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麟

孫福麟

孫福麟(1899--1968)中將。字銳周,河北青縣人,生於 1899年2月10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1期畢業。1932年3月任晉綏軍軍事整理委員會教育科長,1933年4月任第70師215旅430團團長,抗戰爆發後參加忻口會戰,1939年任第83軍206旅少將旅長,1940年8月任第83軍66師師長,1941年3月第83軍軍長,1946年1月部隊縮編任第43軍副軍長兼太原警備司令,1947年夏任山西省保全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11月任第10兵團中中將副司令官,12月調任第15兵團副司令官,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戰役中被俘。1952年獲釋,1968年9月23日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福麟
  • 出生地:河北青縣
  • 出生日期: 1899年2月10日
  • 逝世日期:1968年9月23日
  • 職業:中將
  • 畢業院校陸軍大學特別班第1期
概述,生平,抗日事跡,吉縣人祖山阻擊戰,三堠阻擊日軍大捷,評價,

概述

1949年4月24日太原終於解放了。曾任第八十三軍軍長的孫福麟被俘,當時他是第十五兵團司令官。1968年因病去世。他的一生反映了生存在舊時代的一個“與世浮沉,風雲榮辱,功罪是非,涇渭分明”的人所走過的道路,留下來的是一處歷史縮影。

