後,金哨孫葆潔在周一做客BTV《天天體育》,就剛剛過去周末比賽的判罰,從專業的角度進行了解讀。
在上周天津泰達和深圳紅鑽的比賽中,深圳隊兩次禁區內的疑似手球當值主裁判並未予以判罰,第57分鐘,吳偉安在禁區內的頭球攻門,疑似被深圳外援聶凌峰用手臂擋出,隨後李瑋峰在左路的傳中擊中防守隊員的手臂,主裁判再次未予判罰,讓不少天津隊員十分不滿。對於手球的判罰,孫葆潔解釋道:“規則規定手或臂部故意的觸球行為,要判罰手球。判罰手球的標準,第一要看是不是手向球移動;第二,要看距離,傳球人和防守人的距離是不是非常近,防守人是不是不能躲開,還是意外的碰到手臂上還是主觀的觸球。”隨後,孫葆潔也指出:在球場上的一瞬間,裁判不可能像觀眾一樣通過慢鏡仔細分析,更多的是憑直觀的感覺。
隨後,節目探討了關於紅黃牌以及惡意犯規的處罰行為。孫葆潔指出:“如果是用草率的方式防守,那么就應該僅僅是技術處罰,判罰自由球。如果是魯莽的方式防守,那么要出黃牌,如果是使用過分的力量危害隊員安全的方式,應該給紅牌。”在本輪中超比賽中,深圳隊卷誠一郎在比賽中一次兇狠的飛鏟,一度險些引發了雙方的衝突,當值主裁判也果斷出示了黃牌,對於這個判罰,孫葆潔點評道:“這就是屬於魯莽的方式,雖然他是衝著球去的,但是他使用這種方式沒有考慮有傷害對方的潛在威脅。”此外,在陝西和遼寧的比賽中,孫繼海正面飛鏟奧托的動作,也引起了不少的討論,對此孫葆潔點評道:“這個球如果真的直擊觸及到球員的身體,那就是用過分的力量,危及對方安全的方式去比賽了。”言外之意,如果孫繼海飛鏟奧托的動作踢到對手,完全可以紅牌罰出場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德甲聖保利和沙爾克04的比賽中,因為主場球迷投擲啤酒杯擊中助理裁判,當值主裁判在比賽第87分鐘時宣布提前終止了比賽。對此,孫葆潔指出:“規則規定,受外界干擾,裁判有權吹停或終止比賽,而在國內賽場上,一般遇到這樣的情況,裁判通常會將比賽暫停,待恢復秩序繼續比賽。”
幕後故事
足球教練
球隊每周一、二、四、五訓練,周末比賽,孫葆潔執法職業聯賽時,隊長或學校的其他老師帶隊參賽。“有孫老師站在場邊,我們底氣會更足一些,但是聯賽一開始,他周末太忙了。”隊長陳旭說。1988年出生的陳旭曾經在大連預備隊踢球,體育測試合格外加500多分的高考成績讓他順利進入清華。“看來今天很多同學都很忙,沒能按時參加訓練。”下午4:30,清華西大操場,孫葆潔站在隊員圍成的圈裡環視了一周。背著雙手,孫葆潔沒了執法時的嚴厲,國字臉上的表情也放鬆了許多。“學生非常有意思,我喜歡足球,但我的能力做不了隊員,也做不了專業隊的教練,我就想把我的足球經驗傳授給這些孩子。”
嚴格裁判
還有一次,是1999年在青島,更讓他莫名其妙。那一次是去執法甲A,賽後,晚上12點,他的房間突然闖進四五個彪形大漢,一言不發摁住他一頓狂毆。這些人一鬨而散後,他光著腳一直追到大廳,但沒抓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他當即報了案,來了警察和中國足協的官員,但至今一直沒有調查結果。最近的反黑風暴,多少可以解釋當時的一切。青島是賭球的重災區。堅持真理到後面是要得罪人的,但我覺得,在工作上,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都認了,其實一度我幾乎面臨這種危險。但是天有報應,現在不是已經開始了嗎?孫葆潔笑的時候,眉心會不由自主地皺成疙瘩,抬頭紋也愈發地深。‘很多人說我堅強,什麼大風大浪都能挺過來。以前遇到問題可以和父親念叨—下,如今父親癱瘓了,只能自己一個人扛著。”不讓家人捲入工作,是孫葆潔的原則。“裁判本是我的業餘愛好,但現在它為什麼要影響我的生活?想不通。”其實在圈子裡,他已算是“裁判”的標準樣本。“讓別人接受需要過程,這是個千錘百鍊的過程。什麼樣的苦都要去吃,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去遭受。我最大的快樂是,在這個行業里,那么多人尊敬你,所有的球隊,所有的比賽都給了我公平的環境,從我第一聲哨響,到我最後一聲哨結束。”孫葆潔宣誓般的遣詞造句,聽起來已經沒有了最初的不適。44歲,還有最後幾個月,孫葆潔就將到達裁判退休年齡。20年的裁判生涯,他沒有保留紀念品的習慣,但是家裡的抽屜,一直藏著兩樣東西,不是中超的金哨獎杯,而是兩張複印紙。一張:是2001年《法制日報》關於《孫葆潔效應》的評論,另外一張是南韓大使館發來的感謝函。我不是在乎榮譽,只要是工作,我都會竭盡全力。我不要求你說我多好,只要公正客觀就好,我不是為了別人說我好去做什麼。去活著。我這么苛刻地要求自己,甚至越來越苛刻,只求一份公正。孫葆潔認認真真把兩張紙疊起放回原處,那是一種極端孤獨的人緊抓著唯一安慰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