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全集:日記·回憶錄2

季羨林全集(第五卷)一般指本詞條

《季羨林全集(第5卷)》收作者上世紀80年代初至2003年間所撰寫的回憶錄與自傳等,連同“附錄”總計12題,篇幅長短不一。或取自單獨成集者,如《牛棚雜憶》(有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版、中國言實出版社手稿本2006年版);或源於《病榻雜憶》(有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學海浮槎》(有華藝出版社2005年版)、《季羨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季羨林散文全編》第3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版)等選集。作者自傳,版本眾多,繁簡不一,內容則大致相同,是為作者不同時期應出版社或雜誌社約稿而撰寫,這次出版《全集》一併收入。本次編集,經作者授權,訂正了原版排印中的一些錯訛,統一了體例,其他一仍其舊。

基本介紹

  • 書名:季羨林全集:日記•回憶錄2
  •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頁數:542頁
  • 開本:16
  • 品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作者:季羨林 《季羨林全集》編輯出版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083766, 75600837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季羨林全集(第5卷)》編輯推薦:我一直在思考有關這一次所謂“革命”的一些問題。特別在我撰寫《牛棚雜憶》的過程中,我考慮得更為集中,更為認真。
這本書(《學海泛槎》)是以回憶我這一生六七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內容為主軸線來寫作的,它不是一般的自述,連不屬於狹義的學術研究範圍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都不包括在裡面
——季羨林

圖書目錄

牛棚雜憶
自序
一 緣起
二 從社教運動談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對號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來
七 抄家
八 在“自絕於人民”的邊緣上
九 千鈞一髮
十 勞改的初級階段
十一 大批鬥
十二 太平莊
十三 自己親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一) 正名
(二) 我們的住處
(三) 日常生活
(四) 晚間訓話
(五) 離奇的規定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六) 設定特務
(七) 應付外調
(八) 連續批鬥
(九) 1968年6月18日大批鬥
(十) 棚中花絮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一) 特別雅座
(十二) 特別班
(十三) 東語系一個印尼語的教員
(十四) 自暴自棄
(十五) “折磨論”的小結
十七 牛棚轉移
十八 半解放
在延慶新華營
十九 完全解放
翻譯《羅摩衍那》
一個小插曲
一幕鬧劇
我的恢復組織生活
二十餘思或反思
二一後記
附錄自傳
一、理論
二、知識面
三、外語
四、漢語
學海泛槎——季羨林自述
前言
學術研究的發軔階段
負笈德意志
進入哥廷根大學
入學五年內我所選修的課程
梵文和巴利文的學習
吐火羅文的學習
其他語言的學習
博士論文
最早的幾篇德文論文
十年回顧
回到祖國
1946年至1949年
1950年至1956年
1957年至1965年
1966年至1977年
1978年至1993年
總結
本書的寫法
我的學術研究的特點
我的研究範圍
學術研究發展的軌跡——由考證到兼顧義理
我的義理
一些具體的想法
重視文化交流
佛教梵語研究
吐火羅文
《糖史》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蒐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
我的考證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滿招損,謙受益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必須中西兼通,中西結合,地上文獻與地下
考古資料相結合
研究、創作與翻譯並舉
自傳(一)
自傳(二)
小傳
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文摘

