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簡介
子午門功夫是梁山武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內容之一。由梁山縣北部六工山(現已劃為東平縣)建福寺老方丈元通大師和梁山好漢們共創。至今已有 800 多年的歷史。
所謂子午門功夫,一是好漢們在每天的子、午兩個時辰練功,二是此功法練先天之身軀,補後天之精華,練後天之精華,補先天之不足,二者相輔相成。先天為陰,後天為陽;陰為子,陽為午,功夫練到一定程度後,練功時身上就會出現一股熱流和股冷流,熱流稱之為火候,冷流稱之為“精華之泉”;冷為陰,陰為子,火屬陽,陽為午,功夫練到此種程度,也就達到了人們通常所說的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界。武術界形容此功法厲害,也把子說為生,午說為死,寓言出拳抬腿即可決定對方生死故名“子午門功夫”。
因它根植於中華齊魯大地,在齊魯文化的土壤中成長,所以,它與齊魯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關係。作為萌發於齊魯大地的一個古老拳種,子午門功夫是齊魯文化的產兒和組成部分,深受齊魯文化獨特風貌的浸潤和濡染,因而從內容到形式,從價值取向到影響力的深遠等,同其它區域武術文化都頗相異趣。這種民間的尚武之風,深深地打上了齊魯文化的烙印。
功夫歷史
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間),以宋江為首的108名英雄好漢,嘯聚水泊梁山。他們仗義疏財,殺富濟貧,戰前練功,戰後休整,經常列梁山縣北部六工山建福寺與方丈遠通大師切磋武功,後經反覆研習,共創“子午門功夫”。《梁山縣文史資料》第4輯和第12輯中記述:“六工山建福寺有個老和尚,法號圓通,收小和尚近百人,有非凡的武藝,刀、槍、劍、棍無一不精,氣功法術高超,個個刀槍不入,稱霸一方。傳說花和尚魯智深投奔梁山時,途經此處,曾與建福寺的僧人比武,勝了建福寺的師徒,被尊為師。六工山從此成了梁山寨北部的哨卡。”
關於子午門名稱的由來,據傳一是因好漢們在每天的子、午兩個時辰練習此功而得名;二是此功練習先天之軀補後天之精華,練後天之精華補先天之不足,二者相輔相成,先天為陰,後天為陽,陰為子,陽為午,功夫練到一定程度後,練功時身上就會出現一股熱流和一股冷流,熱流被稱為火候,冷流被稱為“精華之泉”。武林形容此功厲害,又把子定為生,午定為死,喻意出拳抬腿可決定對方生或死,故名“子午門功夫”。
個性特徵
子午門功夫是梁山眾好漢及歷代傳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的積澱,它自然而然地滲透了民族文化的一些特點,又由於它受齊魯文化的影響,因而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
子午門功夫大多以人名在民間廣為流傳,拳如其人,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像武松、魯智深、燕青、盧俊義、時遷、李逵、孫二娘等人是梁山功夫中頗有建樹的英雄。他們以武術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注入了不同人物個性特徵的子午門功夫,因此而呈現出繽紛多彩的齊魯文化特色。拳名與人名結合起來,練起功夫,使人能迅速與英雄好漢的形象結合,並有親臨其境之感;拳法與好漢們的英雄行為結合起來,又能給人以濃郁的文化氣息。不同個性人物形成風格迥異的拳法,而又共同融於子午門功夫當中,形成了子午門功夫鮮明的個性特徵,堪稱是中國民間武術的一朵奇葩。如今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就有武松拳、武鬆脫銬拳、武松醉拳、
智深拳、智深棍、楊志刀、
燕青拳、燕青棍、林沖槍、李逵斧、時遷輕身術、孫二娘雙刀等等。
文化特徵
子午門功夫萌發于山東梁山,根植於齊魯大地,有800多年歷史之久。它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齊魯文化的薰陶和滋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術風格特點和武術文化特色,無論是技法特點還是門規戒約,都能體現出其濃郁的齊魯文化特徵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水泊梁山,地處魯中丘陵和魯西平原接壤地帶,位於黃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子午門功夫即是在當時兵荒馬亂的特定歷史背景下創編的,實用價值極高,且其功法技擊特點浸透了兵家思想。子午門功夫的實用性可以說直接得益於齊人的技擊術。齊人的技擊術自古有口皆碑。《荀子》中就有“齊人隆技擊”之說。自齊國首創技擊術後兩千多年來,“技擊”一直是中華武術的代名詞,並成為子午門防身自衛的有效實踐途徑與方法。
