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山

孫小山

孫小山,1891年1月11日生於湖南省醴陵城關鎮(今醴陵市)丁家坊。其父孫蘭芳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民,為人正直,樂於助人。他家靠近大路,每到寒冷季節,常備有床板棉被,免費借過路窮人歇宿,還為趕夜路的送上一個火把。盛夏,他家總要燒一大缸茶水,方便過路人渴了時飲用,從不收費。父母親這種樂善好施、濟困幫危的行為,對孫小山影響很深。他從小喜歡窮鄰鄉親,與他們一塊說話投機,心心相印;而對有錢有勢的富人卻不屑一顧,羞於為伍。他有個遠房舅父,是個財主,在縣衙供職,常來找他做些繕寫文稿的事,孫小山總是避而不見,並對母親說:“這個人利慾薰心,行為不正,我很討厭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小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91年
  • 逝世日期:1928年
  • 職業:革命者
  • 出生地:湖南醴陵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姓 名:孫小山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湖南醴陵
出生年月:1891年
犧牲日期:1928年4月23日 出生於一戶農民家庭。少時曾讀過10多年私塾。後到廣州舅父處謀事,被介紹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回到家鄉任教,李立三、左權、宋時輪等均受到其教育。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全縣最早的黨員之一。同時,還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五卅”運動期間,積極發動學生走出課堂,查禁仇貨,募集捐款,喚起全縣人民參加反帝愛國鬥爭。同年11月,被選為中共醴陵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1926年7月,北伐軍進入醴陵時,主持北伐軍招待處的工作,動員全縣工人、農民、學生組織宣傳隊、慰勞隊、擔架隊、茶水隊,支援過境的北伐部隊。隨後,相繼任國民黨醴陵縣黨部執行委員、醴陵縣農民協會執行委員長、中共淥口埠委書記等職。先後領導全縣各區鄉普遍建立農民協會,發展會員58000餘人;組建淥口總工會,發展會員3000餘人;在本縣南四區、西一區部分鄉村,試行分田地工作;積極支持組建農民自衛隊,並與縣委書記羅學瓚等組織本縣農軍參加討伐反動地主武裝湘東保全軍的戰鬥。還曾積極引導農民同封建勢力、封建迷信展開鬥爭。毛澤東曾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文中對此予以讚揚。“馬日事變”後,與羅學瓚等率湘東、贛西農民、工人武裝向長沙進發,並在湘潭易家灣擊潰來犯之敵,後奉上級命令停止行動。1927年9月,率醴陵部分農軍編入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秋收起義。隨部到達醴陵時,因病離隊。在家鄉養病期間,仍繼續秘密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28年4月23日,不幸被捕,被押至縣城狀元洲殺害。

