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經是中國電影教育的先驅者、中國著名的第一代攝影師、中國早期電化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孫明經教授曾任南京金陵大學影音部主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授,除了為中國電影事業和電影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外,還留下了許多極為寶貴的影像和影史資料。 本書首次出版孫明經先生於1937年、1950年、1959年三個時期拍攝的關於老北京的圖片130幅,內容涉及文化、經濟、教育、城市建設、社會生活等方面。這些圖片真實地記述了老北京的歷史,留下了永恆的瞬間,為北京的文化發展和建設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史料。
基本介紹
- 書名:孫明經眼中的老北京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孫健三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24310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改革再出發》作者孫健三先生長期致力於中國早期珍貴的影史和影像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對真實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做出了貢獻。其父孫明經是一代影視大師,更是中國電影廣播高等教育的先驅和拓荒者。書中展示了孫明經先生不同時期在老北京拍攝的珍貴照片,更講述了其家族在中國電化教育史上的傳奇往事。
作者簡介
孫健三,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師,長期致力於對電影、電視等高等教育領域史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目 錄
編著者自序/8
1937年2月
在北平市內拍攝的老照片/25
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前的華表
午門
故宮
故宮保和殿後的巨大丹陛
故宮西南角樓與紫禁城外的大鐵門
午門城樓內展出的北京建築模型"雲輝玉宇"牌樓
天壇祈年殿模型和祈年殿
西交民巷東口的"振武"牌樓
景德街牌樓
白塔寺內之白塔與白塔寺廟會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門前石獅
007
1937年2月
在北平香山拍攝的老照片/54
香山慈幼院女所(女校)的藝術地
毯廠
1937年2月
在北平門頭溝拍攝的馱與橋老照片/59
門頭溝老照片--馱與橋
1937年2月
在北平門頭溝拍攝的電與煤老照片/64
門頭溝老照片--電與煤礦
1937年2月
在北平拍攝的北平鴨老照片/80
在北平拍攝的北平鴨
1937年6月
在北平拍攝的老照片/95
再赴北平拍攝的老照片
1950年10月
在北京拍攝的老照片/140
在北京拍攝的老照片
1959年12月底
在北京天安門拍攝的老照片/174
北京天安門等處雪景
天安門及天安門前的天街
北京電影學院校園門外教工清雪
電影學院民兵太平湖公園雪中操演
給您講講孫明經/187
編著者自序/8
1937年2月
在北平市內拍攝的老照片/25
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前的華表
午門
故宮
故宮保和殿後的巨大丹陛
故宮西南角樓與紫禁城外的大鐵門
午門城樓內展出的北京建築模型"雲輝玉宇"牌樓
天壇祈年殿模型和祈年殿
西交民巷東口的"振武"牌樓
景德街牌樓
白塔寺內之白塔與白塔寺廟會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門前石獅
007
1937年2月
在北平香山拍攝的老照片/54
香山慈幼院女所(女校)的藝術地
毯廠
1937年2月
在北平門頭溝拍攝的馱與橋老照片/59
門頭溝老照片--馱與橋
1937年2月
在北平門頭溝拍攝的電與煤老照片/64
門頭溝老照片--電與煤礦
1937年2月
在北平拍攝的北平鴨老照片/80
在北平拍攝的北平鴨
1937年6月
在北平拍攝的老照片/95
再赴北平拍攝的老照片
1950年10月
在北京拍攝的老照片/140
在北京拍攝的老照片
1959年12月底
在北京天安門拍攝的老照片/174
北京天安門等處雪景
天安門及天安門前的天街
北京電影學院校園門外教工清雪
電影學院民兵太平湖公園雪中操演
給您講講孫明經/187
文摘
這是一本照片集,刊載了一百多幅北京城有趣的老照片,拍攝這些老照片的攝影者名字叫做孫明經。為了這個原因,筆者不能不為各位讀者講講和孫明經這個人有關的一些事。
孫明經從1934年大學畢業至1992年去世,前前後後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其間他兼任過各式各樣不同的職務,但“大學教師”卻是他自1934年至1992年一天也沒有改變過的身份。講孫明經拍攝照片的事,就不能不講“大學”。因為,從1934年以後他的一切拍攝活動都是以大學教師的身份進行的。
今天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式各樣的高等院校超過三千所,對於我們這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古老國度,今天我們所說的“大學”這種學校的樣式其實並不是我們祖先們創造的。它們原本並不是“中國貨”,對於中國人來講,“大學”這東西算得上百分之百的舶來品!
