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姓名:孫仙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49年
- 職業:社區管理
- 學歷:國中
- 榮譽:全國三八紅旗手
個人簡介,人物事跡,開拓創新,心繫百姓,豐富社區文化,成就及榮譽,個人其他信息,孫仙梅工作室,紀實電影,社會評價,
個人簡介
孫仙梅於1981年開始從事社區工作,她以真心實意的為民服務精神,滿腔熱情的奉獻精神,勇於克服困難的無畏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在平凡的社區工作崗位上,一心為民,紮實工作。她帶領居委會成員,經過積極爭取和自籌資金,為居委會蓋了辦公樓;她積極為民辦實事,先後辦起了壓面房、存車處、託兒所、少兒小飯桌、小商店、便民診所、家政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等21個便民服務站;她認真幫助社區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實際困難,通過調查摸底,拓寬門路、掌握信息,建立用人供需信息網和求助簿等形式創造就業機會。據“中國婦女網”資料,孫仙梅組織居民共參加了《馬可波羅》、《火舞黃沙》、《牛郎織女》等30多部影視劇的拍攝,先後安置了100名下崗工人,創收100餘萬元。她關心社區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為社區600多位老人提供各種服務,協調社區診所定期為老人診療,節假日組織老年人外出旅遊觀光,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溫暖的社區環境。為豐富社區文化,她率先組建了社區藝術團,成立了秧歌隊、腰鼓隊、合唱團、舞蹈隊、樂隊,並多次在各種大型活動中演出。她加強與轄區單位共駐共建,在各重大節日裡通過開展慰問派出所值班民警、駐地部隊官兵,與交警隊聯誼、以及轄區單位的聯誼互動溝通,建立起和諧良好的社區關係。
人物事跡
開拓創新
正茂社區在孫仙梅的感召下,堅持“以人為本、服務民眾、”的工作思路,以文化凝聚人心,以平安促進和諧,在工作上求創新,開展了一系列創建活動,為社區居民創造了一個安定、祥和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正茂社區在2007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政廳評為“五星級社區”,2008年5月,該社區成立了全區第一家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她在社區黨員中開展了“一個黨員一面旗”等“五個一”活動。孫仙梅十分關心黨員生活,重視解決黨員困難,使社區黨員有了強烈的歸屬感。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孫仙梅安排他們擔任社區巡邏隊隊長、組長和記錄員,以此來考察他們。在她的影響下,該社區先後有4人被發展成為正式黨員和預備黨員,社區支部也首次成為自治區評選黨員票決制的試點單位。
心繫百姓
孫仙梅針對社區居民有個小病小災都得跑醫院,治安條件差等現狀,她帶領社區黨支部成員,先後開辦了社區診所、綜合商店、託兒所等21個便民服務網點。她又推出了“貼心卡”服務,聯繫電話24小時開通,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購水購電購氣、電信、物業、家政、保健醫療等各項服務。
孫仙梅對社區每一位下崗職工的家庭狀況等情況了如指掌。為了幫助他們找到工作,她整日裡跑上、跑下的找路子、跑信息,開展彈性就業、非全日制工作、鐘點工等多種靈活的就業方式,為下崗職工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2000年後,共輸送勞務3150人次。孫仙梅利用社區與賀蘭山賓館一街之隔的地緣優勢,上門與在賓館就住的影視劇拍攝劇組聯繫,多次組織下崗職工參與影視片拍攝,創收近百萬餘元。
孫仙梅十分關心社區內的孤寡老人、殘疾人,正茂巷社區住著600多名老年人,為解決社區老人就醫難的問題,孫仙梅要求社區診所定期為老人診治疾病;每逢重大節日都組織老人到近郊旅遊。社區居民蘇寧生一家三口都是聾啞人,日子過得非常困難。孫仙梅與社區其他同志商量後,安排他到小區打掃衛生,又籌集了四百元錢送他的妻子參加機電修理培訓班,並幫她找上了工作,把他們7歲的兒子送到了寧夏聾啞學校接受免費義務教育。逢年過節,孫仙梅就到他家慰問。社區的低保戶劉吉在回家探親時,突發疾病,得了胃穿孔,孫仙梅得知後,和社區的副主任閆美連一起,連夜帶上6300元的“救命錢”,趕往幾百公里以外的內蒙古包頭市,使劉吉得到了及時救助。
