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之儒

戰國時期以孔子嫡孫子思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原憲字子思,一位晚年貧困的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思之儒
  • 記載文獻:《漢書 · 藝文志 · 諸子略》
  • 性質儒家八派之一
出處
戰國時期以孔子嫡孫孔伋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其五行思想在孟子之儒中同樣出現,《荀子 · 非十二子》稱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論子思、孟軻之學,謂:“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辟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於後世。”
可以看“曾子子思子全書”,此子思乃原憲。非孔子孫。所謂富不過三代
《漢書 · 藝文志 · 諸子略》著錄 " 《子思》二十三篇 " ,早已佚。
《中庸》內容
《中庸》把 " 誠 " 這一道德範疇作為精神實體及世界的本源,
"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 ;
" 誠者非自成已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 " 。
後世稱為 " 思孟學派 " 。對宋明理學的 " 心性 " 之學,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二〔夫〕子沒後,散於天下,設於中國,成百氏之源,為綱紀之儒。居環堵之室,蓽門圭竇,瓮牖繩樞,并日而食,以道自居者,有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衣冠中,動作順,大讓如慢,小讓如偽者,子張氏之所行也。顏氏傳詩為道,為諷諫之儒。孟氏傳書為道,為疏通致遠之儒。漆雕氏傳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仲梁氏傳樂為道,以和陰陽,為移風易俗之儒。樂正氏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淨精微之儒。
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尊於名,不忮於眾,此宋鉶、尹文之墨。裘褐為衣,跂蹺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者,相里勤、五侯子之墨。俱稱經而背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此苦獲、巳齒、鄧陵子之墨。
以上文字,與韓非子八儒之說一一對應,對的著號。由於《莊子》被晉朝郭象篡編過,所以導致《天下》篇只見一半,只可以看見批評墨家,宋子之名家,慎到之法家,老子之道家,惠子之名家。嘎然一斷,不復見儒家之評說,發展之脈絡。可是郭象萬萬沒想到,遇見一個讀書不求甚解的陶淵明。偷懶把《莊子,天下》,直接照抄,三墨之文字如出一轍。
八儒中韓非子將子張列為首位。陶淵明將貧民子思,列為首位,顏氏指孔子死後尊顏回的留在曲阜之徒,可見出走的子張的與子思的教育方法,知名度超過了老師孔子。所以老儒家只能算是第三位從《韓非》與《莊子天下殘文》,我們足以了解到,戰國末年,子張,子思雖然學術影響巨大,但是已經處於少數派地位。《天下殘文》歌頌其他六儒,按詩書禮樂春秋易,六藝順序對六儒家,進行了褒揚,單獨對子張,子思進行嘲諷。可知一,原來分裂出去的五儒,已經在戰國末年趨於統一,而且承認了魯國的曾子學派的正統地位。論功行賞,不再固執的予以對抗。可知二,唯獨子張之儒,子思之儒抗拒到底,成為亂臣賊子,道家不恥。這與《論語》《漢書藝文志》的出版記錄吻合,又說明漢獨尊曾子後,卻並未不發行仲梁子,樂正子,等反對過曾子的學派著作。可知並未履行當初諾言,故《史記》高度表彰季布之諾,一諾千金,暗譏當時之儒食言
通本《子思子》
成書於南宋
汪晫編
提要
臣等謹案。子思子全書一卷。宋汪晫編。考晁公武讀書志。載有子思子七卷。晫葢亦未見其本。故別作是書。凡九篇。內篇天命第一。鳶魚第二。誠明第三。外篇無憂第四。胡母豹第五。喪服第六。魯繆公第七。任賢第八。過齊第九。其割裂中庸。別立名目。與曽子載孝經大學同。又晫輯曽子。用朱子改本大學。至孔叢一書。朱子反覆辨其偽。而晫采之獨多。已失鑑別。又往往竄亂原文。如孔叢子子上雜所習請於子思。注曰。雜者。諸子百家。故下文子思答曰。雜說不存焉。此書引之。改曰。子上請所習於子思。則與子思答義全不相貫。孔叢子仲尼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謂聖。推數究理不一疑。此書引之。聖字下多一區字。疑字上多一物字。又孔叢子云。伋於進瞻。亟聞夫子之教。此書引之。以進瞻作進善。輕改舊文。均失先儒詳慎之道。且與曽子所引均不著其出典。亦非輯録古書之體。較薛據孔子集語葢瞠乎後矣。特以書中所録雖真贗互見。然多先賢之格言。故雖編次蹖駁。至今不得而廢焉。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關於孔子之孫子思伋取代原憲之歷史
《漢收書·藝文志》著錄《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漢唐儒者鄭玄只是認為《小戴禮記》中之《中庸》即為子思所作,鄭玄注說: " 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 "孔穎達又承襲鄭說。可鄭說又從何而來?
