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傳奇》是一本關於傳奇字型Helvetica的圖文書。書中通過大量從未出版過的珍貴資料,以開闊的視野呈現了字型Helvetica所歷經的社會、文化甚至於跨時代的演變過程,還普及了關於字型的通俗知識,以及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的字型特徵。《字型傳奇》非但是專業設計師們的必備讀物,對大眾讀者也同樣具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字型傳奇:影響世界的Helvetica
- 作者:拉斯•繆勒 (Lars Muller) 等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1日
- 頁數:20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62470634, 9787562470632
- 外文名:Helvetica Forever,Story of a Typeface
- 類型:藝術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字型傳奇》編輯推薦:一部圖文並茂的西文無襯線字型簡史,首次披露Helvetica字型創作的原始手稿。
圖書目錄
譯序
前言
“非個人化字型,我們的覡在與未來。
愛德華德·霍夫曼的日誌
愛德華德·霍夫曼(Eduard Hoffmann)
金鷹活字版的Helvetica家族字級列表
字型比對
被淘汰了?
英文版後記
中文版後記
作者簡介
作者:(挪威)拉斯·繆勒(Lars Muller) 等 譯者:李德庚
拉斯·繆勒(Lars Muller),1955年生於挪威奧斯陸,設計師,出版人,從1982年起在巴登成立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從1985年起在多所設計學院教授建築、設計、藝術、攝影與社會的課程。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相對於19世紀的那些字型,Helvetica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稍微有一點機械的味道,沒有太多人工的痕跡。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為它更為“中性”,而中立主義是我們喜愛的一個字眼,它本身不應該包含任何含義,含義應該來自文本的內容中,而非字型的表象。這正是我們如此喜愛Helvetica的原因。
——維姆·克勞威爾
字型永遠在對我們訴說著什麼?字型總是在傳達某種情緒和氛圍,賦予詞語某種“色彩”。
——里克·波諾
無論你朝哪裡看,你總是能看到各種字型。但其中一種可能是你見得最多的,那就是:Htelvetica。它們存在著,仿佛原本就是環境的一部分,他們就好像空氣,或是重力。
——麥可·布雷特
名人推薦
相對於19世紀的那些字型,Helvetica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稍微有一點機械的味道,沒有太多人工的痕跡。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為它更為“中性”,而中立主義是我們喜愛的一個字眼,它本身不應該包含任何含義,含義應該來自文本的內容中,而非字型的表
象。這正是我們如此喜愛Helvetica的原因。
——維姆·克勞威爾(Wim Crouwel) 荷蘭現代主義設計大師
字型永遠在對我們訴說著什麼?字型總是在傳達某種情緒和氛圍,賦予詞語某種“色彩”。
——里克·波諾(Rick Poynor)英國著名設計理論家、策展人
無論你朝哪裡看,你總是能看到各種字型。但其中一種可能是你見得最多的,那就是:Helvetica。它們存在著,仿佛原本就是環境的一部分,他們就好像空氣,或是重力。
——麥可·布雷特(Michael Bierut)Pentagram五角設計合伙人
後記
一本書最好的讀者一定就是它的作者。儘管我們不是《字型傳奇——影響世界的Helvetica》的作者,但我們全程策劃、翻譯、編輯和設計了它的中文版,算是對中譯本最了解的人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受益良多。當然,這種基礎知識的補足並不會一下子讓我們得到多少提高,但它一定會細水長流,讓我們受益終生。
在平面設計領域也算待了一些年,經歷過各種激情與理想,也經歷過各種挫折與絕望,我們之所以願意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做這樣的基礎讀物,就是因為相信浮華掩蓋不了基礎的缺失,有時候一定要回到原點,重新把土填好,壓紮實了,才好放心繼續前行。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做一些“回頭看”的書,也希望大家能繼續關注。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楚塵文化的鼎力支持,正因為有你們,我們才能心無旁騖,把精力集中到書籍的翻譯、編輯與設計上來。也要感謝設計界一眾師長與好友的支持,尤其是呂敬人老師、王序老師、朱志偉老師、王紹強、趙清、蔣華、李少波、廣煜、陳嶸、何明、盧濤、袁由敏,你們的文字也將為中國讀者理解西文字型提供極大的幫助。另外也要感謝北京博美華彩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圖文天地製版印刷有限公司、藝術與設計雜誌社在海報的紙張、印刷和宣傳上的無償支持。還要感謝徐博,是你不厭其煩地幫助我們去與瑞士出版方交流。還有楊西鳳、方宏章、杜欽等各位朋友的支持,在這裡一併致謝。最後還要感謝瑞士文化基金會,感謝你們為本書的翻譯提供了資助。
序言
為什麼要在使用中文的國家出一本關於西文字型的書?這也是最初我們提給自己的問題。後來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中文的國度嗎?
