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沛東

孫沛東,女,陝西銅川人。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Po Paris)社會學博士,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社會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包括中國近現代社會、文革史、知青史。專著《時尚與政治:廣東民眾日常著裝時尚(1966-1976)》已經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沛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
  • 出生日期:陝西銅川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巴黎政治學院
  • 代表作品:《時尚與政治
簡介,研究方向,學術訪問,研究成果,研究項目,主要學術講座,教授課程,

簡介

孫沛東,女,陝西銅川人。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Po Paris)社會學博士,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社會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中國近現代社會、文革史、知青史

學術訪問

2014年7月7日至8月21日,墨爾本大學歷史與哲學系訪問學者。
2013年9月18日至10月3日,牛津大學默頓學院訪問學者。
2008年6-9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利慎訪問學者”。
2005年4-6月,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里昂二大經濟社會學研究所。
2001年6-9月,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里昂二大經濟社會學研究所。

  

研究成果

(一)專著:
1、《時尚與政治:廣東民眾日常著裝時尚(1966-1976)》,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30.9萬字。
哈佛大學燕京學社2014年7月18日New Frontiers in Asian Scholarship英文書評
2、《誰來娶我的女兒?上海相親角與“白髮相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2月,25.6萬字。2013年1月第二版。
[書評]
吳小英:《都市相親背後的現代性焦慮》,《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3月18日,第428期
高明:《解碼景觀化的相親角——讀<誰來娶我的女兒>有感》,《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
薛亞利:《讓擇偶過程看得見——評孫沛東新著<誰來娶我的女兒>》,《中國家庭研究》第八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此外,多家國內、外媒體做了專訪、報導和轉載:國外媒體:《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Los Angeles Times》(洛杉磯時報)、《The Southland Times》(南部時報)等;《Globle Times》(環球時報)、國內媒體:《China Daily》(中國日報)、《半月談》、《中國青年報》、《東方早報》、《時代周報》、《新民晚報》、《新聞晨報》、《第一財經日報》和《生活周刊》報紙及光明網、新華網、解放網、中青網、共識網、鳳凰網、南都網、新浪網、騰訊網、文匯網等。
(二)專著章節:
1、Jun Zhang &Peidong Sun.“When Are You Going to Get Married?”Parental Matchmaking and Middle-Class Women i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Ed. Deborah Davis & Sara Friedman,Wives, Husbands and Lovers: Marriage and Sexuality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Urban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pp118-144.
2、《褲腳上的階級鬥爭:“文革”時期廣東的“奇裝異服”與國家規訓》,游鑒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11集,台北稻香出版社,頁361-392
3、《上海相親角與“白髮相親”:以知青父母的集體性焦慮為視角》,吳小英主編,《家庭與性別評論》第5輯,社科文獻出版社2014年。
(三)譯著
1、《企業診斷—學習後工業管理》,(法)米歇爾·克羅齊耶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格致出版社,2009年,13.7萬字。
2、《消費社會學》,(法)尼古拉·埃爾潘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9.6萬字。
(四)主要期刊論文:
1、《二戰中猶太人非正常死亡問題》,《開放時代》2014年第2期,第113-119頁。
2、《上海相親角與“白髮相親”:以知青父母的集體性焦慮為視角》,《青年研究》2013年第6期,第12-25頁。
《“白髮相親”與集體性焦慮》,《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4期,第144-145頁兩個版。
《相親角與“白髮相親”》,《新華文摘》2014年第8期,第160頁。
3、《衣領上的“革命”:廣東民眾日常著裝的抗爭性表達》,《開放時代》,2013年第1期,第33-35頁。
4、《中國式焦慮的婚姻縮影:以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為例》,《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5期,第27-29頁。
5、《“白髮相親”—上海相親角擇偶行為分析》,《南方人口》,2012年第2期,第30-36頁。
6、《婚姻進入的現代性困境》,《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第82-91頁。
7、《總體主義背景下的時尚—“文革”時期廣東民眾著裝時尚分析》,《開放時代》,2012年第4期,第92-113頁。
8、《上海照相機廠:折翼的“海鷗”》,《開放時代》,2012年第7期,封2-3。
9、《市民社會還是法團主義?——經濟社團興起與國家和社會關係轉型研究述評》,《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第218-224頁。
10、《褲腳上的階級鬥爭——“文革”時期廣東的“奇裝異服”與國家規訓》,《開放時代》,2010年第6期,第84-101頁。
11、《論齊美爾的時尚觀》,《西北師大學報》,2008年第6期,第95-99頁。
12、《著裝時尚的社會學研究述評》,《西北師大學報》,2007年第4期,第26-32頁。
(五)主要會議論文:
1、Revolution in the collars: Dress resistances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orkshop on the Legacy of the Mao Era: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of theUniversity of London,Feb.16-17,2015.
2、“衣領上的革命:文革時期廣東民眾日常著裝抗爭”,“毛澤東時代的遺產:文化大革命”workshop,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和《The China Quarterly》合辦,復旦大學,2015年1月9-10日。
3、“建設‘新上海’:原跑馬廳的空間改造與新政治修辭(1949-1965)”,“當代上海史研究的新視角、新資料、新方法”學術研討會,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14年12月2日。
4、The production of Dacron in Shanghai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Workshop “Textiles and technology: local perspectives from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rganized by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Studies,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5 August 2014.
5、Fashion and Politics: Chinese Politics and Culture as Expressed in Clothing Consumption(1966-1976),AAS-in-Asia conference, Singapore,16-19 July 2014.
6、Fashion in shadow of the Maoism: Dress distinction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People of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AASA conference, Perth Australia,7-10 July 2014.
7、Who will marry my daughter? Parental Matchmaking Corner and the Sent-down youth generation,“The Legacy of Sent-down You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organized by the UC-Fudan Center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UC San Diego and the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Research, UC Santa Cruz, 27-29 April 2014.
8、Parental Matchmaking and Parental Matchmaking Corner in Shanghai:Collective Anxiety of Sent-Down Youth,“History and Memory of the Zhiqing Generatio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Workshop”,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udan University, December 13-14, 2013.
9、《勝利的困境:〈受苦人的講述:驥村的歷史和一種文明的邏輯〉讀後》,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史研究工作坊,2013年12月7-8日。
10、《粹體制下猶太人死亡人數:法國歷史學家AnnetteWieviorka的視角》,統計與政治:第十一屆開放時代論壇,廣州社會科學院《開放時代》主辦,2013年11月2-3日。
11、Everyday life under socialism in Europe and China,Merton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What oral Histories Can Tell Us about the Everyday Life under Mao”, September 26-28,2013.
12、“衣領上的‘革命’:廣東民眾日常著裝的抗爭性表達(1966-1976)”,70年代中國社會:第十屆《開放時代》論壇,廣州社會科學院《開放時代》雜誌,2012年10月17-20日。
13、When Are You Going to Get Married? Marriage and Middle-class Women i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 “Workshop on “Marriage in Cosmopolitan China”,Hong Kong University, July 5-6 2011.

