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孝,字行輩份排列井然有序,脈絡清晰,如清人王綜所纂《孫氏族譜》中有一支字行為:“大永宏茂,元亨利貞,興隆吉慶,昭遠振武,承先啟後,世代克昌,平治修齊,子嗣長守。”孫寶山所修纂《孫氏家譜》中,河北滄州孫姓一支字行為:“書銘華錦,蘭茂增馨,嘉祥永蔭,世育俊英。”孫炯所纂《孫氏宗譜》中,浙江孫姓一支字行為:“會際昇平日,修緒衍新編,支圖與翰典,光照啟後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忠孝
- 性別:男
- 民族:漢族
簡歷,孫姓的五大來源,
簡歷
【孫姓的宗族特徵】 1、族大人眾,英才輩出。 2、人口分布集中,大多在東北、華北、華東一線。 3、字行輩份排列井然有序,脈絡清晰,如清人王綜所纂《孫氏族譜》中有一支字行為:“大永宏茂,元亨利貞,興隆吉慶,昭遠振武,承先啟後,世代克昌,平治修齊,子嗣長守。”孫寶山所修纂《孫氏家譜》中,河北滄州孫姓一支字行為:“書銘華錦,蘭茂增馨,嘉祥永蔭,世育俊英。”孫炯所纂《孫氏宗譜》中,浙江孫姓一支字行為:“會際昇平日,修緒衍新編,支圖與翰典,光照啟後賢。” 【孫姓宗祠通用對聯】 〖孫姓宗祠三言通用聯〗 兵家祖; 循吏宗。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齊國孫武。下聯典指春秋楚國孫叔敖。 〖孫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閉門聯榻; 漱石枕流。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清·孫錤不事舉業,與其弟構古棠書屋,閉門聯榻,談古論今。下聯典自晉·孫楚隱居,謂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厲其齒。 名高吳鏡; 威振齊邦。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春秋末期孫武,用於吳。下聯典自戰國·孫臏用於齊。 江東立國; 冀北空群。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東漢·孫權繼承兄業,稱帝於武昌,國號吳。下聯典自春秋秦人孫陽,即伯樂,善相馬,唐·韓愈文有“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映雪世澤; 兵書家聲。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晉·孫康映雪夜讀。下聯典自春秋齊國孫武著《孫子兵法》。 讀書雪夜; 作賦天台。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晉·孫康映雪夜讀。下聯典自晉·孫綽作《天台山賦》,有“擲地作金石聲”之謂。 望出太原; 芳傳虞坂。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春秋·孫陽,即伯樂。孫陽過虞坂,有騏驥伏鹽車下,見陽而長鳴。陽下車泣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聲聞於天。 鼓琴長嘯; 講學卻征。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晉·孫登,傳能長嘯作鳳凰聲。下聯典自明·孫奇逢,避亂入山,前後十一次拒徵聘。 蜀宮才捷; 吳嶺仙成。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三國蜀主劉備之孫夫人才捷剛猛。下聯典自五代·孫奚之女寒華,修行成仙而去。 傾資賞士; 負土培城。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宋孫益,性忠勇,傾資賞士,能得人死力。下聯典自後魏·孫道溫攜妻趙氏共城中婦女負土培城,以禦敵犯。 兵家之祖; 循吏之宗。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其實就是三言通用聯加了個之,意義一樣) 〖孫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三孫威振華夏; 兩賦名留神州。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東吳孫堅及孫策、孫權三父子。下聯典指東晉著名女文學家孫瓊,有《悼恨賦》、《箜篌賦》。 〖孫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字詞曲雅饒西漢; 賢士高風冠北周。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宋代翰林學士孫洙,文詞典麗,有西漢風。下聯典出明代賢士孫賈。 