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樓鎮(河南省鄧州市孟樓鎮)

孟樓鎮(河南省鄧州市孟樓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鄧州市孟樓鎮位於河南省西南邊緣,與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樓鎮街相通、地相連,素有“一腳踏兩省”之稱,是河南省重點“口子鎮”、河南省“百強”鄉鎮、南陽市“三星級”小城鎮。全鎮轄14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2.5萬人,耕地面積5.1萬畝,轄區面積54.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0人,S231線穿境而過,省際大通道縱貫全境,歷來是豫、鄂、川、陝農副產品集散地和物資交流中心,素有“中州賢關”之稱,是展示河南風貌一扇重要視窗。交通十分便利,自然條件適宜,地理位置優越,歷史人文資源豐富,有晉公廟、玉皇閣等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孟樓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鄧州市孟樓鎮
  • 下轄地區:西竹村、耿營村、長樂村、劉崗村、南孔村
  • 政府駐地:新建路
  • 電話區號:0377
  • 郵政區碼:474178
  • 地理位置:豫西南
  • 面積: 54.5平方公里
  • 人口:2.5萬人
  • 方言:河南方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性氣候
  • 機場:南陽姜營機場
  • 火車站:鄧州站、鄧州東站(在建)鄧州西站(在建)
  • 車牌代碼:豫R
概況,沿革,經濟基礎,集鎮建設,古代遺址,

概況

孟樓鎮位於鄧州市西南部,距市區30千米,與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樓鎮一街相隔。面積54.4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其中鎮區面積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000人。轄孟樓、蘭沖、晉公3個社區,大劉崗、玉皇閣、大孔、胡莊、小孔、西竹、軍九、白樓、長樂、耿營、南孔11個行政村。207國道過境,為豫、鄂、川、陝交通咽喉。古蹟有玉皇閣、晉公廟、長樂林等遺址。
[代碼]411381105:~001孟樓社區 ~002蘭沖社區 ~003晉公社區 ~202大劉崗村 ~203玉皇閣村 ~204大孔村 ~205胡莊村 ~206小孔村 ~207西竹村 ~208軍九村 ~209白樓村 ~210長樂村 ~211耿營村 ~212南孔村
河南孟樓鎮與湖北孟樓鎮交界牌河南孟樓鎮與湖北孟樓鎮交界牌
孟樓鎮中心廣場孟樓鎮中心廣場

沿革

相傳同治年間,有一位姓孟的鐵匠在鐵匠鋪旁搭了一個包子店,他賣的包子料全味美只三文錢一個,當買包子的人掰開一看,裡面夾著兩個一文的銅板,所以過往的客人都喜歡到孟家吃包子,隨即他的鐵生意越做越好,發了財,蓋起了一座小樓,人們就稱孟樓。這就是河南孟樓。到了孟鐵匠的第四代子孫,為擴大鐵生意規模,在老孟樓街的南邊興家立業,以同樣的辦法發了家,蓋了樓。後來那個地方劃歸湖北,在它的周圍漸漸地興起了一座集鎮,即湖北孟樓。
宋時稱“辛興街”,後被金兵燒毀,改稱“兩興集”,清鹹豐十六年稱“渾家樓”,同治年間改稱孟樓至今。1975年建孟樓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7年,面積54.5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孟樓、玉皇、大孔、小孔、胡莊、大劉崗、蘭沖、西竹、軍九、白樓、長樂、耿營、南孔、晉公14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

經濟基礎

近年來,孟樓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省際工貿重鎮”目標,堅持“三抓帶動、產業支撐、項目開發、鎮村互動、最佳化環境”20字方針,團結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奮力拚搏,堅定不移地抓好工業經濟發展、集鎮建設、新農村建設、特色農業發展、平安孟樓建設等工作,著力打造富強、文明、和諧新孟樓,實現了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工業經濟初具規模, 強力實施“工業立鎮”戰略,實現了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目前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8家,初步形成了以板材加工、棉紡加工為主的兩大工業支柱。2008年實現工業產值13.6億元,工業企業吸納勞動力2000 餘人,占全鎮勞動力總數的18%。楊樹加工形成了以孟源木業公司為龍頭的產業體系,全鎮共有大小楊樹加工企業18家。棉紡織加工形成了以龍發紡織有限公司、同鑫織布廠為龍頭的產業體系,全鎮共有棉紡織加工企業9家。工業企業的發展有力地帶動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由此而轉入城鎮人口2000餘人。目前全鎮商業流通人口4500人,占全鎮人口的20%;城鎮人口9000人,占全鎮人口的35%。工業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的一大支柱,成為我鎮由農業小鎮邁向工貿重鎮的主力軍。

