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曹氏風箏工藝,
簡介
孔祥澤,孔家無人姓曹,“曹氏風箏”源自曹雪芹所著《南鷂北鳶考工志》,他與費保齡合作幾十年來深入鑽研了曹雪芹的風箏遺稿,深得其精華,獲益頗多。曹氏風箏分“宮式”和“民式”兩大部類。他按照曹氏風箏扎、糊、繪、放的四種技藝,在費保齡的協助下,認真進行了譜制,非常成功。孔祥澤經常研究閱讀,同時用於製作風箏的實踐,被譽為“活風箏”。
孔祥澤先生在幼年時非常喜愛風箏這門民間手工藝。1943年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期間,其日籍教師高見嘉十先生從一日商人手中借到一部曹雪芹手稿《廢藝齋集稿》,其中第二卷《南鷂北鳶考工志》系統地記載了風箏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繪畫要領,即扎、糊、繪、放“四藝”。孔祥澤先生將其抄錄並保存下來,經過常年細緻的研究臨摹複製,自成一體,孔先生為了尊重曹氏的功績,故將他製作的風箏稱為“曹氏風箏”。
曹氏風箏工藝
“曹氏風箏工藝”是一門綜合藝術,它融民間文化、南北扎制技術的精華於一體,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其製做流程為:扎、糊、繪、放,工藝具有獨到之處。其保存了21首扎制口訣歌訣很有特點。它的43種技法中保留下來的20種製作工藝,做工細膩、用料考究、繪製精美、放飛富有情趣,其中擬人化的扎燕凸顯了北京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