願乘風破萬里浪; 甘面壁讀十年書。 ——孫中山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用孫中山自題聯。 兵法卓絕傳後世; 藥方回春救蒼生。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下聯典出隋唐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後人尊為“藥王”。 逸仙壯舉搏辛亥; 武略運籌定東吳。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孫中山。下聯典指孫堅、孫策、孫權三父子。 源遠流長樂安郡; 根深實茂富春江。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孫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勾深索微,振紛埋廢; 破疑儆怒,節憂平矜。 ——孫中山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用孫中山自題聯。 寒國春回,誰復讀書映雪; 舞雩日暖,何妨歸詠吟風。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正色持衡,良史傳名於晉室; 奇才搜藻,金聲播譽於天台。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十三篇用兵如神,有文經必有武備; 千金方活人無算,能治國亦能齊家。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法效鬼谷,賦著天台,乃武乃文,垂芳徽於不朽; 源溯贛江,派分湘水,在茲在彼,將怵惕以同深。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本富春以溯源,邦之彥、國之佐、學之賢,稱名自昔,願子孫共勵箕裘遠紹; 由青山而分派,秀者士、朴者農、顯者宦,聚族於斯,在祖宗鹹欣享祀無疆。 ——佚名撰孫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採用江西省萬載縣田心孫氏宗祠聯。 上面【孫姓的宗族特徵】和【孫姓宗祠通用對聯】我們可以看到:孫氏宗族人才輩出,而且分布集中,輩分排行非常有序,這為孫堅父子尋根溯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而在認祖歸宗的可信度上增加了砝碼。 孫權的《玉牒序》是一個良好佐證,參見北歐海盜Eric在本吧的獨家資料,大家可以對照看下。當然,網友也會質疑其中會有偽托或自己抬高祖先身份的成分在內,容後細表。 大家可能先有這樣一個印象:即富春確實是孫氏重要的發源和聚集地。然後看以下資料可能會加深孫武和孫堅父子的聯繫。
孫姓的五大來源
孫姓的歷史悠久,姓源的頭緒很多,中華孫姓之根系,吸收這各時期、各地方、各民族之血脈,其發展有如川溪之匯聚,紛繁巨觀。先秦時期的衛、齊、楚、吳、晉、鄭、秦,中原許多諸侯國都已出現孫氏。秦漢以降,時有家族通過改姓、賜姓諸途徑,成為孫氏族人。唐宋以後,許多少數民族在漢化過程中,又有相當部族加入孫姓行列。明初,政府要求將複姓更為單姓,這樣又有一批帶孫字的複姓氏族變為孫姓族的一員。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大來源:一、先秦時期孫氏的三支主幹 根據唐宋時期有關譜牒和史籍的概括,孫氏在先秦時期主要有三支主幹。 1、姬姓衛國孫氏 衛國姬姓乃周文王之後。唐代林寶《元和姓篡》卷4“孫”姓載:“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武仲以其祖父名字“惠孫”中的“孫”為姓氏,稱孫武仲,於是衛國孫氏產生。 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個兒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原封於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稱康叔封。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商原來統治的部分地區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給康叔,以商的舊都朝歌(今河南淇縣)為都城,以監管商的余民而建立為國。衛國位於今河南北部,還擁有河北南段和山東西端的部分地區。衛康叔遵循哥哥周公的諄諄勸導,以文王“明德慎罰”的政策治理國家,衛國頗有起色而成為當時的大國。 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公,名和,是西周末、春秋初年的衛國國君,約公元前812年—758年在位。