我們中國大地上早期的大學,或是洋人一百多年前從外國移植到我們古老國度來的,或是到外國留過洋歸來的中國學者前輩們仿著洋人辦大學的樣式在中國辦起來的。
“照片”和“大學”對於咱中國人來講同樣都是舶來品,因此今天我來編這本孫明經分別拍攝於1937年、1950年和1959年的老北京照片集,就不能不從洋人在中國辦大學的故事開始說起。
1863年7月3日,一個27歲名叫狄考文的美國小伙子從紐約登上一艘載重僅僅900噸的小海輪,跨大西洋、過好望角在茫茫大海上漂了160天終於到達中國的上海。他們沒在上海停步,那個當時和後來吸引著成千上萬西方人和各式各樣冒險家的花花綠綠的上海沒有吸引住他們,他們對於為人類誕生過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齊魯大地懷有特別的嚮往,在上海沒有待多久,便轉道來到山東的煙臺。
這位名叫狄考文的美國博士,剛剛娶了一位美麗的金髮女郎,他放棄了在美國做中學校長的機會,帶著志同道合的新娘狄朱麗葉和同鄉郭顯德一起登上那艘載重900噸的小海輪,開始了他為古老中華掀開教育歷史全新篇章的歷程。
狄考文自幼生活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鄉下,他心靈手巧,學得一手木匠手藝,還是一個很好的鐵匠和機器匠。在他剛剛讀中學的時候,聽一位老師對他講了很多有關遙遠又神秘的中國的有趣故事,小小年紀,便對中國產生了神往。那位老師告訴狄考文,在神秘古老的中國,很少有人知道上帝的存在,那裡的人卻千百年崇敬聖人,那裡有一片遼闊的土地名叫山東,那裡誕生過中國的文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孫子、書聖王羲之。
今天的蓬萊市,當時名叫登州府,距煙臺市中心80公里。狄考文和夫人一起在這裡找到一座原來名叫“觀音堂”的業已荒廢的廟院,經過一番收拾建起了一所小小的、完全和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學校不一樣的學校,名叫“蒙養學堂”。他們在這裡開始了他為中國開創與國際接軌的“高等教育”事業艱難卻有趣的辦學經歷。
經過18年的艱苦努力,在這所小小的學校的基礎上狄考文先辦了中學,1882年又辦起了大學部,取名“登州文會館”,這就是我們泱泱中華大地上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後來到了1902年,在另一位美國教育家路思義等人的努力下,登州文會館和濟南醫學院等幾所洋人辦的大學合併,1908年定名“齊魯大學”,校址遷到山東濟南,這是後話。
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講,年輕的學子們年年都要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一樣地考大學,今天的中國人誰不知道上大學是大大的好事。可狄考文和他年輕的妻子當年在登州創辦大學部那陣子,想要把優秀的年輕中國學子們引進他們的學校卻並不容易。在碰到種種難以克服的溝溝坎坎之後,為吸引有志的優秀中國青年上大學,狄考文終於想出一個妙招:
招生的老師在趕集的日子,到集市上擺了三樣洋玩意兒:
一是一張招生的老師本人的大幅照片;
二是一具船用單筒高倍望遠鏡;
三是一架顯微鏡。
今天這三樣東西當然沒有什麼稀奇,可1882年在地處山東海邊的小城登州就大大的不同了。
中國的繪畫自古以來或使用線條,或使用線條加顏色來表現。畫面中沒有影調更沒有質感。19世紀中葉的華夏大地上出現了照片這東西,對於第一次見到它的中國年輕人來講,實在是太神奇了:不僅頭髮鬍子真真切切一絲不差,連臉上的汗毛孔都歷歷在目,照片上的人看上去居然會和本人一樣一樣的。
