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貢茶是河南省名茶新秀,是信陽毛尖家族中的一個驕子,產於商城縣蘇仙石鄉,茶園分布在大別山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深山中,海拔在1854米。那裡峽谷幽深,溝壑縱橫,晴是蔽日成蔭,陰時霧饒奇峰,其生長緩慢,葉片肥厚而嬌嫩,內質極為優良,子安茶以,“芽壯,味醇,香濃”而聞名,其早顯名於唐,鼎盛於宋唐代以後一直被作為貢品。《清宮起居注》中記載著供奉慈禧太后每月子安茶1.4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安貢茶
- 類型:河南省名茶新秀
- 特性:信陽毛尖家族中的一個驕子
- 生產地:產於商城縣蘇仙石鄉
- 季節:春季
發展歷史,夢溪筆談記錄,
發展歷史
在唐子安鎮因茶葉已聞名,古代這裡商賈雲集,茶市興盛,系豫皖邊區商品集散之地。蘇仙石鄉(子安鎮)茶葉生產有史可查的歷史就有 1200多年,為古時淮南著名產茶區,子安茶由於種植在雲霧繚繞的深山裡,其生長緩慢,葉片肥厚且嬌嫩,內質極為優良,唐代以後一直被作為貢品。其具體特徵為:條索狀似銀針,鋒杪銀毫滿披;湯色翠綠明亮,茶葉沉於杯底全不漂浮,經泡耐飲,沖泡三次之後仍馥郁芬芳如初;滋味醇厚鮮爽,口頰留芳,回味無窮,具有明顯的醒腦提神之功效。正如著名高僧釋皎然在《子安茶》中寫的那樣:“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 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蘇仙石茶葉因此而美名遠揚,飲譽中外,自盛唐以來史不絕書。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稱“淮南茶光州上”。於是,當時“茶道大利,王公朝士無不飲者”。而光州五縣茶葉主產區在我,唐代蘇冕所著的《九朝會要》中 明確記載:“光州殷城(商城)產茶”。可見,陸羽所說的“淮南茶光州上”實際就是說:淮南茶殷城上,殷城茶被列為淮南六州之首。而眾多史籍中又對“子安 場”的茶葉推崇備至,從這一點足以說明:淮南茶蘇仙石第一。如《文獻通考》載: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九月,宋太祖下令在淮南六州設立茶葉交易場十三 個,光州有光山、商城、子安三個,並設有監場官。由此可見,當時朝廷對蘇仙石的茶葉生產已較為關注和重視,也說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子安茶就聲名大振。而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對“子安茶”的茶葉產量及產值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子安場賣茶二十二萬八千三十斤,賣錢一萬三千六百八十九貫”。清宮《起居 注》中記載著供奉給慈禧太后的茶中有“齊山(金剛台中)雲霧,每月十四兩”。
夢溪筆談記錄
從《夢溪筆談》所載“子安場”茶葉產銷量中可以看出,在宋代蘇仙石茶葉生產已頗具規模。千餘年間,這裡的茶葉生產也隨世事和人口的變動而有所興衰,但始終沒有間斷。在蘇仙石鄉以茶葉命名的如“茶園”“茶灣”“茶窪”的地名就有數處,這種現象在其 它地方極為少見,在金剛台深處的“金剛古寨”、元代人類遺址、東河九丈潭、書山夢筆和大孤山一帶至今還殘存有大量的野生茶樹,自生自滅,無人問津。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茶葉生產的興盛。這裡關於茶葉的趣聞的傳說則更多,過去相傳金剛台有株“童子茶”,喝後能讓人長生不老,於是多少代人都在深山幽谷、人跡罕至 之處苦苦尋覓它,而且至今仍有人相信“童子茶”的存在。這畢竟只是一個神話而已,而在“書山夢筆”“九丈潭”“元代遺址”等處古時遺留下來的零星小片野茶 葉,飲時口中有如瓊漿或膠質般的感覺,可惜產量極小,常人難見,千金難買。
昔日的子安是多么的繁榮,商賈雲集茶葉進貢。昨日的輝煌在放牛郎筆下翻湧,子安鎮的優秀兒女在為你高歌猛進,試驗區中畫藍圖,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小鎮,創業創新茶產業走精品,合作社心連農,歡呼齊舉子安貢。歷史貢品在展現,今朝香茗飄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