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周都鎬京(今山西長安),殺了周幽王。衛武公與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合兵幫助周王室平定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叛亂,並護衛周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姬和勤修政事,國泰民安,頗受百姓擁戴,是當時最有名的諸侯。武公有子名惠孫,惠孫有子名耳,為衛上卿,食采邑於戚(今河南濮陽縣北),姬耳有子名乙,字武仲。依據周的宗法制度,諸侯國國君的兒子稱公子,孫子稱公孫,公孫之子離其嫡長大宗之血緣已略疏遠,而可以其祖父(父王)的字為氏,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脈。這樣,武仲便以其祖父惠孫的“孫”字為姓氏,是謂孫乙、孫武仲、衛國孫氏便如此從姬姓分離出來。 姬姓可謂中華民族中最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古史傳說中的華夏部族,以兩大部落首領皇帝和炎帝而著稱。皇帝便是姬姓,號軒轅氏,因居住於姬水旁,而後得了姬姓,是為皇帝氏族。炎帝為姜姓,號神農氏,因居住於姜水旁,而得了姜姓,是為炎帝氏族。姬和姜都從女為姓,其作為氏族的標誌,反映出原始部落以女性所繁衍子女的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組織結構。一些學者推斷出皇帝氏族的發祥地大約在今陝西的北部,而炎帝始祖約在山西省西部偏南的地方,兩部落相距並不很遠,乃至婚姻相通。 周氏興起在渭水中游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古老部落。而周王的姬姓,據有關傳說,似乎又可推導出是嫡系的“炎黃子孫”。周代先祖稱棄,號后稷,相傳是帝嚳的兒子;帝嚳相傳又是黃帝的兒子玄囂的後裔,號高辛氏,娶有邰氏之女姜螈而生棄。姜螈姓姜,應屬炎帝氏族系統,這樣,棄便是黃帝氏族和炎帝氏族通婚所結之果。自后稷十幾代傳至公劉,遷居於豳(今陝西旬邑縣),再九傳至古公亶父,遷居於戚山腳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自文王姬昌即位,周日益強大,武王姬發終於滅商而一統天下。而周文王的十二世孫中的一支,以祖父之字為氏,改姓孫,主要生活於其采邑地:戚(位於今河南濮陽縣北面)。 2、羋姓楚國孫氏 宋代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說:孫氏“出自羋姓。”楚蚡冒生王子章,字無鉤,生蒍叔伯呂臣,孫蒍賈伯羸生艾獵,即令尹叔敖,亦為孫氏。”及出國的最高級別官員:另尹孫叔敖,為楚國孫氏的源頭。 羋姓為先周時期的楚國國姓。楚人的族源有中華華夏說、東夷蠻族說、土著三苗說等,其實楚民族是中原華夏族的一支與周圍土著居民不斷雜交蕃衍而形成的,楚文化便是華夏文化與蠻夷文化融通匯合而結出的果實。 屈原的《離騷》開頭就說:“帝高陽之苗裔”,自稱是中原高陽氏的後裔。高陽氏即我國傳說時代的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炎黃聯盟中的重要首領:顓頊。據司馬遷《史記》所載,顓頊是皇帝之孫,是當時的一位華夏族部落首領。其後裔的一支稱祝融,氏族繁衍分為八姓,臨江水與蠻族雜居。祝融後代陸終娶鬼方之女,該女懷胎十一年而不分娩,於是剖腹產,開左肋生出三人,開右肋又生出三人,第六子叫季連,其分支為羋姓,乃楚人的先祖。在商朝時期,由於中原鬥爭的激烈,季連部族逐步南遷到達漢水流域。而當地苗族部落的歸附,楚人先祖又與三苗土著居民不斷融合,力量不斷強大,季連後裔中最著名的人物為酋長鬻熊。此時商紂王的統治極為殘暴,為求得楚族的生存與發展,鬻熊決定投靠周族,並在營救周文王與協助周武王討伐紂王的過程中立下許多功勞。周成王時封功臣後裔,便將鬻熊的曾孫熊繹封為子爵,建立楚國,疆域位於今豫西南和鄂北地區。因為鬻熊的歷史功績,及其對楚族社會的影響,從此開始,楚國國君改為熊為姓氏。 蚡毛是春秋初期的楚國國君,姓熊名眴,號蚡冒,其子蒍章,在當時楚國的外交事務中發揮過重大的作用。《通志·氏族略》云:“蒍章食邑於蒍,故以命氏。”這樣,蒍氏也逐步發展為楚國的一個望族,見於《左傳》的有關人物也不少。蒍章之子蒍呂成,字叔伯,楚成王時曾被任命為令尹。其孫蒍賈,字伯羸,幼年即出入楚王宮廷,評議政事,楚莊王時任工正。蒍賈之子蒍敖,字艾獵,即楚國著名的賢臣:孫叔敖。其後代便以孫為氏,楚國的孫氏一族由是產生和繁衍。 3、媯姓齊國孫氏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說:孫氏還有一致,“出自媯姓。齊田完字敬仲,四世孫桓子無宇,無宇二子:桓、書。