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諺語。指父輩善於教導,子弟則知書識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
- 拼音:kǒng zǐ jiā ér bú zhī mà ,céng zǐ jiā ér bú zhī nù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諺語。指父輩善於教導,子弟則知書識禮。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諺語。指父輩善於教導,子弟則知書識禮。釋義孔子家的子弟不知道罵人,曾子家的子弟不會發脾氣。指父輩善於教導,子弟則知書識禮。例句君正則百姓治,父母正則子孫孝慈。是以“~”。所以然者,生而善教...
“孔子家兒不識罵,曾子家兒不識斗”,諺語,意思是比喻懂得道理的人家的孩子不和人相罵、相鬥。解釋 比喻懂得道理的人家的孩子不和人相罵、相鬥。出處 明-周亮工《尺牘新鈔-二·紀青(樺冠子-示兒)》:“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車之下無伯彝,性之者也。孔子家兒不識罵,曾子家兒不識斗,習之者也。”
宋朱熹《朱子語錄》、清陳士珂和錢馥的《孔子家語疏證》序跋,黃震《黃氏日抄》等則持有異議。然而一千多年來,該書廣為流傳,《四庫全書總目》曾精闢論述說:“其書流傳已久,且遺文軼事,往往多見於其中。故自唐以來,知其偽而不能廢也。”晚近以來,學界疑古之風盛行,《家語》乃王肅偽作的觀點幾成...
是以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夫仁者好合人,不仁者好離人,故君子居人間則治,小人居人間則亂;君子欲和人,譬猶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間,水火不亂,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擇人在其間!齊景公問晏子曰:“寡人自坐地,二三子皆坐地;吾子獨搴草而坐之,何也...
《蘇氏家語》說:"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樣,但是,父母除了給孩子當好榜樣,也要給孩子尋找別的尤其是同齡的榜樣。為什麼呢?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長大一些後,常常喜歡模仿同齡人中比較優秀的、自己喜歡的人,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這是正常的現象。美國...
據周恩來當時一個同學1977年回憶,“他大爺(指周貽賡)非常嚴,我們到他家都得站著,不許坐著。”在周貽賡家主堂屋的當間經常掛著一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對聯;他對侄兒等晚輩們的治家格言是:“孔子兒孫不知罵,曾子兒孫不知怒,周家兒孫不知求(指求名、求利)”。他要求晚輩們...
人們稱頌的“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大約就是樣板吧!我們再回到文章的開頭,我們確實為珠克家族一代一代的可悲命運痛心。我們也想為改良這個家族的命運做一點構想。他們的後代如果有人真想站出來改變一下家族這種沉淪的地位,那該怎么入手呢?我想,這位覺醒了的後代應首先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地著手...
孔子家兒不知怒,曾子家兒不知罵;顏子如和風慶雲,孟子如泰山喬嶽。聖賢氣象,出於自然,在其所養之純,非可以矯為也。夫“率性之謂道”,聞道者必其能知性者也;“修道之謂教”,善教者必其能由道者也。順其氣質以為性,非此所謂率性也;增其習染以為學,非此所謂修道也。氣質之偏,物慾之蔽,皆非其...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孔伋,孔子之孫)的門人。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
孔子馬逸 唇亡齒寒 野獸合作 循表夜涉 刻舟求劍 牽嬰兒投江 伐枯梧樹 不解之解 知人不易 一鳴驚人 鄧析說溺 強奪緇衣 掣肘 宋人駕馬 次非斬蛟 窺井照影 幽王擊鼓 老人殺子 穿井得一人 法大於王 宣王好射 掩耳盜鐘 齊人打獵 治偏枯與起死人 濕木造屋 狗捉老鼠 百發百中(戰國策)楚入兩妻 管莊子刺虎...
陳司敗說魯昭公的事是這樣。魯昭公娶了姓吳的女子,而吳姓與姬姓是同姓同宗。周禮有“同姓不婚”的規定,魯昭公明知故犯,為掩人耳目,把吳姓女人叫吳孟子,而不叫吳姬子。陳司敗不直接問此事,而先問魯昭公“知禮”嗎?孔子不知陳司敗問魯昭公哪個方面,也不明白他何出此言,同時出於禮貌也不好不答...
歷史文獻中,有以子張為陳人者,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雲“顓孫師,陳人”。《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雲“顓孫師,陳人,字子張”。有以子張為魯人者,如《呂氏春秋·尊師》篇雲“子張,魯之鄙家也”。蔣伯潛在其《諸子通考》一書中引上述材料,但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只是說“子張有魯人、陳人...
066 子夏問孔子 067 美女成了醜女 068 該來的和該走的 069 怪壺 070 曾子殺豬 071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072 隨緣境界 073 打就是不打 074 手藝人 075 死錯了人 076 頭髮挺黑的 077 滅鼠者 078 撓癢 079 賣蒜翁 080 遇“鬼”081 眼見不為實 082 父子騎驢 083 克拉底魯的謬誤 084 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
曾是以為孝乎?”孔子明確地提出在伺俸父母時,還要做得和顏悅色。他特彆強調這個態度問題,主要是在於為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於誠篤,要求子女要確實出於敬愛之心,真心實意。《孔子家語·六本》篇里還記載著這樣一個件事:曾子犯了小過,斬斷了他父親曾皙以吳國覓來的瓜種,曾皙一怒之下用鋤柄將曾子打昏...
