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烈士紀念館

子長烈士紀念館

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子長縣瓦窯堡北面齊家灣坪上,是我國興建較早的紀念館之一。紀念館坐北向南,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00米,總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

子長烈士紀念館系全國烈士重點建築物保護單位。子長烈士紀念館是1946年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為紀念謝子長烈士所建,有烈士塔、雕像、墓、陳列室和毛澤東等領導同志的題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子長烈士紀念館
  • 竣工時間:1946年
  • 級別:全國烈士重點建築物保護單位
  • 目的:紀念謝子長烈士
簡介,陵園介紹,歷史背景,

簡介

子長陵位於陝西省子長縣瓦窯堡, 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陝甘寧邊區政府為紀念謝子長(1897-1935)將軍修建了子長烈士陵園。
謝子長(1897-1935)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縣燈盞灣逝世,時年38歲。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決定將安定縣改名為子長縣。

陵園介紹

“革命烈士紀念塔”在門內,有10多米高。塔身呈方形,四面正中各鑲十塊青色碑石。塔頂是虎殿式建築,精巧秀美。塔頂和塔身之間有幾何圖紋,潔淨樸素。塔後是寬敞的院子,院中有筆直的磚道。磚道兩側是陳列室。陳列室後邊,松柏成林,百花放香,雅靜肅穆。再向後,有7米高的台子。陵園的主要部分——紀念堂和靈墓,就建在高台上。紀念堂碧瓦紅柱,古色古香,內立4塊碑石,上面鐫刻著毛澤東給謝子長烈士的題詞:“民族英雄”、“雖死猶生”等。 謝子長墓在紀念堂後邊。靈堂高大,棺木上覆蓋著紅色棉被,靈堂掛有謝子長畫像。

歷史背景

謝子長是西北人民革命和西北工農紅軍最早的創始人之一。為了紀念他對黨、對人民的偉大功勳和卓越貢獻,陝甘寧邊區政府於1943年撥500石小米修建了子長陵墓。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林伯渠等中央領導人題詞,高度評價了謝子長烈士的精神和功德。1947年,胡宗南部侵犯陝北時,將陵墓毀為廢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為慰藉革命烈士英靈、教育後人,極為重視革命烈士的褒揚工作。1952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撥款13萬元在原址重新修建了子長陵,同時將子長烈士陵墓改為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
紀念館分墓區和紀念區兩部分,自建館以來,紀念館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力支持和關懷重視。1988年鄧小平同志為子長陵題字,1994年江澤民同志給《謝子長》一書題寫書名。陳雲、楊尚昆、習仲勛、馬文瑞、李鵬、鄒家華等二十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紀念。2004年溫家寶同志親詣紀念館並敬獻了花籃,張震、劉瀾濤、馬文瑞、郭洪濤等同志也曾親詣紀念館。紀念館肩負著對廣大人民民眾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任務。多年來,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作用。在清明節、“六一”、“七一”、“八一”等重大節日,廣泛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子長縣各學校和機關單位及延安^一希望國小、張家口市第八中學等已把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德育教育基地。建館以來接待國內外觀眾達1000多萬人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上成效顯著,198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陝西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陝西省國防教育委員會確定的國防教育基地。2017年3月29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鄉育示範基地。紀念館已成為“褒揚先烈,教育後人”的課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