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熙國

孫熙國

孫熙國,男,1965年生於山東安丘,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後,現任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哲學史”課題組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熙國
  •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馬克思主義
  • 職務:北京市高教學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會副會長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所授課程,代表作品,著作,論文,獲獎情況,學術專長,社會兼職,

人物經歷

1986年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哲學系,1989年獲武漢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同年任教於山東大學馬列主義教學部,199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曾任山東大學馬列部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獲山東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4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流動站。2006年被聘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歷任學院副院長(2009年6月——2014年6月)、學院黨委書記(2011年6月——2015年1月)、執行院長(2014年6月——)。2009年12月——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2012年入選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哲學史”課題組首席專家,2014年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導。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哲學史”課題組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山東大學蘭州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台灣大學客座教授。兼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易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會副會長。
先後主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對象與理論體系”、“周易古經與諸子之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多次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出版《先秦哲學的意蘊——中國哲學早期重要概念研究》《撥開智慧的迷霧——黃宗羲啟蒙哲學面面觀》《中西哲學的當代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合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合著)、《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合著)等。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思想政治.生活與哲學》(必修),該書被教育部指定為全國統用標準實驗教科書。

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2.中國古代哲學
孫熙國
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發展
4.中國傳統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授課程

馬 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本科)、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本科)、周易精讀(本科)、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碩士)、馬克思主義 經典著作選讀(碩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碩士)、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博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博士)、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研究 (博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問題講座(博士)等。

代表作品

著作

1.《中國哲學史》(上、下冊)(首席專家之一),人民出版社。
2.《先秦哲學的意蘊——中國哲學早期重要概念研究》,華夏出版社。
3.《中西哲學的當代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合作),人民出版社。
4.《大道之源——〈易經〉》(第一作者),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5.《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第一作者), 山東大學出版社。
6.《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第一作者),蘭州大學出版社。
7.《撥開智慧的迷霧——黃宗羲啟蒙哲學面面觀》,明天出版社。
8.《思想政治·生活與哲學》(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

論文

1.道的哲學抽象歷程 《文史哲》1992年第6期。
2.論古代哲學發展過程中物質與精神的互滲現象 《文史哲》1994年第5期。
3.周易古經與諸子之學(合作) 《哲學研究》1998年第2期。
4.王充唯物主義與無神論思想質疑 《哲學研究》1998年第10期。
5.論孔子思想的實踐指歸 《哲學研究》2000年第12期。
6.老子對“道”的三重規定及其哲學啟示 《哲學研究》2001年第10期。
7.唯物史觀的創立與人的本質的發現 《哲學研究》2005年第11期。
8.論《尚書》“德”範疇的形上義蘊(合作) 《哲學研究》2006年底12期。
9.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對話 《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10.知“道”、成“道”與行“道” (合作)《哲學研究》2007年第12期。
11.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兩個基本前提和兩條實現路徑(合作) 《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2期。
12.中國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北京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1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對象與整體建構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2期。
14.構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的整體框架 《人民日報》2012年04月06日
15.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 《學術月刊》2013年第5期。
16.論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與資本批判理論的統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資本論》比較研究(合作)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第4期。
17.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光明日報》2015年01月08日。
1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二重超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年第3期。

獲獎情況

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次,獲山東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次。

學術專長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2.中國古代哲學;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發展;4.中國傳統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兼職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高教學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