豐富社區文化
在她的倡導下,社區居民組建了一支秧歌隊。剛組建的秧歌隊“一窮二白”,各種道具都是向轄區單位借來的,並且,秧歌隊成員水平較低,技藝單一,缺乏特色。孫仙梅想了很多辦法,請老師教、看錄像學。2002年大年初二,她帶著居委會的其他同志,自己出錢乘坐火車到內蒙古和山西等地學習秧歌、社火表演。通過對比,孫仙梅發現外省的秧歌隊不論是服裝、道具還是節目的花樣都非常新穎,社火用具也比自己的便宜很多。於是,她一下就買了五千多元的鑼、鼓、服裝等樂器和道具。
她先後提議組建了包括秦腔隊、合唱團、舞蹈隊、武術隊等社區民眾藝術團,藝術團每年演出達150餘場次。孫仙梅還積極與一些大型企業聯繫,組織正茂社區藝術團參與企業的活動,為居委會增加了不少收入。2006年,孫仙梅組織社區黨員、居民,開展了“知榮辱,樹新風,促文明”主題實踐活動,有力的促進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成就及榮譽
2000年,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
2001年,被評為全國“社區優秀婦女思想政治工作者”;
200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
2004年,被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街道黨建工作”先進個人、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救助工作先進個人”;
2005年,獲寧夏“十大女傑”稱號;
2006年,被評為“感動寧夏”十大人物之一、寧夏首屆十大新聞人物、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寧夏回族自治區“先進社區建設工作者”;
2007年,當選為全國十七大黨代表;
2008年,被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級“寧夏五十年影響力人物、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個人其他信息
孫仙梅工作室
2011年11月1日,孫仙梅工作室的掛牌儀式在寧夏西夏區朔方路街道辦事處舉行,她成為全市乃至全區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成立工作室的社區工作者。由此,孫仙梅的“四心”工作法開始在寧夏西夏區廣泛推廣。“熱心為民、耐心做事、貼心服務、愛心奉獻”,工作室的牆面上,張貼起“四心”工作法的16個大字。
紀實電影
2012年6月20日上午,由銀川市廣播電視台,銀川市西夏區政府,東陽三尚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嘉星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數字電影《社區書記》的開機儀式在銀川西夏區舉行。中影集團簽約青年新銳導演鄭陽攜主創製片人孔麗、主演李嵐亮相開機儀式。
該片通過一系列具體感人、生動機智的故事,講述了孫仙梅以文化凝聚人心,以平安促進和諧,在宣傳教育上做文章,在堅持制度上下功夫,在措施上抓落實,在工作上求創新,為社區居民創造了一個安定、祥和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無私貢獻的拼搏歷程。該部影片由中影集團青年導演兼編劇鄭陽執導。曾獲得第二屆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主演過《高山下的花環》、《紅衣少女》、《姑娘今年二十八》、《張家少奶奶》等優秀電影的實力派女演員李嵐出演孫仙梅。
該片故事內容由孫仙梅親述回憶,導演鄭陽整理、改編而成,劇中所展現故事為孫仙梅多年來為社區無私奉獻,盡心盡力事跡的節選。該片以孫仙梅所管轄的風華社區原景為拍攝地;為了更好地還原孫仙梅的真實事跡,除主創人員外,劇中演員基本為社區居民,甚至連拍攝場景都幾乎沒有做改動。
社會評價
銀川市西夏區朔方路街道正茂社區居民們說:孫仙梅是操持社區的主心骨、是大事小事都操心的“小巷總理”。
該社區聾啞人蘇寧生用手語說:孫書記真是我們的貼心人。
該社區癲癇病患者徐維峰說:沒有孫書記的關心和幫助,恐怕我活不到今天。
該社區老人張玉英說:孫書記的愛心感染了大家,我生活在這個社區感到無比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