以齊國為中心產生的齊文化,在列強混戰,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混合了兵家思想。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施行“寓兵於農,兵民合一”的政策,從而使齊國空前強大。齊人孫武著的《孫子兵法》云:“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子午門功夫萌發于山東梁山,屬於民間武術的北方拳種,根據北方人身高力大、腿長臂長等生理特點,在創編時就注意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腿的長處和優勢,勾掛點踹,飛撩劈踢,勇猛無比。
子午門功夫在其發展過程中,汲取百家之長,又有自身特色,自成一體,且極具開拓精神。它在演練中與內功渾然一體,摔打推拿,快穩準狠。其技術方法一般可分為踢、打、破、摔、拿、擊、刺六大類。“踢”、“打”指的是以腿法見長的上下肢進攻方法。“破”指的是防守化解之法。“摔”指的是使對方身體失去重心,致使對方倒地的方法。“拿”指的是擒拿之法,包括鎖、點等法,以反屈對方關節和點穴為主要手段,一般鎖拿之後加點法。“擊”、“刺”主要是指以器械擊敗對方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比較適合當時的作戰方式,特別重視實用性。
齊國先進的軍事思想可以說獨領當時諸圍之風騷。一些卓越的戰術原則,早已是齊國人耳熟能詳的事實,像“兵以詐立”、“先發制人”、“避實擊虛”等。“兵以詐立”或曰“兵者,詭者也”,是行軍打仗的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它的含義是:通過製造假相,隱蔽企圖,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取勝的目的。這條原則,從兩軍對壘交戰到肉人技擊實戰,均引之有效。兵法“以正合,以奇勝,奇正相生”亦是此道理。子午門功夫的散打特別注重假動作的運用,往往要求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子午門功夫實戰時,特別重視“敵欲動,我先動”,這裡不僅強調的是進攻的主動性,同時也是齊國武術文化“先發制人”原則的重要體現形式與特點之一。另外,在子午門功夫的實戰演習訓練中,特彆強調“觀”與“探”,要求不要急於出手,要善於觀察,探到對方的虛實後方可出擊。
子午門功夫還特彆強調“氣”的運用,將內功始終貫穿於整套技擊動作之中。它既重實戰,又講養生之道;它注重內外兼修,形神合一,練習時要求心神合一,手腳並用,講究“心、神、意、氣、力”貫通,提倡“善養吾浩然之氣”;它還主張順應人體陰陽平衡,經絡貫通。
子午門功夫一向單傳、秘傳,其門規戒律相當嚴格,尤其把武德提到了至上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它受魯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影響之深。魯文化一向被稱為“道德文化”,以萌發於魯國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為代表。子午門特彆強調“本門弟子要絕對忠於師門,凡有叛逆行為者,人人得而誅之”。而所謂“師徒如父子”、“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告誡除表明師徒情深之意外,還體現出“徒弟對待師父也應絕對的‘孝’”。另外,子午門功夫有“八打”與“八不打”之說,它強調對攻擊部位進行限制,比武較技時,提倡“點到為止”。當然,這種“恕”也是相對而言的。辯證地講,對窮凶極惡、屢教不改的殘暴之徒的“恕”,則是縱容了他的“惡”,讓其去“不善”、“不仁”,因此類似情況則應嚴懲不怠。子午門功夫強調“凡吾門習武之徒,須謙虛好學,尊師重道……”,在其戒約中則強調“凡吾門內之徒,應戒驕,戒詐,戒浮誇逞能……”。在技藝交流、向師長請教時,應先行抱拳禮或持械禮,以示謙虛恭敬。另外,子午門門規規定:本掌門人在正式接任之前,都必須雲遊四海,向武林各大流派名家虛心請教,探討經驗,印證武功。可見,這些門規戒約深受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荀子的“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等儒家言論的影響。守信重諾同樣是子午門中所強調的,如“信義為立身之本”、“不信者不與教”、“對待儕輩,須誠信勿欺”等等。
意義作用
萌發於中華齊魯大地的子午門功夫,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深受兵家、儒家等齊魯文化思想的影響,其技擊風格和門規戒律都充分體現出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它的萌發、流傳與發展深受齊魯文化的影響,它是中同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相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來講,子午門功夫又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該功夫一向為單傳、秘傳,歷史上留下的文字資料記載幾近空白。挖掘整理子午門功夫這一寶貴的歷史財富,不僅填補了中國武術發展史上的一項空白,而且對於豐富齊魯武術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重大的意義!
