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川(全國勞動模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孫振川,男,漢族,1972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振川
  • 主要成就:入選河南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推薦人選名單
人物事跡,獲獎榮譽,

人物事跡

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曾經的行業新手到享譽世界,短短十餘年,我國盾構整體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響噹噹的“中國名片”。在這耀眼成績背後,離不開一批盾構人十餘年來堅守初心、勇擔使命,不斷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孫振川,就是其中的一位。
從業二十多年來,孫振川參與了多個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長期紮根於施工一線,主持了我國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國內首條特長水下高速鐵路隧道——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杭州慶春路越江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設和科研攻關,參與了國家“863”、“973”、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等多個國家級項目研究,構建了跨江越海隧道設計理論與方法等關鍵技術體系,填補多項國內外技術空白,為我國實施穿江越海、地下空間開闢等重大工程保駕護航,作出了突出貢獻。
攻堅克難穿江越海鑄精品
孫振川大學就讀於阜新礦業學院,1953年,我國第一台手掘式盾構就誕生於阜新煤礦。冥冥之中,孫振川已經與盾構結下了不解之緣,並立志為盾構與隧道技術作貢獻。上個世紀90年代,孫振川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工作環境最艱苦的隧道局,投身於我國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一乾就是二十多年。從見習生到項目總工,從項目總工到項目經理,從公司副總工程師到公司總工程師,孫振川背井離鄉、遠離家人,參與的大小工程建設與技術攻關不計其數,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為日後開展工程科學技術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5年,一個重大機遇擺到了孫振川的面前——籌劃十年的我國首座大斷面海底隧道——廈門東通道(翔安隧道)準備開建。舉目世界,當時有能力修建海底隧道的國家屈指可數,我國從沒有修建此類工程的經驗,而且當地海底地質條件異常複雜,其難度世界罕見。
面對挑戰,是裹足不前,還是迎難而上?孫振川毅然選擇了後者,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中鐵隧道局組建了翔安隧道項目部,通過激烈的競爭上崗,組織上選派孫振川任項目經理,承擔翔安隧道左線行車隧道、服務隧道及兩隧道之間的橫通道等核心工程建設。“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也伴隨著巨大的壓力,承擔著極大的風險。”孫振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能感覺到那種面對艱難工程的激昂心情。
孫振川的激昂來自戰勝高難度工程的決心與信心,來源於隧道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深不可測的海底世界,翔安海底隧道需先後穿越8條風化深槽和多條風化囊,深槽地下水和海水直接連通,地質條件極其複雜。來自挪威和日本的隧道專家察看了地層結構後搖頭說:“這個工程是海底隧道鑽爆法修建的禁區,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
外國專家的否定,並沒有讓中國團隊退縮,反而更激起了孫振川的鬥志:外國人幹不了的,咱中國人一定要做成。帶著這樣的決心,孫振川帶領技術團隊,日夜堅守在施工現場,大膽開拓、小心驗證,鍥而不捨進行研究實驗、技術創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海底奇蹟”。
在淺灘土層、全風化土層、複合地層施工階段,看到傳統的CRD工法掘進進度緩慢、地層變形及地表沉降大,孫振川就開始琢磨,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控制變形、提高效率?歷經不斷地研究、試驗,最終對傳統工法進行了創新最佳化,通過組織研發新設備、創新施工步序、制定變位分配控制標準、提高機械化設備配套等技術攻關,經現場實驗驗證,使工作效率由最初的每月30米-40米,提高到每月80米;地表沉降由最初的20cm,降低為3cm。40米,在陸地上是一段短短的距離,但在複雜的海底隧道施工中卻是飛躍性的推進。
進入到海底,最艱難的部分是如何安全通過海底風化深槽及岩石破碎帶。“這是一段極不良地質體,就像夾心餅乾一樣,兩邊是岩石,中間卻和海水連通,夾雜著泥、沙,一旦發生垮塌、漏水,海水將滔滔不絕湧入隧道,不僅整個隧道功虧一簣,還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國家財產損失。”孫振川說。當時國內外都沒有類似技術和經驗可供借鑑,孫振川決心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帶領技術團隊日夜泡在施工現場進行技術攻關,組建攻克地下工程難點的“特種部隊”,最終確立了“探、堵、挖”的施工理念和防止突湧水為核心的技術體系,安全順利地穿越了第一個風化深槽,並在全線工程推廣套用。