也許你會覺得這傢伙吃錯了藥,在胡言亂語,但想想看,今天,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展開,哪個非西方國家不是進入了一個雙語時代?現在英語已經是國小甚至幼稚園的必修課;北京胡同里的老外比中國人還多;打開電腦,也許界面是中文的,但系統呢?軟體呢?任何一本書的封面、一件商品的包裝、一家商店店名、一塊交通路牌…一就算你想關燈睡覺,那你的手指按的都不一定是“關”而很可能是“OFF”。隨著西文不斷介入當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西文字型事實上也已經成為我們今天視覺文化的一部分。對西文字型的了解與研究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相關專業人士迫切去面對的課題。
今天,中國的設計師不光要跟西文字型打交道,也在模仿或研究西方的排版法則,當然更多人在使用西方的排版軟體。事實上,西文字型、西方版式法則與(西式)排版軟體是彼此密切相關的,如果我們回溯歷史就會發現,排版軟體是根據西方版式法則來的,而西方版式法則又是根據西文字型的規則來的。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對西文字型的深入認識,就很難真正理解西方的版式法則,當然也會影響到對排版軟體的掌握。以字型的度量衡為例,為了配合人肉眼的分辨能力,西文字型的單位設定為“點”(1點相當於0.376毫米);為了配合字型的使用,西文版式的格線基本單位也設定為“點”;為了配合已成慣例的西文字型與西文格線系統,排版軟體中也同樣接納了“點”為基本單位。於是,今天全世界的設計師無論用的是什麼文字,都必須在這個系統下工作。
今天說到的版式設計,好像是平面設計師的事兒。但在鉛字時代,卻大多是由排字工人來完成的,因為當時的版式構建幾乎完全建立在對字型的理解與套用的基礎之上。在字型的物質屬性褪去,成為電子代碼之後,平面設計師才完全掌握了對版式的控制權。這並不是說字型變得不重要了,恰恰相反,在鉛字時代,字型設計只有專業字型設計師和專業字型鑄造所才能做到,但現在幾乎每個西方平面設計師都能夠獨立完成,有時候僅僅是為了某個項目的需要就會設計一套字型。由於漢字構成原理與西文迥異,這個模式在中國幾乎沒有參照性,但深刻理解字型與版式之間的關係對於今天的中國平面設計師來說,依然是有明確的借鑑意義的。
漢字和西文是完全不同的文字,由於構字原理差異很大,所以字形表現與排版規則差異也很大(比如漢字發展出書法與豎排)。但在活字技術之後,漢字的字形表現與排版規則就開始全面向西文靠攏,這種“投誠”在很大程度上是迫於技術上的壓力,而不是人文優劣比較的結果。從鉛字技術算起,鑄排、照相排版、電子排版,所有技術邏輯的背後都隱藏著西文字形及字型的人文邏輯。當漢字進入這個技術體系的時候,也就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西文的規則與邏輯:首先是字型的概念,以“體”的變化來給字形增加差異性;正文字型也參照西文的襯線字型與無襯線字型的分法,衍生出宋體與黑體兩個體系;近年來又引入了西文的字族概念,細化出級數(Regular、Bold、Light等),為的是在保持視覺風格統一的前提下,適應不同信息表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