宋儒基本都肯定這一說法,為什麼呢?
可以從從孔廟的配享從祀看儒學的傳承與流變。
如果我們把孔廟當作一種文化現象,那么,可以說,孔廟的配享從祀就是這一文化現象中最具有核心價值的內容之一。說到孔廟,人們似乎更習慣於也更熱衷於談論它的建築、它的展陳、它的祭祀禮樂等等,總之是些具體可見的有形的東西。
唐宋開始,傳達有“道統”論興起。
事實上,在唐朝以前,周公往往與孔子是並提的,甚至周公的影響大於孔子,孔子只是周公的配副,即使在教育界。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冬十月,皇帝率群臣養三老五更於辟雍,郡縣行鄉飲酒禮於學校,皆祀周公和孔子,牲用犬。這是關於國學與郡縣祀孔子的最早記載,孔子是作為周公配享的角色出現的。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詔令奉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歲時致祭。《貞觀政要·崇儒學》:“貞觀二年,詔停周公為先聖,始立孔子廟堂於國學,稽式舊典,以仲尼為先聖,顏子為先師,兩邊俎豆乾戚之容,始備於茲矣。”從這段記載中,不難看出,在公元628年之前,在中央政府的最高學堂中,周公是作為先聖受到頂禮膜拜的,孔子只是作為周公的配角以先師受禮拜,正如此後的顏子之相對於孔子一般。
上則記載還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歷史信息,就是在國學中建孔子廟堂的起始年代,歷史上之所以能遺留下這么眾多的孔廟,唐太宗功不可沒。除了貞觀二年的這個詔令首創國學建孔子廟堂之外,在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還有一道詔令,指示全國各州縣學設孔子廟,由此孔子廟才從曲阜祖庭走向全國,並在此後出現在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歷史上深受中國影響的周邊國家,形成了最具中國特色的自成體系的孔廟文化現象。而從唐太宗的兩道詔令看,從國家最高學府國學到府學縣學等,廟學合一是其內在的統一,所以,孔廟最通用的名稱是“文廟”,是官方的名副其實的傳播文明的廟堂,這也是孔廟最重要的歷史角色。
由此可見,孔廟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與中國歷史上的正統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是道統的承載者,是正統文化的象徵。
孔子傳曾子,曾子傳孔子之孫孔伋(子思)、子思再傳孟子,而宋儒朱熹等直追孟子,所以,朱熹也是孔子的衣缽傳人。這一儒家的正宗傳承譜系,實際上是宋儒自己說的,而這一譜系則影響至今,並決定了歷史上孔廟配享從祀的人物選擇和等級。
所以程朱一派對之尤為尊崇,以為“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朱熹《四書集注》)。 偶也有懷疑者,如南宋的葉適在其《習學紀言序目》中就表示懷疑卻只能成為潛流。
北宋徽宗年間,子思伋被追封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順元年(1330),又追封子思為“述聖公”,以後就稱作“述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