書字子占,齊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于樂安。”這是說齊大夫陳書有戰功被賜孫姓,乃為齊國孫姓的由來。 媯姓與姚姓同為虞氏部落之姓,相傳舜生於姚墟而得姚姓,居於媯而得媯姓,為河流彎曲處,媯即媯水,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南,源出歷山,注入黃河。舜的族源,存在兩種說法:《史記·三代世表》中說,舜是皇帝族的後代;而《孟子》說:“大舜,東夷之人也。”從各類古史記載分析,舜的出聲地、居住地、生產作工之處,既有山西、河南諸中原地區,也有山東、浙江諸東夷之地。是否可以如此推測:舜族及其子孫,應是中原華夏族之一支與東夷部族融合雜交而產生的後代。 田完是舜的後裔虞閼父之子媯滿的後代。周武王伐商時,虞閼父為周族陶正之官,執掌陶器的生產,管理從事製作、燒窯的陶工。由於管理有方,器用齊備,頗有勞績,又因他是聖賢虞舜的後代,周武王就把女兒嫁給虞閼父之子媯滿,並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陽縣一帶,建立陳國。媯滿死後諡號陳胡公,又稱胡公慢,本家族便以陳為氏。 從陳胡公開始,陳國經十代十二個國君的傳承,到桓公時發生了內亂。桓公患重病至死,其弟佗殺了太子免而自立,是為陳歷公。太子免的三個弟弟躍、林、杵臼為兄報仇,聯合蔡國又設計殺死了歷公,三個弟弟相繼即位為利公、莊公、宣公。利公立五個月即去世,莊共七年後去世。宣公繼位後,原本已立太子御冠,後又要改立寵姬之子款,便狠心殺了太子御冠。利公之子陳完,字敬仲,與太子御冠交往甚好,怕禍及自己,便於公元前672年逃往齊國。陳完到齊國後,謙讓推辭了卿的職位,只擔任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職。 陳完的四世孫陳無宇為官“上大夫”,其五世孫陳書伐莒有功,齊景公賜以孫姓,並封以采邑樂安(今山東惠民縣一帶),於是齊國孫氏出現。 二、先秦各國其他孫氏支脈 1、晉國姬姓王族子孫中的孫氏 《左傳·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二次出現“孫周”之姓名,楊伯峻註:“孫周即晉悼公。”《史記·晉世家》云:“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晉襄公少子也,不得立,號為桓叔,桓叔最愛。桓叔生惠伯談,談生悼公周。”孫周也是因為其祖父為少子小宗,不得立為主後,作為王室旁支便改為孫氏。後來由於偶然的機會,晉國貴族襲殺歷公,才迎王室旁支孫周即位,是為晉悼公。《呂氏春秋·似順篇》載,晉卿趙簡子有家臣孫明。家臣一般為平民階層,說明晉國平民之中也已產生孫氏。 2、鄭國姬姓王族中的孫氏 《左傳·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記載:“鄭群公子以僖公自之死也,謀子駟。子駟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殺之孤、子熙、子侯、子丁。孫擊、孫惡出奔衛。”p孫擊、孫惡便是鄭國姬姓王族中的公子王孫。 3、秦國孫氏 《莊子集釋·馬蹄篇》疏:“列茲云:姓孫,名陽,字伯樂,秦穆公時善治馬人。”伯樂孫陽之識千里馬,其故事被廣泛傳播。就是說春秋秦國也出現孫氏,儘管其人祖籍不明。 4、商代孫氏 宋趙明城《金石錄》卷17《漢安平相孫根碑》載:“考厥先出,自有殷立商之系,子湯之苗;又雲勝武定周,封比干之墓,後裔分析,避地匿軌,姓曰孫焉。”比干是商紂王的叔父,官至少師,紂王尹虐無度,國勢危殆,比干犯顏直諫,遭紂王剖心殺害。傳說比干被害後,其妻室逃進森林避難,產子便以林為姓,名堅,林堅為比干之子,此後林氏後裔都已比干為先祖。這裡卻冒出來一支孫姓的比干後裔,所謂“後裔分析”,應是比干家族中的另一支。 三、改姓賜姓為孫氏 1、荀姓與孫氏之關係 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其“荀”姓與孫氏也存在不解之緣。根據唐司馬貞作《史記索隱》和唐顏師古在《漢書·藝文志》記載:漢代因為要避宣帝名詢之諱,巡行都改為孫姓,甚至說曾下詔令改姓,就連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當然後來有相當部分人將姓又改了回來,但終究有一部分認為改過來,由是它也成為漢代孫姓支脈的一個不小的源頭。 2、漢代有子女隨母親姓氏的情況 《漢書·夏侯嬰傳》記載:“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藤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令公子孫更為孫氏。” 三國東吳時,官拜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鎮守皖城(今安徽潛山縣)的孫河,字伯海,本姓俞,和東吳孫氏同鄉,也是吳郡人。