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播節目,按季節編排播出電視節目能夠在迎合觀眾收視需求的基礎上,使觀眾與電視節目之間形成一種約會意識,培育引導觀眾的收視規律,與常年欄目相比,季播化節目可以避免由於常年播出的創意不足導致的客群收視的疲勞,節目的節奏化,易形成收視高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季播節目
- 特點:沖抵客群收視疲勞
- 優勢:延長品牌節目的壽命
- 效益:提高廣告收入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概述
歷史起源
季播形式是近幾年才引入中國,湖南衛視在國內首先引進季播欄目的概念,從2004年度開始,就已有意識的在某些節目上採用季播形式的編排方式,但直到2007年才採用季播方式來進行節目編排,《名聲大震》則是季播節目的先頭部隊率先亮相。
主要特點
2、每一個季節的播出效果和收視效果也不一樣,季播化充分考慮到季度性的差異,給無論觀眾還是製作者一個很好的自由縮展空間。如《超級女聲》的觀眾多以學生為主,如果不是放在暑假這個季節段播出的話就不會收到它良好的收視效果。湖南衛視2007年取得較好收視效果的新年特別帶狀節目《樂在其中》就是利用了人們關注新年迎新年的這個喜慶氣氛而從而抓住這個季節性市場獲得開拓空間的。
3、季播節目的優勢之一是以新制勝,相對於通常日播周播節目長年面孔不變而言,季播以一個月或幾個月時間集中播出。季播節目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獲取觀眾對多期節目的連續收看。
主要優勢
2、按“季”播出可以形成節目品牌效應,創造節目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延長品牌節目的壽命。而對新節目而言,季播化節目可以產生連續影響力,給觀眾造成持續的關注度,最終形成品牌效應。一方面儘可能延長品牌節目的壽命;另一方面,不斷擴大和加深品牌節目的影響力,帶動了廣告收入。
3、有專家指出,“播出季”就相當於是商業上的一種限量發售,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一種超常規的動作獲得一種超常規的品牌效益。再比如電視劇,在首播取得良好的市場反應之後,可以繼續發掘劇情,推出第二季、第三季,延續節目的品牌效應。
發展趨勢
每季相比,無論是節目創意、節目環節的設定以及節目包裝推廣方式都從客群、廣告主的市場反應等有所創新和完善,這就充分利用了季播化節目的播出優勢,如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2006年廣告創收過億元,比2005年翻了幾番;湖南娛樂頻道《星姐選舉》第一季廣告只有80萬到第六季已達到900萬等。
節目季播化可提高廣告收入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獲得長效增長效益。很多節目由於初播時無法預料市場前景,很難使廣告客戶跟進。而季播化節目一旦開好局就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只要第一季打響,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廣告行銷,隨著節目的影響力逐年擴大,廣告年年遞進已成為大多數季播節目廣告行銷的明顯特徵。
節目創新
海外高收視節目模式都已在國內落地生根,尤其是季播大型活動大行其道,2013年光是季播節目至少27檔以上,其中包括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以及湖南衛視即將上檔的《女人如歌》(母版為荷蘭的《the winner is》、《中國最強音》(母版為英國《X-FACTOR》)、《我是歌手》(母版是韓國的一檔熱門節目)。
各衛視在引進海外綜藝節目著作權後,為了適應國內的播出環境和國內觀眾胃口,通常都會在原有核心內容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環節。將一檔國外的節目形式改造得接地氣又能符合中國觀眾收視習慣,對於各家電視台的節目組來說,是難題也是拉開各電視台節目團隊創新能力差距的試金石。
知名的收視和品牌分析專家表示從實力和口碑來說,湖南衛視的多檔季播節目都最受關注,也將深遠影響到2013年螢屏節目的格局改變,群雄逐鹿的2013年螢屏爭鋒,大幕將啟,好戲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