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敖戒子

孫叔敖戒子

”孫叔敖戒子“選自《呂氏春秋》

孫叔敖臨死之前告誡兒子不要貪慕榮利,是至真至誠之言。“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孫叔敖戒子
  • 外文名稱:無
  • 作品別名:孫叔敖之知、孫叔敖疾
  • 創作年代:秦國統一六國前夕
  • 作品出處:《呂氏春秋》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呂不韋
原文,解釋,譯文,

原文

孫叔敖疾,將死,戒(1)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2)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3)。楚、越之間有寢之丘(4)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5)。荊(6)人畏鬼,而越人信禨(7)。可長有者,其為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8)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解釋

(1)戒:告誡。
(2)為:假如。
(3)利地:好的土地,即下文所說的“美地”。
(4)寢之丘:即寢丘,含有陵墓之意。
(5)惡:兇險,難聽。
(6)荊:楚國的別稱。
(7)禨:(j ī):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
(8)寢:本義是睡覺,這裡指以睡覺的地方借指被封賞的地方。

譯文

孫叔敖病危,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說:"楚王多次封賞我,我都沒有接受,假如我死了,楚王就會封賞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國和越國交界的地方有塊叫寢的山地,這地方貧瘠,名聲很壞。楚國人敬畏鬼神,而越國人迷信鬼神和災祥。可以長時間享有的,大概只有這個地方。" 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給他的兒子,孫叔敖的兒子沒有接受,請求楚王封給叫寢的這塊山地,所以到現在也沒有失掉這塊封地。孫叔敖的智慧,在於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作為自己所喜歡的,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