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寫女子與情人分別之後的痛苦心情的。《毛詩云》:“傷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玄箋曰:“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陰氣而思女”。這首詩所選擇的時令,正是女子與情人分手之後的一個春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四時歌·自從別歡後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佚名
原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
原文
自從別歡後,嘆音不絕響。
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注釋
別歡:離別喜歡之人。
嘆音:嘆息的聲音。
絕響:斷絕聲響。
黃檗bò:俗作“黃柏”,落葉喬木。內皮色黃性寒味苦,可入藥,亦可作染料,木材堅硬,可以製造槍托。
向春生:向著春風生長。
苦心:悲苦之心。費盡心思。黃檗味苦。故稱。
隨日長:隨著日頭生長。
白話譯文
自從和情郎分別以後,悲嘆的聲音就從來沒有斷絕過。像黃櫱向春天發生一樣,我心裡的苦惱一天比一天地生長起來。
作品賞析
“自從別歡後,嘆音不絕響”,“歡”,是古代女子對情人的愛稱。這二句詩,是表達女子對情人的苦苦思念之情。分別之苦乃人之常情;情人離別,則苦情更多。故女子的嘆息聲中包含著思念之苦。這練練的嘆息之間,包含著這位女子多少難言的苦衷!也許,她想呼喚情人,可呼與誰應?也許她想唱歌,可無人相和。也許她想哭泣,可也只能苦淚自咽。......於是,她只能獨自嘆息,嘆出自己的孤獨寂寞的情感,嘆出自己的憂傷苦楚的心境。
她的內心雖說悲苦,可又如何形容、譬喻呢?詩的後二句“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便是生動、形象的描繪,並語含雙關。“黃檗”是一種苦木,樹木的本株就是樹木的“心”,因而“黃檗”的本株自然就是“苦心”了。黃檗在春天裡生長,其“心”也隨之日日生長。自然界的這種平常現象,此時卻恰恰吻合了這位多情女子的心理。“黃檗向春生”,比喻女主人公的苦心也在與日俱增。情感的加深,苦心的加重,這本身是很抽象的,是無法看到的,可自然界樹木的生長卻是生動的、具體的。二者連類取譬,將原本抽象的情感世界,巧妙地描繪出來了,而且顯得生動形象、別具匠心。
全詩通過恰當的比喻、巧妙的雙關語,細膩地刻畫女子的內心世界,把抽象的精神現象變成了生動具體的形象,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