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上)

《孟子旁通(上)》是2022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子旁通(上)
  • 作者:南懷瑾  
  • 出版時間:2022年1月1日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ISBN:978752071029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孟子》是儒家經典著作,四書中篇幅大、部頭最重的一部。《孟子旁通》上冊,收錄了原《孟子旁通》和《孟子與萬章》,是南懷瑾先生對《孟子》中《梁惠王篇》和《萬章篇》的講解。南先生認為,《孟子》各篇多有側重,開篇《梁惠王篇》近乎“總綱”,其學說的哲學基礎和全部政治觀念都可在其中找到。《萬章》上下兩篇,是孟子與弟子萬章討論有關古聖往哲的歷史傳說所存在的疑點,以及君子如何決定用舍行藏等重大問題的記載。南懷瑾先生採用一貫的“經史合參”手法,所謂“經”,就是《孟子》的本經,所謂“史”,就是指孟子所處的時代——如齊、梁等國當時約略可知的史料,來說明孟子存心濟世之精神所在。

圖書目錄

梁惠王篇
前言
講在前面
春秋無義戰
○司馬遷編撰手法中的孟子
○騶衍和孟子的強烈對比
○處世的哲學問題
○蘇秦與孟子的時代
○秦皇霸業的藍圖
○蘇秦的還鄉
○千古人情的嘴臉
○蘇秦成功的秘訣
○王霸互用的失敗
○《陰符經》的啟示
○圖取個人權利
○佩六國相印的顯赫時期
○蘇秦的書生本色
○蘇秦的義利之辨
○生死之謎
○經史合參
○梁惠王的先世
○商鞅和梁惠王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與孟叟
○司馬遷對梁惠王和孟子的觀點
○義利之辨
○何能不講利
○玩弄仁義的權智
○孟子思想被夾纏不清
○玩物喪志
○阿房宮與秦始皇
○《三輔黃圖》
○迷樓與隋煬帝
○艮岳與宋徽宗
○頤和園與清末
○鳳閣龍樓與李後主
○《清明上河圖》的背面
○不違農時
○亂世流亡圖的文學
○二郎神和都江堰
○殺人和吃人的譬喻
○梁惠王念苦經
○仁政之道
○人品與器識的評鑑
○也是相法
○天下定於一
○孟子與蘇秦的對照
○蘇子為趙合縱說魏——《戰國策》原文
○蘇秦的權謀
○孟子的機鋒轉語
○定於一
○儒道同源的一統天下
○仁愛的推廣
○齊宣王不像屠戶
○行為心理
○對牛談心
○政治領導者的病態心理
○孟子的行為心理學
○權能問題
○世上無如人慾險
○夢似人生
○齊國富強的素描
○緣木求魚
○經濟和政治
○為而不有的農民
○生民何計樂樵蘇
○不敢為天下先的後儒
梁惠王章句下
講究禮樂的治道
○音樂的今昔觀
○林園與治道
○外交策略——大小之間
○大勇定天下
○為強國而改服制——趙武靈王
○秦武王的任力好勇
○項羽和劉邦
○墨子談勇
○雪宮論政
○什麼明堂
○寡人好貨
○《貨殖列傳》的一斑
○歷史社會演變的趨勢
○經濟、文化、道德的連鎖關係
○寡人好色
○醜與美○色字詩話的插曲
○有關王昭君案外的評語
○唐代和番政策的感傷
○楊貴妃的翻案語
○再說寡人好色的公案
○人事行政
○高明柔克
○孫嘉淦《三習一弊疏》
○世臣巨族門第之見○派系黨禍之爭
○民主難,法治也不易
○對聖人懷疑的趣話
○學非所用用非所長論
○攀龍附鳳——讀書人的通路
○唐代選舉的進士
○齊燕之戰——歷史戰略的經驗
○孟子終生奉母教
○孟子的策略——規之以正
○蘇秦口辯輕取十城
○燕齊之戰
○蘇代評論齊王
○仁將——曹彬
○仁義的實質與權謀
○孟子在魏齊的外一章
○齊宣王的風格
○朝中文武多才士
○讚美詞與利害關係
○貧賤驕人
○滑稽大師——淳于髡
○齊宣王開戰國養士之風
○特立獨行於滔滔濁世的孟子
○吏民千古兩相妨
○歷史政治上的因果
○君道與臣節
○歷史上的基層政策
○做官莫作怪
○兩大之間難為小
○人貴自立
○孟子論立身出處的原則
萬章篇
萬章章句上
舜是孝子嗎
〇孟子口中的舜
〇未得父母同意而結婚
〇舜的父母和弟弟
〇聖人如何對待家人
〇反對孟子的詩文
〇君子也會受騙
〇公理和私情
〇禮節的問題
〇古今對接班人的不同觀念
〇上古的君王與親屬
〇劉邦封的太上皇
〇上天創立了公天下
〇人神合一
〇得民心則得天下
〇夏禹為何不禪讓
〇繼承家業的一代
〇臣道的標準人物
〇伊尹是個廚師嗎
〇孔子的進退行止
〇百里奚助秦的多種說法
萬章章句下
四種典型的人
〇交友三原則
〇朋友與政治
〇與人交往 禮尚往來
〇孟子的真意 朱熹的懷疑
〇王賊並稱
〇孔子的作風
〇讀書人自立之道
〇靠人救濟 靠人生
〇供養 培養 蓄養
〇李白的清平調
〇趙州和尚的待人處世
〇舜所受的培養
〇見國君的條件
〇禮的重要
〇讀書萬卷 神交古人
〇孟子的真心話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於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於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後,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餘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