生平

孫福麟,字:銳周,父:孫東瑞。1899年歲次農曆乙亥,清光緒二十五年正月初一,出生在直隸(今河北)省李家鎮一個農民家裡。第二年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俄、日、英、法、德、美、意、奧組成的八國聯軍“入侵我國攻陷津京”的國恥事件。列強仗勢欺詐腐敗愚昧的清政府,要挾割地賠款,指定地區強行“租界”,內憂外患,民不聊生。
1906年,孫已滿七周歲。時值清政府廢除科舉,興辦學堂,全國提倡學習新知識的風氣也在盛行,孫入國小就讀。
1913年,是辛亥革命推翻清廷成立中華民國第二年,孫在青縣高小畢業,就在那一年他結了婚。由於時代潮流和當地風尚的影響,孫自幼愛好武術,羨慕軍營生活,在國小時常到駐地學校附近文廟裡的一個軍營里去玩,並與那裡的官兵混的很熟,高校畢業後也經常前往,其嚮往軍旅生活的意識,更是與日俱增。
1915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年,風雲變幻的陰霾,人心思動的蜂起,時時衝擊著孫的思潮。一次,有位連長對孫說:“北京正在招考士官生”,孫乃決議前往應考,但其父母因只有他這一個兒子,不肯讓他離開身邊。他百般哀求二老,終於隻身到了北京,結果考入當時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創辦的“混成模範團”第二期步科,從此開始學習軍事知識,投入他所羨慕的軍營生活。
是年12月,袁世凱改中華民國位中華帝國,自稱帝國皇帝。訊息傳出,立即遭到全國聲討。第二年6月,袁世凱憂懼而死而孫所在的混成模範團,即被當時擔任國務總理的皖系軍閥段祺瑞所掌握。段曾留學德國學習軍事,協助袁世凱創辦北洋軍,他對混成教育模範團的要求,即高且嚴,這對孫福麟日後對上級“絕對服從”的養成,有很大影響。
1917年,孫在混成模範團畢業後,被分配到陸軍第九師三十四團十二連擔任中尉排長,這時孫已滿18周歲,。經過兩年多的學習,不僅學到軍事知識,其文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尤其是身體、意志都得到了鍛鍊。
同年8月間,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因段祺瑞在重新擔任國務總理後,拒絕恢復國會和約法,在廣州發動了護法運動,號召全國海陸軍起來反段,段派軍南下抗擊護法軍。孫福麟所在部隊於第二年開往福建莆田一帶,協助該省督辦李厚基抵抗護法軍。在這之前,孫福麟已升任連長了。不久,護法運動失敗,而孫福麟所在部隊,就進入較長期的訓練階段。在此後三四年里,孫所在部隊曾開往山東作戰,那是直、奉、皖系軍閥為爭奪地盤的混戰年代。後來,孫福麟所在部隊就在保定一帶駐紮下來。
1924年9月間,又爆發了直奉兩軍混戰,正當直軍向退往關外的奉軍進擊的緊要關頭,直軍第三路軍總指揮馮玉祥於10月倒戈,回師北京,把用賄選取得臨時大總統的曹錕囚禁起來,史稱之為“北京政變”。之後,馮玉祥組織國民軍將孫福麟所在的混成旅編為國民第三軍,其旅長孫岳任軍長,將原旅的第一團擴編第一混成旅,原團長徐永昌升任旅長,孫福麟升任該旅第二團一營營長。
1926年,第一混成旅擴編為國民第三軍第一師,旅長徐永昌升任師長,孫福麟升任該師第二團上校團長。是年孫年滿27周歲,體格魁偉、儀表堂堂,舉止瀟灑儒雅,加之寫得一筆好字,又會唱入時的京劇二黃,深為人們所羨慕,稱他是多才多藝的年輕團長。
同年二三月間,原由馮玉祥國民軍在年前趕跑的直隸省督軍奉系軍閥李景林與山東省督軍奉系軍閥張宗昌,組成“直魯聯軍”出兵山東,向占領直隸省的國民第三軍進攻。雙方在德州一帶展開激戰,當時孫福麟團駐防小站一帶,隨即開赴前線參戰。正在這時,直系軍閥吳佩孚,率軍從湖北捲土重來,對國民軍側背造成很大威脅,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被迫下野去了蘇聯,其所屬軍師高級將領,即與直軍和直魯聯軍開始議和,並撤出許多地方,把部隊撤向京西南大興、長興店以北地帶。
同年7月,因議和決裂,遂又爆發了“南口戰爭”,雙方在南口山嶽地帶展開激戰,國民軍受到兩軍夾攻及內部分裂,遭受嚴重損失。與此同時向察哈爾(今河北)省之蔚縣進軍的孫福麟團,遭受閻錫山晉軍的王思敬步兵營和張萬順手榴彈營的猛烈抵抗,也受到不小損失。至此,國民軍全線崩潰,其第一、第二、第三軍殘部,撤向綏西(呼和浩特市以西)的包頭五原、臨河一帶休整,而孫福麟所在的國民第三軍第一師撤到了包頭。
由於連年混戰,國民軍官兵傷亡和逃散了很多,元氣大傷每況愈下。且因失掉原占有的地盤,糧餉已無從籌措,而所使用的“西北銀行”鈔票,越來越貶值的不頂用,官兵生活極其困苦,人心慌惑不安。孫乃脫離部隊,到了後任綏遠省都統的傅炳臣舊相識那裡,擔任參議。
同年9月馮玉祥從蘇聯回到綏西五原,舉行了“五原誓師”,開始向西北進軍。在這之前,馮玉祥曾秘密電召國民第三軍第一師師長徐永昌率軍開往五原。當時第三軍軍長孫岳在南京養病,委徐代理軍長,徐乃復電馮玉祥說:“我沒錢,開拔不動,從此以後,要在包頭開墾。”則按兵不動。
1927年2月,徐永昌以山西同鄉情誼,托閻錫山下屬炮兵司令周玳引薦,在太原晉見閻錫山,閻對徐優禮厚贈。4月間,徐率部進駐山西汾陽。閻承諾保留原國民第三軍的名義,每月撥給四萬元軍資。在這之前,孫福麟經舊相識杜堃介紹,到了陸軍第五師二十七團(團長王靖國)那裡任少校營長。
國民革命軍在取得北伐成功之後,蔣介石於1928年在北平成立了陸軍大學特別班,蔣自兼校長,對已任過團長等軍官進行補課學習,孫福麟前往學習了一年後被調任第十五軍二旅二團上校團長(主官豐玉璽)。
1030年夏,閻錫山聯合馮玉祥反蔣介石,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中原大戰”或稱“蔣閻馮大戰”。孫福麟所在部隊開往山東濟南、大汶口一帶參戰,閻馮以優勢兵力跨過黃河向南進擊,雙方在山東、河南、湖北等廣大地區展開激烈戰鬥,蔣軍節節敗退已呈不支之勢。後蔣軍轉敗為勝,閻馮軍大敗而逃,孫福麟團在羅口橋被圍繳械,孫趁大霧逃脫,經青島、天津回到北平,在家中住了不幾天,就又回到山西。
1940年初,第八十三軍軍長杜春沂調任山西省晉綏公署參謀長,其遺缺不久就由孫福麟接任。孫任軍長後,兼任住吉縣的建軍會委員,其軍部駐防鄉寧石碣村,直到1945年日軍無條件投降。1946年初,孫福麟兼任太原警備司令。隨後又調任山西省保全副司令,但仍負太原警備司令部工作。
1949年初,原任第十五兵團司令的王靖國,改任太原守備司令兵團司令一職,由孫福麟接任。不過,這時的太原已四面楚歌,閻軍已沒有多少部隊了,所謂兵團司令,只不過是徒有虛名的頭銜而已。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孫福麟被俘。之後,與被俘的閻軍團級以上人員乘汽車到達河北省永年縣城內的華北軍區軍官教導團將校大隊學習,孫在學習期間很樂觀,還帶頭參加文藝演出。
1952年,孫福麟遣返原籍自謀生活,這是太原被解放的高級將領多人中,最早獲得回家的惟一者。這不僅說明黨和政府對被俘人員的政策是區別對待的,也說明孫福麟本人行為“民忿不大”。回老家後,他一切從頭做起,先學種地,又學養雞、鴨、羊,後年事已高,便開一間小理髮店,服務周到,價格便宜很受鄉親們的歡迎。
1986年6月間,原晉綏軍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在河北省泊頭市張旺屯他的家中對筆者說:“孫福麟很重視品德操行的修養,他正直開朗,平易近人,舉止大方,言談莊重;對上級絕對服從,對同級和友軍則友好協作;對下級同甘共苦,凡要求下級做到的,皆率先以身作則;在用人上選賢任能,破格升用,又有經濟公開和解囊助人的好做風。所以,打起仗來,他的下級無不用命。”
史澤波老人還對筆者說:“太原解放前夕,孫福麟忽然到我家與我下棋,一盤未終便告辭而去,我見他來去匆匆,似有話不能出口,有什麼要事專門前來予以暗示,我便躲藏起來。事後才知道,孫福麟走了不久,閻錫山的特務頭子梁化之就派人來暗殺我,結果撲了個空。這事也足以說明孫福麟的為人了。”

評價

孫福麟一生大部分是在軍旅度過,從低級軍官發展成長為高級將領,位至中將。他惡酒色,厭煙賭,喜讀書,外無長財,內無盈錢,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特別是在抗日戰爭中,他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多次沉重打擊日寇,表現出了中國軍人在外敵入侵時可貴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
1968年10月11日(農曆八月二十日),因患癌症去世,終年6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