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花園村

孟花園村

孟花園村隸屬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位於萊蕪市區,東鄰故事路,西接花園路,南靠魯中東大街,北依汶源大街。占地約400畝,共有700戶,1768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孟花園村
  • 面積:約400畝
  • 人口:1768口人
  • 戶數:700戶
歷史沿革,經濟生活,人文自然,人物事件,

歷史沿革

關於村名中“花園”一詞的來歷,村中流傳著一個“珍珠花園”的傳說。但據《孟氏譜》記載:清康熙年間孟姓由白龍遷此建村,因鄰村以花園取名,以村名村,冠以姓氏,故名孟花園村。
孟花園村有孟、任、孫三大姓氏。除孟姓外,任姓由東關遷入,孫氏由大橋遷入。另有石姓遷自南方,唐姓遷自苗山,呂姓遷自官廠,劉、張兩姓遷自亓家裕。後又遷入多姓。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東廂保·孟花園村”。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孟花園村隸屬博萊縣礦山區;1948年隸屬萊蕪縣礦山區;1950年由礦山區花園鄉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隸屬礦山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後歸城關鎮管轄;2000年後撤鄉並鎮,隸屬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

經濟生活

孟花園村屬丘陵地帶,昔日的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地瓜、大豆等農作物為生,現已基本實現了由農村向城市化的轉變。
改革開放後,允許農民進城經商,憑藉著便利的地理條件,村民除種好自家的口糧田、責任田外,紛紛發揮各自的優勢,想方設法尋求致富之路。從1991年開始,短短的幾年間,該村集體企業滾雪球般地發展起來。先後上馬了東敏服飾有限公司、建安公司、城東製鞋廠等14家企業,並與市液化氣公司聯合辦起了全市第一家液化氣站,集體經濟這棵大樹的繁茂使孟花園人的腰桿子逐漸硬了起來,更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1994年以後,由於國家占用、集體辦廠、擴建新村占地等,村民已沒有了耕地。村里積極轉變思想,不斷尋求新的發展道路,將原有的閒置廠房、設備租賃給其他企業或單位,2001年,又與石油公司聯營建設萊蕪市石化城加油站。放下鋤頭的村民也紛紛搞起了第三產業,從事飲食服務、鑲牙、理髮、修理、服裝加工及經銷、飯店、糕點的多達百餘戶,僅村內800多米的南北主街道幸福路兩側就有24家,自然形成了商業一條街。便利的地理條件及良好的經商環境引來許多外地人,紛紛來此安家落戶、居住經商,租賃收入成了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幾乎“家家有房賃,人人是房東”。同時村里鼓勵村民積極發展和壯大私營經濟。該村眼下從事木器加工的就有10多家,萊蕪頗有名氣的“大唐家私”老闆唐文洪,就是該村木工行當中的“大亨”。村里又擬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即“家家有戶沿街樓,戶戶有個小門頭”,以花園街、幸福路兩條街道為龍頭,搞好道路兩旁的房地產開發。
富起來的孟花園村民靠不斷增加公共積累,在解決民眾住房、行路、用水用電方面捨得投勞投資,自1987年著手建新村,到1994年改建居民樓,到2000年舊村改造,10多年前的那個破舊的小村莊已不復存在,氣派的辦公大樓,樣式別致的居民小區樓,整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街巷……孟花園的面目已煥然一新。