七抄家
隨著天氣的轉涼,風聲越來越緊。我頭上的風暴已經凝聚了起來:那一位女頭領要對我下手了。
此時,我是否還有僥倖心理呢?
還是有的。我自恃頭上沒有辮子,屁股上沒有尾巴,不怕你抓。
然而我錯了。
1967年11月30日深夜。我服了安眠藥正在沉睡,忽然聽到門外有汽車聲,接著是一陣異常激烈的打門聲。連忙披衣起來,門開處闖進來大漢六七條,都是東語系的學生,都是女頭領的鐵桿信徒,人人手持大木棒,威風凜凜,面如寒霜。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早有思想準備,因此我並不吃驚。俗話說:“英雄不吃眼前虧。”我決非英雄,眼前虧卻是不願意吃的。我毫無抵抗之意,他們的大棒可惜無用武之地了。這叫做“革命行動”,我天天聽到叫嚷:“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我知道這話是有來頭的。我只感到,這實在是一樁非常離奇古怪的事情。什麼“革命”,什麼“造反”,誰一聽都明白;但是卻沒有人真正懂得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壞事,什麼樣的罪惡行為,都能在“革命”、“造反”等堂而皇之的偉大的名詞掩護下,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去乾。我自己也是一個非常離奇古怪的人物,我要拚命維護什麼人的“革命路線”,現在革命革到自己頭上來了。然而我卻絲毫也不清醒,仍然要維護這一條革命路線。
我沒有來得及穿衣服,就被趕到廚房裡去。我那年近古稀的嬸母和我的老伴,也被趕到那裡,一家三人作了楚囚。此時正是深夜風寒,廚房裡吹著刺骨的過堂風,“全家都在風聲里”,人人渾身打戰。兩位老婦人心裡想些什麼,我不得而知。我們被禁止說話,大棒的影子就在我們眼前晃。我此時腦筋還是清楚的。我並沒有想到什麼人道主義,因為人道主義早已批倒批臭,誰提人道主義,誰就是“修正主義分子”。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不明白,難道人就不許有一點人性,講一點人道嗎?中國幾千年的哲學史上有性善、性惡之爭,迄今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原來是相信性善說的,我相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的。從被抄家的一刻起,我改變了信仰,改宗性惡說。“人性本惡,其善者人為也。”從抄家的行動來看,你能說這些人的性還是善的嗎?你能說他們所具有的不是獸性嗎?今天社會風氣,稍有良知者都不能不為之擔憂。始作俑者究竟是誰呢?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這話扯得太遠了。有些想法決不是被抄家時有的,而是後來陸續出現的。我當時既不敢頑強抵抗,也不卑躬屈膝請求高抬貴手。同禽獸打交道是不能講人話談人情的。我只是蜷縮在廚房裡冰冷的洋灰地上,冷眼旁觀,傾耳細聽。我很奇怪,殺雞焉用牛刀?對付三個手無寸鐵的老人,何必這樣驚師動眾!只派一個小伙子來,就綽綽有餘了。然而只是站廚房門口的就是兩個彪形大漢,其中一個是姓谷的朝鮮語科的學生。過去師生,今朝敵我。我知道,我們的性命就掌握在他們手中,當時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們的木棒中,他們的長矛中,就出法律。我的眼睛看不到外面的情況,但耳朵是能聽到的。這些小將究競年紀還小,舊社會土匪綁票時,是把被綁的人眼睛上貼上膏藥,耳朵里灌上灶油的。我這為師的沒有把這一套東西教給自己的學生,是我的失職。由於失職,今天我得到了點好處:我還能聽到外面的情況。外面的情況並不美妙。只聽到我一大一小兩間屋子裡桌球作響,聲震屋瓦。我此時仿佛得到了佛經上所說的天眼通,透過幾層牆壁,就能看到“小將們”正在挪動床桌,翻箱倒櫃。他們所向無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們願意砸爛什麼,就砸爛什麼;他們願意踢碎什麼,就踢碎什麼。遇到鎖著的東西,他們把開啟的手段一律簡化,不用鑰匙,而用斧鑿。管你書箱衣箱,管你木櫃鐵櫃,喀嚓一聲,鐵斷木飛。我多年來省吃儉用,積累了一些小古董、小擺設,都灌注著我的心血;來之不易,又多有紀念意義。在他們眼中,卻視若草芥;手下無情,頃刻被毀。看來對抄家這一行,他們已經非常熟練,這是“文化大革命”中集中強化實踐的結果。他們手足麻利,“橫掃千軍如卷席”。然而我的心在流血。
樓上橫掃完畢,一位姓王的學泰語的學生找我來要樓下的鑰匙。原來他到我家來過,知道我書都藏在樓下。我搬過來以後,住在樓上。學校有關單位,怕書籍過多過重,可能把樓壓壞,勸我把書移到樓下車庫裡去。車庫原來準備放腳踏車的。如果全樓只有幾輛車的話,車庫是夠用的。但是腳踏車激劇增加,車庫反而失去作用,空在那裡。於是徵求全樓同意,我把樓上的書搬了進去。小將們深謀遠慮,涓滴不漏。他伸手向我要鑰匙,我知道他是內行,敬謹從命。車庫裡我心愛的書籍遭殃的情況,我既看不見,也聽不到。然而此時我既得了天眼通,又得了天耳通。庫里一切破壞情況,朗朗如在眼前。我的心在流血。

序言

《牛棚雜憶》寫於1992年,為什麼時隔六年,到了現在1998年才拿出來出版。這有點違反了寫書的常規。讀者會懷疑,其中必有個說法。
讀者的懷疑是對的,其中確有一個說法,而這個說法並不神秘,它僅僅出於個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點私心而已。我本來已經被“革命”小將——其實並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隻腳,永世不得翻身了。可否極泰來,人間正道,浩劫一過,我不但翻身起來,而且飛黃騰達,“官”運亨通,頗讓一些痛打過我,折磨過我的小將們膽戰心驚。如果我真想報復的話,我會有一千種手段,得心應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進行報復的。
可是我並沒有這樣做,我對任何人都沒有打擊,報復,穿小鞋,耍大棒。難道我是一個了不起的寬容大度的正人君子嗎?否,否,決不是的。我有愛,有恨,會妒忌,想報復,我的寬容心腸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動報復之念,我立即想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那種氣氛中,每個人,不管他是哪一個山頭,哪一個派別,都像喝了迷魂湯一樣,異化為非人。現在人們有時候罵人為“畜生”,我覺得這是對畜生的污衊。畜生吃人,因為它餓。它不會說謊,不會耍刁,決不會先講上一大篇必須吃人的道理,旁徵博引,洋洋灑灑,然後才張嘴吃人。而人則不然。我這裡所謂“非人”,決不是指畜生,只稱他為“非人”而已。我自己在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時候還虔信“文化大革命”的正確性,
我焉敢苛求於別人呢?打人者和被打者,同是被害者,只是所處的地位不同而已。就由於這些想法,我才沒有進行報復。
但是,這只是冠冕堂皇的一面,這還不是一切,還有我私心的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