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喉

孔喉

孔喉(pore throat)是指岩體或者土體中孔隙之間相互連線比較狹窄的通道,孔喉的大小往往對滲透率有很大影響,孔喉越大流體越容易在岩土體中流通。石油工程和鑽井工程中往往通過一定的惰性顆粒封堵孔喉以達到維持井壁穩定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喉
  • 外文名:pore throat
  • 釋義:岩體孔隙之間相互連線狹窄的通道
  • 影響:滲透率
  • 規律:孔喉越大流體容易在岩土體中流通
  • 參數:大小、分布、幾何形態
簡介,孔喉結構,孔喉的測井回響特徵,

簡介

一般將岩石顆粒包圍著的,未被膠結物、雜基等充填的空間稱之為孔隙;顆粒與顆粒之間相互連通相對狹窄的空間稱之為喉道。
孔隙和喉道結構即為孔隙和喉道的大小、分布、幾何形態、連通關係及其相互配置等。
孔隙大小的定義也沒有嚴格的理論定義。一般,用一種特定形態的規則模型來定義和測定孔隙大小,如"等體積球的直徑"、"等表面積球的直徑"等。在一般性的薄片研究中,則W二維平面上孔隙的最大內切圓直徑來代替
以收縮流道和擴張流道作為孔喉模型,分別通過數值方法和流動實驗研究了粘彈性流體、冪律流體和牛頓流體在孔喉中流動壓力梯度隨流變參數、孔喉比及喉道直徑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壓力梯度隨著流體粘彈性的增強而增加,隨冪指數、稠度係數的增加而減小。

孔喉結構

滲流通道主要是喉道和裂縫。喉道是指連通孔隙的狹窄部分,也是容易受傷害的敏感部位。孔隙和喉道的幾何形狀、大小、分布及其連通關係,稱為油氣層的孔喉結構,它從微觀角度描述了油氣層的儲滲特性。孔喉結構的有關資料主要通過壓汞分析和薄片分析等方法取得。
儲層岩石顆粒接觸類型和膠結類型決定著儲層岩石的孔喉類型。根據孔隙與喉道的關係,可以將油氣層孔喉劃分為縮頸喉道、點狀喉道、片狀或彎片狀喉道、管束狀喉道4種類型。由於不同類型孔喉的孔喉特徵不同,導致其可能引起的油氣層傷害方式也不相同,詳見下圖。
孔喉結構孔喉結構

孔喉的測井回響特徵

在一般情況下,孔喉在測井曲線是明顯而且易於識別的,因為通常它們具有以下特徵:
在曲線形狀方面為圓滑的“U”字形,如電阻率“U”字形降低,這與裂縫發育段的尖刺狀電阻率起伏形成強烈的反差;在測井值方面表現為三高兩低,即時差、電磁波傳播時間、中子孔隙度高,電阻率和岩石體積密度降低。但應指出的是,由於碳酸鹽岩的孔、喉受到次生改造的作用,使得其大小、形狀、分布變化較大,這勢必給它們的測井回響帶來一定的影響,故上述特徵要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
從岩心分析資料與實際測井曲線對比結果表明,孔喉分布越均勻,形狀越趨於球形,孔徑小而均勻,上述典型特徵越明顯;反之,則要發生各種測井回響的變異。如當孔、喉形狀越不規則,孔徑變化越大,將使得聲波時差、電阻率數值與孔隙度的關係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用聲波時差計算孔隙度的公式和阿爾齊公式中孔隙度指數發生較大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