人物事跡

辛亥革命的前夜,孫小山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輾轉到了廣州,找到了在軍界任職的舅父,在軍界混了個差事。舅父留日期間,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在舅父的影響和介紹下,不久,孫小山也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後,孫小山回到醴陵當國小教師,後到縣立中學當庶務,1924年冬在該校加入共產黨,成為醴陵最早的黨組織——中共醴陵特別支部的成員之一。國共合作期間,他以個人身份參加了國民黨。
孫小山在縣立中學工作期間,積極在進步學生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引導學生成立進步社團,相互激勵進步,踴躍投身愛國鬥爭。他曾幫助、支持陳恭、陳覺、左權、宋時輪等30多名學生組織社會問題研究社,學習革命理論,參加愛國活動。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動員學生走出課堂,查禁日貨,募集捐款,喚起民眾參加反帝愛國鬥爭。這年冬,中共醴陵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他被選為執委委員。
1926年7月中旬,北伐軍勢如破竹,長驅直入醴陵境內。負責北伐軍招待處工作的孫小山,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他走東家串西家,一會兒到工廠,一會兒到學校在做好部隊物資供應和駐地的安排的同時,還發動和組織工人、農民、學生組成宣傳隊、慰軍隊、擔架隊、茶水隊,積極開展支援北伐的活動,街頭巷尾到處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出色的工作贏得了大家的一致擁戴,在國民黨醴陵全縣代表會議上,他當選為縣黨部執行委員。為解決縣黨部的辦公用房,他和張幄籌等一起,要求縣議會交出房屋,得到廣大民眾和上層正直人士的支持。醴陵縣農民協會成立時,他擔任了執行委員長。在他的領導下,各區鄉也普遍建立了農民協會,會員由上半年的17萬人發展到58萬人。
孫小山還兼任中共淥口埠委書記,與縣總工會代委員長陳炳生、北二區區委書記易學詠、北二區農協委員長曠家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迅速打開了全區工作局面,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隨後,又建立了淥口總工會,會員達3000多人。同時,農會的聲勢也不斷擴大,當地農民總數的95%都成了農會會員。
在農會工作中,孫小山除了領導農民實行減租減息、禁賭禁鴉片外,還領導農民同封建勢力展開了鬥爭。他們清算了劣紳易松生經管公堂、祠產所貪污的3000多元,責令全部退出;發動民眾挑走土豪陳蘭階囤積的一倉稻穀;收繳易開斌私設煙館的煙土和菸具。當時,這一帶封建迷信盛行,地主老財常以修廟敬神為由,敲百姓的竹槓,許多百姓也跟著他們修廟拜神。有的人還故弄玄虛,說曾見過某某神靈,還有的人說伏波廟就常有神仙顯靈。孫小山意識到,不破除迷信,就很難把民眾發動起來。於是他發動農協會員將淥口伏波廟以及其他大小20多座廟裡的菩薩堆到一個角落。這是淥口農民用自己的手打掉神權枷鎖的一場偉大鬥爭!這一革命舉動很快波及全縣,並受到前來考察農運的毛澤東的讚揚、支持。1927年3月,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寫道:“醴陵禁迷信、打菩薩之風頗盛行。北鄉各區農民禁止家神老爺(儺神)游香。淥口伏波嶺廟內有許多菩薩,因為辦國民黨區黨部房屋不夠,把大小菩薩堆於一角,農民無異言。自此以後,人家死了人,敬神、做道場、送大王燈的,就很少了。這事,因為是農會委員長孫小山倡首,當地的道士們頗恨孫小山。”不久他被調回縣城,負責領導全縣的農民運動。
孫小山在領導農民運動的實踐中,深深地感到掌握槍桿子的重要性。因此,他全力支持潘疆爪建立農民自衛武裝,因而農民自衛軍在縣及各區鄉都普遍建立起來。醴陵農民自衛武裝不僅有力地保衛了農民協會的勝利果實,還參加過醴陵、攸縣、茶陵三縣聯合討伐湘東保全司令羅定的戰鬥。孫小山還組織醴陵各公法團體多次派代表赴省請願,處決了血債累累的縣團防局局長,並取締了縣團防局,為醴陵人民除了一害。4月10日,他根據醴陵縣審判土豪劣紳特別法庭的判決,在縣城召開了數萬人參加的大會,宣布處決反革命分子黃勵吾。他的大刀闊斧的革命舉動,使農民協會聲威大振,農民民眾也揚眉吐氣,封建勢力受到極大打擊。1927年春,他還領導在全縣進行了土地丈量,並在南四區、西一區部分鄉村,試行土地分配工作。
長沙馬日事變發生後,中共湖南臨時省委指示農軍進攻長沙。孫小山就與潘疆爪、羅學瓚、羅啟厚等組織農軍向長沙進發。在易家灣與敵人打了一仗,因形勢發生了變化,他們奉命撤退轉移到了安源。9月初,當毛澤東到達安源,著手組織領導秋收起義時,他帶領醴陵在安源的工農武裝,編入了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2團。10日晚,第2團從安源出發,進攻萍鄉,11日直取老關,12日下午攻占醴陵縣城,在醴陵建立了工農革命政權——中國革命委員會湖南醴陵分會。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孫小山積勞成疾,工農革命軍到達醴陵後,他舊病復發,不能隨軍行動,黨組織將他留在老家養病。但他仍堅持工作,經常到北鄉官莊、桃花、三茅尖一帶開展革命活動。由於得不到休息和治療,他的病情迅速惡化。1928年3月,他來到東堡鵝頸灣當醫生的妹夫家裡看病。見他病的十分利害,妹妹、妹夫都很著急,四處尋藥,悉心為他治療,不幸被壞人偵知,向清鄉隊告密。4月23日,孫小山被捕。因孫小山是大革命時期醴陵工農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在民眾中威信很高,反動當局恐生變化,當天下午即將他殺害於醴陵狀元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