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孫昌齡
- 所處時代:明朝、清朝
- 出生地:河北寧晉縣
- 出生日期:1583年
- 逝世日期:1651年
人物生平
孫昌齡小時就聰明出眾、行為端莊,胸懷經世濟民之志。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與張獅結伴,到城東二十里張家別墅學習。萬曆四十年(1612年),鄉試考中舉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進士(同榜進士,寧晉有四人:孫昌齡、張砷、高捷、王夢尹),授山東登州府推官。孫昌齡任山東登州府推官期間,廉潔奉公,施惠百姓,斷案準確,辦事敏捷,已成名宦(文登建生祠祀之)。
天啟四年(1624年),任陝西主考官,所選中的舉人多數考中進士。這年冬天,因病回家休養。崇禎四年(1631年)春天,調任吏部驗封清吏司員外郎。崇禎八年(1635年),晉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兩月間,批覆二百四十多件公文,很快處理清了積案,並且是非功過一清二楚。吏部尚書特別提請記錄功績。後來多次調他任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都未赴任。
崇禎十年(1637年),孫昌齡被調任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這是掌權的人想利用他的聲望培植自己的黨羽。孫昌齡得知底細後,藉口有病,堅決不上任,請求回歸家園。當權者借他批覆公文中的一字之誤來給他羅織罪名,給諫宋學顯、刑部尚書鄭三俊極力為他解脫罪責,但全無效果,結果發配清源。發配期間,孫昌齡專心撰寫《念草史蠡》、《四書蠡》,完全不把自己所受的冤屈放在心上。
崇禎十六年(1643年)冬,六十一歲的孫昌齡又經台省舉薦重任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時明朝國勢極衰,不久,他便辭官歸隱廣阿,著《彤蟲識四朝余小錄》。
清順治二年(1645年),經給諫孫承澤舉薦,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很受吏部滿尚書阿岱器重。他給皇帝寫的時事奏疏,涉及分軍屯、恤窮民、重民命等國家大事,援古論今,井然有序,娓娓道來,千言百語,都是治國良策。這年七月,轉調尚寶寺卿。八月任山西主考官,主持山西鄉試,所取舉人比歷來水平都高。
孫昌齡在六十四歲時,晉右納言。六十五歲,晉太僕寺卿。六十六歲,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其間上疏奏議八條意見,全都切中時弊。任職期間對不通文理、不懂政務的官員,都罷免了職務,將兩名不稱職的御史,發給安家費用,解除了他們的職務。御史王守履撫按江西,與總督發生矛盾,雙方上奏朝廷,朝中有人袒護總督,打算將王守履革職,但王守履是對的,孫昌齡據理力爭也不行,便寫了奏章向皇帝上奏,終肯定了王守履的做法。從此,重大問題,要經朝廷和都察院雙方決斷,才成定論。
順治八年(1651年)三月,順治帝召集三品以上官員,聽取朝政得失意見,但他已經有病離職,參加朝議的官員無不感到遺憾。七月初七,病逝。十月二十六日,安葬祖墳,順治帝派直隸真定府知府崔成名諭祭孫昌齡。
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十二,誥贈右都御史,加謚恭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