內養功
氣轉丹田
站勢、坐勢、臥勢均可,順轉丹田氣,意念將丹田之氣按順時針方向、圓周行氣,圈數由小越轉越大,共36圈。逆轉丹田氣,意念丹田之氣按逆時針方向圓周行氣,圈數越來越大,共36圈。
子午門內養功橫轉丹田氣:以意領氣,將丹田之氣由前向右旋轉一周,一吸一呼運轉一周,這樣以意領氣將丹田之氣順時針方向動轉36周,再逆時針方向以意領氣,由前向左逆轉一周共36周。
轉丹田氣
吸氣以意領氣將丹田之氣,由下向前、向上向後,由下為一圓周,即一呼一吸運轉一周,就這樣運轉丹田之氣36周。再以意領氣逆方向將丹田氣由下再向後,向上向前、向下運轉36圓周次。根據練功者達到一定程式,即能以意領氣意到氣到,氣到力到。(1)兩腳自然站立與肩同寬,兩手垂大腿側,調勻呼吸。(2)用鼻將廢氣呼出,收腹提肛、吸氣兩手從兩側抬起與肩平,小臂前彎至胸前,十指相對,掌心向下。(3)鼓腹放肛用鼻呼氣,同時兩掌變空心拳,內約放下一棗子,拇指壓住食指和中指尖,彎腰俯身至兩腳中線。(4)挺直腰兩空拳,拳心相對,同時用嘴吸氣。(5)兩空拳拳心向下,下壓至丹田。兩手向外兩臂向上抬與肩平,拳心向下,同時吸氣。(6)用鼻呼氣同時兩手彈指連續做10次以上。
火球入地
(1)兩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上調勻呼吸。(2)以鼻呼氣兩手從兩側抬起與肩平,掌心向上。(3)自然呼吸同時意念兩個火球在手心旋轉。(4)自然呼吸七八次,腰部前俯,兩手臂伸直,掌心向下。與肩平衡。(5)吸氣收掌至胸前十指相對掌心向下。意念兩火球由手心直衝肩關節進入膻中直下丹田,由兩腿內側,至湧泉入地。(6)呼氣兩手下按成起式,反覆做10次以上。
注意事項
練習子午門內養功注意鼓腹切忌用蠻力,要微微凸起或順其自然
易筋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兩足之距較肩為寬,足尖內扣,屈膝下蹲成馬襠勢,兩手叉腰,腰直胸挺,後背如弓,頭端平,目前視。
(2)兩手由後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兩上肢似一圓盤處於上胸。
(3)由上勢,旋腕轉掌,兩掌心朝前。運動上肢,使兩掌向左右(劃弧線)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腹胸之前徐徐運勁上托,高不過眉,掌距不大於兩肩之距。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兩掌(虎口朝內)運勁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虛掌置於膝蓋上部。兩肩鬆開,肘微屈曲,兩臂略向內旋;前胸微挺,後背如弓,頭如頂物,雙目前視。
8.青龍探爪勢“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圍收,兩目注平。”“青龍探爪,左從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氣實;力周肩背,圍收過膝,兩目注平,息調心謐。”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兩足之距約當肩寬,兩手成仰拳護腰勢。身立正直,頭端平,目前視。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過頂,隨勢身略向右轉側,面向右前方,目視手掌,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掌仍作仰拳護腰勢。兩足踏實勿移。
(3)由上勢,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雙目視大拇指。
(4)左臂內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隨勢推掌至地。膝直,足跟不離地,昂首,目前視。
(5)左掌離地,圍左膝上收至腰,成兩仰掌護腰勢,如本勢(1)。左右手交替前探,要領相同。
9.臥虎撲食勢“膀背十指用力,兩足蹲開,前跪後直,十指拄地,腰平頭昂,胸向前探,鼻息調勻,左右同之。”
“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相更;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鼻息調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真形也衛生。”
(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勢(左腿伸直,足底不離地,足尖內扣)。兩掌相疊,扶於右膝上。直腰挺胸,兩目微向左視。
(2)身體向左轉側,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勢,扶於膝上之兩掌分向身體兩側,屈肘上舉於耳後之兩旁,然後運勁使兩掌徐徐前推,至肘直。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由上勢,俯腰,兩掌下按,掌或指著地,按於左足前方之兩側(指端向前,兩掌之距約當肩寬),掌實,肘直,兩足底勿離地,昂首,目前視。
