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是孝感的標誌性建築和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大江南北與黃鶴樓遙相呼應,享有“南樓北閣”的美稱,具有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孝感文昌閣
- 地理位置:湖北省孝感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8910平方公里
地圖信息,
文昌閣是孝感的標誌性建築和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大江南北與黃鶴樓遙相呼應,享有“南樓北閣”的美稱,具有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價值。
巍然聳立於澴水之濱的文昌閣,在歷史上曾三次被毀後三次重建。第三次毀於鹹豐五年(1855年),後於光緒二年(1876年)第三次由孝感在任知縣蔡炳榮主持,重建於孝感城東郭家潭。民國二十三(1934年),時任孝感縣長的歐陽洪烈曾主持加固維修。在“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破壞,終在1977年完全被拆除。[br/] 文昌閣建成之前,孝感歷史上入京登皇榜者,僅有13人,且大多事跡平平。明萬曆年間,精於地理的德安府顏知府視察孝感,指點孝感的江山說:“澴川乃孝邑名勝,然孝感應科者寥寥無幾,蓋由城南未能異峰聳秀,難迎辛水。”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時任孝感知縣的彭同魁因孝感“文風不盛”“歷代少出人才”,為使孝感人文薈萃、賢才輩出,遂回響提議,精心策劃、親自選址,具體督導興建。於是,孝感小東門外豎立起高閣一座,閣頂置一文筆峰,得名文昌閣。
[br/] 文昌閣及其附屬建築物共占地約 30 余畝,閣高約35米,一共五層,上面裝有一寶頂。文昌閣屋面皆由紅、黃、綠三色琉璃瓦所覆蓋,四周有金鰲飛檐,紫銅風鈴。閣頂文筆峰直指藍天,可謂古風古色、“吞雲吐霧”,甚為壯觀。說起來真怪,自文昌閣建成後,在就萬曆辛丑科(1601年),孝感人傅崛興、程少宰、沈接武一舉登甲及第,傅為大司農,程為太子少保,三人同朝入座,甲於全楚。[br/] 建閣後的明代孝感,又有15人得中進士。
[br/] 如今的文昌閣舊址,已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大學校園(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人才濟濟,書聲朗朗,校園綠草如茵,湖水蕩漾。欣聞學校領導擬籌資重建文昌閣,規劃效果圖業已展現閣樓的雄姿,孝感人民深受鼓舞,熱情期盼著文昌閣重新建起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在不久的將來將重新屹立於澴水之濱。
地圖信息
地址:分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