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萬世師表,至聖先師

孔子:萬世師表,至聖先師

《孔子:萬世師表,至聖先師》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孔子——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在邁向成功的途中所發生的故事,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學習的榜樣,樹立更高的人生目標。 《圖說中外名人》,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在中外歷史上最為成功、影響最大的一批不同領域的名人,既可以增長知識,又可以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學習的榜樣,樹立更高的人生目標,具有較高出版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孔子:萬世師表,至聖先師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154頁
  • 開本:16
  • 定價:19.00
  • 作者:吳定初 黃萍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10099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孔子:萬世師表,至聖先師》編輯推薦:每個名人的成功故事都給人無數的啟迪和動力,是那些正在規劃人生的良師益友。

作者簡介

吳定初(1951年生),四川樂山人,四川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近30年來,在“教育學”領域先後主持部省級研究課題多項,在商務印書館等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在(USA)Social Science Research,Nova Science Publishers,(CHINA)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以及《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研究》等中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10餘次,並有多項成果被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哥侖比亞大學,丹麥VIA University College,以及台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校圖書館收藏。近年來曾赴德國、法國、奧地利、新加坡等國進行學術考察與交流。吳定初教授始終關注基礎教育特別是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尤其注重青少年基本素質的提升,同時主張強化國際文化和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強調培養“既有中國靈魂又有世界眼光”的新型教師和學生,並多次為丹麥、挪威、捷克、馬來西亞等國同行宣傳中國文化和教育。
黃萍,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澳洲拉籌伯大學雙碩士,長期從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實踐推廣和專題研究工作,關注青少年素質尤其是眼界胸襟的培養,在培養 “走出去”人才方面,做出了較大貢獻。

圖書目錄

聲名遠揚
聖人出而黃河清
幼年孤苦
奉命成婚
初任小吏
慈母病逝
懷大志出仕
問禮於老聃
學樂於萇弘
魯亂去齊
樂育英才
柳下惠與魯男子
學琴於襄子
出仕為官
誅殺少正卯
夾谷會盟
周遊列國
攜高足離魯
匡城被圍
折返衛國
宋國遇險
孔子適鄭
在陳三年
三度赴衛
過晉不入
陳蔡之厄
轉往楚國
倦遊歸魯
萬世師表
制禮樂,作《春秋》
哲人永辭
孔子的教育特色
孔子的中心思想——仁
孔門弟子簡介
孔子年表

序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伸尼,春秋時期魯國人。生於魯昌平鄉陬邑,逝世後葬於曲阜北郊的泗水邊。
據考證,孔子的祖先本是“成湯”後裔。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出名的勇士,他的原配夫人施氏未能生育出一個健康的兒子,因此,叔梁紇晚年休妻,再娶了年輕的顏征在,顏征在就是孔子的母親。孔子三歲時,其父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日益貧寒,其母將其交由外公撫養、教育。孔子天資聰穎,又極為謙虛好學,故學識日進。到青年時,孔子已經以博學知名於世,並開始廣泛招收弟子,傳授《詩》《書》《禮》《樂》等古代文化典籍。其後多年,孔子為求學布道而四處遊走。
孔子五十一歲時回到魯國做官,僅用短短數月,就使魯國內政外交等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恪守禮法。孔子傑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備感威脅,為了擠走孔子,齊國向魯國送上120匹良馬和80位女樂,使魯國國君魯定公和大臣季桓子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身系民生的孔子自然無法對此表示認同,遂攜高足離魯,開始周遊列國。
他先後到過衛、曹、宋、鄭、陳、蔡、楚等諸侯國,並曾在衛國、陳國停留了較長時間。然而,他始終沒有得到機會參與各國的政治活動,也沒有找到賢明的君主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一般只是被供養起來裝點門面而已,並多次備受冷遇與迫害。
孔子率弟子在外遊歷十四年,於六十八歲時回到魯國,魯國新繼位的國君——魯哀公對他禮遇有加,但依舊沒有重用他。此時的孔子,已無心從政,只專心於教授門徒及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
孔子七十三歲時去世,眾多弟子為他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間,眾弟子將孔子平時所講的話經過討論辨正,編輯成流芳百世的《論語》。
孔子在世時,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去世後,被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
孔子的思想體系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概念在《論語》中出現百次以上,它是讀者理解孔子思想的關鍵所在。“仁”的最簡單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的尊重和同情。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想達到“仁”的標準,就必須“克己復禮”,通過對自己的克制和約束以提高道德水平,從而符合禮的要求。他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不僅自己要在社會上取得自立,在事業上有所發展,還需要幫助別人做到這些。孔子的學生概括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體現出一種關懷互助與平等相待的人文主義精神。總的來說,孔子將“仁”看作道德的最高準則,也是道德的總體。 孔子的思想兼有博大與樸實、內在與超越的特點,可以為身在浮塵之世的人們,揭示出人生的真諦與世間萬物的內在“謎底”,使其能修其內而安其外,在紛繁混亂的紅塵中擁有一份真正的淡定與從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