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時間(新中文修訂第二版)》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海德格爾
基本介紹
- ISBN:9787100199995
- 作者:海德格爾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 定價:68
- 裝幀:精裝
- 叢書:漢譯經典精裝本
內容簡介
《存在與時間》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代表著作,1926年寫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紀重要的哲學著作,不僅影響了此後多種重要哲學流派和重要哲學家,而且在文學批評、社會學、神學、心理學、政治學、法學等多種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存在與時間》一書批判了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把哲學當成知識,把存在當作存在者來研究的傳統。同時拋棄了近代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哲學研究中以認識為起點的方法。海德格爾哲學是從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對“存在”的追問中達到存在的意義的澄明。他在對人的存在狀況的分析中為現代人的根本情緒提供了一種把非理性的東西理性化了的形上學的解釋。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所奠基的存在哲學無論在研究宗旨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意味著西方哲學的一次重大轉變。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出身於一個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從一個神父那裡借到布倫坦諾的《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產生興趣。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後轉入哲學,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在弗萊堡大學任教期間,他參加胡塞爾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馬堡大學任副教授,講授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們的問題轉變為關於存在的問題。1927年,為晉升教授職稱,發表未完手稿《存在與時間》。據說,當這本書送到教育部審查時,部長的評語是“不合格”。但就是這樣一本被官員判定為不合格的書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胡塞爾,...(展開全部)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出身於一個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從一個神父那裡借到布倫坦諾的《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產生興趣。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後轉入哲學,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在弗萊堡大學任教期間,他參加胡塞爾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馬堡大學任副教授,講授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們的問題轉變為關於存在的問題。1927年,為晉升教授職稱,發表未完手稿《存在與時間》。據說,當這本書送到教育部審查時,部長的評語是“不合格”。但就是這樣一本被官員判定為不合格的書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胡塞爾,任弗萊堡哲學講座教授。納粹運動興起後,他參加了納粹黨,並於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萊堡大學校長。因為他與納粹的這段牽連,1945-1951年期間,法國占領軍當局禁止他授課。海德格爾對於他與納粹的關係,似乎也沒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上學導論》一書中還說,國家社會主義“這個運動的內在真理與偉大之處”。海德格爾與納粹之間的聯繫,在西方哲學界和新聞界多次成為熱門話題。儘管海德格爾參與納粹運動是他的歷史污點,但不能因此說他的哲學就是納粹思想的反映。後來的反納粹的存在主義者也能從海德格爾的著作中受到啟發和鼓舞。這些事實表明,一個偉大的哲學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階段的政治觀點有更遠的意義。海德格爾後期講授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及萊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語言、藝術(詩)以及技術等問題。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講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還有:《什麼是形上學》(1929年)、《現象學基本問題》(1923年講稿)、《真理的本質》(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講與論文集》(1954年)、《走向語言之途》(1959年)、《技術與轉向》(1962年),還有一些從他的觀點研究哲學史的著作,對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