”貢父曰:“中司自可鳴鼓兒,老夫難為暗箭子。”客笑而去。王荊公會客食,遽問:“孔子不徹姜食何也?”劉貢父曰:“本草書姜多食損知,道非明民,將以愚之,孔子以道教人者,故云。”荊公喜以為異聞,久乃悟其戲也。王荊公好言利,有小人諂曰:“決梁山泊八百里水以為田,其利大矣。”荊公喜...
曾子有句名言,很多人都以為是孔子說的,因為在《論語》裡頭。其實是曾子說的,說的什麼呢?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要反覆的自省,自律自省。這個三不是就說三次,這個三是指多次的意思,每天多次的自省。所以儒家最有名的自省論,就是曾國藩兩千多年前的老祖宗他們曾家的老祖宗曾參說的。而反過來在這兩千...
孔子則三者皆長。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極,清只到得伯夷而極,任只到得伊尹而極,何曾加得些子。若謂‘三子力有餘而巧不足’,則其力反過孔子了。‘巧、力’只是發明‘聖、知’之義,若識得‘聖、知’本體是何物,便自瞭然。”41.先生曰:“‘先天而天弗違’,天即真知也。‘後天而奉天時’,...
《列子·仲尼》:“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三:“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清 金人瑞 《下車行》:“兒童合掌婦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訪問廣島》:“我看見許多健康活潑的 廣島 兒童,在他們周圍開放著美麗的鮮花。”兄弟 (1).哥哥和弟弟...
曾子立孝,不過勝母之閻;墨子非樂,不入朝歌之邑;曾子立廉,不飲盜泉;所謂養志者也。紂為象著而箕子唏,魯以偶人葬而孔子嘆,故聖人見霜而知冰。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今為一目之羅,則無時得鳥矣。今被甲者,以備矢之至,若使人必知所集,則懸一札而已矣。事或不可前規...
當時,山東無通志,陸釴嘆道:“周公孔子,百世之師,六經斯文之祖,泰山五嶽之宗,此一方文獻,而天下古今事備焉,志奚可廢。”乃編輯成書。而陸釴由此患病去世。陸釴他銳志問學,盡覽經史百家,為文奧衍宏暢,詩則溫醇而典婉,有晉唐之風。著有《山東通志》、《少石子集》十三卷等。作品簡介 此書為抄摘...
亦定坐禪不成也。曾子問禮於孔子如此,其細宻如檀弓所載,乃件件不如子遊記禮者。但欲尊崇禮家,借曽子之大名而抑之,又借子游之名而入於禮家。且未小斂則裼裘,此是當時之禮,閭巷之人亦能之,何足以譽子游。至於主人,既祖特敬曽子之來,反柩而受吊,雖世俗,亦知其不可也。程子令人類聚《論語》...
《孝經》是孔子對曾子講解孝道的著作。孝道,是天經地義之事,是人人應盡之事。從大的方面來說,所以叫《孝經》。在漢朝,有長孫氏、博士江翁、少府後倉、諫大夫翼奉、安昌侯張禹傳授《孝經》,各成一家之言。各家經文都相同,只有孔氏壁中的古文不同。“父母生之,續莫大焉”,“故親生之膝下”,這兩句...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
昔者魯聽季孫之說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計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國,齊用越人蒙而彊威、宣。此二國,豈拘於俗,牽於世,系阿偏之辭哉?公聽並觀,垂名當世。故意合則胡越為昆弟,由余、越人蒙是矣;不合,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次,曾子對他的學生子襄講什麼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話,他說:“你喜歡勇敢嗎?我曾聽孔子說過什麼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義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嚇他們;自我反省,正義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
”尹又上湯丞相啟云:“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天下之士,豈復賢於周公。”後二語用韓退之《上宰相書》。中書舍人張安國知撫州,自撫移蘇,《謝上表》云:“雖自西徂東,周爰執事;然以小易大,是誠何心。”增“雖”“然”二字,而兩州東西小大,乃甚的切。王履道《賀唐秘校及第啟》云:“得知千載...
伏望皇帝思孔子之言,皇太后無忘孟子之戒。萬一奸人慾有開說,涉於離間者,當立行誅戮,以明示天下,使鹹知讒佞之徒不能欺惑聖明也!”帝初以憂疑得疾,舉措或改常度,遇宦官尤少恩,左右多不悅者,乃共為讒間,兩宮遂成隙。太后對輔臣嘗及之,韓琦因出危言感動太后曰:“臣等只在外見得宮家,內中保護...
VIP第二百一十六章:狐仙之怒(1)VIP第二百一十七章:狐仙之怒(2)VIP第二百一十八章:狐仙復仇 VIP第二百一十九章:相愛兩難 VIP第二百二十章:給愛插上一雙翅膀 VIP第二百二十一章:彼此相愛,卻變路人 VIP第二百二十二章:喬遷之喜 VIP第二百二十三章:狐朋狗友 VIP第二百二十四章:鏡子裡映著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