那時登州全城很有本事的人中間也難得找出幾個全見過這三樣東西的,把長長的圓筒往眼前一放,大海里遠遠的一個小白點,瞬間就變成一條大大的帆船,連船上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把一根頭髮絲往那個不知道叫什麼的稀奇洋物件里一放,再一看,比壓面槓子還粗!試想,這三樣東西的奧妙對於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山東海邊小村小鎮的年輕人何等神奇。
到了1886年,一個名叫孫熹聖,出生於膠東掖縣,村名叫做“槐樹裡頭”的小伙子,被那三樣洋物件神奇的科技含量強烈地吸引著。於是,這一年他成為登州文會館的大學生。在他之後,他的五個弟弟一個姐姐,都先後做了登州文會館的大學生,成為登州文會館大學部從1882年成立開始到1952年消失為止,唯一一家七姐弟全做過該校大學生的人家。
話說回來,狄考文到了登州後,對中文和中國文化不僅表現出極度的崇敬熱愛,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極大的天賦與勤奮。到達登州不久,在連英漢字典都沒有的情況下,他藉助一部英日詞典和聘請的日籍教師的幫助,迅速掌握中文的聽說讀寫。短短几年工夫不僅全部“三字經”朗朗上口,一字不錯,他給學生講課時對孔孟之道也常常引經據典,對被稱為“四書”的((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如數家珍。到1882年大學部正式開辦時,狄考文已經是一位漢學學養深厚的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了。
1882年在中國開辦大學,頭一個碰到的問題就是教材。當時全世界也找不到一本適合在中國運用的並且學術水準達到歐美一流“大學”水平的中文大學教材或教科書,狄考文從自己培養出的中學畢業生中尋找助手,一邊創建大學課程,一邊創建學術水準與當時世界接軌的最早的中文大學教材。
從無到有創建幾十門大學課程和全套中文教材談何容易。在這一漫漫過程中,一些讓自己得意的學生,逐步成為他的助手。孫熹聖的勤奮好學與學業優秀,漸漸得到狄考文等中外教師們的讚賞。狄考文一步步把孫熹聖也當做助手中的一個,這也是後話。
在登州文會館裡,孫熹聖遇到了一個讓他不能不傾心關注的女孩。
就在那個校園裡,一幅洋人學者拍攝於北京遠郊山巔的長城照片,成為一個奇妙的媒介,在當時中國傳統禮教最嚴格的齊魯大地上,催生出一段無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由戀愛並終成眷屬的傳奇姻緣。那是19世紀的80年代,整個膠東乃至全中國的漢族女人,人人裹著一雙小腳,那時一遇天颳大風女人們走路就必須扶著路邊的牆走,望眼登州,全城僅僅一個漢族女人走路不用扶牆,這女孩便是孫熹聖在登州文會館的女同學,名字叫做隋心慈。P188-191
孫明經從1934年大學畢業至1992年去世,前前後後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其間他兼任過各式各樣不同的職務,但“大學教師”卻是他自1934年至1992年一天也沒有改變過的身份。講孫明經拍攝照片的事,就不能不講“大學”。因為,從1934年以後他的一切拍攝活動都是以大學教師的身份進行的。
今天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式各樣的高等院校超過三千所,對於我們這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古老國度,今天我們所說的“大學”這種學校的樣式其實並不是我們祖先們創造的。它們原本並不是“中國貨”,對於中國人來講,“大學”這東西算得上百分之百的舶來品!
