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進(1904—1985) ,軍人、政治家。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魏橋鎮麻姑堂子村人,1904年出生於麻姑堂子村,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當時為北洋政府時期的北京朝陽法律大學)畢業,中華民國時期曾任國民黨中央軍團長,建國後曾任解放軍軍長,後轉業任鄒平縣政協副主席。1985年病逝。一生可謂陸遜式儒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昭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魏橋鎮麻姑堂村
- 出生日期:1904
- 逝世日期:1985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今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
- 主要成就:抗擊日軍,保衛祖國,率軍起義參加解放戰爭,建設家鄉。
孟昭進,魏橋鎮麻姑堂村人,1904年5月23日出生於一個新興的地主家庭。3歲喪母,7歲讀私塾,11歲入學堂,14歲考入縣立第一高小,閱讀大量新文化書籍,視野大開。1919年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學習用功,成績優異。未及畢業,1921年考入北京朝陽大學攻讀法律。上學期間,參加了歡迎孫中山北上,回響北伐,擁護馮玉祥北京政變和聲援“五卅慘案”等愛國運動。
1925年8月,孟昭進毅然投筆從戎,考入了馮玉祥創辦的張家口西北陸軍幹部學校,決心終身為革命而奮鬥。1927年秋,幹部學校學員畢業,被編入國民聯軍,同時集體加入國民黨,參加北伐。先後任西北軍第五軍排長、連長、參謀團副、中央軍二十四師營長、十三路軍獨立團團長、十五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等職。1932年4月在馬鴻逵部任寧夏保全司令部參謀長,並先後兼任金積縣、夏縣縣長。1936年7月任國民黨南京軍事委員會咨議參謀。
1937年“七七”事變後,親見國民黨軍隊畏日如虎,不觸即潰,國土淪喪,痛心疾首。遂於1937年11月,在徐州向馮玉祥將軍請纓回鄉,在共產黨員王次方的支持配合下,聯絡當地民眾,組織中國民眾抗日義勇軍,自任司令。贊同國共合作,擁護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1938年3月與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在鄒平縣明家集設立聯合辦事處,制定統一抗日行動計畫,收復鄒平縣城。5月,隊伍發展到2萬餘人,先後收復齊東、青城、章丘等縣城。8月,率部攻打濟南,與日本侵略軍血戰三晝夜,殲滅日軍500餘人。1938年10月,孟部接受國民黨改編,先後任第十軍團暫編第一師師長、三十九集團軍暫編二十九師獨立旅旅長。1943年去重慶國民黨陸軍大學學習。1946年3月畢業後,任北平十一戰區高參。1948年3月,改任山東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9月濟南解放在即,率所部三個團與吳化文部同時起義,被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一軍,任特務旅旅長,後任三十五副參謀長兼特務團長。12月,參加了淮海戰役。
1949年春,孟昭進入華東軍政大學學習。1953年畢業後,分配到蘇北建設農場工作。1954年11月,轉業回鄉務農。歷任鄒平縣第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至五屆縣政協委員。1981年後任第四、五屆縣政協副主席。雖年逾髦 ,尚伏案撰寫文史資料,寄語海外同事,為祖國統一大業出力。1985年12月2日,因患心肌梗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