研究項目

1、參與200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消費模式轉型與代群消費觀念的變遷”(項目編號:01BSH018),第三參與人;
2、主持上海市2011年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項目:“‘白髮相親’與社會的情感結構”(項目編號:HZF11003);
3、主持2013年復旦大學引進人才科研項目:“文革時期上海民眾日常著裝”(項目編號:EZH3154510)
4、作為第一合作者,參與The Fate of the Artisan in Revolutionary China: Tailors in Beijing, 1930s-1960s, National Competitive Grants Program of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in 2012(項目編號:DP130100262), Cooperated with professorAntonia Finnane,School of Historical Studies at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5、作為第一合作者,參與Yale University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參與“Marriage in Urban China”,Cooperated withprofessor Deborah Davis,2010.9-2011.7.
6、作為第二主要參與人,參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研究項目“上海市浦東新區開發開放口述歷史研究”。

主要學術講座

1、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Who will marry my daughter? Shanghai Parental Match Making Corner and Zhiqing generation, July 31, 2014.
2、香港中文大學大學服務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時尚與政治:文革時期廣東民眾的日常著裝”,2013年12月2日。
3、復旦大學學生會“星空講壇”:“時尚與政治:文革時期廣東民眾日常著裝”,2013年11月19日。
4、復旦大學學生會“星空講壇”:“誰來娶我的女兒?上海相親角與‘白髮相親’”,2013年3月19日。
5、復旦大學文科科研處和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通業青年講壇”:“衣領上的區分:廣東民眾日常著裝的區分性表達”,2012年12月24日。
6、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卓越學者系列講座”(Distinguished Scholars Lecture Series):“褲腳上的階級鬥爭—文革時期廣東的‘奇裝異服’與國家規訓”,2011年4月12日。

教授課程

1、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社會
2、歷史社會學
3、西方中國研究講讀
4、近現代史講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