我們中國大地上早期的大學,或是洋人一百多年前從外國移植到我們古老國度來的,或是到外國留過洋歸來的中國學者前輩們仿著洋人辦大學的樣式在中國辦起來的。
“照片”和“大學”對於咱中國人來講同樣都是舶來品,因此今天我來編這本孫明經分別拍攝於1937年、1950年和1959年的老北京照片集,就不能不從洋人在中國辦大學的故事開始說起。
1863年7月3日,一個27歲名叫狄考文的美國小伙子從紐約登上一艘載重僅僅900噸的小海輪,跨大西洋、過好望角在茫茫大海上漂了160天終於到達中國的上海。他們沒在上海停步,那個當時和後來吸引著成千上萬西方人和各式各樣冒險家的花花綠綠的上海沒有吸引住他們,他們對於為人類誕生過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齊魯大地懷有特別的嚮往,在上海沒有待多久,便轉道來到山東的煙臺。
這位名叫狄考文的美國博士,剛剛娶了一位美麗的金髮女郎,他放棄了在美國做中學校長的機會,帶著志同道合的新娘狄朱麗葉和同鄉郭顯德一起登上那艘載重900噸的小海輪,開始了他為古老中華掀開教育歷史全新篇章的歷程。
狄考文自幼生活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鄉下,他心靈手巧,學得一手木匠手藝,還是一個很好的鐵匠和機器匠。在他剛剛讀中學的時候,聽一位老師對他講了很多有關遙遠又神秘的中國的有趣故事,小小年紀,便對中國產生了神往。那位老師告訴狄考文,在神秘古老的中國,很少有人知道上帝的存在,那裡的人卻千百年崇敬聖人,那裡有一片遼闊的土地名叫山東,那裡誕生過中國的文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孫子、書聖王羲之。
今天的蓬萊市,當時名叫登州府,距煙臺市中心80公里。狄考文和夫人一起在這裡找到一座原來名叫“觀音堂”的業已荒廢的廟院,經過一番收拾建起了一所小小的、完全和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學校不一樣的學校,名叫“蒙養學堂”。他們在這裡開始了他為中國開創與國際接軌的“高等教育”事業艱難卻有趣的辦學經歷。
經過18年的艱苦努力,在這所小小的學校的基礎上狄考文先辦了中學,1882年又辦起了大學部,取名“登州文會館”,這就是我們泱泱中華大地上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後來到了1902年,在另一位美國教育家路思義等人的努力下,登州文會館和濟南醫學院等幾所洋人辦的大學合併,1908年定名“齊魯大學”,校址遷到山東濟南,這是後話。
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講,年輕的學子們年年都要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一樣地考大學,今天的中國人誰不知道上大學是大大的好事。可狄考文和他年輕的妻子當年在登州創辦大學部那陣子,想要把優秀的年輕中國學子們引進他們的學校卻並不容易。在碰到種種難以克服的溝溝坎坎之後,為吸引有志的優秀中國青年上大學,狄考文終於想出一個妙招:
招生的老師在趕集的日子,到集市上擺了三樣洋玩意兒:
一是一張招生的老師本人的大幅照片;
二是一具船用單筒高倍望遠鏡;
三是一架顯微鏡。
今天這三樣東西當然沒有什麼稀奇,可1882年在地處山東海邊的小城登州就大大的不同了。
中國的繪畫自古以來或使用線條,或使用線條加顏色來表現。畫面中沒有影調更沒有質感。19世紀中葉的華夏大地上出現了照片這東西,對於第一次見到它的中國年輕人來講,實在是太神奇了:不僅頭髮鬍子真真切切一絲不差,連臉上的汗毛孔都歷歷在目,照片上的人看上去居然會和本人一樣一樣的。
那時登州全城很有本事的人中間也難得找出幾個全見過這三樣東西的,把長長的圓筒往眼前一放,大海里遠遠的一個小白點,瞬間就變成一條大大的帆船,連船上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把一根頭髮絲往那個不知道叫什麼的稀奇洋物件里一放,再一看,比壓面槓子還粗!試想,這三樣東西的奧妙對於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山東海邊小村小鎮的年輕人何等神奇。
到了1886年,一個名叫孫熹聖,出生於膠東掖縣,村名叫做“槐樹裡頭”的小伙子,被那三樣洋物件神奇的科技含量強烈地吸引著。於是,這一年他成為登州文會館的大學生。在他之後,他的五個弟弟一個姐姐,都先後做了登州文會館的大學生,成為登州文會館大學部從1882年成立開始到1952年消失為止,唯一一家七姐弟全做過該校大學生的人家。
話說回來,狄考文到了登州後,對中文和中國文化不僅表現出極度的崇敬熱愛,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極大的天賦與勤奮。到達登州不久,在連英漢字典都沒有的情況下,他藉助一部英日詞典和聘請的日籍教師的幫助,迅速掌握中文的聽說讀寫。短短几年工夫不僅全部“三字經”朗朗上口,一字不錯,他給學生講課時對孔孟之道也常常引經據典,對被稱為“四書”的((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如數家珍。到1882年大學部正式開辦時,狄考文已經是一位漢學學養深厚的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了。
