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堯

孫景堯

孫景堯(1943~2012.07.10),男,1943年生於中國上海嘉定,196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93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任比較文學博士後研究員。上海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教學名師,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原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學科—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原負責人。2012年7月10日凌晨2點18分,孫景堯在上海逝世,享年7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景堯
  • 外文名:無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嘉定
  • 出生日期:1943
  • 逝世日期:2012.7.10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簡介,人物言論,教學研究成果,專著與譯著,代表性論文,主要科研項目和獲獎成果,

簡介

孫景堯(1943~2012.07.10),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原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原博士生導師和學科帶頭人,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原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生前,還受聘為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復旦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等。
孫景堯孫景堯
1966年大學畢業後,先後在貴州省銅仁地委、廣西大學蘇州大學任過編導、幹事、副教授和教授等職,還應邀在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校任過訪問學者、客座研究員和客座教授。在國內外高校先後開設了“古代漢語”、“戲劇創作”、“文學概論”、“中國先秦散文研讀”、“比較文學導論”、“西方文論專題研究”、“西方宗教和中國文學關係研究”、“中美說書及其研究理論的比較探討”等課。生前,主要從事比較文學和文論、西方宗教和中國古代文學關係、口頭表演文學比較研究等方向的研究,以及對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學和培養,並堅持每年給本科生開設“比較文學概論”、“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主幹課,以及“比較文學原著研獨”和“中西比較文化”等選修課,每周上課18課時。同時還帶博士生、碩士生多人。
出版著譯18種,並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多篇。孫景堯既是國內第一本比較文學學科理論著作-《比較文學導論》的作者之一(與盧康華合著),又是國內最早開設這門課的教師之一,以及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的《比較文學》一書的主編(2)。主要科研成果有:《簡明比較文學》《溝通-訪美講學論中西比較文學》《比較文學》(主編之一)、《中國百科大辭典》(負責比較文學、外國文學及其文論部分)、《西方服飾大全》(譯著)、《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譯著)和英文版的《文貝》(主編)共6冊。其中的《中國百科大辭典》《比較文學導論》《簡明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學》等書,分獲國家級圖書獎和省、直轄市的社科研究優秀著作二等獎和三等獎。
此外,還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教委、上海市與江蘇省的7個科研項目。生前主持的科研項目還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翻譯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與作用》,上海市屬項目《國人接受入華基督教史論》《比較文學批評史》《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生原著研讀》等三個。
孫景堯孫景堯
自1985年起,籌備和主持了第一、二、三、五、六、七、八等歷屆全國比較文學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的學術活動。1997年,還負責舉辦了“第三世界視野中的比較文學及其意識體系”國際學術研討會等。2004年、2005年,還組織了全國比較文學高峰論壇學術會。他還多次應邀赴美、法等國參加了第二屆中美雙邊比較文學學者研討會、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年會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

人物言論

1.做老師就應熱愛自己的職業,關愛我們的學生,“要把‘愛’擱心頭”,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關心西部貧窮山區的孩子,做他們銘記在心的“銘師”;做教師就要敬業精進,對每門課、每堂課,不“炒冷飯”,不做“教書匠”,“要求學生看書自己先看、要求學生思考自己先思考、要求學生創新自己先創新”,將學術的發展、自己的研究和新生的情況,化為自己講課藝術境界的“三位一體”,並與學生一道求真求實和為人做人。
孫景堯孫景堯
2.老師、教師、教授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人類文化文明的承前啟後者,在將我引上比較文學專業之路的眾多前輩先生中,有的是我的老師,有的是我的益友,有的是忘年之交,有的是異國知己,有的已經退休,有的已仙逝他去,然而他們對比較文學的貢獻,給我的種種教益,以及他們的“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的廣闊胸懷,是不能忘記、也不會忘記的。我總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前不如前輩,後不及後學”的比較文學“中介者”,但我願意並盡力將我所知前輩的治學風範,告訴比我年輕卻又無緣結識他們的莘莘學子;我還非常願意藉此,向我的各位老師深表敬意與謝意!向我的學生表示我的真誠和實意。
3.希望同學們專心致志地聽好老師的每一堂課、答好每一道題、讀好每一份參考資料、做好每一次作業、思考和探討每一個問題、參加好集體的每一項活動、有意義地度過自己的每一寸光陰,讓每一個“一”,都是在鍛造我們通向輝煌未來的基石和保障,使自己大學時代的黃金歲月永遠都無怨無悔、無悔無怨!
4.傳承前輩為我們留下的高尚師德,用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益求精的鑽研精神去影響學生;要用自己淵博的學識,精湛的講課藝術去引導學生;要以育人為本,以生為本理念去熱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