《三國志·吳書·宗室傳》裴注引《吳書》曰:“河,堅族子也,出後姑俞氏。”所謂孫堅的“族子”,而“出後姑俞氏”,應是孫氏族中女子出嫁所生之子,自然隨外家姓俞。他年少時隨孫堅征討沙場,典領親兵,常為前驅,孫堅視為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三國志·吳書·宗室傳》謂:“孫策愛子,賜姓為孫,列之屬籍。後為將軍,屯京城(今江蘇鎮江市)。”孫策不但重新賜他姓孫,還列之屬籍,即回登上富春孫氏族譜。 3、被孫氏族人收為繼子而改為孫姓 如明代江蘇婁縣(今上海松江)的孫士美家族,孫士美累官深州知州,其父孫訥官仕天策衛經歷,祖父本姓朱,乃太常寺卿朱奎之後,因出繼孫氏,遂以孫姓家族顯名。《江都孫氏重修族譜》謂:始祖孫謹行,生於明萬曆年間,“公本姓徐,繼姓孫,因有明孫暗徐,祖遺風焉,立譜從孫氏,蓋不忘本也。”此人由徐氏而為孫氏繼子,改為孫姓,且成為江都孫氏一族之始祖。 四、複姓省字成孫姓 叔孫氏。一是源於姬姓,《姓譜》載,春秋魯桓公的兒子公子牙,字叔,又稱為叔牙,叔牙的兩個孫子:彭生、德臣,彭生便已“叔仲”為氏,德臣以“叔孫”為氏。春秋魯大夫有叔孫豹、叔孫德臣,西漢有叔孫通。二是源於北魏拓跋族,《魏書·官氏志》載:“拓跋鄰命叔父之胤曰乙旎氏,後改為叔孫氏。”北魏有叔孫健,本姓乙旃氏。 長孫氏。長孫氏源頭也有二:一是漢代已有此姓,《漢書·藝文志·孝經》著錄有《長孫氏說》二篇;而《漢書·儒林傳》載,有淄川(今山東昌樂西)人長孫順,曾師從王吉,受《韓詩》之學,治學有顯名,官博士。二是源於北魏拓跋族,《魏書》說:“孝文帝以拓跋為皇枝之長,改為長孫氏。”唐代太宗的長孫皇后及名相長孫無忌,即為其後。另《周書》記有河南洛陽人長孫儉,為鮮卑族人。
五、少數民族中的孫姓 1、北方有關民族 鮮卑族,魏晉南北朝時,馳騁於中國北方大地,先後建立前燕、西秦、南涼等政權。《晉書·馮跋傳》載,北燕國尚書令孫護,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叱支,一個叫乙拔,三人“俱有才力,以驍勇聞。”該國以鮮卑族人為主,從名字上看,就可知兄弟三人決非漢族,或為鮮卑族人。當時在遼東鮮卑族的慕容氏前、後燕國中,孫姓大將不少,據《晉書·載記》中有:前燕國有大將孫丁,安西將軍、并州刺史孫希;後燕國有大將孫蓋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估計高爵顯的孫護不喜原鮮卑名,而改孫氏。鮮卑族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後逐漸與漢族等融合,所以,其中有人改姓漢姓孫氏,是很自然的現象。 契丹族,為鮮卑的一支,隋唐時建立的大賀氏部落聯盟,後又建立大遼政權。《舊唐書·北狄傳》載,“契丹有別部酋帥孫敖曹,初仕隋為金紫光祿大夫。武德四年,於靺鞨酋長突地稽俱遣使內附,詔令與營州城旁安置,授雲麾將軍,行遼州總管。至孫萬榮,垂拱初累授右玉鈐衛將軍、歸城州刺史,封永樂縣公。”孫敖曹、孫萬榮為隋、唐時契丹部落酋長,該部或即《遼史》契丹審密部先世。孫萬榮雖授得官職,但不堪地方官員的侵侮,乃舉兵反唐,屢大敗唐兵,武則天很稱“孫萬斬”,終戰敗被殺。《舊唐書·孫孝哲傳》謂,孫為契丹人,其母有姿色,與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私通,因得親近,天寶末(公元755年)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反叛時,受一殿中監的官職,且封以王位。為人殘忍,果於殺戮。可以斷言,唐代契丹族中孫姓已不少。遼被金滅後,契丹族人漸與漢族、女真族、蒙古族融合。 朝鮮族,源於朝鮮半島,聚居于吉林延邊,分布在東北等地。今《福山孫氏譜書》稱,晉滅東吳之際,東吳孫氏族人中有一支渡海遷居三韓(馬韓、辰韓、弁韓,今朝鮮半島)。《宋書夷蠻傳》載,高句麗國王高璉,有大將叫孫漱,估計應是漢族孫氏移民之後裔。高麗學者金富軾所撰《三國史記》中說,新羅初期,朝鮮移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為朴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稱,還分別賜姓,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元代,蒙古軍隊屢次攻入高麗,將大批高麗人擄略到中國;同時還有一些高麗人,因其他原因遷入中國。如當時有高麗人孫襲卿,官至禮部員外郎。《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73“附載滿州旗分內高麗姓氏”中有“孫氏”,《清朝通志》卷8《氏族略》,滿洲其人中同樣既有高麗姓:孫氏,世居望京地方。 如今的朝鮮族人都是在近代時期遷入中國東北地區,其中也同樣有孫姓人氏。 女真與滿族,主要聚居於東北,入關後散居各地,建立過金、清政權。