1882年在中國開辦大學,頭一個碰到的問題就是教材。當時全世界也找不到一本適合在中國運用的並且學術水準達到歐美一流“大學”水平的中文大學教材或教科書,狄考文從自己培養出的中學畢業生中尋找助手,一邊創建大學課程,一邊創建學術水準與當時世界接軌的最早的中文大學教材。
從無到有創建幾十門大學課程和全套中文教材談何容易。在這一漫漫過程中,一些讓自己得意的學生,逐步成為他的助手。孫熹聖的勤奮好學與學業優秀,漸漸得到狄考文等中外教師們的讚賞。狄考文一步步把孫熹聖也當做助手中的一個,這也是後話。
在登州文會館裡,孫熹聖遇到了一個讓他不能不傾心關注的女孩。
就在那個校園裡,一幅洋人學者拍攝於北京遠郊山巔的長城照片,成為一個奇妙的媒介,在當時中國傳統禮教最嚴格的齊魯大地上,催生出一段無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由戀愛並終成眷屬的傳奇姻緣。那是19世紀的80年代,整個膠東乃至全中國的漢族女人,人人裹著一雙小腳,那時一遇天颳大風女人們走路就必須扶著路邊的牆走,望眼登州,全城僅僅一個漢族女人走路不用扶牆,這女孩便是孫熹聖在登州文會館的女同學,名字叫做隋心慈。P188-191
序言
北京是聞名於世的歷史文化名城,堪稱世界“東方文化之都”。她具有悠久的歷史,擁有內涵豐富、數目龐大的文化遺產。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產認識的不斷提升,政府工作力度的逐步加大,以及學界對其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內外讀者對於北京歷史文化方面的出版物也表現出了更加濃厚的興趣,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北京又是一座朝著現代化目標迅速邁進的城市,節奏之快、變化之劇已成為這個城市又一個顯著的特徵。以歷史的眼光來看今天,今天也是“歷史”,它是明天的“昨天”。所以,“今天”如“昨天”一樣,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出版物進行記錄。
歷史是長河,永遠奔騰不息。文化在流淌,隨時隨地隨形。有人說,“在古老的經典里,時間始終是一個謎團”。我認為這只是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世間萬象的演繹從不會停止;在文化的流淌中,世間萬象的變化是永恆的。
根據北京的城市性質和以上認識,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北京學研究基地與北京大學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北京學叢書》(該叢書分為“流影”和“紀實”兩個系列)。“北京學叢書·流影系列”,以影像記錄為主要表現形式,完成一套以研究為基礎,以普及為目的,以服務建設中國特色、北京特點世界城市為宗旨的出版物。歷史長河,文化海洋,忠實記錄,流動瞬間——是該叢書名稱中“流”字的依據,意在突出忠實記錄歷史流變中的瞬間。該叢書內容選擇的四項原則是:符合“人文北京”內涵,有較好的研究基礎,適合影像方式,適應出版物市場需要。
“北京學叢書·流影系列”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無論是“昨天”還是“今天”,無論是哪個領域,在符合上述“四項原則”的前提下,只要能自成“一題”或“一體”就可以成為叢書中的一冊。
願每一冊“流影”成為北京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張妙弟
北京又是一座朝著現代化目標迅速邁進的城市,節奏之快、變化之劇已成為這個城市又一個顯著的特徵。以歷史的眼光來看今天,今天也是“歷史”,它是明天的“昨天”。所以,“今天”如“昨天”一樣,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出版物進行記錄。
歷史是長河,永遠奔騰不息。文化在流淌,隨時隨地隨形。有人說,“在古老的經典里,時間始終是一個謎團”。我認為這只是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世間萬象的演繹從不會停止;在文化的流淌中,世間萬象的變化是永恆的。
根據北京的城市性質和以上認識,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北京學研究基地與北京大學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北京學叢書》(該叢書分為“流影”和“紀實”兩個系列)。“北京學叢書·流影系列”,以影像記錄為主要表現形式,完成一套以研究為基礎,以普及為目的,以服務建設中國特色、北京特點世界城市為宗旨的出版物。歷史長河,文化海洋,忠實記錄,流動瞬間——是該叢書名稱中“流”字的依據,意在突出忠實記錄歷史流變中的瞬間。該叢書內容選擇的四項原則是:符合“人文北京”內涵,有較好的研究基礎,適合影像方式,適應出版物市場需要。
“北京學叢書·流影系列”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無論是“昨天”還是“今天”,無論是哪個領域,在符合上述“四項原則”的前提下,只要能自成“一題”或“一體”就可以成為叢書中的一冊。
願每一冊“流影”成為北京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張妙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