教學研究成果

專著與譯著

《比較文學導論》(與盧康華合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譯著),灕江出版社,1987年;
孫景堯孫景堯
《中西比較文學教程》(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簡明比較文學》,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
《溝通-訪美講學論中西比較文學》,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文貝-中國比較文學學刊》(英文版)六種,灕江出版社,1984-1991年;
《西方服飾大全》(原名:西方服飾史,譯著),灕江出版社,1992年;
《比較文學》(與陳惇、謝天振共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中國百科大辭典》(比較文學、外國文學和文論部分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認識“自我”和“他者”的溝通之道:簡明比較文學(重寫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3年8月出版;
《比較文學經典要著研讀》(雙語版),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代表性論文

“對比較文學始於19世紀的質疑”,《外國文學研究》,1983年2期;
“比較的比較”,《中國比較文學》,1984年1期;
2011年6月10日孫景堯在喀什師範學院講話2011年6月10日孫景堯在喀什師範學院講話
“比較研究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對應詞”【美】《比較文學與一般文學年鑑》1985年;
“中西文學關係的‘T’型研究”,【德】《比較文學的當代趨勢》論文集,1987年;
“彈詞的藝術魅力所在及其美學意義”,《評彈藝術》11集,1989年;
“首部《中國文學史》的比較研究”,《復旦學報》,1990年6期;
“為‘中國學派’一辯”,《文學評論》,1991年2期;
“對中美比較文學發展現狀的比較謅議”,《中國比較文學》,1994年2期;
“美國的‘說書’和‘說書人’”,《評彈藝術》17集,1995年;
“打破歐洲中心,改換比較文學視角”,《中外文化與文論》,1996年1期;
“全球主義、本土主義和民族主義”,《中國比較文學》1997年3期;
“中美‘說書’及其理論的比較初探”,《評彈藝術》20集,1999年;
“‘扶南’:中西文化早期媒介復義形象特點探”,《東方叢刊》1期,2000年;
“中西文學關係研究的‘有效化’-兼論‘影響研究’和‘世界性因素’”,《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3期;
“跨文化研究的有效性”,《季羨林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文化與環境:從奧斯汀到哈代”。《新文學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
“生態批評,文學理論與生態學的真實性”,同上;
“美國口頭表演文學理論與評彈傳統論述的比較初識”,《人文研究與探索》,學林出版社,2002年4月;
“不該忘記的諍友”,《文匯讀書周報》,2002年7/6;
“近三年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與問題”,《第7屆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2002年8月;
孫景堯孫景堯
《成在此,敗在此:解讀唐代景教文獻的啟示》,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1期;
《比較文學的新一輪身份“漩渦”-兼談“反民族主義”與“反歐洲中心主義”》,鄭州大學學報, 2003年4期;
《比較研究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3期;
《比較文學的研究之道-可比性》,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4期;
“文學與副文學研究探”,《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11期;
“文化熱中的思考與探究”,《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3年6期;
“論伊安的口頭文學表演實質和柏拉圖的誤斷”《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主要科研項目和獲獎成果

“翻譯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中的地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97-2000年;
孫景堯孫景堯
“中國百科大辭典·比較文學、外國文學和文論部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八五重點書目研究項目,已於1996年完成;
“蘇州評彈同美國說書的比較研究”,江蘇省教委項目,1994-1996年,已完成;
“中美口頭表演文學比較研究”,江蘇省社科項目,1995-1997年,已完成。
市教委項目:“比較文學概論課程”,2001-2003年,已完成;
市學位辦的市屬博士學科點建設基金項目:“現代化的國際都市和傳統文藝的現代化”,(GB0111)2001-2004年;
市學位辦的上海市研究生教學用書建設項目:“比較文學批評史”,2001-2003,(CE01003);
市社科項目:“國人認識入華基督教史論”(CW0329);
孫景堯孫景堯
《比較文學》(主編2),1997年獲“國家級重點教材”,1999年獲北京市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簡明比較文學》,獲第三屆江蘇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中國百科大辭典》,2000年獲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的榮譽獎等;
《比較文學導論》,獲黑龍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85年;
《當今大學生宗教信仰善的調研報告》,2003年上海市統戰理論研究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