集鎮建設

集鎮建設日新月異,採取經營城鎮,依法管理,提升品位的辦法,想方設法籌措建設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集鎮服務功能,增強中心集鎮輻射帶動能力,提升河南形象,擦亮沿邊視窗。一個設施完善、功能完備、繁榮和諧的省際工貿重鎮初步形成。街道由92年以前的1條發展到13條,鎮區面積由92年的0.6平方公里擴展到2.7平方公里,鎮區主要街道全部實現了硬化到位、基礎設施(下水道、路燈)到位、管理到位,集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晉公湖景點、文化廣場、河南大道等一大批具有現代風貌、展現時代氣息、服務民眾生活的設施和建築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鎮區框架進一步拉大,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視窗效應”進一步凸顯。市場體系建設卓有成效,形成了畜牧、竹木、農資、農機、糧油、棉花加工、蔬菜7個專業市場,商貿日趨活躍,年市場交易額由92年的2000萬元增至2.5億元,全鎮已有8200人從事第二、三產業。電視差轉台、人民公園、體育館等已規劃到位,縣級城鎮的雛形已基本形成。
河南孟樓歷史悠久,自古就有“途通川陝達江漢,商賈雲集貨堆山”的美稱。宋時稱“辛興街”,後被金兵燒毀,改稱“兩興集”,清鹹豐十六年稱“渾家樓”,清同治年間改稱孟樓至今。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孟的鐵匠在鐵匠鋪旁搭了一個包子店,他賣的包子料全味美只三文錢一個,當買包子的人掰開一看,裡面夾著兩個一文的銅板,所以過往的客人都喜歡到孟家吃包子,隨即他的鐵生意越做越好,發了財,蓋起了一座小樓,人們就稱孟樓。這就是河南孟樓。到了孟鐵匠的第四代子孫,為擴大鐵生意規模,在老孟樓街的南邊興家立業,以同樣的辦法發了家,蓋了樓。後來那個地方劃歸湖北,在它的周圍漸漸地興起了一座集鎮,即湖北孟樓。唇齒相依的兩個孟樓雖分屬河南、湖北兩省,但世世代代友好相處,互通有無,競相發展。現在,兩個孟樓孟鐵匠的後代,因區域隔離,口音和生活習慣也發生了一定的差異。

古代遺址

河南孟樓境內有西竹、下港兩個東漢古墓群,鎮政府東北處有為紀念後代憲宗時期率相裴度而建的晉公廟。裴度曾因戰亂寓居孟樓,興水利,墾農田。孟樓人為感其恩德而建此廟,現存古柏一株。胸徑一米有餘。明朝宰相李賢出生於孟樓小李村,李賢幼年在孟樓長樂泰山廟學館讀書。經歷英宗、代宗、憲宗諸朝,同其父李升、祖父李威並稱李氏”三閣老”,其墓瑩均按一品規格建造。李賢昆弟48人,葬一墓塋,墓木連綿十餘里,號稱“長樂林”。李賢在其著《長樂林表》中曰:“我祖之墓去鄧60里號長樂林者,我隨我兄往拜掃焉。”現鄧州博物館收藏有“明宰相李賢故里碑”一通和其祖父李威墓前的蹲猴縛馬柱一對。孟樓西北三公里處有明朝末年李自成義軍南下安扎前鋒部隊的”小營”,即現在“小營”自然村村名的來歷。孟樓街北面有法門寺,號稱天下獨一無二,東邊有十賢公園,西邊有玉皇閣等遺址。在與湖北孟樓交界處有“中州賢關”和“唯才是楚”雙面界牌。
河南省鄧州市孟樓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