女真建金國後,許多女真人遷入中原與漢族雜居,受漢文化影響,且漸改為漢姓。金朝廷幾次下令,禁止女真人改稱漢姓,但實際上阻擋不住這股漢化潮流,金朝滅亡後,未曾改為漢姓的女真人紛紛改為漢姓。陸文貴《牆東類稿·孫公墓志銘》載,有女真人烏克遜氏為金明威將軍,居京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金為元兵滅後,徙居河北大名,“始從漢俗,以孫為氏。”有子三人:孫信、孫義、孫仲,孫仲之長子孫澤為墓主。這部分女真孫氏,在元、明時期,完全融入漢族。 清雍正、乾隆年間弘晝等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其卷76、79“附載滿州旗分內之尼堪姓氏”,記載了十餘個有勳業孫姓者的簡傳,及其家族後裔有官位者的資料,主要居住在遼寧瀋陽、撫順、鐵嶺、大凌河一帶。《清朝通志·氏族略》也同樣在有“滿州旗分內尼堪姓”的一些孫氏人物,居住在遼寧撫順、蓋縣等地區。“尼堪”是滿語“漢人”之意,但這裡是指滿洲八旗內之漢姓,並非漢軍八旗。儘管其中所載孫姓人物大部分有漢人血統,原可能為滿人之奴隸,屬有大量漢人投充的包衣佐領,但此時畢竟已與滿族融合二類屬滿洲旗人。滿族人在漢人入旗的影響下,加上逐步向關內遷徙,滿族仿漢姓漸成普遍現象。清朝初年,護軍統領孫達哩,一些滿族文獻中寫成“蓀達理”或“遜達哩”,原姓魯布哩氏,正黃旗人。滿清政府覆亡後,大部分滿族融合於漢族,其中改用漢姓孫氏者也不少。如《滿族姓氏錄》記,原滿族姓氏“孫佳”,後以單字“孫”為姓。 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時置郡,此支孫氏為富春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明的十一世孫福。(孫明就是孫武的次子) 陳留郡:秦置,在今河南省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併入開封縣。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 樂安郡:東漢置郡,此支孫氏為兵聖孫武之族所在。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孫氏為樂安孫氏之分支,開基始祖為孫武次子孫明。 汲郡,晉置汲郡,治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隋唐汲郡即衛州。此支孫氏為孫氏世居之地,晉名隱士孫登之族所在。 東莞郡:漢有東莞縣,治今山東沂水。東漢末設東莞郡,治所在今沂水東北。東晉僑置於晉陵(今江蘇省常州市)東南,南齊末廢。今廣東省東莞縣置於唐代。 吳郡:公元129年,東漢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 富春郡:今浙江省富陽。秦置縣名富春,晉太元中改富陽。五代吳越為富舂。宋復為富陽。 2、堂號 平治堂:因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賜號。 樂安堂:因田書伐莒有功被封于樂安。 富春堂:兵聖孫武帶著自己的13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其為將。他帶兵西征破強楚,北威齊魯,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賜富春堂號,與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晉朝時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在院子裡映著雪光讀書,終成大名,賜此堂號。 此外,孫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敦敘堂”、“積善堂”、“鶴衍堂”、“嘉會堂”、“東莞堂”、“燕翼堂”、“萬石堂”、“垂裕堂”、“孝友堂”、“兵法堂”、“太原堂”等。從郡望堂號看,富春這一支孫姓都是孫武的子孫遷徙而來。而且富春這一支的脈絡最為清晰,歷史也非常悠久,故孫堅父子為孫武之後是比較可信的。《玉牒序》說孫氏原在樂安郡(孫武祖先所在),後孫武次子孫明封到富春,孫明生孫臏,代傳後有祖孫鐘,父孫堅。 陳壽稱孫策用兵“仿佛孫吳”,未必沒有讚許和默認的意思在內吧。 當然,稱孫堅父子為兵聖之後,或否定之,並不影響象孫策這樣的英雄被後人所景仰和稱道。
1979年7月
神農有個水晶肚,達摩眼皮變茶樹,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
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1、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