再完美的方案也會有意外,為了確保海底施工萬無一失,孫振川親自組織制定應急預案。在一次開挖過程中,海水突然從海平面70米以下的掌子面裂隙,以50立方米/小時的速度噴瀉而下,幾乎把掌子面擊穿。面對險情,孫振川臨危不亂、沉著應對,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項目300多人投入搶險,邊排水邊封堵,經過兩天三夜的不間斷作戰,終於將洶湧的海水制服。幾天沒合眼的孫振川,走出海底隧道時鬍子拉碴,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幾歲。“當時已經開工兩年了,如果堵不住,整個隧道將毀於一旦。”現在說起來,他還是心有餘悸。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通過一系列科研攻關,孫振川帶領的團隊不辱使命,接連解決多個“世界性難題”,在我國第一條海底隧道建設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是為今後更多海底隧道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蛟龍潛海過,天塹變通途,翔安隧道在我國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而孫振川團隊在建設過程中的技術最佳化、創新,對於我國海底隧道的建設水平同樣具有開創性的推動作用。
在翔安隧道建設中的出色表現,使孫振川團隊多項技術成果受到了業界廣泛認可,其中“跨江越海大斷面暗挖隧道修建關鍵技術與套用”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他多項關鍵技術先後榮獲2009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09年度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特等獎、2011年度中施協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1年度中施協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中國中鐵青年創新一等獎等。孫振川個人也被授予廈門市“突出貢獻個人”、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2016年,當選第九屆全國科協代表。
開拓創新智慧型盾構譜新篇
榮譽不是終點,科研沒有止境,孫振川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他率領團隊在盾構技術研究上銳意開拓,連連摘取碩果:盾構機水下盾尾刷凍結更換技術、超高水壓常壓換刀技術、水下超淺埋大斷面立交隧道修建技術研究、南水北調穿黃隧道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高速鐵路特長水下隧道施工力學行為及對接技術……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相繼突破和創新,推動了我國盾構隧道及水下隧道施工技術水平快速提升,迅速躍上國際舞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行業向前發展,在孫振川心裡,這就是一個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也是最大的樂趣所在。
2012年,依託中鐵隧道局建設的、我國建築施工盾構行業唯一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這也是河南省首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振川作為實驗室主要牽頭人員,再一次在科研道路上整裝出發,擔負起新的使命。他將目光投向了最前沿的科技——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如果能夠將信息技術與盾構技術相結合,帶來的將是革命性的變革,盾構TBM大數據研究成為實驗室的重點項目之一。
“平步跨高山,談笑越江海”。隨著隧道科技的不斷發展,隧道從大江大河甚至海底下面穿越已不再是夢想。而在孫振川看來,城市不斷擴張,人口膨脹、交通擁堵、資源緊缺,隧道和地下空間開發已成為必然趨勢,作為主要施工設備的盾構TBM及其代表先進方向的施工技術前景廣闊。但盾構作為一種“量體裁衣”的定製產品,其選型設計在目前還僅僅依靠“三張表”方式,盾構機還需要類似汽車駕駛員一樣的主司機操控。然而,進入到環境複雜的地下,由於工程地質的不確定性、盾構機的不適應性、操作人員素質的差異性等,安全高效的盾構法也經常“險象環生”。
盾構TBM是不是也能像無人機一樣,實現智慧型操作、“無人駕駛”?孫振川毅然牽頭組建團隊開展了“盾構TBM大數據云平台及套用”項目研究,讓盾構TBM與信息技術“牽手”,實現盾構TBM智慧型化選型設計、智慧型化作業。目前,盾構TBM大數據云平台一期研究成功完成,具備了智慧型監控、綜合分析、業務協同等功能,已接入施工線路200多條,預測風險1500多次,糾正不當施工行為800餘次,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成果先後獲得工信部大數據示範試點項目,百家大數據優秀案例等榮譽。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孫振川將繼續帶領團隊在大數據套用研發方面繼續“深挖”,進一步推進盾構TBM技術智慧型化發展,引領盾構TBM行業技術不斷創新,為建設交通強國增磚添瓦。
風光優美的廈門海濱,車流不息的翔安隧道入口,有一座工人雕塑群像,上面鐫刻的“永不言棄”四個字異常醒目,這也是印在孫振川心中的信念。正是由於這一信念,孫振川所帶領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才成功入選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先後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目前,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國家技術創新中的典範,孫振川作為學術帶頭人,一心為實驗室的高質量發展著想,成為這支模範隊伍中的一面旗幟。

獲獎榮譽

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表彰為“全國勞動模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