(4)右足跟提起,足尖著地,同時在前之左腿離地後伸,使左足背放於右足跟上,以兩掌及右足尖支撐身體。再屈膝(膝不可接觸地面),身體緩緩向後收,重心後移,蓄勁待發。足尖發勁,屈曲之膝緩緩伸直。兩掌使勁,使身體徐徐向前,身應儘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後直肘,昂起頭胸,兩掌撐實。如此三者連貫進行,後收前探,波浪形地往返進行,猶如臥虎撲食。左右交換,要領同左側。
10.打躬勢“兩肘用力夾抱後腦,頭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齶,躬身低頭至腿;兩耳掩緊,鼻息調勻。”“兩手齊持腦,垂腰至膝間;頭惟探胯下,口更齒牙關;掩耳聰教塞,調元氣自閒;舌尖還抵齶,力在肘雙彎。”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兩足之距比肩寬,足尖內扣。兩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舉勢。頭如頂物,目向前視,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勢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後腦。勿挺胸凸臀。
(3)由上勢,屈膝下蹲成馬襠勢。
(4)直膝彎腰前俯,兩手用力使頭盡向胯下,兩膝不得屈曲,足跟勿離地。
11.工尾勢(掉尾勢)。“膝直膀伸躬鞠,兩手交推至地,頭昂目注,鼻息調勻。“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頭,凝神壹志。起而頓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為志。”
(1)兩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舉過頂,雙目視掌,隨掌上舉而漸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2)由上勢,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兩肘欲直,目向前平視。
(3)由上勢,仰身,腰向後彎,上肢隨之而往,目上視。
(4)由上勢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不離地。
(二)易筋經外功
練功時,早晨面向東立,消除雜念,聚精會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氣”貫於兩手。邊作邊默念數字。練熟一式後再做下一式,熟練後連貫練習。各式鍛鍊方法如下。
(1)第1式:兩腳分開,距離同肩寬;兩眼向前看,兩肘稍曲,掌心向下;每默數一字,手指向上一翹,手掌向下一按;一翹一按為1次,共默數49次。
(2)第2式:兩手放在大腿前面,握拳,拇指伸直,兩拇指端相對;每默數一字,拇指向上一翹,四指一緊,一翹一緊,共默數49次。
(3)第3式:兩手拇指先屈於掌內,然後四指握拳;兩臂垂於體側,拳孔向前;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4)第4式:兩臂從下向前緩緩舉起,高與肩平,兩肘稍曲,拳心向對(1尺左右);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默數49次。
(5)第5式:兩臂緩緩向上舉,拳心推對,兩臂稍屈;兩臂不可緊靠頭部,上舉時兩腳跟提起;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兩腳跟一起一落,默數49次。
(6)第6式:兩臂左右平舉,屈肘,兩拳對兩耳(距離1寸),虎口對兩肩;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7)第7式:兩臂左右側平舉,高與肩平,虎口向上,兩肩略向後仰,胸部略向前,兩臂上舉同時腳趾離地,腳掌著地;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8)第8式:兩臂向前平舉,高與肩平,兩肘不屈,兩拳距離5~6寸,虎口向上;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9)第9式:兩臂左右分開,屈肘至胸部,然後翻兩拳向外至鼻前,兩拳距離約2寸,拳心向外;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10)第10式:兩上臂左右平舉,兩前臂向上直豎,虎口對兩耳;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11)第11式:兩臂落下,兩掌翻轉至臍下兩旁,兩拇指離臍1~2分;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12)第12式:兩手鬆開,兩臂下垂,然後兩臂前平舉,手心向上,腳跟同時提起,腳跟落下時,兩手還原,重複3次