人文自然

解放初,村子面積較小,東西方向有前後兩條街,南北方向只有一條路。據村里人介紹,當時只要在村民孫召珍院外的古槐樹上一喊,便可以召集全村人開會。隨著人口的增多,村莊面積的擴大,以青草溝為界自然分成東西兩部分,以東地勢較高稱“東嶺”,以西為“下村”。建設新村並改造舊村之後,村中南北有一條800多米長的主街道——幸福路,東西向有花園街和向陽街,道路通暢,交通便利。
村中先後建有四座橋:南橋、北橋、珍珠橋、昇平橋。隨著村子的建設及改造,南、北橋因失去功用而填埋,昇平橋在城市建設中被改造成地下橋,在新建的馨百超市之下,僅珍珠橋仍然橫臥在青草溝上。昔日的青草溝夏秋兩季常常水滿為患。1994年為配合城市建設,村里著手治理青草溝,沿河構築堤壩,既美化了環境,又杜絕了水患。
據村中人回憶,孟花園村東南有一座關帝廟。三間小瓦屋由青磚砌成,朱紅大門朝西,院內外各有古樹一棵,院內占柏高約30米,兩人合抱,廟門口一株本地槐,也有三人合抱,樹冠高大,蔭蔽神廟。廟內供奉三人,關雲長居中,左右為關平、周倉,每年三月,村民來此祈求平安。1957年破除迷信,村民搗毀神像,1964年將神廟拆除。如今舊村改造,關帝廟已無跡可尋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抗戰時期
任向春  八路軍鋼八連連長,孟良崮戰役中犧牲
解放戰爭時期
孫守郜  武工隊、民兵
孟憲傲  1947年淄川戰役中犧牲
孟召樹  常莊小山子戰鬥中犧牲
二、 歷任村支書
1948年1月-1956年12月  任其篤
1957年1月-1963年10月  任其展
1963年11月-1964年12月 任維周
1965年1月-1992年   孫召珍
1992年-1996年   任其亮
1996年-2000年   任緒同
2000年-   呂愛武
三、歷任村主任
1965年1月-1992年 任其展
1992年-1996年  任其峰
1996年-2000年  任緒同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王其人  曾任中共烏魯木齊市委第二書記兼第一副市長
孫守盈  上海港務局局長
任維舉  原師級幹部,如今移居加拿大
任維棟  南京某部師級幹部
任維一  山東礦業學院黨委書記
任維峰  山東武警指揮學校政治部主任
任其鎮  大連中科院黨委書記
孟召印  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正團級
石洪祿  河南鶴壁市農機局局長
任啟菊  萊蕪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任 濤  曾任江蘇南京溧水縣縣長
孟憲習  萊蕪市經貿委副主任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任其光  原山東省大眾日報社編輯
任 浩  萊蕪鋼鐵集團公司總工程師
唐又洛  萊蕪實驗中學高級工程師
石洪梅  萊蕪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六、珍珠花園的傳說
相傳古時京里的一位妃子途經此地,休憩時不慎遺落了一枚耳墜,耳墜落地後遍地生花。花開雖不大,但馥郁芳香,果實球狀,似珍珠,晶瑩透亮,且成串,故名珍珠花。此地便稱為珍珠花園。園內一口珍珠井,井水清澈甘甜,滋養著花叢。
清末一于姓知縣曾將此園買下,改名為“於家花園”。於知縣走後,將此園賣與村民孟傳富,珍珠花園遂成為孟傳富家的耕地,珍珠花繞地而生。因珍珠花花開美艷,且生於郊外,村人便想移栽此花,才發現珍珠花的奇處:栽而不生,移而不活。於是珍珠花園被盛傳為天地精華之所聚,四方鄰人紛紛慕名而來,或訪求此花,或獵奇搜怪。孟家不勝其煩,於是用近兩年的時間,將其剷除。因其根出土便不生,此花逐漸絕跡,孟傳富本人不久腿瘸,慘澹終了此生。後人也無緣見到珍珠花的本來面目了,如今珍珠井還依稀可尋。
七、“養正學堂”當年教授的歌謠之:
手持一條桿
晴天傍河邊
河水清且淺
魚兒十來千
大魚紅
小魚白
尾尾跳魚龍
大魚侍我母
小魚奉我兄
八、當年“雜耍”班的“叨貧”二則
一個老頭八十八
天門扎了一對牙
豆腐腦子咬不動
專吃秤砣和牛角
頭年臘月打了春
賣鮮魚的不稱心
穿著棉襖去賣魚
哆哆嗦嗦一根筋
九、王其人
王其人,原名任瑞先,1910年出生在孟花園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8歲入私塾,13歲入高小,15歲到縣城古贏絲廠當學徒,17歲到縣石印局當工友,積極投身革命思想的傳播工作。1929年,轉到縣農會成為一名工友,193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吸收為縣委員兼農會特支書記。,1933年9月置辦“文成書局”,作為縣委的秘密聯絡點。1935年“文成書局”被查抄,王其人輾轉到山西,與當地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絡,並為恢復萊蕪地下黨組織積極進行了多方準備。1938年參加了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1939年1月被提升為中共山東分局總務處處長,組織部組織科長。1940年春擔任中共單縣縣委書記,1941年8月被調到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學習,1943年又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下半年,被山東分局選為黨的“七大”代表,並於1945年出席了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45年1 1月被任命為中共旅順市市委書記。1949年隨旅大1000多名幹部南下,任大隊政委。1954年12月,受任中蘇石油公司黨委書記。1964年任中共烏魯木齊市委第二書記兼第一副市長。1978年調中共新疆雛吾爾自治區紀委檢查委員會工作。1982年離休。1988年患病,1991年10月26日逝世。
他參加革命60多年,始終忠於人民忠於黨,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
十、李志清(1938-  )
原籍菏澤市,60年代初定居孟花園村,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山東省民俗學會、山東省雜文學會會員,萊蕪市文藝創作室專業作家,筆名三屏。作品《結業典禮》被譯成俄、英、日、法四國文字出版。1993年創辦《萊蕪文學》期刊,擔任主編,成就了一批業餘作者,推出了一批作品。1994年3月任《希望之星》系列叢書副主編。
1991年在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中成績顯著,被省文化廳、省文聯、省民委評為先進工作者。小說《代耕》獲首屆岱嶽文藝創作獎;《畫茶壺》在建國50周年小說徵文大賽中獲一等獎;劇本《山楂紅了》在濟寧地區戲劇創作調演中獲一等獎;劇本《車燈在那裡閃亮》在省電視台播放獲獎;參與撰稿的《走向輝煌》荻省科院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